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谢俞的经历让我感动作文(经历让我收获勇气作文800字记叙文)

谢俞的经历让我感动作文(经历让我收获勇气作文800字记叙文)

更新时间:2024-05-20 09:03:00
谢俞的经历让我感动作文(经历让我收获勇气作文800字记叙文)

谢俞的经历让我感动作文【一】

开学的第一天,老师给我们播放了一个节目,叫主题节目《感动中国》!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有2个人,第一个是为了儿女绣十字绣的——姚厚芝;第二个是为了一个假装落水的小孩把脖子给扭断了的——方俊明!

姚厚芝有一次去医院检查身体,发现自己得了癌症,只能活5年。后来,姚厚芝打听到了绣十字绣很赚钱,所以到十字绣店特意买了一长最贵、最难的十字绣。回到家里,每天都要绣上十几个小时,这张十字绣长6、5米,宽0、85米,有78种颜色,大约有127万针。如果是一个非常熟练的绣工每天绣8小时,要用5年才能绣完……最后她用了3年5个月就绣完了!我觉得这是一个3年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的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她长时间都做一个动作,脖子、颈椎、手、脚肯定都特别酸。她不光是控制了这一点,还有浓浓的母爱,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为了帮孩子多赚一点学费吗?是的!“为了孩子,还为了她的丈夫,一定要快一点绣完!加油”这种念头使她加快了步伐,在3年就完成了!

方俊明是一位优秀的建筑工人,但是有一次和他的其他两个朋友出去骑自行车时发生了意外:经过一条江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男孩不知道怎么就跳进了江里,假装喊着救命,方俊明听到了呼喊,一时性急,忘了救人常识,结果从台阶上一跳下去就被水里看不到的台阶砸到了头,头到没什么,结果脖子给弄断了。从那以后,他就瘫痪了,这个关键时候,他的妈妈说:“从今以后,我来照顾你!”以后,他的妈妈就在照顾他……日复一日,他的脖子渐渐的好了一点点,能站起来自己走路了!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看到有人需要帮助,不管是男女老少,还是真的,假的,都要第一时间勇敢地站出来,就算有的时候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也不要放弃,一定要坚信,好人有好报!

看了主题节目《感动中国》,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慢慢变好,我们也应该慢慢变好,我们一定要做好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怕,静下心来,慢慢的想一想,这个问题谁做对了,谁做错了,他(她)有什么地方不对,我又有什么地方不对,再想想这个问题到底应该用谁的方法或其他的,困难(问题)自然就会解决的!有困难没有什么丢脸的地方,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每个人都会有困难和让你难堪的地方,没什么大不了的,努力去面对、克服,你要相信你自己,相信你自己是最出色的,最好的……

谢俞的经历让我感动作文【二】

20xx年2月8日晚上,我是擦着眼泪陪孩子看完《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的。这本是学校留给孩子的家庭作业,但是却给我这成年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在20xx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感动我的人有很多:有义无反顾地3次冲入火场救人的王峰;有扎根深山36年的最美女教师支月英;有一心为病人着想的骨科医生梁益建;功勋科学家孙家栋……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大国工匠李万君。

他从1987年19岁开始工作到现在,一直在做焊接,虽然焊接工作又苦又累,但是他坚持下来了,他用30年的时间,用手上的焊枪证明了自己的坚守,从普通的焊接工人变成了焊接大师。在中国高铁事业发展进程中,李万君实现了从一名普通焊工到我国高铁焊接专家的蜕变。

他眼里的焊接工作不仅是一门技术,更像是一门艺术,一门功夫。李万君手中的焊枪已“出神入化”,他能把两根直径仅有3.2毫米的不锈钢焊条,分毫不差地对焊在一起而不留一丝痕迹;他能在20米外,从焊接声中精准地判断出电流地大小、电压的高低。他不仅自己技术高超,他培养的徒弟也本领惊人。如今,“李万君大师工作室”已攻克100多项技术难关、总结出20多项操作法,获得国家专利20多项。他的10多位弟子已获“省首席技师”称号。李万君还陆续撰写了《转向架铆焊工标准操作手册》《焊接艺术化标准》等册子,把自己严谨的质量追求,变成了广大焊工的操作规范。

他在节目中说“做人要知恩图报,我的技能和荣誉是企业、是党给的,尤其我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在自己的岗位干出个样来”,这就是独具匠心的大国工匠的坚守,就是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坚守,需要这样的大国工匠,需要这样的榜样。

