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人物文化作文 霍金(霍金作文素材事例简短)

人物文化作文 霍金(霍金作文素材事例简短)

更新时间:2024-05-13 07:05:51
人物文化作文 霍金(霍金作文素材事例简短)

人物文化作文 霍金【一】

惠特曼曾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自从看了杨红樱阿姨的《笑猫日记》系列中的《小猫出生在秘密山洞》后,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每一个母亲都无私无畏的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

《小猫出生在秘密山洞》这本书细致地描写了四只小猫——胖头、二丫、三宝和小可怜,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伴着梅花的清香,来到了这个世界以及四个不同模样却一样可爱的小猫的成长过程。通过笑猫对虎皮猫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母亲在孕育孩子过程中的艰辛,也想到了自己的妈妈,体会到了妈妈十月怀胎的不容易。

故事中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情节时时触动着我的心:“整整一夜,虎皮猫都没合眼。昨天,从早到晚,虎皮猫陆陆续续地生下四只小猫,生产的过程那么长,虎皮猫所承受的痛苦永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虎皮猫自始至终都表现得那么坚强,我只能把这理解为母爱的力量。”是呀,妈妈生我的时候也一定像虎皮猫那样不顾一切,尽管自己是那么疼,那么痛,但仍然坚持下来。先不说妈妈含辛茹苦的把我养大,就凭妈妈生下我时的辛苦、疼痛,也不应该在妈妈不理解我时,在心理千百遍的怪她。想想妈妈对我无私无畏的爱,这一点点不理解又算得了什么呢!再说,每一件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事后我可以和妈妈慢慢沟通吗!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感谢你-----《小猫出生在秘密山洞》中的虎皮猫,是你那无私无畏的母爱感动了,同时也让我懂得母爱的伟大!此时我要大声呼唤:“妈妈,我永远爱您!”

人物文化作文 霍金【二】

霍金先生:

您好!拜读了您的大作《时间简史》,确实令我大开眼界,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您对时间的阐述确实别具一格,对黑洞的研究也高人一筹。然而,细细推敲,却发现您的黑洞理论矛盾重重。第一、黑洞吸引周围所有的物质,包括光线在内。您认为:黑洞里有一个奇点,\"任何吸进黑洞的东西都会在奇点处毁灭,只有其质量的引力效应能够继续在外面被感觉到。\"但是,您又说:黑洞质量巨大,大到太阳的1亿倍。并且,\"微波辐射的温度最终会减小到比黑洞的温度还低,黑洞就开始损失质量。但那时,黑洞的温度依然很低,要经过1066年才能全部蒸发完。\"黑洞有质量还是没有质量?这是一对无法调解的矛盾。假设有质量,那么质量在黑洞的里面还是外面。如果是在里面,物质在奇点处毁灭,质量也应该荡然无存;如果是在外面,被吸进黑洞后也应该在奇点处毁灭,\"只有其质量的引力效应能够继续在外面被感觉到\"。总之,质量消失了,根本就不存在了,何来一亿个太阳,何需蒸发?

第二、您说:黑洞的形状与旋速有关。\"旋速为零的黑洞是完美的球型。旋转的黑洞的赤道就会鼓出去。旋速越大,鼓得越厉害。旋速无限大时,黑洞就变成一个平面。\"但您又说:\"黑洞中的粒子可以聚成旋转轴,从两极向外喷射\"。粒子聚成旋转轴,从两极向外喷射,显然需要极大的旋速。但旋转的黑洞的赤道会鼓出去。旋速越大,鼓得越厉害。旋速无限大时,黑洞就变成一个平面。旋速大,黑洞究竟是鼓出去还是旋进来。这也是一对无法调解的矛盾。观察结果是旋进来,然后才会从两极向外喷射。

第三、黑洞的边缘产生高温辐射,辐射大量X射线。您说:这些\"粒子不是从黑洞里面出来的,而是从紧靠黑洞的事件视界之外的\'空\'的空间来的\"。这与\"任何吸进黑洞的东西都会在奇点处毁灭\"包括光线的提法相矛盾。为什么这些X射线不会被吸进黑洞在奇点处毁灭,反而向外辐射呢?事件视界之外有大量物质,这些物质被旋力撕碎,产生了大量粒子。尽管绝大多数粒子被旋进黑洞,但仍有一小部分辐射出来。我们才观察到了事件视界。根本不需要从事件视界之外的\'空\'的空间再造出一些正负粒子来。

上述矛盾的焦点是引力与质量的关系。

从现有资料来看,黑洞是一个高速旋转的旋涡。它的视界经常辐射出大量X射线。没有证据能够证明黑洞一定是由恒星坍缩而来的,也没有证据能够证明黑洞的质量巨大,可以证明的只是黑洞的引力巨大,连光线也难以逃脱。还有证据可以证明黑洞有时喷发出大量粒子流。总之,黑洞象一个黑黑的旋转着的轮子,边缘辐射X射线,轴部喷发粒子流。

