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有关红楼梦的作文豆瓣(红楼梦书评60字)

有关红楼梦的作文豆瓣(红楼梦书评60字)

更新时间:2024-04-17 06:23:54
有关红楼梦的作文豆瓣(红楼梦书评60字)

有关红楼梦的作文豆瓣【一】

??红楼梦》的续写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随着飘逸的声音,一位雍容华贵却又有些疲惫的妇人随着小丫头走了出来。如今的大观园,虽一切如旧,但人、心却不复从前。

没错,她就是薛宝钗。如今二十年过去了,她的女儿入宫当了妃,这也是她当年的`梦想。她想到这里,不禁笑了笑。是啊,如果当年她入了宫,选了妃,林黛玉也许就会与宝玉结为伉俪,自己的母亲也就不会倾家荡产赎回哥哥,贾府也就不会被抄。可是,世界上怎么会有卖后悔药的呢?

她支开身边的小丫头,自己漫步在春光明媚却又有些空荡的大观园里。头上的珠翠,耳边的东珠,华丽的妆扮,都不能掩盖她眼边的皱纹。是啊,她老了,可以享福了。如今,财富,名利,她都有了。可是,她换来的却是世人的唾弃与谩骂。她叹了一口气,眼睛有些湿润了。当年,若不是她,林黛玉也就不会烧掉诗稿与她和宝玉的信物,她也不会香消玉殒。若不是她,当年帮着抄贾府的家当,贾府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没错,种种不幸,都是因为她。

还记得当年,她生下了一个女儿,她自然高兴,因为她能够完成她当年的愿望。如此,她撇下大小姐的秉性,开始全心全意照顾女儿。如今,她做到了,她做到了!可是,那又有什么用呢?她现在已是众叛亲离,唯一的女儿也只能每一年回来几天。

她流下了几滴相思泪,是啊,她其实并不爱宝玉,只是把他当做弟弟来看。只是,当时的情形,她不得不做。她抬起头,怅望着天空,天,是那么蓝,那么洁净。只是心,却恰恰相反。

是谁害了她,是她自己吗?不,不是。是她生活的那个朝代。她从小,就被封建礼法,束缚了个性。她何尝不想做一个善良,与世无争的人啊。可是,在那个年代,想这样做,多难啊。她想了想,惨然一笑。是啊,都是那个朝代害了她,害了林黛玉,害了许许多多与她一样的女孩。如今,她也能到当年林黛玉是如何苦守孤夜,如笼中小鸟一般的生活了。想到这里,她有些忿恨了。

她漫步着,一直漫步到河边,她望了望河中,水很深,却很清,小鱼自由自在地游着。这不是她一生所求的吗?自由,虽很简单却很难触碰。每一天,每一分甚至每一秒,她都被捆绑着,如今,是该自由了。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宝钗哀鸣起来,随着飘逸的声音,一阵水花溅起,一丝香魂从此殒灭。

只思当年儿时悦,

哪知今日此行别。

长夜漫漫君何在,

泪浸心头苦堪言。

有关红楼梦的作文豆瓣【二】

红墙绿瓦,粉饰了一个世家;高瓴楼阁,威严了一个世家;杨柳晓风,浪漫了一个世家;脂粉朱钗,放荡了一个世家。在我看来,他们昼夜玩乐,聚众赌博不完全是纨绔;在我看来,他们喜爱优伶,日日笙歌不完全是沦丧。他们酗酒成性,贪得无厌不完全是尸虫。那——只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既然时光给了他们一个时代,他们也只有用生命面对这个时代。既然无法改变,无反抗,也就选择了大多数生命行走的方式。沉迷,堕落。

当这些已是主导,还有哪里剩下了光和热?面对他们,不论是故事中的他们,还是真实的他们,我能感受到的,只有痛。不论是被剥削的劳动人民,还是剥削人民的统治阶级;不论是义薄云天的大侠,还是小偷小摸的市井混混;不论是戍守边关,奋勇敌的将士,还是见利忘义,人如麻的歹徒。都只是一个人,一个可怜人。一种是身体煎熬,精神崩溃;一种是正享受着自以为是的成功,被上帝玩弄于鼓掌之中。也许,也只有曹公能写出这种切肤之痛。像心贴着心,感受互相灵魂的跳动。

