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作文素材铁人王进喜的故事(铁人王进喜的小故事100字)

作文素材铁人王进喜的故事(铁人王进喜的小故事100字)

更新时间:2024-04-27 10:20:58
作文素材铁人王进喜的故事(铁人王进喜的小故事100字)

作文素材铁人王进喜的故事【一】

铁人王进喜,对于我们80后的一代是不太熟悉的,只是经常听到老人们在耳边述说他们那时候的故事,说铁人怎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忘我拼搏的精神,听完后最多也只是感到现在的我是幸运的生在了幸福的年代里,从未真正去设想父辈们走过的到底是一种怎样艰辛的道路,而在今天我有幸和大家一起观看了《铁人王进喜》这部纪录片,看完之后,使我的心灵收到极大的震撼,太多的感受,深深体会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丰富内涵。

看完影片,记录片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油田出现了井喷,在危机的时刻却偏偏没有重金石,只有用水泥代替,但是水泥容易凝固,在没有搅拌机的条件下,铁人王进喜拖着那条伤腿,毅然跳下了搅拌水泥的池子,充当人肉搅拌机,看着石油工人们纷纷跳进去,最终抑制住了井喷。我的心情有点激动,在那危急的关头,他们想到的不是个人利益,不是贪生怕,而是为了保住国家的利益,牺牲自我的精神,现在已经很难再看的到了,那样宝贵的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曾经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了很多的难题,但是我每次都是动不动就轻言放弃,从没想想该怎样努力让难题圆满解决,在“铁人”精神面前,我顿时觉得惭愧万分。作为80后的青年,我们更应该学习的就是“铁人”精神,学习和发扬不怕艰苦、坚持到底、勇于奉献的精神,把奉献作为自己的人生信念,把艰苦奋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把这种精神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如果说发自肺腑地感受到铁人精神的伟大是学习王进喜的一个“初级阶段”,那么如何将铁人精神转化为我立足本岗、做好工作的内在动力和实际行动,则是学铁人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目标。学习铁人精神,找出自己的不足,总结出我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作文素材铁人王进喜的故事【二】

要立足本职工作,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做业务上的尖子,实践中的实干家,工作中要讲究细、讲究实、讲究准,讲究严,讲究精,讲究新,讲究快,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作文素材铁人王进喜的故事【三】

奉献精神是一种为他人服务,为他人提供方便的利他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谐思想”。弘扬奉献精神,会使人们更加尊重他人,与他人建立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关系,营造团结互助、亲密友爱的和谐局面。弘扬奉献精神,更有利于培养人们踏实做事的实干精神。从而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

在一定程度上,奉献精神其实就是艰苦奋斗、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强调的就是“做”。诚然,不同的时代对奉献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求人们踏踏实实地做事情。这一点对于建设一个团队而言尤为重要。

现正值公司重大转型之际,需要的就是我们具备这种“铁人精神”,将这种精神带到我们工作中去,那样我们的工作才能高效率、高标准的完成,有了这种精神,再结合我们工作中的分析对比,总结提高,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保证四厂建设在工艺上更优化,运行更稳定!也为了我公司的45·80项目一次开车成功并稳定运行的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作文素材铁人王进喜的故事【四】

观看影片《铁人》,使自己的思绪不禁飘到遥远的玉门赤金小镇,那里是铁人的故乡。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曾多次往返于玉门敦煌,也曾在老君庙油区和赤金小镇凭吊过铁人,但这次的影片又一次让我深深的感动。

“铁人”精神是对铁人王进喜的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是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主要内涵是:“为国分忧、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摔倒太平洋离去”、“宁肯烧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拚搏精神;为革命“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要为祖油田负责一辈子”,“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对技术精益求精,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不及名利,不及报酬,埋头苦干的高尚情怀;“当了干部,还是个钻工”,“决不能特殊,决不能高人一头”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永做普通劳动者的高尚品格;热爱同志、关心同志、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疾苦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这一精神正是王进喜朴素的阶级意识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在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奋斗中的升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共产主义思想照耀下的结晶,是“铁人”自身的品格与许多石油战线先进人物精神境界的融合。它作为大庆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今后的事业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石。