作者认为:黑洞只是一个力量巨大的旋力场的中心区。它不是由恒星坍缩而来,而是宇宙中固有的。它没有巨大的质量,只有巨大的旋力。

黑洞没有奇点,只是一个洞。黑洞的事件视界是一个把大个物体转化成各种微粒的圈环。黑洞吞噬物体并不是囫囵吞枣,而是把大个的物体逐步撕成碎片,变成小小的`微粒。边缘的X射线就是这样产生的,不是\"事件视界之外的\'空\'的空间来的\"。这种事件视界不是一层,而是多层。星系中,距离视界500光年的地方,物体就会变成气状或尘状物流,随后旋进黑洞,并放出粒子流。一个宇航员接近黑洞,他首先会被撕成碎片直至粒子,辐射出光子,然后被旋进黑洞。他休想整体进入黑洞。

进入黑洞的粒子并没有\"毁灭\",而是从旋转轴上喷射出去了。黑洞也要遵守物质守恒定律。

宇宙中黑洞很多。每一个旋涡的中心都有一个洞。旋涡的旋力不同,洞的黑度就不同。太阳系旋力小,只能形成个完美的球形太阳。银河系旋力大,可以形成个黑洞。

上述看法妥否,请指正。

此致

敬礼!

人物文化作文 霍金【三】

《轮椅上的霍金》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肺腑的故事。我一口气读完了它,使我受益匪浅。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人称“宇宙之王”的史蒂芬·霍金。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霍金从21岁时就被病魔禁锢在了轮椅上,接着霍金又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剥夺了霍金说话的功能。霍金患病40年后,他的身体已彻底变形;头歪着,肩背是左低右高,脚朝内扭曲着,已成S型的嘴,让人看起来有一种呆头呆脑的感觉。霍金没有因为身体上的缺陷,感到悲观、而虚度光阴,而是凭着自己身残、志不残的精神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爱思考的霍金常常是一个人在办公室里静静地坐上好几个小时,在思考着宇宙的命运,推算未来,就这样霍金凭着他顽强的精神,日复一日的思考,最后终于撰了《时间简史》这本名著,在全世界,拥有无数读者。在霍金的一次学术报告结束时,抢问了霍金先生一个尖锐而唐突的问题:您不觉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不一会儿,显示幕出“我觉得我很幸福,因为我有思维、我有幸福、我有亲人、朋友……如果要换那些自卑的人来回答,肯定是手无寸铁,从而表现了霍金乐观积极向上的顽强精神。读了这篇文章,我有了深刻的认识:有个人不能因为自己的不足、缺陷而感到自卑失去奋斗的信心;有一些虚度光阴的人总是认为条件差呀,困难多呀来作为没有成功的理由。可是他们那些人与“轮椅上的霍金相比,那些困难是多么的不足为奇,微不足道呀!如果顽强的霍金屈服于厄运的话、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

我们应该像霍金一样做一个智慧的英雄,人生的斗士,要学习霍金那面对痛苦时顽强的勇气和可贵的乐观精神。我常思考一个问题:人生的价值在于什么?人应该怎样对待人生?我想霍金的光辉一生给我作出了圆满的回答。亲爱的读者们,我要告戒你们:我们这些健康的人,要拼搏向上的精神、要奋斗的信心不能虚度光阴,应该珍惜比霍金美好的时光珍惜比霍金幸福的生活。

人物文化作文 霍金【四】

霍金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但他对观测天文从不感兴趣,只有几次用望远镜观测过。与传统的实验、观测等科学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觉。

“黑洞不黑”这一伟大成就就来源于一个闪念。在1970年11月的一个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时开始思考黑洞的问题。他突然意识到,黑洞应该是有温度的,这样它就会释放辐射。也就是说,黑洞其实并不那么黑。

这一闪念在经过3年的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断地辐射出X光、伽马射线等,这就是有名的“霍金辐射”。而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黑洞只吞不吐。

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霍金获得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人物文化作文 霍金【五】

由于下午要出发到贵阳参加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年会,今天上午得闲联看了4集《走进霍金的宇宙世界》,真的是太棒了。想起小时候没书读,拿着《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啃了一遍,几乎没明白什么,却留下了对星空的无限向往!

在海滨的月夜、丽江的星空和新西兰的苍穹下,我都觉得有在宇宙空间遨游的感觉。当然,在北京的灰蒙蒙的天空下,断难有此感觉。但是,今天中央9台的《走进霍金的宇宙世界》,满足了我对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和星空的一切幻想!十几年前,霍金的《时间简史》横空出世,唤醒了我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可惜学的专业离宇宙太远,只能在回归宇宙之日再说了。

霍金思考问题的时间轴是亿年。他虽然大学毕业后就被禁锢在椅子上,但是他健全的思想却能够纵横宇宙的起源及未来。银河系中有太阳似得恒星2000多亿颗,太阳系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更遑论地球!地球的地块向南极集中,并在6500亿年后收缩坍塌成为豌豆大小。但是,地球人能否活到那时还是个问题,因为地球每一亿年都会经受一次小行星袭击的概率。如果太阳系一直维持完美万有引力的.定律,那么地球上生命的出现纯属不规则、不完美、无序的事件。感谢不完美造就了我们!

地球毁灭后,人类将向太阳系外、银河系外迁移,而人类坐飞船到银河系的边缘也需要80年!我们的宇宙终将也会毁灭。地球上的人们,世俗的人们,绝想不到连宇宙也是有寿命的!

在宇宙学面前,宗教又显得多么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