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莆田元宵节作文初中(莆田涵江元宵 作文300字)

莆田元宵节作文初中(莆田涵江元宵 作文300字)

更新时间:2024-04-24 14:45:21
莆田元宵节作文初中(莆田涵江元宵 作文300字)

莆田元宵节作文初中【一】

听着一首首莆田民歌,看着一幕幕莆仙戏。想着如今已富饶的中国,心中无比自豪。

美丽的家乡,日渐强盛的祖国,没有了东亚病夫的'耻辱。我摸着鲜艳的国旗,踩着辽阔的土地,唱着庄严地国歌。如今,祖国是那么强大,家乡有多么悠久的文化。我感到深深的自豪!

家乡莆田有许多令人陶醉的美丽风景:梅寺晨钟--梅峰寺南山松柏--广化寺,湄屿潮音--湄洲岛壶山致雨--壶公山等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湄洲岛。

舒服的海风轻轻的抚摸着我的脸,时不时用手拍击着清凉的海水,令人感到心旷神怡。就这样,我们来到了莆田景色秀丽的湄洲岛。“相传古时候,在湄洲岛上有一位女子,名叫林默娘,全家以打鱼为生,日子过得安安稳稳。林默娘渐渐长大了,有一天,她为救遭海难的父老乡亲而葬身海底,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听着导游娓娓道来,我不禁潸然泪下。接着,我们便在妈祖庙烧香拜佛,领取妈祖符,保佑乘船平安。做完一切,我便赤着脚丫在沙滩上玩耍。轻柔的沙滩逗弄着我的小脚丫,令我‘咯咯’地笑个不停。夕阳西下,我们一家在变幻莫测的日落下依依不舍得离开了湄洲岛。

啊!多么美丽的湄洲岛,多么美丽的家乡。不仅莆田美,我的祖国更美。万里长城就是其中之一。顺着蜿蜒直上的方砖,我来到了八达岭。俯瞰祖国的壮丽山川。我想起来了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们,用汗和智慧凝成了万里长城,多么可贵呀!

家乡美,祖国更美!

莆田元宵节作文初中【二】

在元宵佳节那一天,老妈带我来到了中山公园观灯,一进门,我信就发现这时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灯的世界。有手挽手的情侣,有手牵手的你子或母女,还有坐着轮椅的老人。这里什么灯都有:树上挂着的灯,地上摆着的灯,水中漂着的灯。每一盏灯都栩栩如生。

刚进公园大门,第一眼看到的是金狗拜年,两只可爱的小狗正相互做拜年姿势,好象调皮的对我们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各色各样的灯笼看起来可爱极了,我被这些漂亮的灯笼给深深吸引了。

面对着这一条和蔼可亲的巨龙,我真想问它: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一阵风吹了过去,龙须抖动了一下,好像在说,我从远古来,要把和平带到末来去。

在春寒料峭的元宵节,怎么满池的荷花都开了?哦!原来是荷花灯呀!还伴着荷叶呢。风一吹,荷花就像穿着粉色纱裙的漂亮小姑娘在翩翩起舞。如果把荧光闪烁的湖面比做一个舞台的话。几十朵荷花边和一群小鸭们游了过来,看着天空和星星玩耍,与月亮聊天,我仿佛也加入了这荷花灯的行列。看花灯的人们仿佛也加入进去一起舞蹈起来……

这明亮的荷花、荷叶,让我感到像一个新生命,我地法想象它是一个花灯。这荷花,荷叶就像把我带回上天似的,就算在这寒冷的元宵节里也倍感温暖。

时候不早了,我往大门的方向走去。今天可算是让我大饱眼福,看完了这个又看那个,看完那个又看不够这个,搞得我连个路都认不清了。好不容易走出公园大门,我还三步一回头,依依不舍呢!

是啊,元宵佳节每年只有一次,元宵灯展每年也只办一次,真希望这灯展一年办得比一年好,待来年,我还要来这里看灯展!

莆田元宵节作文初中【三】

今天便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春节之后第一个重要的节日,它又称为上元节、元夕或灯节。

元宵节有两个重要习俗,其中一个便是众所周知的吃元宵了,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是渊远流长。听说早在宋代那个时分盛行着一种元宵节的奇特食品,这个食品最初被称为“浮元子”,“浮元子”就是今天的元宵。其中一些做生意的商人还给他们起了一个很有寓意的名字叫“元宝”。这种用糯米包裹着各种馅儿的圆形,风味各异,一口咬下去香味灌满整个口腔,让人耐人寻味!

元宵节的另一个习俗,便是盛行全球的猜灯谜了,这也是独具中国特征的、富有民族作风的一种文娱方式。在我国古代就已开端盛行,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街头巷尾都要挂满彩灯,放烟花。大家把谜语写在纸上,贴到五光十色各种外型的彩灯下面供人们去猜,饶有兴味。后来猜灯谜,固然有的变了方式,但依旧是元宵节一种不可短少的文娱方式。

晚上,妈妈早早的煮了糯米、黑芝麻制成的元宵,我们全家坐在阳台上边吃元宵边观赏天上又圆又亮的月亮,它像一个白玉盘挂在夜空中,妈妈说:“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我对着月亮悄然许下自己的愿望:愿春暖大地,中国安全,家人永远幸福安康!

