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状物>

文言文作文68字(文言文作文全文)

文言文作文68字(文言文作文全文)

更新时间:2024-05-30 10:28:27
文言文作文68字(文言文作文全文)

文言文作文68字【一】

有一天,李白得知自己的好朋友孟浩然要去扬州,准备送送他。

李白把孟浩然带到黄鹤楼。他们一起饮酒作诗,交谈得很开心。

“老朋友,你要去扬州,那我俩什么时候才能相见啊?”李白喝下一口酒,对着孟浩然说。

“这可说不定,哪天我们再相聚,定要来黄鹤楼喝酒作诗。我可是会很想念你的,你也不要忘了我。”孟浩然也回了李白的话。

“呵呵,那是当然啊!我李太白能与你孟浩然结交为好友,那可是我毕生的荣幸啊!到时候,我们可要喝酒作诗一分高下了。”李白笑着回答。

(PS。李白,字太白。)

孟浩然点点头,说:“好。时间也不早了,我要走了。”

孟浩然起身,准备离开。李白也起身,他要送孟浩然离开。他们可是多年的好友,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感情,在这时候分离,难免会有点儿舍不得。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李白心想:孟浩然要去扬州,一定有他需要处理的事情,我不能耽误他的前程。

路途中,他们经过了一片美丽的花丛。李白不由得想:连鲜花也为孟浩然送行,孟浩然一定很快乐吧?

孟浩然乘上小船,离开了这块充满欢乐的土地;离开了这块充满回忆的土地;离开了一块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同事,也离开了他的好友——李白。

李白望着孟浩然离开的地方,只见孤独的小船渐渐消失在天空的尽头,滚滚长江向天边流去。看到这场景,李白不由得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文言文作文68字【二】

惚间,学海经年。伴朝日东流水,随暮夜醉辰星,点滴成沧海,点滴酿心头。挽不住的是流年,却偏偏执意追溯而去。有些东西,是要留给自己的。或阴晴百转,或惆怅万千,或悲或忧或欢愉……一切被记忆刻下的注脚,都可以解读为幸福。

“谁共我,醉明月?”某年某月某一天,那人是如何涌进我的思潮?又是如何被我深深地记忆?年年岁岁,故我今我同一人也,岁岁年年,旧地念君又如何?怀想展开,便滔滔不绝,澎湃千里,脑海心田,注满美好。于是便不再想那“多情自古伤离别”。

人生本就如此,为何还要栽培苦涩?念去去,万物美好,伊在中央。于是终是要留些东西给自己,学会坚强。

哦,年轻的朋友啊,我们曾共享欢乐,我们曾风雨同舟。生命来自偶然,又以偶然的方式消逝,这其间被记下的可能是一段情,一只笔,或是霎那间的交视,但这些都不如活在别人的回忆中来劲,所以让我们彼此惜存吧。

气象万千,心心相携,不求每日朝夕相伴,无论是否天涯两端……

文言文作文68字【三】

此情谁凭?憔悴若孤灯。

斜坠钗头扶花影,雪满枝头云光冷,谁问添衣念旧景,谁念一段幽思一缕相思情?

一人独行踏雪径,可会有故人相迎?

一盏萤灯一字等,一帘湘竹一世情,

我愿是唐诗宋词里的清风,宿在江南烟雨中,等一场美丽的相逢,

把我唤醒,染一笔花瓣落英的诗情,把爱意研磨成水墨丹青,圈着一个等......

云楼裁月,琼花簌谢,孤影兀自寥落,

眉眼轻薄,守着画地为牢的承诺,宛若风华的岁月。

纤指揉过时光磨破的弦涩,无声流淌遗失指尖声色,

几经花开花谢,一袭白衣浮华里浅搁,且行且歌一段风尘如雪。

珠帘曳,兰灯灭,眸中旧影刺痛心魄,

旧时约,不觉守到花开谢,寒衣掩不住落寞。

无痕飞羽轻落,一曲清平乐,为谁清澈?

此情谁堪破?听寒蝉凄切,已几度春花秋月,思君切,危楼阙。

清风邀明月,天涯看飞雪,宝瑟琴音谁续写?抱琴人寂寞。

梅蕊无凭雪零落,停弦襟染一宵雪。

长恨枯梦容易别,凤凰离枝怎相携?

同心结,缘字诀,遣词酌句伤离别。

一抹清魂魄,为谁一曲飞花逐月,为谁一纸相思诀,浓墨重彩道不破执着。

咫尺难说破,前缘难弃舍,难忘旧时约,入夜寒不觉。

谁愿为过客,不知不觉已是痴蝶扑火。

伫楼阁,谁望我,千年传说谁记得?