有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的宝哥哥;有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的宝姐姐;有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的林妹妹。宛如水中月,镜中花。可是,既有了她,有何必有她。既有木石姻缘,有何来金玉良缘?你是那倾国倾城貌,我是那多愁多病身;你有灌溉之恩,我并无此水可还。潇潇雨打芭蕉,句句紫鹃啼。一个人的劫数,三个人来还。三生石畔,是谁误了谁?

贾宝玉是可怜的。他遇早了仙人,来错了时代。一个以金榜题名为要务,当官封爵为目标的时代。一个封妻荫子,光耀门楣的时代,跌跌撞撞的跑来了贾宝玉。本不想功名与富贵,放浪呼山水,却被迫埋头苦读,献身科举;本来与林妹妹亲梅竹马,却与宝姐姐“喜结良缘”,也只是敢怒不敢言。一个女儿心,进了男儿身。独自忍受别人的不解,寂寥与落寞是他一生逃不掉的情节。

林黛玉是可怜的。因为她是绛珠仙草。所以才对落花有惺惺相惜的感觉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个如花美眷,在埋葬花的同时,也埋葬了自己。而她来到这里只为一个目的,只为一件事,一个人。她比任何人都要纯粹。神瑛侍者,才是她一直的牵挂。在她越来越少的眼泪中,隐射着她越来越短的生命。在她几近干涸的眼眸里,是痛恨,抑或是欣慰。

薛宝钗是可怜的。她没有大荒山无稽崖下的前世之盟,没有太虚幻境中的甘露之约。她饱读诗书,清新婉约。她向上对父母孝顺,兄妹友爱,向下对丫鬟佣人体贴。恪守妇道,礼义廉耻,是近乎完美的红粉佳人。只因癞头和尚赠金一枚,无故被卷入这场风波中。在与宝玉成亲之时,人们只为被骗的宝玉痛哭流涕,忘了谨遵父母之命,明知是冒充她人,也只能硬着头皮,闷不做声的宝钗。将错误错误下去,这是薛宝钗的悲哀,是传统美学的悲哀。她的灭亡,也是一个时代的灭亡。

王熙凤是可怜的。纵然她卖弄才干,贪财敛物。手段毒辣,心肠狠毒。费尽心机,讨得贾母与王夫人欢喜,对下人极尽刻薄之能事。将一家大小事务揽入怀中,自鸣得意。生时风光无限,时草草了结,枉负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散人亡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混惨惨似灯将尽。最终,她也被压在自己的这座大厦中,不能翻身。她时,我没有一丝痛快,只有愈沉重的心。

花袭人是可怜的。从小为奴为婢,也兢兢业业的走完了奴才的一生。晴雯是可怜的。心比天高,却身为下.贱,花容月貌,于流言。鸳鸯是可怜的。一个弱女子用极为刚强的方式为主子尽忠,用无法挽回的错误表明心迹。赵姨娘是可怜的。命运的安排使她带上了奴才的帽子,而她自己也承认自己身份低下。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她只能活在他人的嘲笑和白眼里,忍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辱骂、斥责、嘲弄。最终也在别人的玩笑当中。

红楼梦,注定是一首为天下可怜人谱写的缅歌,他们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态度参与其中。他们没有一个让我感到厌恶,即使是传统意义上的十恶不赦,即使在当时我也怒不可遏。读完之后才发现,笼罩他们的,是整个大清王朝。

有关红楼梦的作文豆瓣【三】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几个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出生时因嘴里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宝玉,于是就名为宝玉。

