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状物>

留下的不仅仅是脚步作文600字(2015我的脚步作文600字)

留下的不仅仅是脚步作文600字(2015我的脚步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10-16 20:57:47
留下的不仅仅是脚步作文600字(2015我的脚步作文600字)

留下的不仅仅是脚步作文600字【一】

留下的不仅仅是脚步作文600字【二】

青春的路上,我们走过,留下不屈的脚印,留下奋斗的身影。青春路上,纵是荆划棘刺,我们无怨无悔。

时间的卷轴缓缓打开,我看见了刚入校时我们那青涩的脸庞、懵懂的眼神。只是踏进校门的那一瞬,心中多了些许向前的力量。经过初中生活的锤炼,我们已退去稚嫩,更加明白,青春,不仅仅是享乐。

你瞧,操场上,有我们的飒爽英姿,曾经的我,一度很害怕长跑,在我的印象中,急促的心跳似乎要让我窒息。可是现在,沐浴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我很享受与同学们你追我赶跑操的状

态。我喜欢看着彼此呵出的气,凝结,上升,直至氤氲在空气中。我喜欢听着彼此急促而有力的呼吸和不协调的脚步声。我们将烦恼抛向云霄,把汗水洒在跑道。青春,磨炼了我的心志,我已不再害怕,勇敢地迎接每一天未知的挑战。这声音愈发清晰:青春,不仅仅是享乐,还有不屈!

你瞧,教室里,有我们孜孜不倦的身影。青春路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或挫折,但我们不畏难,不服输。即使前路泥泞,也要挣扎着倔强地继续前行。又一次月考下来。本应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可同学们个个脸上洋溢着淡淡的笑容。我们不畏艰难,纵然摔倒,我们也要微笑着爬起,继续努力,等待成功之花的绽放。于是,便有了教室里我们刻苦钻研的身影。奋斗,激起了我们的热情,我已无畏无惧,执着前行。这声音已深深镌刻在脑中:青春,不仅仅是享乐,还有拼搏!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有这样一句台词:青春是有限的,不能在犹豫和观望中度过。我想,我们应该好好珍惜青春的时光,去拼搏,去奋斗,去实现自己的梦,去创造生命之辉煌,我始终明白,青春,不仅仅是享乐。

青春的路上,我们走过,留下不屈的脚印,留下奋斗的身影。青春路上,纵是荆划棘刺,我们无怨无悔。

留下的不仅仅是脚步作文600字【三】

《百鸟朝凤》是流传于鲁、豫、皖等地的优秀民间唢呐曲,因曲中多有模仿鸟鸣之声,所以得名。

电影《百鸟朝凤》,讲的是一个逝去的故事,而终于公映的那天,来自一位逝去的导演。

中国第四代导演吴天明生前最后一部电影,既是对这一中国民俗唱哀的挽歌,又是在自己生命历程的终点处画下的一个句号。

电影中的唢呐,以“班”的形式游动着演奏,谁家有红白之事,唢呐班子便替他们吹奏一场,红事不多,白事为主。白事,便是替者演奏,者的身份越是高贵,吹奏的阵势就越是高级,二台,四台,八台,所谓《百鸟朝凤》,便是为最为尊贵的者准备的曲目。排挤过他人的,即便是任职四十年的村长,也担不起这首曲子;为民献身的,哪怕是扛着病重的身躯,也要为他奏完此曲。

老一辈质朴而又纯粹的价值观念,就这样融入了唢呐这一民俗音乐之中。

因为提携过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等第五代导演,吴天明在圈内还享有“中国队长”的称谓。当“中国队长”遭遇同日上映的好莱坞大片《美国队长3》,《百鸟朝凤》全国排片率仅略高于1%,三天票房才150万元。然而豆瓣评分从映前的7.9分一路升至8.4分,目前仍保持上涨趋势。同时,猫眼电影评分9.5,格瓦拉电影评分9.1,在目前所有上映电影中均排名第一。与此同时,许多影评人、电影类公众号纷纷自发撰文为影片宣传推广。

事实上,《百鸟朝凤》在国内公映之前,已经参展过许多国际电影节,并获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大奖”、法国tours电影节“观众最喜爱影片奖”、第13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优秀作品奖、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大奖、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等多个奖项,在釜山国际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东京电影节中成为官方展映影片,所到之处,皆获极高评价。

所以文艺片毕竟不是商业电影,没有必要用票房来证明片子的价值和意义。让观众认识、了解、熟悉,并思考,才是最重要的吧!

