当前位置:首页>状物>

心灵的枷锁作文(直面命运的枷锁作文)

心灵的枷锁作文(直面命运的枷锁作文)

更新时间:2024-04-13 06:13:07
心灵的枷锁作文(直面命运的枷锁作文)

心灵的枷锁作文【一】

《人生的枷锁》是英国著名文学家毛姆的作品,文中以“枷锁”来比喻二十世纪中的种种社会的黑暗。

故事讲述一个刚出生就失去双亲的小男孩菲利普,他被寄养在伯父家里,所幸伯母待他十分的温柔。

菲利普上学以后,经常因为一只畸形的脚而被嘲笑。他一心一意祈求上帝治好他的脚。

长大后,菲利普前往巴黎学画画,走上了艺术的道路。辗转多次后,他被米尔德里德骗得身无分文。

他又转行学医,他努力考医学证,他努力生活。

后来他取得了伯父的一笔遗产,也找到了真正相爱着的萨丽。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米尔德里德这个人,他花言巧语讨好菲利普,他要走了菲利普所有的钱。身无分文的菲利普戴上了“金钱”的枷锁。

米丽最后厚颜无耻地与菲利普的同学格里菲斯私奔了,这也是菲利普爱情的“枷锁”。

我也十分厌恶米丽,她一次次伤了菲利普的心。每当读到菲利普为她而愤怒、失望时。我也会在心里替菲利普感到不值。

但米丽消失在菲利普的生活中时,我也松了一口气。

菲利普这一生遇到了许许多多爱情、金钱、宗教、家庭的'枷锁。

他努力的地打破了这些枷锁,寻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这篇文章很长,十分耐人寻味。虽然故事有一些悲观的情绪。但是主人公还是阳光积极的,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加有了动力。

毛姆告诉我们要追求“真善美”,这是毛姆最好的作品。他让我更好的了解了国外的真实世界。

乔治。奥威尔说:“回首现代作家,毛姆给了我最为深刻的影响。”我也认为是这样,他洞悉人性,故事十分贴近生活。

愿每一位读完这本书的人,都能努力去寻找生命中的一缕光,打破枷锁。像主人公菲利普的故事一样,最终苦尽甘来。

心灵的枷锁作文【二】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始终相信这句话是真理。

一年冬天,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年。在一个雪花漫天飞舞的冬日,爸爸和妈妈的婚姻走到了尽头,他们去民政局离婚时一起去的,回来时,只有爸爸一个人。那天,我感到天气特别的寒冷,没有一丝温暖,我在家里整整哭了一天。

第二天,爸爸草草安排了一下就外出打工了。家中只剩下奶奶、我和弟弟了,因为爷爷早几年就去世了。爸爸走后,我成了家中唯一一个大人了,那年我才12岁,弟弟刚9岁。每天,我放学后就跑着回家,奶奶还要下地干活,农活忙的时候,奶奶连弟弟顾不上接,弟弟只能一个人回家,甚至中午顾不上做饭,我和弟弟只能吃点方便面。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奶奶在一次干活时摔伤了腿,住进了医院。外出打工的爸爸到医院照顾奶奶,家中只剩下我和弟弟两人了,每到晚上,我和弟弟吃过晚饭后,我把弟弟哄上床睡觉后,我还要做完其他的家务事和家庭作业,第二天早晨5时就要起床,做一点简单的早饭,就慌慌张张去上学。

星期天,我要洗衣、下地干活。有时,我想我成了一个无助的人,我感到生活是多么的艰难,上天对我是多么不公平。有时,我读着“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些给了我生活、学习的动力,我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

在奶奶生病的日子里,由于没人给我做饭,我经常迟到,班主任了解情况后,经常找我谈心,给我鼓劲,让我坚定与困难作斗争的信心和决心,我的心情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成绩也一天比一天的好。

更让我高兴的是亲戚、邻居都来我家,问寒问暖,给我和弟弟送来了衣服、食品等,奶奶的身体逐渐康复了,我和弟弟每天能定时吃饭、学习了。

看到校园内那被白雪覆盖下的梅花开放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经历了风雪的磨砺才能迎来明媚的春天。

在寒冷的冬天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

心灵的枷锁作文【三】

看到很多朋友都在列今年的书单,虽然我这一年里也在孜孜不倦倦地读书,不过作为一个“老大补名著着”的人,我的“书单”是羞于拿出手的。在脑子里把这一年里看过的书过了一遍,只有一本是我特别想要郑重地拿出来说说感想的,那就是毛姆的《人性的枷锁》。

忘了是哪位大神的,阅读就是在书里寻找自己的碎片,那么,迄今为止《人性的枷锁》是我找到自己的碎片最多的一本书。更为巧合的是,我找到的碎片正好是自己现今的样子。读这本书的过程,像对照着一面破碎的镜子,看着自己的影子拼图一样呈现,觉得既诡异又心酸。

