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清明雨纷纷 作文(清明雨纷纷作文五年级400字)

清明雨纷纷 作文(清明雨纷纷作文五年级400字)

更新时间:2024-04-14 12:21:09
清明雨纷纷 作文(清明雨纷纷作文五年级400字)

清明雨纷纷 作文【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正如杜牧的诗句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是伴着蒙蒙细雨而至,空气中都弥漫着抹不去的忧愁。

早晨,太阳迟迟地从地平线上升起,慢慢地睁开朦朦胧胧的睡眼。叶子上的露珠滚来滚去,好像在和风儿捉迷藏。溪水低声吟唱着,小鸟啾啾地唱歌。眺目远望,乡村沉浸在一片雾露朦胧烟海扬波的境界里。

一路上,油菜花争先恐后地开放。金黄的油菜花正举着它那一个个小小的金喇叭,吹着春天的歌呢!蜜蜂和蝴蝶也赶来凑热闹,给这样美丽的画面,新添了几分生机。

突然,一丝丝雨悄然而至,像绢丝一样,又轻又细,没有响声,只是轻柔地滋润了大地。它伴随着桃花,翩翩起舞,难道这美景不让你如痴如醉吗?

不久,我们到了人民英雄纪念馆。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英雄,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向他们献上了少先队员最崇高的敬礼。我想,革命先辈为了我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英勇就义,而无憾。我们要向烈士们学习,为了祖国的强大,为了人民的幸福,时刻准备着。

雨停了,天空碧蓝碧蓝的,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那片甘霖早已浸润我的心田!

清明雨纷纷 作文【二】

说出“清明时节”,就算是小孩子,也总能接上“雨纷纷”。或许是因为这是童年就熟读成诵的诗吧,我对清明的雨的印象还是很深的。

我能回忆起的关于清明的最早的场景,就是那个有几丝细雨的早晨。也许那也是我唯一一次回家祭祖了。具体的情形记不清了,我只记得,我坐在开叉的树干上,手扶在粗糙的树皮上,面前时好多亲戚,点燃了纸钱,金黄的纸钱堆化作了花白的烟。那条轻飘的龙追寻着纤细的雨丝的方向,向自由和模糊的天际窜去了。我望得入了神,双腿伸出了树叶群的浓荫,享受着水星子在脚尖的涌动……

模模糊糊地,我跟随着上一辈人的脚步,走在田间小路上。我的手拽着他们有些濡湿的衣角,眼看着前额头发稍上怕要汇成滴的水。脚像踩在秧田里一样,浮起的,连绵的。身旁的农民朝反方向走去,牵着一头老黄牛。我回头,他们俩渐渐远去,像水墨画被宣纸化开了,被年月蚀掉了一样的,褪淡而惘然了。忽地,他抬头朝闪着光的银丝望去,脚迈向前又久久不着地,那一瞬间,他竟像要乘上仙鹤似的。脚落地了。他渐渐凝成一个墨点。今天想起这一幕,我总觉他仰起头后,要像福贵一样高声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少做和尚”了。

我和友人们走在熟悉的道路上,不过时隔几月,竟也陌生了。绒毛样的雨扬下来了,游丝般地伏在我们身上。安定至屋檐下,我们趁着月色,如雨一样逐渐倾洒那些闲杂琐碎的事情。嘴里述说着茶水米饭的事,耳中也是灌满的,可谁又能写包票,我们心窝里的不是那些纷扬而彷徨中的雨呢?事都听进去了;清明的雨也如月夜泛的银光,温柔地遏止不住地闯进身体里了。

清明的雨不是单纯的水,那更像是一种感觉。可能真的下雨了,也可能只是心中的雪国的雪花融了,回归它们透明的灵魂了。谁不生活在现实中,可谁又从没有过对虚无的向往呢?清明的雨彻彻底底地净化了我,净化了人。看那些缥缈的小东西从天上坠下了,我感觉自己站在车站,列车开来有将要回到故国,又将要去到未曾听闻的远方。

盼望清明之雨再降大地。想念清明的雨。

清明雨纷纷 作文【三】

每年的清明,几乎都有淅沥的春雨来渲染阴郁悲凉的气氛。 今天又是清明节,天阴沉沉的,雨丝欲断还续,还带着几分寒意,这真是应了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啊!我和爸爸、妈妈一早随堂哥的车回老家拜祭爷爷、奶奶。

我们吃过午饭后,便向山里出发了。只见路盘旋在山腰,路很陡,也很窄,加上近来是雨天,这山路就变得更滑了。走起路来,脚还会不时的打滑。小路的两旁长满了茂密的树木,野草,一切显得那么的幽静。我走着走着,一不留神就滑倒了,手碰了带刺的野草,也被划破了,出了,痛得我眼泪在眼眶里直打 转…… 好在爸爸在旁边一直鼓励着我,我鼓足了勇气,继续往前行。我们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到了爷爷、奶奶的墓地。

