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作文合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作文详细讲解)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作文合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作文详细讲解)

更新时间:2024-06-08 08:25:15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作文合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作文详细讲解)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作文合集【一】

4月2日是第八个“世界自闭症日”。为了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闭症,4月1日,中国第一家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创办人田惠萍老师,应邀来温开展“关注自闭症”宣传讲座。

以一头干练的短发示人,站在舞台中间的田惠萍,开口第一句话便是:认识自闭症,不是为了消灭,而是为了共存。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让现场躁动不断。“大家一定要清醒认识到,自闭症目前是无药可治的。”田惠萍说,自闭症是一种障碍,而不是疾病。

作为自闭症人家长,田惠萍的生活似乎不像旁人想的那般“阴暗”。讲台上的她,有四个身份:自闭症人母亲、自闭症机构创始人、自闭症领域领军者,以及电影《海洋天堂》的故事原型的母亲。

讲座上,她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起,讲述了她和儿子弢弢的故事,并鼓励家长改变自己,接纳孩子。“你们是幸运的.,我儿子到了30岁,自闭症领域才有现在的发展,我相信未来自闭症领域的研究会有更大突破。”

讲座中,田惠萍为家长们详细讲解了DSM-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和DSM-I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的区别,并明确解释了为什么说“自闭症是一种障碍而非疾病”。她希望家长们能够正确看待自闭症,真正认识自己的孩子,坚持科学的疗育方法,避免盲目的、不科学的干预和治疗手段。

讲座一直持续到当天下午4点,为时6个小时的讲座,整个会场座无虚席。据了解,为了听田惠萍的讲座,温州各县(市、区的相关培训机构都停课一天,携全体师生和家长前来取经。

值得注意的是,在家长提问环节,田惠萍收到了厚达近15公分的提问纸。“这是我们第一次承办自闭症相关的讲座活动,大家的关注度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料。”活动承办方温州开心行动公益促进会负责人说,温州地区自闭症人士家长对此类讲座及培训学习存在强烈需求。

据了解,此次讲座是开心行动公益促进会发起的2015年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系列活动之一。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开心行动公益促进会还将走进温州各大社区,普及自闭症群体知识。并在走访过程中,调查自闭症群体的人数,填补温州自闭症群体数据的空白。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作文合集【二】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艾滋病毒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厉害了,而依然有一种病毒在我们身边肆虐,那就是歧视,但是总要有人去面对它,要带领我们消灭它,让我们一起结识这样一位校长。”1月14日,“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录制现场,伴随着主持人白岩松深情的介绍,临汾红丝带学校校长郭小平的事迹在舞台的大屏幕上播出。

2004年,当时在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担任院长的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区的几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和同事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后来,在这里上学的艾滋病患儿越来越多。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06年9月1日,郭小平建立了“红丝带学校”,为这些失去亲人、曾受社会歧视的无辜儿童重新建起了一个家,让他们可以安心治疗和学习。2011年12月1日,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纳入国民教育系列。临汾红丝带学校是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目前共有学生33人。作为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的校长,郭小平十几年来把全部的爱都放在这些一出生就遭遇不幸的`孩子们身上。他和这些孩子的故事让现场很多观众流下了眼泪。视频播放结束,郭小平胸前贴着红丝带出现在颁奖舞台上时,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主持人敬一丹现场采访郭小平,询问了红丝带的象征意义以及他在办学校过程中遇到过的困难等问题。当敬一丹问郭小平十几年和孩子一起生活的感悟时,郭小平回答:“刚开始办学校的时候,觉得自己承担了社会责任,甚至觉得自己挺伟大,现在对孩子们的感情越深,这种想法越淡了,他们就是我的孩子。现在我和孩子之间就是个情字。”

采访结束,白岩松饱含深情地宣读了“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郭小平的颁奖词:“瘦弱的孩子需要关爱,这间病房改成的教室是温暖的避难所。你用十二年艰辛,呵护孩子,也融化人心。郭校长,你是风雨中张开羽翼的强者!”同时,“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也给予郭小平高度评价。“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雨露这样评价郭小平:“从医治人的身体,转向救助人的心灵,他投入更多的智慧和勇气。”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作文合集【三】

作为一名靠低保生活的女性,王兰兰长期关爱为数众多的孤寡老人、为贫困山区的孩子送温暖献爱心,开办“爱心食堂”照顾小区内的孤寡老人,用自己敬老孝亲的实际行动感染了身边无数人,彰显出了大爱无言的力量。