本来写了两大段谈菲利普的跛脚和爱情,这是套在他身上最沉重的两个枷锁,写完又删掉了。我也有这样的枷锁,经过这么多年的挣扎,虽然大抵也看开了,但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脱。我知道终有一日我将从中脱身而出,享受宝贵的自由,我直觉离那一天已经不远,我期待那天能够坦然平静地谈起它们,而眼下,只能沉默以对。

那么,唯一可谈的只有理想了。菲利普的理想是环游世界,为此,他选择学医。他是在经历若干波折浪费了无数金钱以后才想到学医的,对于这项工作,他谈不上多么喜欢,或者多么擅长,但是他知道,它有助于实现他的理想。一旦拿到医生执照,他就可以拎着一个药箱行走世界。

菲利普是勇敢而果决的,虽然他并非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兴趣和志向所在,但是他起码在每一次抛弃自己所不要的东西时从不拖泥带水,这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当你能够继承家业成为一名地位尊崇的牧师时,你绝不会选择去德国毫无前景地留学,当你沉浸在艺术之都巴黎的浪漫怀抱里未来可能成为传世画家时,你绝不会愿意回到家里去当个苦逼医学生,而他都做到了。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尝试多种职业的可能,有的是因为没有那个资本,有的是因为没有那个意识。能够将自己的理想与职业完美结合的人寥寥无几,不幸的我也在这条路上苦苦挣扎着。人到中年我才确信写字大概是我这辈子唯一一件自己喜欢并且做得还不错的事情,然而,以我的修为和功力,无法凭这件事情养活自己。我需要像菲利普那样去学上一门在这个时代里能够赚到生活费的技能,然后支撑写字这个理想。所以,今年我打算学一门手艺,希望能够学有所成。

菲利普虽然算是出身上层社会,但他的人生无疑是贫乏的,父母早逝,伯父自私冷漠,除了伯母,很少有人给他亲情的抚慰,求职几度曲折,爱情之路更是坎坷不平。他为了摆脱贫乏作出了各种尝试和努力,去学艺术,读很多书,企图周游世界,但是这些并没有一点意义。如果不是伯父的使他得到一笔遗产,他的人生无疑将宣告完蛋,在伯父行将就木的几年里,这个对人一向善良仗义的青年天天盼望着得到伯父的讯,因为他已经深刻地明白,他在人生的前三十年里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比不上一笔钱来得管用——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如果是在早几年,这本书我应该是看不下去的。冗长细碎的平淡情节,喋喋不休的人物心理,主人公身上既没有什么美好耀眼的光芒,又缺乏跌宕起伏的经历,真不知道为什么人们将其奉为经典。

如果是过几年再来看的话,也许我又会嫌它过于郑重其事了。愚蠢的人类啊,不就那么点儿道理嘛,谁会不懂?值得洋洋洒洒写上那么多字翻来覆去地阐述吗?

我庆幸在最合适的年纪读到了它,完全无障碍地与人物平行前进,与他一同抵达终点。

看过书的朋友们都知道了,这本书的主题就是“人生是无意义的”,这恰巧也是我多年以来思考最多的一个主题。然而,“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当然不是英雄,也不想做英雄,但是我同意菲利普在历遍沧桑以后所作的选择。是的,人生无意义,所以,你应当专心专意使自己好过。

心灵的枷锁作文【四】

走进心灵,走进去,寻找心灵的春天。

从懵懂时就一直困惑;为什么,为什么春天在人们心中,永远是美好的?

从小,我和伙伴们挽着手,唱着童谣:“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那时的我就知道,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

孩童,是天真的,是可爱的。可不吗?眼睛是心灵的窗,眼睛里有了春天,心里,也就装着一个春天了。

大一些,我,便开始迷恋起哲理故事来。还记得一个故事:小和尚看着满地落叶伤心地问老和尚:“春天,在哪?”老和尚回答他,春天,在心里。“可我怎么感不到?”“因为你心中无景。”

记得故事下面还写了几行小字,但都记忆模糊了。那时的我,只知道“心中无景,心中,就没有春天。”

从那时起,我便开始慢慢留意起春天来了。渐渐的,知道了什么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知道了什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知道了什么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渐渐的,我便知道了:春天,是花开;春天,是草绿;春天,是水涨。

现在,我明白了,春天,在人们心中,为什么总是美好的。因为,它是生机、它是活力、它是新的开始;他还是孩童眼中的纯真、家长眼中的期待、我们上课时的专注、老师讲课时的绘声绘色。当然,它还是美。一切的美好:瞬间的美、长久的美、生命过程中的美、生命初始时的美。抓住美,长久的保留,把他们装进心灵,让他们在心灵深处生根发芽。

把美,装进心灵;让春天,走进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