莆田元宵节作文初中【四】

元宵上市,寒假的最后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红火而美丽。

这一天,是要祭拜祖宗的。先是爷爷的墓。爷爷的墓坐落在公园旁的小山上。跃过栏杆,跨过石板,我来到了山脚下。抬头望去,一片翠绿,密密麻麻的松树布满了山坡,四季常青,还有几颗松果,在长针似的叶片间若隐若现,仿佛在和我们在玩捉迷藏。“蹬!蹬!蹬!”迈上一级级石阶,我气喘吁吁地爬到了山顶,毕恭毕敬站在墓前,手拿三炷香,低头,弯腰,就是三拜。

除了爷爷,太婆、太公等长辈的墓前更是要如上祭拜。

除此之外,这天夜晚更是不能错过闹花灯,夜幕刚一降临,街道上的花灯便齐刷刷地亮起来了。大大小小,各形各色,让人眼花缭乱。瞧,有嫣然绽放的荷花灯,粉红的花瓣层层叠叠,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栩栩如生的金鱼灯,瞪着圆滚滚的大眼睛,甩动着灵巧的尾巴;有画着四大美人的走马灯:王昭君,杨玉环,西施,貂蝉,赫然纸上,真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

其中要属最壮观的就是中央摆放的大型蛇灯了:

碧绿的蛇身半坐在一团。一层又一层。小小而又机灵的眼睛,俯视着我们,还不忘张开大嘴,吐着蛇信子,向我们炫耀它那洁白的两颗牙齿,威风凛凛。

看了花灯,元宵的又一个到了——猜灯谜。看这些纸上的,竟是一道数学题:“一个人吃三片药,每隔半小时吃一片,问需多少时间?”当然是一个小时半啊!我不假思索。可是这谜不会这么简单吧?三片药——,半个小时——对了!我一拍脑袋,拿到药后应当吃一片,然后再隔半小时吃一片,这样只需一小时就够了。果然,结果也是如此。我喜滋滋的又扯下一张纸:“牛被一口咬住了尾巴。(打一字)”“牛”去尾巴再加“口”不就是“告”吗?

时间飞逝,我载着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满载而归。给元宵,这欢喜热闹的一天,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莆田元宵节作文初中【五】

今年的元宵节可是与平常的不一样,因为我吃了我亲手包的元宵哦!

老师拿来了一袋糯米粉和一些水,把它们放在一起搅拌,搅拌的时候特别粘手,手一旦放进去就要费好大的力气才能把手拿出来。虽然很粘手,但是一定很好吃。因为搅拌时用了很大的力气,这样就会好吃。老师把它搅拌成大圆“球”时,再用手一点一点的把它弄成小圆“球”。老师还把馅弄成一点点小的圆。把两个材料都给了我们,然后教我们用手指在小面团儿中间弄一个小洞,把馅放进去,弄圆就可以了。同学们弄出的元宵有大有小,有一个馅儿的,也有两个馅的,可好玩儿了。

下次只要有机会,我一定再来包一包元宵。

莆田元宵节作文初中【六】

通常,北方的冬天是看不到绿色的,叶子早已被送秋的顽童掳走了,只剩下了孤苦伶仃的树枝。随后到来的便是满天飞舞的鹅毛大雪,但在南方,却是另一派新生之景象。

福建莆田便是如此了。莆田是临海城市,与台湾隔海相望,放眼望去视线里装满了蓝色。秋的无情带不走绿的顽强,冬日里绿意浓浓随处可见,本是黯然失色的冬天在这里却透露出无限生机。

看!清晨,雾幽灵般披向大地,调皮地穿梭于树枝间,为绿树披上一层薄纱。从上往下看,淡淡的绿色隐约透出几分神秘感。街道上偶尔驶过孤寂的几辆车,将马路中正在嬉耍的鸟儿惊飞了。而此时的海,是最不寻常的,从高处看,城市就像一块宝石嵌入海边,拨开雾霾湛蓝的海水在旭日的光芒万丈下闪闪发光,就像一块蓝色的玛瑙。许多渔船停靠在海岸,浪花轻轻拍打着岸,几个嬉戏的孩子在暖洋洋的太阳光下已忘却冬日的寒意便赤足跑到岸边,尽管海水有些冰凉但孩子们仍然玩得不亦乐乎,投入了海的怀抱中,尽情的让浪花拍打自己的膝盖和双脚。小船在海的协奏曲下也忍不住和着音乐舞动起来。远处,蔚蓝色的天空与湛蓝色的海水溶为一体。几处小岛的一抹绿色此时也显得分外美丽,莆田的冬日并不寒冷,反而在和风煦日中多了一丝暖意,让阳光照在身上懒洋洋的。

傍晚,走在乡村的田间小路上,夕阳慷慨地照在每个人的身上,顽皮地追逐着人们的影子。当风儿奔跑过时,身边的枇杷树、橄榄枝嘻嘻哈哈起来,边笑边轻摇着婀娜多姿的枝条,金黄的芒果,青绿色的橄榄,此时也争先恐后的成熟。

尽管冬天已到,但冬天的寒意却从未来到。莆田的冬日没有满天飞雪,没有万物沉寂,更没有狂风呼啸的场景。它有的是胜似春天的柔和,夏日炎热后的惬意,以及秋天忙碌后的舒心。它的温暖永远持续,直到春天的来临。

莆田的冬天是多姿多彩的,是四季乐章的结尾,是春季前奏曲,更是乐章的反复记号。你要慢慢读,慢慢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