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状物>

用第二人称来描写动物的作文(以我为第一人称描写动物的作文)

用第二人称来描写动物的作文(以我为第一人称描写动物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03 07:10:05
用第二人称来描写动物的作文(以我为第一人称描写动物的作文)

用第二人称来描写动物的作文【一】

袁凌那本《我的九十九次亡》,是今年6月买的,拿到书时,翻了开头几篇,觉得无味,索性放下。这几个月里,我辞掉了一份做了一年半载的实习,写了四篇不咸不淡的人物稿件,看了些书,也在构思写作计划。

八月底,妹妹考上大学,办升学宴,我回了趟那个小镇。小镇靠挖煤养活,镇上的老男人们多半下过井。爷爷曾在小镇工作,小官,2001年退休。那年我八岁,离开那里,被父母接了回身边,结束了隔代抚养的生活。

因为小,我那时未曾体味到这个巴掌大的小镇上,肆意生长的无助与绝望。小镇没怎么变,这么些年,破旧的棚子还在,枯老的梧桐树还在,当年下过井的老男人也还在。他们坐在自家门口乘凉,四人一桌,打麻将。

几乎看不到年轻人。年轻人和藏在这个小镇下的矿藏一起,慢慢变少。我从小姑那得知了些儿时玩伴的近况。辍学,结婚,在义乌做小买卖,在深广打工。小姑说起亡,说有个姑娘,是我当年的小学同学。她父亲在井下时了。小姑提到名字,我想不起面目,只记得,她是短发,圆脸,声音嘶哑。

小姑还说起姐姐同学的母亲,前几年也了。五十岁的样子,洗澡的时候,煤气中毒,抢救无效。那同学和姐姐一般年纪,今年十月刚生了个女孩,成了母亲。而姐姐,大学毕业才一年,工作,辞职,如今又在备考,想着念书。

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念书,离家越来越远。尽管老家在南昌,可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根属于这个靠挖煤养活的小镇。我去了当年住过的老房子。前门后院都关着。2001年,爷爷退休,把房子转给了一对五旬的夫妇。03年,这两口子吵架,老婆子想不开,趁着老头外出的时候,在家里上吊自了。就在前一天下午,我二姑她还和这老婆子一起打麻将,有说有笑的。好好的一个人,就这么没了。

在家里,在我住了八年的老房子里。爷爷是老干部,不迷信,说起这件事,也有点神秘兮兮的。他说,搬走后才知道,老房子下原来是坟墓地。房子风水不好,我们一起曾经住那儿的时候,奶奶,大姑,小姑都生过病。爷爷说自己能镇住那些个邪气,后来搬进去的那家人就不能。

与亡有关的消息,从这个苟延残喘的小镇上,迎面扑来。我重又想起了袁凌这本书,《我的九十九次亡》。他写人,写他的小镇,他的玩伴,他遇见的生,社会的不公,灾难,毁灭。一个又一个故事,开始击中我。

十一月初,我计划着写点与这个小镇有关的什么,开始看书,搜集资料。我知道了这个巴掌大的小镇,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开采煤矿。有过好光景,年轻人最多的时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

爷爷就是在1980年选调来这个小镇的。他来之后没几年,发生了矿难,了人。亡人数印在《江西煤炭志》上。爷爷在几年前,拿出这本书,指着上头冰冷的数字,说了不少有人情味的故事。可它们都与亡有关。我一直想把爷爷的这些事情写下来。写他右手拇指与食指之间,因为被搅煤机误伤,留下的伤疤。

我知道,我是想寻根了。

去年年底,我参加了央视一个节目的实习。节目是《客从何处来》,如今正在央视一套播出,每周一集。这是原先做柴静《看见》栏目的团队操刀的。和柴静有关的事情,好像都很火,但这个节目却没有。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为明星寻根的真人秀。我参与了撒贝宁那集的前期调查,主要任务就是在武汉的档案馆资料室,看史料。我们力图找出,与撒贝宁家人有关的历史。撒贝宁,他的家族曾在武汉生活过。家里有人参军打仗,有人逃命流亡。我们要做的,就是从一页一页报纸中,找到他们生活的证据。