他的父亲贾政在他周岁时要试他志向,便把人间好东西摆了无数在地上,任他去取,结果他别的一概不拿,只拿些脂粉,于是贾政便说这个孩子长大后必定没出息,将来必定是个色鬼。长大后宝玉说的话也奇怪,说什么:“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他还傻乎乎的,时常说些别人不明不白的疯话。他喜欢和姐妹们一起玩,不爱学习,因为他觉得那无用,只是在他父亲逼他时才不得已学一下,但他十分聪明,能写出非常优美的诗词。他很喜欢表妹林黛玉,也想长大后娶她为妻,可是因为林黛玉身体老是有病,贾家便千方百计地阻挠他们,不让他们接近,最后还强逼宝玉跟宝钗结了婚,活活拆散了他们,断送了二人的幸福,最残酷的是,林黛玉在了他们结婚的日子。

林黛玉后,宝玉也觉得生活没有了意思,便借赶考的时机离家出走当了道士,从此贾家也走向了衰败。

有关红楼梦的作文豆瓣【四】

尊敬的校领导:您好!

感谢您抽空垂阅我的自荐信。

有人以前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酷暑寒冬,春去秋来,匆匆三年如白驹过隙。当回首三年的初中,我不后悔,因为我没有虚度年华。我从一个幼稚懵懂成长为这天自信从容的应届中专毕业生。一段由最初的天真到这天的热爱并充满激情准备投入的思想蜕变过程。薄薄的'几页纸里有一千四百多个日子中凝聚的汗水、泪水、欢笑以及荣誉;有关于未来的畅想;有对即将面临挑战的自信和向往。也许,我不够成熟;也许,我不是个性优秀,但我有一丝不苟的态度,不灭的激情,不认输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还有一颗真诚的心,溶入这几页薄薄的纸里,等待着您给我一个舞台,让我演绎另一段缤纷人生,用我的激情、凭我的勤奋和对学习的执着和热爱。

真实是昨日的路,期盼是我脚下延伸的根,我用年轻而诚挚的心,叩响期望之门,而您愿为我打开这扇门吗

诚信、严谨、负责、好学、进取是我的个性,不断完善自我,发挥自我的特长,执著追求我的目标。我坚信透过自我的努力和勤奋必须不会辜负老师同学对我的期望。

如有机会成为贵校的一员,我将尽己所能地为学校添砖加瓦,创造佳绩。

静盼回音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XXXX年X月X日

有关红楼梦的作文豆瓣【五】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带给我们一个悲情故事。其中令我最深刻的人物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林黛玉在大众眼中,林黛玉是一个爱哭、不讲理、心事重并且爱吃醋的人 ,可是大家都错了。她不仅是个爱笑的人,还经常把其他人逗得笑到肚子疼,而且他亲戚书画样样精通,大观园里就有她的书画。可是她并没有在大庭广众下表演的机会。因为她从小就丧母,贾母怕她没人扶养,就把她接回贾家。可没想到这一接不要紧,造成了这个悲剧。林黛玉来到贾家后全是外姓亲戚,自己在这里无依无靠,才造成了她忧郁的性格和消极的心态,于是她就变得不讲理,以防别人欺负她。而且她在姑姑家还得处处小心,一个不留神就会引来一顿骂。

再说贾宝玉,他是贾家除了老爷的第二个男丁,只有他可以把“贾”姓传下去,所以大家都对她非常好。尤其是贾母,天天跟个宝贝一样宠着,还请人教他念书,天天出门还有许多人护送,真是“拿在手了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最后,物极必反,贾母为了贾宝玉的前程舍弃了林黛玉,但林黛玉却因相思而终。贾宝玉一看林黛玉了,自己在尘世间也没有了牵挂,于是就去出家当了和尚。