我们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要学习李师傅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操守,尽职尽责,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关心爱护学生,为祖国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谢俞的经历让我感动作文【三】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在2015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有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有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有背井离乡、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但就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就是默默捐款20余年从不留真名,成为一座城市精神坐标的普通市民——张纪清。

2014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老人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黄。

1987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1000元的捐款用于敬老院的建设,捐款人署名就是“炎黄”。当时这笔捐款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从此以后的27年间,无论就是希望小学还就是敬老院,或就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2014年11月,这位好心人“炎黄”终于现身了,他就就是张纪清。张纪清出生贫苦,改革开放后成了镇上首个万元户。手里有了些钱他就开始捐款。之后,他又干回了老本行会计,拿的就是工资,可就是捐款却没有中断。张纪清在家里明确表态,钱会用到别人最需要的地方,子女的钱自己去挣。现在张纪清每月只有500多元的收入,当教师的老伴还有些退休金,两口子一直生活俭朴,现在还住着过去的老房子,但就是依旧捐款。

张纪清坦言署名“炎黄”就是不想让被帮助的人有负担,他说“我们做一点点小事情,就不能以恩人自居”。张纪清就就是“炎黄”,这个秘密只有他的妻子知道,并一直支持着他。这份坚持27年的凡人善举成就了大爱,在这个冬天带给很多人温暖。

就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大爱深沉!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就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就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就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谢俞的经历让我感动作文【四】

今年《感动中国》中最使我感动的是何玥姐姐。

当小何玥离开我们时,我潸然泪下,不为她的离去而痛心,而是为她的爱而感动。她未曾离去,她的爱融入了天地。她一直都在这里,带给我们力量,让我们勇敢前行。“何处春江无月明”是的,处处春江都有月明,你就是那明月,将爱融入清亮的月光,谱成一首动听的生命乐章,爱的乐章!在你身上,我们看到了那高悬头顶的大爱,从古至今,熠熠生辉,永放光芒。还有一个大孝子——陈斌强老师,他从小没了父亲,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姐姐。母亲把三个孩子养大,陈斌强长大后,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生活能力。妈妈,从我们出生,开始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妈妈的关怀无微不至,妈妈的大爱,我们无以为报,能做的只有在生活中多关心她,呵护她,让她也能感受到我们爱。陈斌强说:“我们孩子可以等,但是父母等不了了。”没错,我们要想回报母爱,必须行动起来。从古至今,孝子数不胜数,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让温暖的亲情不断传递。我们要向何玥和陈斌强学习,我们要珍惜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处的人!

侯旭阳习作展爸爸的朋友星期天的早上,天气晴朗,爸爸和妈妈出去有点事,妈妈说:“小明你在家里好好呆着,不要给陌生人开门。”爸爸妈妈走后,小明觉得很无聊,就画了一张画,又做了作业。忽然,听见一阵敲门声,他就从房间跑出来问:“你是谁呀?”门外传来一位叔叔的声音,叔叔说:“我是你爸爸的朋友。”小明就搬来一把椅子,站在上面,通过猫眼,看到了那叔叔的样子。他身穿绿色的上衣,一条天蓝色的裤子,棕色的皮鞋,手里拿着本厚厚的书。小明想了想他是我爸爸的朋友,爸爸一定知道他是不是好人。小明说:“叔叔我有点事一会儿就回来。”叔叔说:“快点。”小明就打电话给爸爸说:“爸爸有没有你的朋友来我们家啊。”爸爸说:“有,你要好好的对待你这个叔叔啊。”小明听爸爸这么一说就大胆的放叔叔进来。小明让叔叔吃水果、看电视……叔叔要走了,爸爸妈妈也回来了。爸爸说:“我送送客人吧。”爸爸边送叔叔,叔叔说:“你儿子对我太好了,又是让我吃水果,又是看电视太好了。”

爸爸说:“应该的,对待客人就应该这样有礼貌,这么好。”

谢俞的经历让我感动作文【五】

10月6日吃过早饭后,我和妈妈匆匆忙忙来到公交车站等车,要去“国泰公寓”学。我伸长脖子向远处张望着远方,这时一辆公交车迎面而来,等车的人们一涌而上,我和妈妈也跟着上了车。