因此,我在学校的档案馆里,看了近一个月民国时期的报纸。并没有找到与撒贝宁家族有关的,更多的资料。而我却记住了,那些在报纸上发生过的新闻,如今的历史。

我记得一个。武汉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发生过霍乱,临时政府封锁了江路运输。有人在报纸上寻人,找的是他的高中同桌,女生。他们在这场霍乱的逃难中离散了。他说他很想她,留了地址,要她看到一定联系。

我很想知道,他们最后是否找到了彼此,还是说这是一个与霍乱和亡有关的悲伤的故事。这则寻人启事,我时常会想起,我会想到,想到他们是在勤恳认真地活着,想到自己在这个世上留下的生活过的证据,有一天,也会变成历史。

这是对我影响很大的一段实习。三个月。我也开始想要找找自己的根在哪里。我觉得是在那个小镇上,但又不确定,还可能在别的什么地方。

爷爷如今回到了南昌,他说是落叶归根,南昌是他的根。他上世纪五十年代,参加大跃进离开了那里,此后一直在外漂泊,有了五个子女,有孙辈。我在挖煤的小镇长大,与南昌的感情不深。

那个挖煤的小镇上,到处都是与亡有关的故事,可哪里不是呢。我知道自己终将会找到根的所在,我会把它的.千丝万缕写出来。它可能是那个小镇上,看似与我无关的,那些去的人。

无关绝望,它只是生活的惯性与常态。

用第二人称来描写动物的作文【二】

雪白的身体,三瓣形的嘴,再加上一对长长的耳朵,凑成了一只美丽可爱的小兔子。

从远处看它,像一团圆乎乎绒绒的线团,在地上滚呀滚。要是冬天的时候,它把耳朵一抿,跳到雪地中,人们准认为它神秘失踪了呢!

小白兔的长短犹如一个水瓶一般,里面好像装着白色果汁,再加上那如手掌般的长耳朵,别提多可爱了!

它的耳朵不但长,还很古怪,之前我一直以为它的耳朵是一起竖立在头上的,可仔细观察后我不那么认为了。它的长耳朵是哪面有动静,就竖起哪只,右边耳朵立起来就像独耳怪一样有趣。

耳朵是有些怪,但没有它的嘴怪,没有动静时,它迅速的把耳朵放下,只要动一动那三瓣儿嘴,一片菜叶就消失不见了,真迅速呀!

有人喜欢小白兔是因为喜欢它的眼睛,雪白的皮毛巾镶嵌着红色的红宝石,它的眼睛为什么是红色的呢?我觉得呀一定是它和乌龟赛跑哭红的吧!

说它调皮,的确是呀,它还是个欺软怕硬的家伙呢!上次我把白菜和萝卜放到院子里,你们猜它先吃哪个?什么胡萝卜,不是!它先吃软软的白菜后吃硬硬的胡萝卜,它可真是个名副其实的欺软怕硬的家伙呀!

你们再猜,把苹果核白菜放在它面前,它会先吃哪个?告诉大家吧,它先吃苹果。看来它也是像孩子一样爱吃甜食。

到了晚上,小白兔总是偷偷摸摸的练习跳跃。此时院子里会不时传来咚咚一声,在从窗户往外一看,它还练习得挺有劲儿,大概是想走了吧?

小白兔在我心中永远是天真可爱的机灵兔!

用第二人称来描写动物的作文【三】

匈奴人又来了,该的匈奴人剽悍而勇猛,一气夺下了数座城市。皇帝吓得连觉都睡不稳,连夜下令广征兵役,开往前线抵御强敌。

千征万征也不能征到我花家来啊,可是村长说了,老花,轮到你老当益壮的时候啦!老爸惊得全身发抖,指着自己的腿说,村长,我走路都不利索,怎么去前线?村长说,这个问题提得经典,我打算派你做骑兵。

老爸抖得更厉害了,万一摔下来呢?村长意味深长的说,摔了你一个,还有后来人。这事就这么定了,明天早上在村头集合。

老爸和老妈相对垂泪,准备进行告别仪式。姐姐是个没主见的,慌慌张张问我有没什么主意。弟弟哇一声哭了,我用力拍他的头,哭什么哭,又没叫你替爸出征,就你这样的,去前线也是当炮灰,智勇俱无,连逃跑都没勇气!