万径孤鸿一撇,风裳透如雪,水佩如烟灼,唱几遍,琵琶诀。

如果光阴可以穿越,剪一段情思如雪,相逢落花时节......

絮雪冷宫苑,尘埃落管弦,信手拨出曲几段,

莫道往日尘缘断,梅落尘寰惹谁怜?

临风轻叹!登楼畔,雕花栏,听得闲愁绕眉间,

织成泪串成线,针针刺绣成牵绊,袖间花香落指尖,叹成一曲潇湘苑。

捻孤烟,望轻帆,卧听风雪吟流年。

拣君旧时笔砚,纸上起苍烟,未道有别离,涟漪漫指尖。

谁为花入念,谁为花解语,

谁为轻狂做铺垫一生一世念,谁用优雅做伏笔着墨色绘青莲一盏等候在彼岸。

清江畔,素花眠,遥听残钟绕几遍,聆风听月醉寒烟,

叶落洞庭轻舟远,坐倚云涛成念念,空凝雾黛双泪眼,

且为天涯叹缘浅,半曲琵琶欲诉空留牵念。

梦千年,梅雪恋,欲言叹,叹无言,

痴痴念,痴痴盼,万水千山,等候在旁的是我容颜。

岁月荏苒,旧日连城君可见?

月华满庭院,望梅拂雪乱,看嫣红开遍,虽相隔千里远,鸳鸯何羡,

此心唯愿,君安念念……

五年级:陌沐语庭前落花深,随风惜入尘,轻叹结缘人,认得几回春?

残月断云,唯是孤影听风吟,弦歌袅袅青青子衿,

谁曾听闻佳人眉间痕,桃花扇底犹存。

往事风尘,余音草木深,拈花拾芳樽,

案前鲛烛燃透夜的纯真,铜镜寂寂默了痴嗔,

任薄雾移上心痕,遗落一缕孤魂,泪染着纤尘,不知疼了谁的心纹?

人生若只如初见,倾情深,云留痕,等缘分的认真,

我端一盏灯依旧门,用执着一世的纯真,

合掌红尘,看现世安稳,夜幕下渐渐落花深。

参不透的缘分,我握着落花嵌入书本,临几笔写下经文,

浓墨泼洒的认真,氤氲纸上的情分。

敛眸中泪痕,看缱绻前尘,寸缕痴心,

等过了夏春等退了年轮,谁不甘心的问,君可记得云裳裙?

落花深,深几寸,痛几分,泪悄然落红尘,引风吹裂伤痕,

融进朱砂爱恨,丹青抹痴嗔,离情难忍,落花飘落在黄昏。

分袂红尘,两端缘分,檀香浸润情深,听朦胧木鱼声声,

推开旧忆的门,门上镌刻下一往情深,等今生风雪夜归人......

清辉如初透,无声遗更漏,疏影花正瘦。

人约在重楼,啼泪更难休。落红佐病酒,故人安在否?

花飞处,枉凝眸,流年如旧,花骨尽瘦,

泪浥红笺透,陈词半首,终未说柳,相思扣。

年年事事休,暮鼓敲晚舟,声声长笛诉悠悠,如何将月色挽留,太奢求?

心灰尽,难相守,烟波渡口,不诉离忧,强落笔墨,回忆拼凑,驻眸守候。

莫问别后,几掷春秋,独步在红楼,

蝉声将过往轻叩,木叶纷纷憔悴灯如豆,曲不成调反成愁,在晚风中轻奏。

挽薄袖,坠钗头,影一壁枯枝瘦,对月箜篌,清音秀,韵幽幽,那时言语君记否?

当年谁携红酥手,谁的吻轻点了谁的眸?

而今君在否?泪空流,泪难收,几许离愁,几度春秋,往事怎绸缪?

情深如酒,酿入韶光何以长相守?

锦书难寄,独上兰舟,孰舍孰留,回忆苍白了多少眉眼温柔?

曾经相携手,殷勤添红袖。

当年垂杨柳,而今在谁手?

时光穿尘走,谁许我承诺一生独守?

冷暖饮入喉,风雪几时休?

落梅千重袖,一笑忍回眸,刻下梦中的.情柔。

霜月守,掩狐裘,玉笛一曲解千忧,暗香一寸盈红袖,寻觅辗转在枝头。

相思片片绕重楼,倾其半生为容守,一世等候,安几生回眸。

雪漫过了墙头,她含笑倚在枝头,饮一盅青梅煮酒,苦寒她独守,

十年依旧,望穿秋水明眸,等君一回首......