上车后我向四周环视了一下,车厢内没有一个空座了,我和妈妈只好站着。这时一位年轻的阿姨说话了:“小朋友,你坐这里吧!”我说:“不用阿姨,还是您坐吧!”我再三推辞,阿姨再三让座,最后我坐下了。回过神来,我连忙说:“谢谢阿姨!”又过了一站,给我让座的.阿姨下车了,我听到车厢内有人说:“刚才那个人真傻!”而她对面那个人接过话茬说:“就是的,自己站着累不累呀?”我想:别人是好心让座,是尊老爱幼,你们怎能这样说人家呀。终于到站点了,我感觉不像在车里那样闷热了,头也不晕了,我心里一直在感谢着那位好心的阿姨。回到家里我想:长大后,我也一定要向那位阿姨学习,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今天,在公交车上的那位阿姨,真让我感动呀!

谢俞的经历让我感动作文【六】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特别是身处基层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他们是否已求真务实的精神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去,是否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真扶贫、扶真贫,这对精准扶贫是否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作用无与伦比。

“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中的张渠伟是奋斗在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们的表率,就算由于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身体不堪重负,但是依旧选择扎根基层,为贫困人口、贫困村脱贫和摘帽贡献着智慧和热。如今,中国已进入了脱贫攻坚的收官阶段,部分一线扶贫干部们的职业倦怠现象引起关注,职业倦怠不仅影响基层扶贫干部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扶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关系到脱贫攻坚的成败。因此,积极采取克服措施和预防手段,给予扶贫干部们温暖,对于促进干部成长、提高扶贫效率、加速脱贫攻坚具有重要价值。

切实加大对基层一线扶贫干部的职务晋升激励力度。基层扶贫干部工作在基层,奋斗在一线,不畏艰辛,吃苦耐劳,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发掘基层扶贫干部的潜能和积极性。关键在于加大对基层一线扶贫干部的职务晋升激励力度,积极贯彻和落实中央相关要求,真正在扶贫一线中培养干部、发现干部、提拔干部,让一线扶贫干部工作有期望、有盼头、有动力,通过合理的政治激励激发扶贫干部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改善驻村扶贫干部的待遇,加强对其党内关怀。除了加大给予一线扶贫干部的政治激励,也要重视物质保障和精神关怀,以满足基层扶贫干部的各种合理需求,缓解矛盾,激发工作热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整合多方面资金,加强对一线扶贫干部的基本生活保障。同时,组织部门要主动加强对扶贫干部的党内关怀,为异地扶贫干部合理安排返乡探亲,提升异地扶贫干部的幸福感。

治理扶贫形式主义,减少不必要的非扶贫工作内容。奋斗在一线的扶贫干部们不畏艰苦,仍旧要考虑到扶贫干部们的个人健康和主观工作能力,把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任务,脱贫过程必须扎实推进,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要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与检验。

打赢脱贫攻坚战,重点在一线,关键看干部。值此关键时期,士气可鼓而不可泄,给基层扶贫干部多一些关心爱护,同时致力于“减负”和“降压”,完成扶贫工作预定目标才更有希望。

谢俞的经历让我感动作文【七】

世间有许多让我感动的事,最让我感动的是亲情。

小时候,看见别人都开开心心地骑着自行车,而我却不会,心里很是不甘。终于,我开始学骑车了,妈妈在后面跟着我跑,跑着跑着,妈妈就放开了手,我一个人骑着车,满以为骑得很好了,就拼命蹬着车飞快地在路上骑着。突然一堵墙出现在了我的面前,我的下车技术不太好,车跟人就笔直地冲向墙上去了。

“砰”地一声,经过一阵昏天黑地的撞击下,果然如我预料,摔了个人仰马翻,可却没有预期中的疼痛。原来妈妈见我骑得这么快,又刚开始学,怕出什么事,就一路快跑跟上我。

我望着妈妈额上那一颗颗晶莹的汗珠,心里顿时充满了一股暖流,手上的擦伤似乎也不是那么痛了。忽然,我在妈妈为我消毒的手上看到了一丝微不可见的伤痕,上面泛出了一个个小珠,妈妈为了不让我担心,把手尽量往衣袖里缩,遮住了伤痕。

那一刻我似乎被电了一下,我明白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母爱永远是最伟大的,我在心底永远珍藏着一丝丝母爱,珍惜着母亲对我的爱。母爱让我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