《红楼梦》这个巨作真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呀。

有关红楼梦的作文豆瓣【六】

在明清小说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红楼梦》了,它在中国小说乃至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崇高地位。坊间一度有“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之说,我也是在看到这句话后才静心翻阅《红楼梦》,不觉竟深陷其中,被曹蓊无与伦比的艺术创造力所折服。每看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总希望可以一遍一遍的看下去,在感叹宝黛两人的爱情悲剧与四大家族由荣到衰之余,我对其中的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观园中才子正当年,才女众多,在曹蓊的笔下各有不同,各放光彩。在此文中我想谈谈《红楼梦》中的诗词,具体来说,《红楼梦》中的诗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歌行、体,有咏怀诗、咏物诗、怀古诗、即事诗、即景诗、谜语诗、打油诗,有应制诗、联句诗、拟古诗……五花八门,包罗万象。除了诗,还有词曲赋。

点明《红楼梦》缘由的是女娲石上的偈语“无材可取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传奇传。”此诗曹蓊依托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以一块被女娲丢弃在凡间的顽石自喻。他借顽石的“无材补天”,来表达自己不能匡时济世的遗憾;借顽石的“枉入红尘”,来描写自己半生潦倒、一事无成的窘迫。他在大志难成之下愤而著书,将自己在尘世中的所见,所感录成《红楼梦》。诗中作者自谓“无材”,看似自惭,是为自负;而以顽石自喻,更是体现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气。

最为人耳熟能详的一首诗应该是题《金陵十二钗》一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诗短小、浅白,然而感慨颇深。作者在诗中不无心酸地感叹,谁又能了解本书的真正含义呢?对于曹雪芹泪交融写出的《红楼梦》,能读懂其中“荒唐之言”的人,必定是像作者一样尝尽人世辛酸之人。

宝黛的爱情是此书的精华,一曲《枉凝眉》描写出他们之间纯洁、真诚的爱情的毁灭,以及黛玉泪尽仙逝的结局。“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宝玉与黛玉,一个是举止洒脱的少年,一个是容貌极美的女子;一个聪慧超群、特立独行,一个学识广博、多才多艺;一个无心于名利地位,一个从不会说“仕途经济”之类的混帐话。正如曲中所唱“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但正是这样一对天生的眷侣,却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贾家的衰落而割断了缘分。宝黛爱情的破灭是整部小说分量最重的一个悲剧。 在《红楼梦》中,最让我一见倾心之人便是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美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这首《世难容》唱的便是妙玉,妙玉本是仕宦之家的小姐,由于体弱多病,故自幼出家为尼,住在大观园里的栊翠庵,受贾府的供养。妙玉是个才华卓绝的女子,琴棋诗书无不精通,丝毫不逊于大观园中其他女子。就连从不随意夸奖他人的黛玉,也赞她是“诗仙”。她有“洁癖”,连刘姥姥站过的地方也要用水冲洗,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不过如果从她的身世、境况和遭遇等方面来思考的话,这样的性格也是可以理解的。她自幼与世隔绝,不懂人情。与她年龄相仿的贵族小姐们在她周围过着花团锦簇的生活,而她只能苦守着青灯古佛度日。假如说贾家的小姐们日后还有一段甜蜜快乐的生活可兹回想,那么妙玉却连这些许的慰藉都没有,不由让人心生怜惜。 提到诗,就必须讲到“海棠诗社”,“海棠诗社”结成的初次吟咏是探春的《咏白海棠》,“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探春所写的这首诗正是她自己的写照。“玉是精神难比洁”暗含了她“才自清明志自高”的才情,“雪为肌骨易销魂”描述了探

春“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的脱俗形象。探春在这里用海棠来比喻自己的情操,借白海棠来表达心中所想。“芳心无力”让人想到风筝断线的情景;“缟仙羽化”又让人想到日后她远嫁他乡的遭遇。此诗字字描写海棠,却又字字令人想到探春。在其他人都已交卷,唯有黛玉还未下笔,在李纨的催促下,黛玉一气呵成,尽显其敏捷才思。“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碾冰为土玉为盆”将黛玉冰清玉洁、一尘不染的气质描绘出来。诗社的成员有觉得黛玉的诗为所有诗中最好的,李纨却以大家闺秀的标准去衡量,将宝钗所做的雅致、庄重之诗推为上品。