我们开始扫墓了。我们首先除去墓前的杂草等,爸爸和几个伯伯,几个哥哥给爷爷,奶奶的墓挂上冥纸,点上香烛。爸爸就叫我在爷爷、奶奶的墓前行礼拜祭。爸爸还对我说了有关爷爷、奶奶生前如何不怕艰辛,把爸爸姐弟几人扯大成人的事,我深受感动。我看着那袅袅升起的香烛的烟,我又深深的向爷爷、奶奶的坟三拜,表达我对爷爷、奶奶的怀念。

如丝春雨沥沥淅淅还是下个不停,几阵春风吹过,墓侧梨园的一片片冰清玉洁的梨花被风雨吹送我们的身旁,零落在地上,似乎也和我们一样有着 拜祭之心。望着 漂漂洒洒的'梨花,我伫立着,思索着—— 在今后的读书过程中,我要克服一切困难,争取优异成绩,以告慰爷爷、奶奶在天之灵。

清明雨纷纷 作文【四】

折青青柳枝寄哀思,看梅花朵朵悼亡魂。

——题记

在我的印象中,清明节总是携着一缕忧思、哀愁、惆怅,伴随着朦胧细雨到来。心里蓦地一惊,清明又至。

的确,清明节充满着悲伤的氛围,想起了太多早已尘封的记忆,早已被深埋在心底的记忆,似乎这一切都只能用眼泪来宣泄。

我也习惯了在清明节感受着细雨的滋润。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个大睛天,心,总觉得有些残缺。也许,只有这样的情与景,才能给逝去的英烈一丝慰藉吧。

“请君怜惜眼前人”。可是眼前的人却没有逝去的人值得回忆。革命烈士不就是如此吗?清明时期,请君回想革命烈士们的为了大爱牺牲小爱的故事,不是令人可歌可泣吗?

望着窗外朦胧的细雨,心中不免渗出一丝惆怅。如果没有革命烈士们留下的那抹绚丽的红,会怎样。革命烈士就是那抹绚丽的红。因此,我爱上了那个令人深思的红。

一股名叫“思念”的情感涌上心头,闷热地令人难以喘息,即使清明前后都下着小雨,亦是清凉。对谁思念?对去的烈士。有人说,清明的雨,是上帝的泪,是上帝在哀悼那些去的人,是上帝也在思念那些牺牲自己的人。

“有的人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了。”那清明的雨冲刷绿叶芭蕉,那清明的雨打落满树红花。你们是否也在和我一样,和我一样深思着,和我一样深思着清明的另一面,祭奠着红色,祭奠着烈士?

又是一年清明雨上,眼中出现一层薄雾,又蒸发成液体,不禁坠落在床边,碎成无数的花,绽放着,那样凄美。

“心溢哀愁怎可述,只有夜雨能晓之。”

清明雨纷纷 作文【五】

应了那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雨滴滴在额上,滴在及膝的草上。草丛间有一方褪了色的黑坟,坟上的字已看不清了。爸爸说:“这是你太爷爷、太奶奶的墓。”

太奶奶是个慈祥人,爸爸曾跟我说过,太奶奶小时候家里特别穷,睡在大街上,每日讨饭为生,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饱受嘲笑。成人后,子女争气,生活条件开始变好,子女们也都孝顺,给她很多生活费。太奶奶默默收下钱,把钱藏在床底,从不用它们,偶尔有人上门讨饭,太奶奶便含着泪将他们迎进屋,鸡宰羊,拿出珍贵的白酒招待他们,还偷偷地塞一把钱让他们换身体面衣服、买书给孩子读。爷爷总说太奶奶,让她留着钱自己用,太奶奶笑着教育他说,她也是这么过来的,他们的生活太苦了,实在看不下去。

后来太奶奶有了一堆孙子孙女,整日在家门口盼望着他们的到来。爸爸说,小时候,兄弟姐妹都喜欢去太奶奶家,甚至赖着不肯回家。太奶奶别的记不住,只记得孩子们最爱吃的是什么。孩子们来,太奶奶是定要做他们喜欢吃的。太奶奶还趁儿女不注意时,迅速塞几个小钱给孙子孙女,叮嘱道:“多买些好书啊,可不准买些小人书,不然可不给钱了。”因为爸爸小时候机灵,所以太奶奶格外疼爱,总搂着爸爸说:“好好用功啊,爸妈打了就来找奶奶啊!”爸爸乐呵呵地点点头。还没来得及找太奶奶,太奶奶就病逝了。嘴角依旧挂着温和、慈祥的笑容。

雨水打湿了眼镜,朦朦胧胧间我好像看到了一个和蔼的老太太含笑看着我。

雨,飘扬了下来,不知吃了一辈子苦的太奶奶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可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