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状物>

我的家乡作文吉林四平(我的家乡吉林四年级优秀作文)

我的家乡作文吉林四平(我的家乡吉林四年级优秀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28 23:37:38
我的家乡作文吉林四平(我的家乡吉林四年级优秀作文)

我的家乡作文吉林四平【一】

一棵棵金叶榆在整齐的院墙外摇曳生姿,一条条硬化的排水沟为宽敞的水泥路保驾护航,一排排新栽的碗口粗的杨树苗在风中傲然挺立,一个个印有美丽新村字样的大门守护着乡村的幸福生活……这样的美丽景色在铁西区平西乡不是一村一院,而是绵延11.8公里,惠及家家户户。

我的家乡作文吉林四平【二】

农村环境整治最现实的困难是资金。

铁西区的办法是以奖代补,对积极性高、干得好的村子实行重点奖补。资金主要从三方面筹措:其一,整合涉农资源,统筹“一事一议”奖补,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整理等有关项目资金,集中用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相关建设上。其二,用好用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规定此项收益的80%用于所在村庄的改造提升。其三,落实包保责任,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资助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区级领导多次带队,组织帮扶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到村屯,指导和协调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事宜。目前,包保领导和包保部门、帮扶单位、社会力量已协调解决资金、物资等668万元,为铁西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铁西区节省美丽乡村建设开支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村里统一规划好,告诉村民谁愿意改造自家庭院,村里免费提供水泥。结果,大部分村民都乐意干,自己动手,积极性可高了。”平西乡团山子村支部书记毕学军说。团山子村今年把建设的重点放在统一院墙上,一延长米的院墙大概需要90元左右,村里承担70%,村民承担30%。旧墙拆除下来的砖瓦、石块,全部用来铺设小街小巷。群众自己动手改造,粉刷墙壁,节省一半以上的施工成本。村民自己动手搞好庭院、门前卫生,累计出义务工500余人,植树栽花5000多棵,清理垃圾100多车。

真可谓:村庄是我家,整治靠大家。大家齐动手,不用把钱花。

我的家乡作文吉林四平【三】

我的家乡是益阳。下面我就来介绍我的家乡一年四季有多美!

春天,院子里不停在下着春雨。春雨下完后,我迫不急待地冲出家门,在院子里四处溜达,我沿着宽阔的大路走,呼吸着迎面而来的清新的空气!春风吹来,柳树摇摇辫子,真像春姑娘的头发;小草也慢慢地探出头来,向我们微笑;旁边有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花坛里的花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好像是大地妈妈让它们穿上了彩色的衣服。

夏天,秀峰湖那儿,去划船的人特别多,强烈的紫外线照在我的身上,皮肤都有点痛。我去买冰淇淋,啊!不要啊!火辣辣的阳光照在冰淇淋上,冰淇淋马上融化了,一分钟后我就像喝冰水一样的把冰淇淋吃了下去!

秋天,回龙山的落叶多得不得了!落叶的颜色有红色的、黄色的、橙色的,还有黄中透红的。我本以为脚踩到树叶上会有“哧、哧、哧、哧”的声音,但我踩上去却没有,我想,这大概是下了秋雨的原因吧!我想画下这个美丽的地方。

冬天,学校穿上了一件白毛衣,整个学校都变白了。许多小朋友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他们玩得多开心呀!但有些小朋友躲到教室里,不敢离开教室一步,哈哈!雪地里飘荡着小朋友们快乐、开心的歌声。

我的家乡——益阳一年四季景色诱人。还有,当你走入我的家乡时一定会很开心!

我的家乡作文吉林四平【四】

我的家乡是新余。

新余的特色就是辣了。吃第一口:辣。吃第二口:很辣。吃第三口:辣人。辣的鼻尖冒出汗珠子,辣的直吐舌头。即使这样,新余人还是离不开辣椒,个个吃的津津有味,人人乐在其中。

新余是个热闹的地方。以画家傅抱石名字命名的抱石公园就是个热闹的的地方。

白天,抱石公园到处是欢歌笑语,鸟语花香,这里既是孩子们的乐园,也是老人们的乐园。游乐园的游戏五花八门,从游乐场不时传来阵阵愉悦的惊叫声。树林里的凉亭宁静而又舒适,你坐在里面,偶尔还会听到几声蝉鸣。当然,热闹的广场也不能落下,你瞧!广场上到处是人群,卖气球的小贩,放风筝的孩子,做体操的人……。