有关红楼梦的作文豆瓣【七】

第一次捧起《红楼梦》拜读是在初中,当时读红不别的,仅是想跟饱读史书的友人炫耀我读了而你不曾涉及的领域,《左传》、《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等,只要是史书,好友均有涉猎,时常与之相处,竟妄自菲薄,不能自已,于是决心读红想他日定可与之较量一二,如今想来可笑可叹,笑我当年好胜心之强,叹我当年读书初心之单纯。

如今,功利性阅读、浅阅读、快餐式阅读屡见不鲜,甚至有人一年不曾完整阅读一本书,没有书籍滋润的人是没有灵魂的,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月”活动的开展,正是提醒着那些终日奔波忙碌的人们,停下你的脚步,静心,阅读,让阅读带走浮躁,让阅读沉淀下最珍贵的思索。

虽说当年接触红楼梦只是想丰富学识,竟真没料到后来热爱它到一发不可收拾。有人读红渴望见证宝黛爱情悲剧,有人读红为享受曹翁芙蓉泣露的唯美表达,而我读完红楼感受有三:

其一,全书表现手法,草蛇灰线绵延千里,读一个词一句话定能让你解出两个词三句话来,每次阅读都会再三感叹曹翁笔法的巧妙。每一个人名、地名等均引用谐音,隐晦地诉说着红楼的结局。就拿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一回来说,警幻仙姑一杯“千红一窟”一杯“万艳同杯”皆有“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解释,开篇便是“哭”与“悲”的寓意,红楼全书的基调定是悲情了;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又是“原应叹息”的谐音,这定是作者对红楼梦中女子的最好表达。“谐音寓意”的手法几乎贯穿全书,先后铺垫做的仍是天衣无缝。有袭人与蒋玉菡通过宝玉交换汗巾一回,暗示结局二人终成眷属,又有怡红院夜宴群芳一回,红楼女子抽签行令,宝钗抽到的是唐人罗隐《牡丹花》诗中“任是无情也动人”一句不仅是宝钗这个“冷美人”的真实写照,全诗最后两句“可怜韩令成功后,辜负秾华过此身。”也暗示她的结局甚至和林黛玉的关系。以上种种实例还有未曾列出的情节,无不体现着作者尽心的安排,精巧的构思,难怪曹翁曾自叹道“字字得来皆是”啊!

其二,全书读完,宝钗形象深入我心,最为欣赏。记得之前在红学会里抛出一句“我是宝钗党”的话时竟只有一人予我支持,人人都说宝姑娘工于心计,冷漠狠心,是封建卫道士的典型形象,我却想为她喊冤,因为我从红楼梦中读出了宝钗的“外冷内热”和“身不由己”。艳冠群芳的特点不再赘述,“任是无情也动人”便是宝钗的真实写照。在《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中,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这是宝钗警言黛玉尽量少阅《西厢记》等杂书,是为了保护黛玉,并自此开始送燕窝与病中黛玉。还有宝钗暗自帮助湘云筹办菊花社、后又救济邢岫烟等段落,都是宝钗善良的体现。自幼丧父,哥哥薛蟠不学无术,于寡母相扶相依,寄人篱下,在大观园又要处处谨慎,而这谨慎处事又让读者以为其左右逢源,实在可惜。总之,宝钗能随波逐流又能坚持己心的特质被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也不得不使我敬佩宝钗之惊世才华、善良敦厚、知书达理、进退得宜。

其三,书中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最终命运因红楼梦后二十回手稿不慎迷失,读者也未曾可知。但从护官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可知四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结局。“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古训即可从四大家族的兴衰荣辱得到印证。无论任何事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咱们既不能为一时的停滞而懊恼,因为有时后退是为了更好的前进;有时咱们也不能站在人生巅峰时刻时忘乎所以沾沾自喜,因为“登高必跌重”,保持冷静的头脑,去面对新的开始。这正是我在读红后的最大体会,红楼梦中朴素的哲学思想相信对每个读者来书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红楼梦》一书博大精深,绝不是一篇短文可以完全呈现出读后之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