影片的故事叙述也很有可圈可点之处,采用时空转换的手法,把过去和现在巧妙的穿插在一起,使人有时空交错的感觉,通过讲述两代劳模为石油事业的艰辛努力和付出,歌颂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阶级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同时影片洋溢着浓郁的'有油味、油情,许多镜头和场景熟悉而亲切,引发了观众深深的共鸣,尤其是一个石油工人无比的自豪,是近几年来反映石油工人生活很好的一部作品。

影片并没有以往主旋律作品高、大、全的痕迹,极大程度的还原了现实生活,没有回避人性的弱点,而是从内心深处解剖和刻画人物,艺术的再现了两代石油人“以苦作乐,小走天涯,抱朴含真”的情怀,体现了编导的功力,也体现了于现实生活的拉近。对铁人的描绘也更有普通人的痕迹例如抢领导的烟和追赶徒弟等等……这些小的细节,所展现出的人物性格是鲜活的,演员的表演也很富有时代的气息和艺术的张力,对事业、对生活、对爱情的理解既体现了铁人的豪情,又有人性的柔美。

作文素材铁人王进喜的故事【五】

“井塌了我跟它一块塌下去,我宰了阎王爷再背着井架爬回来!”这就是王进喜,时代铁人的豪言壮语。正如影片导演所描述的:当年的"铁人"不但为国家贡献了石油,而且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负责任、做主人翁、担当大义、挺立于时代潮头,是我心目中的"铁人精神”。那个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都是时代的符号,是典型的拼命三郎的代表。那时的社会环境需要人们具有忘我的奉献精神,舍己为人。而现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新的物质条件下,人们不再衣不裹体,食不饱腹,但是人们精神世界缺贫乏了。影片中赵一林的有一段台词很好的表述了两种时代精神追求的不同:你注重精神,我注重实惠,你看中灵魂,我看中肉体。这个价值观念冲突其实不仅仅是局限于两代石油工人之间,这其实是两个时代的人之间的价值取向冲突。铁人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无私奉献;我们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有偿服务。这就是一种本质上区别,新时代来临了,新一代的人又将如何继承老一辈的精神呢?

是追求自我还是崇拜超我。是放弃物质还是降低精神。虽然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人们满足了物质层面的追求才能更好的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但是,人的无止境,到底什么时候才是物质的最终满足,才能开始精神的提升?每个时代都要有精神的追求,要有自己的铁人,不同的时代环境不同,但是都具有相同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看到不管是皑皑雪原还是无边沙漠,湛蓝的天空中总有雄鹰在自由飞翔。不管是铁人时代还是刘思成时期。我们都要将一种精神传承,发扬,铭记在心。

作文素材铁人王进喜的故事【六】

记得小时候就经常听到石油铁人王进喜,先进标兵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掏粪工人时传祥的名字,他们就是那个时代的标志。年幼时候,这些名字就只是一个个平面的文字,没有立体的形象,就像是光有骨架没有肉的模型而不是鲜活的生命。直到再次重温铁人王进喜的事迹。这些二维的文字才变成三维的人物。

影片中,王进喜在誓师大会上有这样几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人没饭吃会贫,国家没有石油也会贫,贫就会被人欺负;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把贫穷落后的帽子丢到太平洋去。就是这样一种只管付出不记回报的奉献精神。为了新中国和下一代,他们甘愿付出一切,甚至生命,这就是那一代工人阶级的崇高精神。

影片同时也塑造了另外一批人,他们是新时代的石油工人,刘思成是其中的代表。作为油田会战的第二代人,他的父亲刘文瑞和王进喜是同时代的人,父亲因为有文化底子而被铁人重点培养,但父亲最终辜负了铁人的期望,虽然父亲当年的退却曾让刘思成蒙羞,但是他依然尊敬他的父亲,因为他知道,父亲同样经历过重重的困难,在他心中也是“铁人”。在面对茫茫沙漠,在遇到队友被困荒漠的危机关头。他依然孤身一人走向漫无边际的沙漠,怀揣着当年父辈开拓北大荒的坚定意志,沿着父辈的坚实脚印义无反顾一步步走向队友。他用实际行动将铁人精神继承与传扬了下来。

金色的大漠和白皑皑的荒原, 高耸入云的现代化钻台同在人拉肩扛中缓缓竖起的旧时井架, 老铁人高亢的号子与新铁人悠扬的歌声……所有的新旧变化,但是始终不变的是那铁人精神,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