我踱了几步,看着哭成一团的家人,大喝一声道,老爸,你在家歇着,这种小事交给我搞定。

他们一脸狐疑,迷茫的看着我。

我反正在家也呆腻了,早想找个机会出去转转,可惜一句“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牵制了我。

我叭一声,跪在老爸面前,让我去吧,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养育之恩涌泉相报。你们要是不答应,我只好以明志了。

一家人泪如雨下,尤其是老爸,他声音哽咽的吟道,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女当如花木兰。

村长看到我时正要发问,我淡淡的说,你只管凑足人数,做好自己本分就行了。村长一听有理,于是默默把铠甲与马匹交给我。

当兵真不是闹着玩的,他们把帐篷搭在黄河边的时候,我心生凄凉。天当被来地当床,天寒地冻,缩成一团。幸好老爸逃过一劫,不然他的关节炎一犯,可就出师未捷先那个了。

唉,翻个身,想着想着也就睡着了。

次日天微亮,就接到前线吃紧的消息,部队立即出发,赶了一天,在黑山宿下。天苍苍野茫茫,只有燕山马匹仰天长啸的声音。

我站在山头,反省自己这次从军的动机。这不是开玩笑,更不是游山玩水,我须得调整心态,把花木兰变成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军令如山,容不得女儿娇贵。

从出征那天,我就犯下了欺君之罪,寸功未立,已是待罪之身。我唯有加倍努力,才能使花木兰这三个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我决定抛下女儿心态,和那帮男人一起喝酒,大笑,不洗澡,说荤段子,和他们一样尘埃满面,豪迈爽朗,和他们一样踏入战场,将生踩于脚下。

初上战场,我举起手中的兵器无法敌。就在怔忡之际,左手被一个敌兵砍中,鲜汩汩而出。

同伴手起刀落,替我解决了那人,在千军万马之间,他大声向我喊,战场上没有人,不是他就是你亡!

手上痛意尖锐,我流着泪用力喊,我不想,我不想!右手疾舞兵器,寒光所及之处都是光与哀嚎。我哭着,一路哭过去,从不知道自己会一气了那么多人,一定不是我的,我与他们素不相识,从小到大甚至连只鸡都不曾过。

两军为何对垒,士兵因何残,我和你,你和他,为何不共戴天?

战鼓终于停了,万籁寂,残阳如,战场上一片狼籍,尸横遍野。我被眼前的残景惊得双膝发软,一下子跪倒于地。

这是我第一次人。当连长问我了多少人时,我脑中一片空白。有人站出来替我回答,二十八个。

没有,没有那么多!

有的,他镇静的说,只多不少。你当时左手被砍伤了,我在你身后一直看着。

那个疯狂的时刻又回来了,我红了眼睛,忍着左手的痛意,为保全自己的性命而出重围,挡我者,挡我者,那么多,一片片如伐木。

那人,我叫他齐,他来自中原,祖祖辈辈都是刽子手。他是军中第一快刀手,刀光一闪人头落地。

我们成了朋友,齐常常吹箫给我听,也传授刀法给我。他说作为一个职业手,必须具有气,而气来自于无数次人体验。到一定境界,就对速度,方式,精确度有了更高的要求。给被者一个痛快,是每个刽子手应有的职业道德。

我对人有很高的悟性与灵气。战场上我们彼此较量,渐渐的,我人的数字接近于他。在庆功宴上,我们大快朵颐,看军妓歌舞。我从不对任何一个女人微笑,同时冷笑着看军妓坐在齐身边。

寂寞而枯燥的军中生涯,如果没有齐,我早已撑不下去了。一年又一年,寒衣破旧,熟悉的伙伴猝,而新兵一派天真,不知道迎接他们的并非军功显赫,而是悄无声息的。

腊月十八子夜时分,我和齐比试刀法,月光清冷,寒露深重。我终于将刀抵于他的脖子,他笑说,你砍下去吧。

我说好,手下使劲,渗出来。他凄然一笑说,与其在不知名的匈奴人手中,不如是你。

我手一软,刀咣当一声,掉落于地。

木兰,我已经厌倦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何时是尽头?有时我想逃离,可是怎么回得去?齐举起自己双手,这双手噬成癖,除了人,一无所长。