白天抱石公园是热闹的。到了晚上,抱石公园就变成了灯的海洋。在五彩缤纷的灯光下,一群大妈们正在跳着“小苹果”的广场舞。远处,一幢幢大楼被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勾勒出了美丽的轮廓。大马路上,一盏盏车灯把前方照的亮堂堂的。远远望去,犹如一条条火龙在马路上缓缓移动,壮观极了。抱石公园旁的小区里还开着几盏灯,就像从一团火焰里蹦出几点火星,让人感到奇妙。

自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新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宽阔的马路纵横交错,马路上的汽车川流不息。人们开着汽车上班,孩子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许多农村人都搬到了花园似的小区里。居民小区春天鸟语花香,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日阳光温暖。老人们享受着天伦之乐。

勤劳的新余人民在付出的同时也在收获着自己的劳动果实。我相信新余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休闲,越来越自在。

我的家乡作文吉林四平【五】

“以前养牛,牛粪拉到田里,就是肥料。现在田里大多用化肥,牛粪就越堆越高,再加上垃圾,一到夏天,臭气熏天。要不是美丽乡村建设,我们还得天天被臭味熏着……”铁西区平西乡任家村68岁的村民张春香说。

农村环境问题是百姓期待解决的,也是铁西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重点推进工作之一。美丽乡村建设之初,铁西区领导班子根据市委、市政府建设美丽乡村的文件精神,结合所辖平西乡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次调研,结论是:“如果农民的收入指标提高了,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还是传统落后的,就不是美丽乡村。要根据美丽乡村的标准,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在平西乡实施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配套改造提升工程,统筹解决平西乡路面、厕所、饮水、垃圾等问题,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来一场乡村环境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大变革。”

铁西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由此提上日程。那么,如何变革呢?

西八大村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记者步入西八大村,看见大约有5米高的带有“西八大村”字样的村碑矗立在村口,主道平坦宽阔,红墙蓝盖的.房屋鳞次栉比,红帽蓝带白底的仿古墙白皙洁净。乡路水泥硬化,整齐的排水沟边彩砖铺地,种满花树。村党支部书记钱玉山说,村里已经修建水泥路“屯屯通”达到了100%,砂石路“户户通”达到90%。新修了村部,完善了一站式服务大厅,配备了电脑、电话、电视等硬件设施。“我们村环境基础比较差,从5月份开始施工,10月份完工,现在整个村子大变样了。”

记者从铁西区农林水利局了解到,铁西区先后投入资金150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平西乡18个村全部实现水泥路面“村村通”。筹措资金修建砂石路面96公里,使95个屯实现了砂石路“屯屯通”,基本实现了砂石路“户户通”;重点路段维修、新建水泥结构路边沟45公里;主要村路两侧安装水泥挡板20公里;修建4处垃圾中转站和16个垃圾场;新建4个休闲文化广场;完成农村饮水工程34项,解决了2万多名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修建210个沼气池;修建2800个标准化公共厕所;全乡累计植树造林3500亩,基本实现了绿化全覆盖。在今年年底前,平西乡18个村都将完成“五清十建三化”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铁西区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重在整理改造,不大拆大建,不搞“一刀切”,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不破坏生态环境。

我的家乡作文吉林四平【六】

在我的家乡石门山镇,有一条长长的河叫崄河,家乡的人们都喝着这条河里的水,它也是我们家乡的“母亲河”。我爱这一条河,是因为它一年四季都有美丽的景色,而且这一条小河从来没有干涸过。

春天的时候,万物复苏,小河两岸的树木都长出了新的嫩芽;小草也从土里钻了出来;小花开了,五颜六色的,很美丽;小河里的冰雪融化了,唱起了欢快的歌儿。

夏天的时候,小河里的水清澈见底,我和小伙伴们在小河边泼水玩。小河里的芦苇长得更茂盛了,小鸭子们在芦苇丛里钻来钻去,好像在捉迷藏。在水草丛中,小鱼儿和小蝌蚪们游来游去的,好像在进行比赛。小鸟在河面上飞来飞去,唧唧地叫着,好像在说:“这条小河真是太美丽了!”小河里还有横行霸道的螃蟹,还有“吹胡子瞪眼”的大龙虾。夏天的小河真是热闹啊!

秋天的时候,树上的叶子有的被秋风扫进了小河,有的还在半空中飘舞,像一只只偏偏起舞的小蝴蝶,有的叶子落在了水里,像一只只小船正在行驶,不知会飘到什么地方。我也在河岸边捡了一片叶子,把它放在了小河里,让它载着我的梦想驶向远方。

冬天来了,小河周围特别安静。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冰面像镜子一样洁白透明,小伙伴们有的在冰面上打雪仗,有的在冰面上滑冰玩,玩得可开心了!

虽然崄河比不上蓝蓝的大海,比不上奔腾不息的长江,但是它在我的心里是最美丽的!我爱家乡的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