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春节的来历及习俗300字左右的作文(春节的习俗的作文300字左右三年级)

春节的来历及习俗300字左右的作文(春节的习俗的作文300字左右三年级)

更新时间:2024-04-28 17:03:05
春节的来历及习俗300字左右的作文(春节的习俗的作文300字左右三年级)

春节的来历及习俗300字左右的作文【一】

月饼象征团圆,是人们中秋节必备的食品。可是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还是想不明白。直到有一天,我回到家里上网查找资料,才把问题弄明白。

原来,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元末流传下来的。

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了一条计策,命王昭光制造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字样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因而一举推翻了元朝。

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因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特别在我国东北地区,更有“八月十五达子”的说法。

不论月饼源于何代,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谐成天下人们美好的心愿。

春节的来历及习俗300字左右的作文【二】

今天,陶俣翎的外公——吴教授给我们上了一课“月满中秋”。

吴教授先跟我们说了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让我听得非常陶醉、入迷,让我觉得好像是真的一样。接着,吴教授说了中秋节的习俗,比如:观潮、吃田螺、吃月饼、饮桂花酒、燃灯、吃芋头,还一个个给我们解说了,为什么要做这些。

听完讲座,我回到教室,洗好手准备吃月饼,不,没过多久,月饼就做好了,老师切成片后,拿到教室分给我们,分完了还剩下一点,老师给了几个同学,我们眼馋了,一窝蜂地拥在一起抢,可还是有人没抢到,但我们已经满足了。

这一天真令人难忘!

春节的来历及习俗300字左右的作文【三】

圣诞节的由来:

“圣诞节”是“基督弥撒”的缩写,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日,因为这天恰是耶稣的诞辰,故而“圣诞节”又叫“耶诞节”。

关于耶稣的诞生,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据马太福音记载,耶稣是由童女玛利亚所生。据说,玛利亚被天使称为有福的女子,一日天使告诉玛利亚,圣灵要她以童女之身怀孕耶稣。她感到惊奇,问道:“我没有出嫁,怎么会怀孕呢?”

天使对她说:“圣灵要临到你身上,至高无上的圣灵荫庇你,你就会未婚而孕,你所生的圣者乃是上帝的儿子。”

接着,天使又以玛利亚的亲戚伊利莎白年老而怀孕为例,说明上帝要做的事,没有不可能的。果然就在这天夜里,圣灵与玛利亚梦中幽会,二人缠绵悱恻,行云雨之欢。次日,玛利亚去拜访伊利莎白询问未婚而孕之事。伊丽莎白告诉她圣灵所做之事,千真万确。不久玛利亚就感到自己腹中有胎儿跳动。这时玛利亚已与大卫家族的约瑟订婚,恰在这时,天使在梦中告诉约瑟:“不要因玛利亚未婚而孕就嫌弃她,你要马上与她成亲,她所怀的孩子是上帝的儿子,你给这个孩子起名‘耶稣’,他的使命就是把百姓从罪恶中拯救出来。”约瑟牢记天使的话,很快与玛利亚结婚。

当玛利亚快要临盆时,恰逢罗马政府下命令:全体臣民必须申报户籍。约瑟和玛利亚只好遵命,回到约瑟的家乡伯利恒申报户籍。当他们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晚,二人没有找到旅馆,只好在一个马棚里歇息。就在这天夜里,玛利亚在马棚里生下了耶稣,并将他放在马槽内。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年年这天做弥撒,以纪念耶稣的诞辰。

每年的12月25日,全世界所有的基督教徒都会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用以纪念耶稣的诞生。不过,后来的很多圣诞节活动和宗教几乎没有半点联系,而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活动。诸如交换礼物,寄圣诞卡,所有这些,都使圣诞节成为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

其实,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是耶稣诞生后逐渐形成的。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的,而教会史中却又记载第一个圣诞节是336年举行的,直到440年,才由罗马教廷确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

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确定圣诞节的日期为12月25日。从此世界上大多数基督徒都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由于耶稣生于午夜,故又称12月24日之夜为“圣诞夜”或“平安夜”。

圣诞节的习俗,西方各国有异,择其要者介绍如下:

在法国,每年圣诞节前后,法国中部的色日尔斯必降大雪,白雪皑皑,空气清新。在西方人眼里,白色是圣洁的象征,白色是一种吉祥,故而人们爱过过“白色圣诞”。

相传耶稣是在马槽旁边诞生的,故而马槽成为最富特色的圣诞标志。人们在马槽周围,兴高采烈地唱唱“圣诞歌”,之后开怀畅饮,而香槟和白兰地则是法国人传统的圣诞美酒。

在芬兰,圣诞节前后,恰逢紫罗兰盛开,漫山遍野的紫罗兰,掩映在白色的大地上,放眼望去,一片紫红色,令人心旷神怡,所以芬兰人爱过“紫色圣诞”。

英国人和德国人,喜欢在圣诞节喝啤酒,吃烤鹅,还有许多人利用圣诞节外出旅游。

美国人,圣诞节时着重家庭布置,比如装饰圣诞树,在袜子中塞满礼物,吃以火鸡为主的圣诞大菜,举行家庭舞会等等。

瑞士人,早在圣诞节前4个星期,就将4支巨型蜡烛点燃,放在由树枝装饰成的一个大环里,每周点燃1支蜡烛,当点燃第4支蜡烛后,圣诞节就到了。

澳大利亚地理位置特殊,它处于南半球,正当西欧各国在寒风呼啸中欢度圣诞节时,这儿却是热不可耐的'炎热夏季。因此,在澳大利亚,圣诞节时到处是汗水淋漓的小伙子和穿着超短裙的姑娘,恰与商店橱窗里精心布置的冬日雪景、挂满雪花的圣诞树和穿着红棉袄的圣诞老人,这种酷暑和严冬景象的强烈对比,在西方国家是独一无二的。

在圣诞节这天,父母给子女最好的圣诞礼物,莫过于一副小水划。圣诞节弄潮是澳大利亚人的一大特征。节日晚上,他们带着饮料到森林里举行“巴别居”野餐。人们在石头垒成的露天灶中用枯树枝生火,上面架上铁板,把香肠、牛肉、鲜鱼等放上去煎。酒足饭饱之后,就兴高采烈地跳起“迪斯科”或“袋鼠舞”,一直欢闹到深夜。喝醉了的人们,便往草地上一躺,在如雷的鼾声中迎接圣诞老人的莅临。

在波兰,每年12月25日、26日,家家户户都要装饰圣诞树。节日里亲朋好友之间相互祝贺,互赠礼品。晚餐时桌布下边还要放一些草,以示耶稣的诞生。晚餐虽很丰盛,但没有鱼肉。午夜12时之后,全家人就去教堂礼拜。之外,波兰人在圣诞节期间,除主人盛情邀请外,一般不到朋友家做客。

圣诞袜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心地善良的贵族,他的妻子病逝后抛下他和三个女儿。这个贵族爱搞发明创造,结果都失败了,因此耗尽了家产,他们不得不搬到一家农舍居住,三个女儿也只得自食其力,亲自下厨烧煮,缝纫衣服,打扫房间庭院,父女四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一晃几年过去了,三个女儿相继到了出嫁的年龄,他无能为力给女儿们置办一套像样的嫁妆,因而寝食不安,郁郁不欢。

一天晚上,女儿们洗完衣服之后,随即将长统袜挂在壁炉前烘干。圣诞老人得知她们父亲的窘境后,就在这天晚上,他来到她们家里,从窗口看到一家人都已熟睡,并注意到女孩们的长统袜。随即,他从口袋里掏出三小包黄金,从烟囱上一个个投下去,刚好掉在女孩们的长统袜里。

第二天早上,女儿们醒来发现她们的长统袜里装满了金子,这些金子足够供她们买嫁妆了。这个贵族用这些金子为女儿置办嫁妆,他亲眼看到女儿们结婚,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后来,世界各地的孩子们都继承了悬挂圣诞袜的传统,法国的孩子们则将鞋子放在壁炉旁。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节日习俗不断传入我国,国人尤其是青年人,也开始过起洋节了,其中圣诞节最为隆重,超市里圣诞礼物热销,商品减价促销,好不热闹!

春节的来历及习俗300字左右的作文【四】

今天是中秋节,爸爸上网给我查了一些关于中秋节的资料,我看到资料上说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中秋节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所以,中秋也称“团圆节”。

爷爷给我讲了中秋吃月饼的来历,在元朝的时候,朱元璋和他的部下已经做好起义的.准备了,但朝廷的官兵查的很严,传递消息很困难。军师刘伯温想出了一个办法,命令属下把“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月饼里,派人把月饼送到每个家里。很快,徐达就攻下了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朱元璋很高兴,将月饼赏给大家。

此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下来。

中秋节的晚上,奶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吃完饭后,我们把月饼和柚子搬到阳台上,这时月亮已经升到天空了,奶奶告诉我,吃月饼要看着月亮,这样眼睛会变得更明亮,我们在阳台上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

这个中秋节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这真是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春节的来历及习俗300字左右的作文【五】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古代过“年”不是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而是在“腊日”,既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春节是我国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楞,正月实一古称无日、元辰、元、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三朝、三始、三元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开始。开始来了,万象更新,愚意着新一轮的播种收获时节又要到来。人们没有什么理由不来欢欢乐乐的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日来临之前就早早的在门帘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期待着节日的来临。

春节的另一个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想象中的怪物。“年”一来。树木凋谢,百草不生,但“年”一“过”却恰恰相反,会万物生长,鲜花遍地,生机勃勃。“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用红纸照,于是有了燃鞭炮,贴春联的习俗。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是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团年”。传统的庆祝则以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扫除污秽,三十日要贴门神、、挂旗、吃饺、放鞭炮,除夕“守发”等仪式,正月初一晚辈要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亲友等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互相祝贺。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春节的来历及习俗300字左右的作文【六】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 上元、 清明、 立夏、 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 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

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 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 烟节”。 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 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 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 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 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 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 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扫墓?

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