半个月后齐战沙场,我知道是他自己放弃了求生。我没有哭,齐的箫成了唯一纪念。

十二年,整整十二年,我的青春殉葬于此。匈奴人终于低下了头颅,大军准备明日回朝,成千上万的性命,只为了成就将军的名声。那一夜,三军欢腾,酩酊大醉。而十年前的老兵,只剩下区区十几人。

我们这些有幸回去的将士自然行功论赏,在金銮殿上我见到了皇帝——已经不再是十二年前那一个,所以欺君之罪不成立。

他想要封我做尚书,我婉言谢绝了,只求一匹千里马,速速回家。

此去经年,家可依旧?回家瞬间我恍惚了,家人都好,父母苍老,姐姐出嫁,弟弟成家。

我不再是十年前的木兰,当年一时义勇,使整个人生发生逆转。我的心已经坚硬,穿过去的衣裳,戴那时的发钗,我也不再是十二前的花木兰。

齐,只是齐不知我是女郎,我伫立窗前,抚箫长叹。

用第二人称来描写动物的作文【四】

刚看了几期《客从何处来》,对谢娜有了更深的认识。她是一个并没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人,但她绝不是一个浅薄的人。

谢娜的形象简而言之是一个独立女性的典型类型——“女丑”。这绝不是一个贬义词,相反是对女性极大的褒扬。

千百年男权社会的根蒂,让女性至今还是一个或多或少被物化的存在。我们天然地觉得女孩有个稳定的职业即可,不需要远大抱负;女性一生最重要的是嫁给好男人;“美丽”,是女性每时每刻的处世原则。更讽刺的是大部分女性都有着可怕的观念: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原来女性的人生追求就是容貌的美丽,原来女性天然觉得自己应该被呵护,多么悲哀。

我不是排斥女性爱美,也不是想逃避作为男性的责任,而是觉得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追求自己价值。

谢娜,是一个骨子里的斗士。这个斗士坚韧、淳朴、自信、强大。她摒弃一切世俗对于女性形象的禁锢。这种反抗,不仅仅是在某部电影里扮丑,而是时时刻刻都把做自己作为目标,她从来不用外表是否美丽约束自己,她从来不用这些献媚于男权,而是用她内在的真性情追求自我的价值,获得世俗的肯定。所以她叫自己“喜神”,她觉得让别人快乐,是远比自己形象是否美丽更重要的。当然你也可以说她是为了收视而不在乎形象,但这不正证明了她对事业的追求吗,而且无可否认的是“喜神”,是最真实的谢娜。

谢娜的形象还有另一个鲜明的特征——真实。

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到她被一些不经意的瞬间感动得大哭,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到她想说什么说什么甚至被指口不择言也不刻意粉饰,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到她和骄矜做作的女明星处在一个画面时她的亲切与可爱。

她是一个情感充沛的人,这种充沛源自她对生活的敏感细腻和自己本就起伏跌宕的经历。这种敏感和细腻在《客从何处来》里体现地淋漓尽致,你可以说她那小学生式词汇根本没有表达出应有的意思,但却要承认从她口吻和眼神里呈现出来的情感体验,绝不止于傻白甜或绿茶婊们常宣之于口的“好有爱心”“好可怜”。

她口口声声说“你们也许会觉得我肤浅”,但她的心底却明白自己坚信的“喜神”人生哲学绝不是肤浅的。

谢娜的成功也许有很大的一部分要归功于幸运,归功于这个时代的中国娱乐业对女丑的渴求。但回望她的奋斗史,无论是单枪匹马取得现在的地位,还是对感情婚姻的投入和原则,都体现着她注定的不平凡。这种不平凡,让她就算不进娱乐圈也会取得其他领域的成就。这种骨子里的坚定品格使她乘风破浪,实现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价值。 

用第二人称来描写动物的作文【五】

我从来不喜欢同小动物玩,因为怕它们身的跳蚤会跳到我身上来。不过,不久前,我在伯伯家院子里看到了一只小猫咪,非常活泼,让人无比的喜爱。

这只猫咪很小,应该才几个月吧!你看它穿着一身棕色的虎皮大衣,格外的富态。它平时总喜欢趴在地上,咪着眼睡觉。一听到什么动静,它就会突然站起来,警惕地看着四周:嘿!会不会是大老鼠出来了?

