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状物>

与树为邻作文(与树为友500字作文六年级)

与树为邻作文(与树为友500字作文六年级)

更新时间:2024-06-05 19:21:45
与树为邻作文(与树为友500字作文六年级)

与树为邻作文【一】

尊敬的校长:

您好!

我是新场学校86级初中毕业生,现在无锡。尽管毕业多年,身处外地工作,母校从未离开过的我的视线。

春节回家,了解到母校师资状况。我想到能否通过支教这种方式来对学校有所帮助呢?这种想法春节期间就和村上书记聊了这个事情。到无锡来了后就着手联系,知道了有很多人以及有机构从事支教活动,才请他来和您沟通支教之事。

新场学校是一个有几十年历史的学校,除了走出较多的大中专生之外,更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众多的合格的劳动者。学校的存在,也开阔了乡里众多乡亲的眼界,增长了见识,提升了文明素养,受益良多。

记得学校在鼎盛时期,外乡子弟、铁路之弟、铜矿之弟都前来求学,学校也曾经被称为校长的摇篮。

随着拆乡并镇以及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母校经历了初中被裁,再恢复初中,又被裁的过程,经过这些折腾,学校元气大伤,每闻此事,甚是心痛。08地震,学校重建,今天学校的硬件设施已大为改善。但我们知道,评价一个学校的优劣,不是看她是否有高楼大厦,是否有先进的现代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而是看她是否有优秀师资、良好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出众多优秀学子。

和书记以及其他村民聊到母校的时候,有些忧虑。随着村民收入的提高,经济条件的好转,对子女的教育的重视,有些家庭子弟,已经不来就近的新场学校上学了,而是用脚来投票,选择认为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上学了,哪怕需要陪读,哪怕需要花费较多金钱。

我在想,我们新场学校如果能成为区域一流学校,每逢考试都能超过周围的学校,甚至超过县里最好的学校,毫无疑问会有较多异乡子弟前来求学,就近村的子弟也不需要异地求学,毕竟新场学校有一个很好的读书环境,而这就需要校长您及您的众多同事的辛勤努力。

我还在想,作为我这个从新场学校走出去的学生,除了发表言论,提点建议外,是否还能为母校做点什么呢?为此我想就以下事项和您沟通一下:

1、是否可以通过支教老师这种途径,来提高师资力量,并且不增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负担;

2、不知道学校成立多少年了,是否可以以举办一次多少周年校庆活动为契机,邀请众校友回来一同献策献力?并出一本纪念册子。费用在许可范围里我来筹集,不要学校花费,当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严禁大操大办;

3、是否可以设立一个奖学金,金额不在多少,在于对优秀老师和学生的激励。每年3-5千之内我可以考虑筹集。有点少,可以尽点微薄之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以上想法,不尽成熟。总之,有想法了,有行动了,才会有结果,未来结果可能不一定符合期望。

“学校是乡村的中心,而教师则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乡村教育对启迪民智必不可少”,这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有识之士的看法。我认为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包括一个人在竞争中能否优先胜出,独占熬头,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就新场学校来说,正是有一大批老师长期的无私的奉献,我们乡、村才有今天在国家各个战线上工作的合格劳动者。

衷心的希望母校在您的领导下越办越好!

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xxx

20xx年xx月xx日

与树为邻作文【二】

一棵树,无语,静默地站在那儿,擎一树花盖,撒一片绿荫,如一个人的青春,亦如一个人的童真,无惊无惧,无伤无忧,亦无扰。

树木,用根深植泥土,汲取营养,让一树花开明艳芬芳,而树的干与枝却还是老颜色。尤其是在一场雨过后,那褐色更是安静,醒目。喜欢那样的颜色,不单是褐色,诸如一切安静的东西。但安静的颜色里未必都是无声的,如一场雨的滴嗒,一汪泉的哗哗,或是如天空中的云朵与世间的繁花。

安静,不是寂静或寂然无声,那不是生命的颜色。安静是能够在繁花的世界里淡看云霁雾开,笑对云卷云舒。无乔装粉饰,无探幽觅途,安静自若,安之若素。

春天其实没那么可怕,也没那么多的泥沙裹挟,只是一季花开而已。花开的时候,树无声,花落的时候,树亦无声,静静地站在那儿,即使秋风吹落了一树的景,冬日里,树的枝桠仍然傲视苍穹,任白雪皑皑,去装点玉树琼枝。

很多时候,我们都该活成一棵树,在安静的世界里守四季风雨,经一世风霜,不被乱花迷眼,亦不被沧桑折弯。安静地挺立着,把世态万象看遍,心里依然有份执着与信念。

昨夜雨声嘀嗒,滴落蓬板,声音格外地响,时不时地传来雷声隆隆。放下书本,迷起眼睛,睡一个安稳觉,醒来,雨声继续,如筝点弹落,如心音拨响,心情空灵无比。

今天还有一些要紧的事情要去办理,这些与生命有关的事怎可不去惊觉,乃至融于生命,固化在根系,那才是生命的唯一。

今天,我要做一棵树,一棵能擎起另一个生命的树。不去管季节里的雨打风吹,任一切,该继续的,继续。

心若安静,一切都不是问题,我只关注自己的人生,好似一棵移动的树,不似那天空中的流云。

一棵树,很安静,静静地站在那儿,犹如一个人。

世上的树木很多,有的树高大挺拔,有的树根深叶茂,有的树根基尚浅,有的树伟岸潇洒,有的树曲曲弯弯,有的树淡雅有致,有的树阴郁低沉……所有的树,因生长环境不同,因地处土层不一,故而变换了各种姿态,但一棵树有一棵树的心,一棵树有一棵树的景,就连一棵小草,也带着含羞的模样。我们何不俯下身来,仔细听听这大自然的语言,以养身心,颐养天年。