为爱投身公益,十年不变初心。十年前王兰兰的女儿因病去世,她也一度沉湎于悲痛中不能自拔,但发现女儿“我要成为一名慈善家”的遗愿后,她化悲痛为力量,从此她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中,为偏远山区的孩子送去衣服和学习用品,十多年坚持如一,再苦再累也从不停歇,为爱坚持,不仅帮助了他人,更是对自己的升华。我国目前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出现了孤寡老人无人照顾的情况,如何敬老养老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王兰兰发现幸福家园小区里许多孤寡老人吃饭有困难后,萌生了开办食堂的想法,并立即开始行动起来,食堂开办后小区里老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爱心食堂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王兰兰却从未想过放弃,她依然坚持着用亏损的价格和细致周到的服务照顾着老人们。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做好事。王兰兰的凡人善举感动了身边无数的人,许多人纷纷加入到她的志愿队伍中,为身边的孤寡老人出一份力、献一份爱,更多的企业和社会人士纷纷向爱心食堂捐赠钱物。正是因为王兰兰的坚持才让身边的平凡人纷纷行动起来,加入到了奉献爱心、做公益的行列中,一股爱的洪流,变成可以融化人与人壁垒的神秘力量,让温暖充溢在人与人之间。王兰兰的感人事迹被报道之后,获得了很多荣誉,但她却并没有满足和骄傲,她还想去参加相关的培训,去当月嫂,增加收入,更好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她的爱心之路并没有到此止步,她做公益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帮助别人,而不是为名、为利、为赞誉,她用自己的行动、踏实的效果来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一个人的爱心,是一个小小的火花,可以带来希望,点亮未来的道路;一个人的爱心,是一个小小的火花,可以凝聚共识,指引志愿服务的方向;王兰兰的爱心奉献和感人事迹,令人动容、引人深思,她的坚持凝聚起人心向善的共识,让爱的火焰播撒得更为广阔。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作文合集【四】

央视活动《感动中国》今年已经是第15个年头了,从2002年到2016年,150多位感动中国的代表温暖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我们可能不能清楚地记住这15年来曾让我们落泪的每一个人,但是每次提起他们的事迹,依旧心存温暖。

15年了,当年那个颁奖的戴着红领巾的小男孩、小女孩都已经大学毕业了,至今颁奖的一直是八九岁的小孩,没有领导、没有时尚,没有名流。15年了,每年颁奖晚会台上的主持人一直是敬一丹和白岩松,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他们这样的组合,他们也就这么一直主持着。

敬一丹在接受采访时开玩笑地说:“我还挺喜欢这个节目的,但是事实上退休后我做主持不会比原来更好,我也希望早日能给白岩松找一个新搭档。但是白岩松打趣说,如果我不主持,他也不主持了。可能一时还没选到更合适的搭档吧。”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这十五年来白岩松服装的样式都基本没有改变。两位知名主持一定是在坚持着什么。

“用感动去衡量,真正的标准突然变得平等”

15年来,《感动中国》一直坚持着两样东西:一是一定要讲一个好故事,二是一直用人性最闪光的标准去衡量。

对敬一丹、白岩松这两位主持人而言,与15年间的150多位获奖人物对话交流,在台上近距离看他们领奖时,几乎都泪目了。回忆这些曾感动中国的人物,让白岩松挑几个最感动他的人和事,他却说:“这一点儿都不公平,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感动中国的人物代表着生活的不同层面,都在从不同的层面感动着我们。”当然,最感动白岩松的,还是身边那些最普通的人。白岩松对笔者说:“用感动这个标准去衡量人物的\'时候,官职、财富、地位、地域都消失掉了,真正的评价标准突然变得平等。这种平等就是人性中最闪光、最美好的东西。很多生活中的平民百姓,在人性层面还是达到了很高的高度。所以我觉得每年这种感动是持续的,每年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敬一丹谈起这15年来感动中国带给她的感动,总结了两类:一类感动是瞬间壮举,一类感动是经年累月。她拿今年来举例:“从火场救人、使邻居无一伤亡、自己却几乎被烧成‘炭人’的王锋,虽说是瞬间壮举,但是背后一定有原因。而经年累月给人带来的感动看似平常,仔细想想却是常人很难做到。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秦玥飞就可贵在他年轻,很执着地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给了农村。”现在,敬一丹更关注的是秦玥飞正在做的事儿,“这让人感到一种未来感,原来他是一个人去当村官,现在他是和一群年轻人去做,特别有出息,特别有中国味道。2004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去贵州支教的。当年他在获奖者里最年轻,给我一种感受就是未来感。”

敬一丹还表示,她对有风骨的人充满敬意。所谓风骨,不仅仅是善良,同时还是有勇气、有智慧、有担当的人。比如最初感动中国中敢于揭开股市黑幕的刘姝威,敢于救助艾滋病人的高耀洁,都是非常有风骨的人。

150位感动中国人物现在怎么样了,相信也是很多人关心的事儿。白岩松说:“感动中国是一个公共资源,不一定这个节目组去承担所有的事情。如果其他媒体甚至自媒体愿意关注当年那些感动人物,那就去做吧,我们自己也会去关注的。”至今,敬一丹和徐本禹还经常保持联系。徐本禹从一个大山深处孤独的志愿者到现在变成了一个志愿团体的组织者,在湖北省团省委专门做学生青年志愿者的工作。

“只要抱有感动的心,总会看到更多感动你的东西”