幽径初雪,落梅纷纷,散不去一缕相思情,忍泪问谁听?

飞雪饮尽,冷暖亦不惊。

满袖风吟,听飞絮漫影,玉步轻盈,凝望在兰亭。

留孑然一身,画堂掩门,相看花影踉跄诗文,存万般思寻,

笔下绘尽潇湘魂,画中雪落尘。

握诗卷独斟,檀香浸润纤尘,染指年轮,相思红豆生了根,

我执一世认真,等梅雨纷纷,几番淋漓红尘,敛尽眸中痴嗔,唯余单纯,

看缱绻前尘,厮守空枕,画上留白一世情深。

残酒入金樽,且为谁一醉的名分,余味共品,哪管冷暖富贫。

琴声低吟,重复着以情命名的剧本,

曾经朦胧的眼神,看你烫一壶微温,我仍不停的问,谁曾经路过你的红尘?

端一盏青灯,点染绛唇,回眸迟暮正黄昏,风月逐流云,不惊心轮,天涯从此沉沦。

望西窗剪影,夜已深沉,婉馨紫陌渲染的混沌,碾入泥尘,冰封一段又一段残春。

暗香散去光阴几寸,难忘是你不褪的余温。

遥夜重重,到几更,笑我孤灯,几番梦不成。

素雪漫漫,遮了轻吻,遮了谁的唇,道花落无心,莫寻芳尘,寂寞又几人?

千里之外,还剩谁的眼神,经年泪痕,

青丝纷纷,心事沈沈,红衣尽焚,阶前印疏痕,憔悴人。

风月诗话为谁吟,别问侬痴为谁沉。

恋一梦,念一情,饮尽一世浮生飘零,静花倾城......

空阶月明,影照枯藤,琴弄无人听,往事刻风声,

轮转薄光几番梦,江湖夜雨十年灯,轻舟已漫过几城?

云深雁无踪,尺素终无凭,可叹天意总作弄,不懂深情。

望路遥千城,何处是归程?

琴心可卿,病卧兰亭,举杯对月不闻锦瑟声,

一曲成殇愁聚眉峰,一庭别绪安得说平生。

嗟叹天涯难聚,人影成只难相问。

一支柳笛诉离情,野寺晚钟敲三更,谁掌孤灯,耿盼此生与子同行,共看云淡风轻。

金樽未洗,孤影伶俜,今宵不醒,一夜雪飘零,一抔为谁凝?

月照纱窗不闻夏蝉鸣,不觉已是冬岁花凋零。

此恨何去,此

文言文作文68字【四】

1、商鞅立信

【原文】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也,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民信之,卒下令。....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字词解释】

①令:指变法的命令。②具:准备好,指政令的公告已写好。③未布:没有公布。

④市:贸易市场。⑤募:招募。⑥徙:迁徙,这里指搬走。⑦金:古代货币单位。

【阅读训练】

1、解释:(1)既:;(2)徙:;(3)予:;(4)辄:;(5)以:..

2、翻译:

(1)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

(2)民怪之,莫敢徙:

3、本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2、田登为郡守

【原文】田登作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元放灯,吏揭榜于市,...

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故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本此。(节选自《古今谭概》)...

【字词解释】

①笞(chī):鞭打,用竹板抽打。②州:此指郡。③值:遇到,碰上。

④上元:旧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⑤揭榜:张贴告示。⑥于:介词,在。

【阅读训练】

1、解释:(1)作:;(2)笞:;(3)于:;(4)云:;(5)本此:

2、翻译:

(1)怒人触其名:

(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3、为什么“举州”皆谓“灯”为“火”?

3、书法家欧阳询

【原文】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乃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

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选自《书林纪事》).

【字词解释】

①裘:皮袍②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③及:等到④复:又,再⑤布:铺开

【阅读训练】

1、解释:(1)尝:;(2)书:;(3)反:;(4)伫立:;(5)去:

2、翻译:

(1)驻马观之,良久乃去:

(2)及疲,乃布裘坐观: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4、伊犁凿井

【原文】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

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具得泉,但汲水以长绠耳。知古称雍州土厚水深,灼然不谬也。......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字词解释】

①伊犁:地名,今新疆境内②汲:取③佐领:清朝八旗兵的官名④就:靠近⑤皆:都⑥故;所以⑦乃:于是⑧果:真的⑨俢绠(gěng:长绳子⑩雍州:古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一带,泛指西北地区⑾特:只是

【阅读训练】

1、解释:(1)茍:;(2)安:;(3)具:;(4)耳:;(5)灼然:;

(6)谬:

2、翻译:

(1)皆汲水于河。

(2)乃拔木就根下凿井

3、本文给你什么启示?5、陈万年教子【原文】陈万年乃朝中重臣,尝病,召其子陈咸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

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读“谄”的...