这天,小猫咪又在伯伯家的院子里打盹了。我弄了一根竹竿,在地上轻轻地擦。沙沙沙……,小猫咪听到了声音,立即戒备起来。只见它把头埋在地上,眼睛瞄着我的竹竿,顺便在地上磨着爪子。哈,它一定是把竹竿当成大老鼠了吧!我见时机已到,就迅速地拖着竹竿,飞快的跑了。说时迟,来时快,只见小猫咪一纵身,就跳了过来,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了竹竿,疯狂的撕咬起来。

有时候,我会将准备好的玉米,丢在小猫咪的脚下,它也会把玉米当成老鼠,抱着胡乱的啃。不时打一个筋斗,做出猫戏老鼠的样子,那种憨憨的神态,让人忍不住哈哈大笑。

离开伯伯家已经几天了,我还是会想起那只小猫咪。有时候,我会想,猫咪的身上应该不会有跳蚤吧!那样,我就可以让妈妈帮我买一只来,天天陪我玩游戏,那多好啊!

用第二人称来描写动物的作文【六】

“哎,哎。”叹气声重复的夹在织布声中,里面夹杂了我很无奈的叹息。忽然,织布机不再作响了,只有叹息一声接着一声的在房间内回荡。

你可知我为什么不停的叹息呢?因为我昨夜看见征兵的军书,知道可汗在大量的征集士兵去打仗,在那么多卷征兵的军书上,每一卷上都有我父亲的名字。可我的父亲并没有成人的儿子,我也没有兄长。父亲年岁已大,不适合去打仗。所以我愿意代替父亲去应征。

第二天我在东市上买了一匹好的骏马,又跑到西市买来了马鞍和马鞍下的垫子,接着又在南市上买来了马嚼子和缰绳,最后在北市上买来长的马鞭。早上木兰依依不舍和父母辞别后踏上了应征之路。晚上投宿在黄河边,我听不见父母呼唤我的声音,只能听到无情的黄河奔流的哗哗流水声。可我只能默默地流着眼泪思念远在家乡的父母,谁知被同伴看见了,他们说我没出息,可谁又知道我是个女孩子呢?哎!我们早上辞别了黄河继续上路,辛苦的行走了一天,我的脚肿得像个大馒头,而且多处磨出鲜,好痛啊!终于在晚上到达了黑山头,我依旧听不见父母呼唤我的声音,只能听到那些战马啾啾的鸣叫声。我为了不让被人在骂我没出息只能在心里思念着身在远方的父母,在心里一遍一遍的呼唤着他们。不知他们能否感应到我的呼唤?

终于要打仗了,战场真的很残酷,平日和我在一起的很多哥们都相继战,尸骨随处可见。我比以前坚强了很多,不再是一位柔弱的女子。晚上清冷的月光映照在每一个活下的战士们的铁甲战袍上。我们经过了无数次出生入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归来。

我们胜利归来拜见天子。由于我出色的表现被记功多次,可以得到千百金的赏赐。可我根本不想做尚书郎也不想要那些赏金,只希望骑上一匹好马,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见思念多年的父母。

父母欣喜地听说我即将回来,激动地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我,姐姐听说我要回来了,连忙梳妆打扮;刚刚成人的弟弟听说我要回来了,忙着磨刀猪宰羊。十年的征战,终于胜利归来。我又回到了故乡,每一个人变化都很大,父母比以前更加的苍老,姐姐也成了家,弟弟也已长成一位英俊的少年。归来的那天,家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我又再次走进我房间,像以前一样坐在我的.床上,脱下陪我数年的战袍,换上我以前的旧衣裳,对着镜子兴奋地帖花黄。在不经意之间我发现我已不是当年的花木兰,皮肤粗糙,说话不在是细细的声音,与花黄显的有些不匹配。可我的内心依旧充满了喜悦。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大吃一惊,没想到我竟是个女孩子。

雄兔喜欢把脚乱扑腾,雌兔的两只眼睛总是眯成一条缝,可当它们一起在地上跑的时候,又怎么能分辨出谁是雄谁是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