当被问及最近的一次感动,白岩松坦言,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很多感动,就是来自很平凡的事情。比如一项工作,团队做到一半被叫停了,也许大家有抱怨,但说上两句后马上投身新的工作,继续合作、相视一笑,就是一种感动。再如老朋友、老同学之间的聚会,当大家突然意识到一转眼已经毕业快三十年了,但是人们之间的情谊逐渐加深,这也会让人感动。“只要抱有感动的心,总会看到生活中更多感动你的东西。”

敬一丹最近的一次感动恰恰和《感动中国》有关。前两天,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刘伟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段由多幅照片组成的视频,所配文字写着:看到第几幅你会流泪呢?敬一丹打开这个视频后,从第一、第二幅照片后就一直在流泪。“我总会和刘伟在朋友圈里相遇,也在关注着刘伟的关注。”

《感动中国》每年评出10位人物,那些曾被提名但最终没有走上舞台的人物也依旧感动过我们。白岩松说:“感动中国没有落选,只有入选。它毕竟是个电视节目,有节目时长、舞台大小的控制,每年的十个人物只是代表。我们每个人一年365天,也许在某一天也悄悄做着感动别人的事儿,那么你能说你落选了吗?没有!我觉得我们每天都能够比自己的昨天做得更好。”

“讲个好故事,揭示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还是不变的好”

15年过去了,这个时代变化得太快。人们习惯了拿“变化”去衡量很多东西,《感动中国》中的一些“不变”也会让一些人觉得不适应。不少网友都觉得《感动中国》的人选不外乎那么几种:乡村教师、舍己救人、大科学家,再配一个少数民族。

白岩松在接受采访时举了个有意思的例子:“中国的饮食每年都有那么几种突然火了,比如那年的河南烩面,比如去年流行的潮汕牛肉火锅。每年都会有一股热潮,但是你会发现真正长久的东西还是大米白面、白菜豆腐,它们一直就在你的身边。作为《感动中国》这样的平台,评选人物要考虑到很多的方面,要搜集到方方面面感人的力量。这样也更均衡,否则是另一种不公平。当然,在急剧变化的时代里,恰恰需要的还是不变的东西。15年来评选的标准不能变,也许有一天也会有一位IT业人士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甚至机器人说不定有一天也会给我们某种感动,这些都不重要,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他们背后人和人性的东西。中国的变化也是为了有一天再没有这么多的变化。因此对于感动中国,我们对追逐时代的热潮一直比较警惕。这个节目有的方面好像在不断地更新,舞台稍微大一点,技术稍微先进一点。但是讲一个好故事,揭示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我觉得还是不变的好。”

敬一丹说:“刚刚创办《感动中国》时,有一种又模糊又清晰的感觉,意识到它是一种社会向善的需求,于是应运而生。虽然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当观众看到《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就会觉得这是一档有洗礼感、让人有信心的节目,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15年以后,《感动中国》已经不像一开始似的探讨它的意义了,恰恰是这15年来它获得的美誉和被人们需要,才是它真正的意义。”敬一丹退休后,不再主持焦点访谈,却还在主持《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她觉得中国还需要这种“有力量感的、扩大善的”节目。

白岩松说:“《感动中国》这个团队一直饱有一种警惕,就是从不指望这个节目给中国带来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初做这个节目,仅仅是因为自己被打动了。但是当15年前《感动中国》第一届颁奖晚会播出的时候,一下子就火了,出乎整个团队的意料。15年过去了,经历了前几年的大红大紫,《感动中国》终于回到了它本该有的位置,回到了‘大米白面、白菜豆腐’。它可能不是每一年的热潮,但是它始终会陪伴你。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感动中国》对中国的意义,就是人们慢慢知道,感动是一种力量。感动在人们之间传递,它是由一粒种子,悄悄地蔓延,生长成一颗树,慢慢地变成一片林子,最后变成整个森林的过程。木、林、森,就是《感动中国》这15年带给中国的。”

《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只有几小时就落幕了,但是它所触碰的人性的内核不会结束,依然闪耀着感动的力量。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作文合集【五】

今年,是感动中国举办的第十五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主创者们的初衷与坚持。

一段拍摄于15年前的视频中,两位小朋友正在为即将进行的颁奖仪式反复排练。他们一副“小大人”的模样,逗笑了节目组的工作人员,于是他打开摄像机,留住了这普通又珍贵的片段。在晚会上,正是他俩将奖杯交在了大学教授、篮球明星、集团总裁、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的手里。让小孩子为大成就者颁奖,《感动中国》开创了颁奖典礼走下神坛、走向百姓的先河。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作文合集【六】

:ok?朱波,那我先去把饭扔肚子里?

白岩松打招呼的对象朱波,是第一届感动中国的总导演。我们可以看到,白岩松的蓝衬衫、黄领带,和主持那届感动中国的装束完全一致,可见视频正是录制于上场前不久。回答完总导演的问题“感动是什么”,他就匆匆赶去吃饭了。

白岩松连续主持了15届《感动中国》,时间也改变了白岩松的脸。从方里带着圆,到逐渐棱角分明。15年后,面对同样的提问,白岩松的答案,和当年的答案居然有相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