读音)也。”万年乃不敢复言。选自(班固《汉书·陈万年传》)

【字词解释】

1.咸:陈咸,陈万年之子。2.大要:主要。3.乃公:你的父亲4.尝:曾经5.谢:道歉

6.语:告诉,对??说7.显:显赫8.杖:打9.其:陈万年的儿子(代词)10.大要;主要的意思。11.具晓:完全明白12.复:再13.具晓所言: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明白。14.谄(chǎn):阿谀奉承。15.睡:打瞌睡。

【阅读训练】

1、解释:(1)乃:;(2)戒:;(3)语:;(4)之:;(5)曰;(6)具:.

2、翻译:(1)不听吾言,何也?

(2)万年乃不敢复言。

3、“万年乃不敢复言。”的原因是什么?6、蛇衔草

【原文】昔有田父耕地,值见伤蛇在焉。有一蛇,衔草著疮上,经日伤蛇走。田父取其草余叶以治疮,皆.....

验。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抱朴子》云,“蛇衔(指蛇衔草)能续己断之指如故”,是也。.

(选自《太平广论》)

【字词解释】

【阅读训练】

1、解释:(1)昔:;(2)值:;(3)焉:;(4)著:;(5)以:(6)验:

2、翻译:(1)经日伤蛇走:

(2)蛇衔(指蛇衔草)能续己断之指如故:

★7、王充博览

【原文】王充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

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选自《后汉书王充传》)...

【字词解释】

①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东汉著名唯物主义学者。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27),约卒于东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轻时到都城洛阳求学,拜班彪为师。后来回乡教书,曾任过功曹、治中等小官,晚年闭门潜心著书,终于完成了不朽之作。

②班彪:汉代著名学者,史学家,班固的父亲。《汉书》是他草创的。③章句:逐章逐句的疏通理解。④称:称赞、赞扬⑤师:拜······为师

【阅读训练】

1、解释:(1)京师:;(2)好:;(3)肆:;(4)辄:;(5)遂:

2、翻译:(1)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2)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3、“百家之言”中的“百家”是指什么?★8、王羲之书六角扇

【原文】王羲之,东晋之大书法家也。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

姥初有愠色。羲之因谓姥曰:“但言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耳。”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复见......

羲之,羲之笑而不答。(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字词解释】

①蕺(jì):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②王右军:即王羲之,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故又名王右军。③书:写字④竞:争着⑤耳:罢了

【阅读训练】

1、解释:(1)姥:;(2)愠:;(3)因:;(4)但:;(5)以:;(6)他日:

2、翻译:(1)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2)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3、从“羲之笑而不答”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9、顾炎武手不释卷

【原文】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

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释;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

书而熟复之.(选自《亭林先生神道表》)

【字词解释】

(1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旅行。先生,指顾炎武。(2厄塞:险要的地方。(3曲折:详细情况。(4即:靠近,引申为走向。(5坊肆:坊:街肆:商店、店、客店坊肆:街市中的客

店。(6对勘:核对校正。(7径行:直接行走。(8诸经注释: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

(9熟:仔细认真。

【阅读训练】

1、解释:(1)以:;(2)询:;(3)或:;(4)发:;(5)足:;(6)诸:

2、翻译:(1)或径行平原大野:

(2)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3、文中顾炎武好学不倦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10、吕僧珍为官

【原文】吕僧珍为官,不私亲戚。其侄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

无以报效;汝自有常分,岂可妄求,但当速返葱肆。”僧珍住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益其宅。....

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选自《梁书·吕僧珍传》).

【字词解释】

①既至:指回故乡做官。②常分:正当职业。③肆:店铺。

④督邮:官名,汉代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兼管司狱讼捕等事,唐以后废止。⑤廨,官府的房子。

【阅读训练】

1、解释:(1)私:;(2)荷:;(3)无以:;(4)汝:;(5)咸:;(6)益:

2、翻译:(1)乃弃业欲求州官:(2)岂可徙之益吾私宅!:.