有的树是是用来做景观的,有的树是用来装点门面的,但更多的树,因其材质不同,用在了不同的地方。我不知我是哪棵树,但至少也应该是家庭里的一根支柱,为孩子们擎起半边天,我的作用,在此刻也应该发挥到极致才是。

近些年来,有些比较年老的树,也被经过各种修剪、截肢、或嫁接、或塑形,使其形态各异,成就了城市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看来,有时想做一棵树也不易,尤其是一棵老年的树,如果不被引度成一棵风景,也许是一种幸运呢。

活着,想活成一棵树,一棵与周遭环境无碍而又安然自适的一棵树,无惊无扰,无伤无惧,亦无忧。无世间的忙乱纷争,无心情的忧烦与苦恼,一棵安静自然的树,更像一个人,或者一个人的心情,宁静淡泊,淡雅幽远。

与树为邻作文【三】

在伐木工人没有来之前,我还是一棵参天大树,而现在我却是一个木桩。 我生长在一个曾经是山清水秀的地方,是一只鸟儿把我带到这里。我喜欢听身旁小河里“叮咚”的流水声;喜欢看鸟妈妈在林间照料家务的身影;喜欢向同伴讲述我的种子是怎样到这里的。

我有我自己喜欢的生活,我可以整天无忧无虑的站在这里,看对面青山的苍翠;看蔚蓝的天空的无边无际;看河边鲜花的火红……我从来不觉得无聊、没劲。白天我可以替鸟妈妈看蛋,晚上我可以看着天空数星星。我从来不像别的大树一样埋怨我们不能移动的痛苦,因为我们可以常青不是吗?总之,我是一颗很乐观的树。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400年就过去了,我已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被旁边的小树尊称为“树老儿”。 后来,人类终于发现了这片树林,他们发现了我,然后很惊奇得说:“世界上竟还有这样粗壮的树。”他们用铁链把我围起来,然后把我规划成一片景区,有很多人专门来参观我。我旁边的树都很高兴,觉得它们沾了我的光。

但是好景不长,很快,由于门票卖得不好,我们这个景点很快被取消了。再也没有人来观看我们,倒是垃圾经常会从四面八方的飞来。挂在我的树干上。周围工厂的浓烟锁住了我们这片天空,身旁的小河成了垃圾堆,往日的青山也变成了大秃山,连小鸟也变成了人们的盘中之物。 我再也乐观不起来,恶劣的环境让我的精神与日俱下,我和同伴们唱起了一首曾经是小鸟们教给我们又被我们改编了的歌:“我是一棵大大大大树,想要走却又走呀走不了,我顺顺利利顺顺利利走出污染的怀抱,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终于,经过小鸟的点拨,我可以把根从土里拔出来滚了,我来到一个炊烟袅袅的小镇,我满以为可以从此安定下来,可恰巧有伐木队撞到,锋利的刀子扎进我的身体一阵钻心的疼痛……昏迷中我听见“轰”的一声…… 醒来后,就只有木桩了。

与树为邻作文【四】

某日,正值冬季,独自一人,又来到老地方。看着周围一片寂寥,不禁寒栗起来。抬头仰望,平常葱郁的老树,如今也变得零落。

“孩子,你又逃课了?心情那么不好吗?”

“是啊。”我环视四周,却不见一人,便觉得奇怪,“你是谁啊,你在哪里呢?”

“我在你身边呢。”

哦,原来是身边的老树。我惊讶而冷漠的心突然涌上一个念头,“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可以啊,你说。”他用清晰的声音答道。

“你每天不觉得无趣吗?每天过着这样的日子,难道不寂寞吗?”向着老树,我发出了我对空洞生活的感受。

“不,我每天过得很快乐啊。”老树轻晃一下身子说。

“这样的生活,怎么会过得快乐呢?春天,长出新芽;夏天,在强烈的阳光下还要不断向上;秋天,你所付出得来的一切又将飘回大地。每年都是这样循环,你不觉得过着这样的生活很没有意义吗?难道不想为自己的明天争取少些成功吗?不想过上更高境界的生活吗?”走近老树,触摸着他那凹凸不平的树皮,我那心中的想法便脱口而出。

“不,孩子,你错了。我这样的生活并不无意义,反而很有价值。”老树低下头,看着只有“半尺多”高的我,笑了,又语重心长地说;“春天,我享受着久违的温暖,,全身充满活力,体内的能量让新芽破皮而出;夏天,我并不孤单。有鸟儿在我身上搭窝,我繁茂的枝叶为它们遮阳蔽风,它们为我歌唱甜美的音乐;秋天,大片大片的叶子回归大地,心是难免会悲伤的,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让失去的`叶子为自己的生长提供营养,不也很好吗?冬天,我可以积极储存精华,为下一年春天的到来做充分的准备。每一年,我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促进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平衡,合成有机物;当每次暴风雨来临时,我可以让沙土不被暴风雨卷走;以后年老了,我也可以用自己的身体为人类提供木材,造一些门或家具之类的物品。我这样的生活怎么会无意义呢?我吸收着大地的营养,享受着大自然所给予的,我想我应该竭尽自己的所能,回报他们的恩情。这是责任心的驱使,也是我作为一棵树的本职所在。”

我顿时醒悟了。老树说的话不正道出了人们平常所说的“默默奉献”与“知恩图报”,树不正像我们人吗?有的人对生活毫无热情,有的人却能生活得很快乐而且充实,不也正是这个道理吗?那些对生活毫无热情的人,是他们不懂得感恩与回报;那些生活得快乐而且充实的人,他们懂得索取与奉献、奉献与快乐的关系。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想,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享受着这社会的一切,应该为它做点什么,这样,我才会拥有有积极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