看过电影的观众赞不绝口:“影片真的很不错,看了其他人的评论,有人说那么高的评分有可能吗,我觉得没什么不可能,进了影院去看它,绝对值得高分。”

更有观众表示:“影片一开始我就想掉眼泪,看着看着到后面就情不自禁哭的稀里哗啦的,红肿着眼睛从影院出来。” “我觉得这是我这么多年以来看过最好看的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完全出乎我的预期,从开头到结尾,每一段情节每一个镜头都在诉说这部电影的高超与珍贵。”

从专业影评人到普通观众,所有平台和观影人群都对一部电影如此高度好评,实属罕见。

这不免让我感觉,莫非又是一次以情怀为卖点的影片?

电影2019年就拍摄完成,直到现在才得以上映,寥寥千人的评价也许并不够客观,但足以证明这部电影值得尊敬。

电影没有偶像明星,没有自带IP的故事,也没有震撼的视觉效果。

故事很老套。讲了一个旧东西,“唢呐”。一个父亲,从小时候就喜欢唢呐,却苦于没有天分,所以把希望都寄托在自己儿子身上,于是千辛万苦送儿子去拜师。

儿子跟着师傅练功,结果和父亲一样,没有天赋,偏偏这时候来了一个天才小学弟。小学弟学得快,学得好,但最后,却慢慢厌弃了唢呐这个老东西,反而是没天赋却真心爱着唢呐的小子坚持了下来。

他学成出师,却发现世道变了。西洋乐队当道,他一生所学无法糊口。但他还在坚持。当初送他去学唢呐的父亲,却也不再以他为荣,反而嫌弃他无法赚钱。

曾经深谙于心的信仰,逐渐倒塌。师傅也了,他在师傅墓前吹百鸟朝凤,那个时代就这样不声不响,安静谢幕。

不知道诸如此类的安静谢幕,融着多少人过去的青年热,一生坚守,有多少故事多少生命和那些淡出我们记忆的老手艺一样,悄然流逝。

豆瓣网友@山水烟花 说:

传统的匠艺化作一纸冷冰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有太多的遗憾;

失传的独门绝活成为历史书页上的记载蕴含了无尽的惋惜;

不再有年轻人愿意继承衣钵扛住无双镇唢呐的最后一脉;

这一刻,《百鸟朝凤》已成绝响,街坊巷陌再无回音。

是否传统文化正在没落,是不是早已没有人记得?但仍有人坚守着,有人传承着,有人喜爱着,不会灭亡,因为它在很多人心里活着。

这不是一部商业片,就像电影中焦三爷酒醉之后说:“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这部电影,导演吴天明也不是拍给别人看的,是拍给自己,却也最终真的成为他人生的最终注脚。

吴天明在《百鸟朝凤》拍摄片场

很多人怕是都不认识吴天明,所以自然不懂,为什么一部"土"片子,会引来电影圈无数大咖站台。

在电影首映礼上,谢飞、黄建中、和平、张扬和管虎,几代中国导演分别回忆了已经逝世的吴天明,有关于艺术价值的肯定,有关于慧眼伯乐的赞美,也有生前动人故事的追思。

多年前,《天井》是张艺谋首次主演的电影。这部电影不仅让张艺谋屡获影帝,还让中国电影导演首次获得国外A类电影节奖项。

最后放上豆瓣网友@阴灯 的一段评语:看电影,其实也是个寻根的过程,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太急于求成,以至于勾勒出的图景完全是一副光怪陆离的浮华表象,太轻,能给观众的充实感便不多。《百鸟朝凤》能给你什么呢?也许你对唢呐甚至是音乐都不感兴趣,也许你对民俗甚至是文化也无心过问,但至少,这部电影能让你强烈的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即便不是中国的、老一辈的,也必定存在着某样东西,值得你倾力去传承,去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