3、吕僧珍具有怎样的美德?★11、苛政猛于虎

【原文】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

者。”而曰:“然。昔者吾舅于虎,吾夫又于焉,今吾子又于焉。”夫子曰:“何不去也?”曰:.

“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焉,苛政猛于虎也!”(选自《礼记》)..

【字词解释】

(1)哀:极伤心。(2)式:同“轼”,车前的横木,供乘车时手扶用。

文言文作文68字【五】

一天晚上,我到朋友家喝酒,外面下起了滂沱大雨,我说:“雨下的这么大,我的伞也坏了,今天就在这住一晚明天再走吧。”可是没想到朋友无情地拒绝了我。

我只好带着一份落寞独自撑着破伞往家走,半路上我突然看到一间几十年没有人住的老屋子,屋檐下似乎有一个人正站着避雨,我无暇顾及,接着赶路,那人看到我来了,竟然跑到我的伞下跟我一起往前走,我心里不觉得掠过一丝凉意。过了很久,他一句话也没有说,我想自己不是遇到鬼了吧,是人的话,他怎么不说话呢?

于是,我想试探他,便放慢脚步,“鬼”也跟着放慢脚步;我加快脚步,“鬼”也跟在“我”后面走的快一些,我害怕极了,吓得背后一阵冷汗。我一咬牙关,心想不妨用脚踹他,左边一脚,右边一脚,可是却怎么也踹不着他,这下我的心里更加害怕了……这可怎么办啊,我得甩掉他啊。正好前面有一座桥,我走到了桥中间的时候,看准时机向着”鬼”踢了一脚,只听“扑通”一声,“鬼”掉下了桥。

就在这时候,我看到远远的地方,做糕点的人家的灯亮了,我急急忙忙地跑进店里告诉了店主自己碰到了“鬼”的事情。做糕点的人小声嘀咕着:“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到现在80岁了也没看到过鬼呢!切!肯定是骗人的!”

正在我想费劲解释的时候,只见远处又有一个人浑身湿漉漉,踉踉跄跄地跑过来大喊:“救命呀!救命呀!我碰到鬼了!我被鬼挤下桥了……”

这时,我们俩眼神互相对视了一下,不禁地放声大笑,原来如此啊!

文言文作文68字【六】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以宰牲畜为职的生意人,他每天都要带着宰好了的肉到街上去卖。有一天,这个屠户傍晚回家的时候已经卖完了所有的肉,所以担子里没有肉了,只有一些剩下的骨头。他高高兴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他在路上遇到了两只凶狠的狼,它们紧跟在屠户的身后,一直走了很远。

渐渐地,屠户开始害怕了,他心想:“完了,这两只狼不是想把我吃掉吧!怎么办呢?”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他突然想起篮子里还有一些剩下的骨头,于是他便把骨头扔给了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后停了下来吃骨头,但是有两只狼,而屠户只扔了一个骨头,所以另一只狼仍然跟在屠户的后面。屠户没办法,只好再拿一个骨头扔给狼,虽然后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但是先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了上来。屠户就又拿了一个骨头给狼。这样反反复复了几次,终于,屠户的担子空了,骨头没了,但是那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紧跟在屠户的身后。

这时,屠户的处境非常危急,他很害怕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而无法反抗。他的心跳的很快,他很害怕,心里不停地问自己:“这下怎么办?没有骨头了怎么办?它们一定会吃掉我的!怎么办?”还真巧,就在屠户环视四周的环境时,他突然看见田野里有一个麦场,农场主把柴草堆积在了麦场中间,覆盖得像小山一样。屠户突然灵机一动,心想:我跑到柴草堆的后面,拿着刀,他们要是敢过来,我就把他们。于是,屠户就向着柴草堆跑去,靠在了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了屠刀。两只狼站在那里,不敢靠前,朝着屠户瞪眼。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安静地蹲坐在屠户面前。屠户不敢动,他打算找到合适的时机,把那只狼。那只狼也蹲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也十分悠闲。屠户想:时机终于到了,我要你!于是,他突然跳起来,用他的那把屠刀劈那只狼的头,又

连砍了几刀,终于把它了。当屠户刚要走的时候,他突然想起还有一只狼呢。便转过身子看柴草堆的后面。他看见有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从洞里进去,来攻击屠户的背后。身子都已经进去一半了,外面只剩下屁股和尾巴。屠户立即拿起了刀,毫不犹豫地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了它。此时屠户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然后,屠户就拿起担子回家了。

这两只狼也太狡猾了,但是一会儿它们就都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