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台风天气预报英语作文(台风天气是什么样的英语作文)

台风天气预报英语作文(台风天气是什么样的英语作文)

更新时间:2024-04-14 05:26:13
台风天气预报英语作文(台风天气是什么样的英语作文)

台风天气预报英语作文【一】

几乎下了一整天的雨,下午广播突然响起了学校工作人员的声音,"因为台风天气,提前放学,湛江市区的同学可以回家。"平时特别刺耳的声音,今天似乎变得悦耳起来。

雨一直在下,天空就像是一个特大的花洒,似乎要将世界的'一切都清洗干净。包括马路上的淤泥,树叶上的尘埃,以及人类心灵上的肮脏。我抬起头望着天空,雨一丝丝地落下,在地上出现一圈又一圈的水纹。雨还要下多久呢?天空上的水汽,把过去积聚的一切黑暗洗去,重新开始。那我们被洗干净后,真的可以重新来过吗?淤泥、尘埃可以洗去,只是人类心灵上的肮脏没那么容易清除。从小到大每到台风天气,我就莫名的兴奋,说不上为什么。也许这样乏味的生活里就会渗入一点刺激,也许这样重复的生活里就会夹杂一点偏离,也许很多很多。

静静的坐在电脑前,对着熟悉的四面墙,听着窗外的雨声,字伴随着手的跳动而出现在屏幕上,心里就异常的兴奋。耳边偶尔传来手机信息到来的提示声,"回到家了吗?没事吧,小心点哦""自己注意安全哦"等等。有点无聊的话语,却给了我一丝的安慰,一丝的温暖,原来还是有人会记起我的。雨还在下,但似乎有一点转停的趋势了。我们的生活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仿佛从来没有偏离过。

台风天气预报英语作文【二】

每年夏天都有台风,这是生活在海岛上的人们每年都要经历的大事。现在的我对台风的害怕程度与小时候相比,大大降低。小时候对台风的印象简直就是噩梦。

记忆中台风最早的一次让我感到可怕的应该是上幼儿园的时候,那时太小,能记得的只是一些碎片。只记得那天嫁在本岛的二姨来外婆家,哭哭啼啼,很是伤心。姨夫是一名运输船的船员,在台风袭击时,没来得及进避风港,遇到了暴风骤雨,风大浪急。最后船找到了,人却失踪不知去向,很多人去附近的海域寻找,二姨害怕地在外婆家伤心欲绝。那时的我看到二姨的样子觉得台风简直像魔鬼一样可怕。

隔日,传来喜讯,在一个海岸边找到筋疲力尽的姨夫,真是万幸。直到现在二姨笃信妈祖,她说妈祖能保佑出海的人平平安安。我们家虽没有人要出海,可是台风一样搅得我们不得安宁。因为我们家的房子在村子的最高处,坐北朝南。夏天坐在三楼的阳台,可以看到前面的大海、对面的燕子山、近处的大猫山,山下灯火通明,对面洞头本岛上的灯光和山下海边人家的灯光倒映水中,把那海水装饰得像宴会一样璀璨绚丽。

每天天一黑,月亮慢慢从海平面上升起,我就会倒上一杯茶,搬一张椅子坐在阳台上享受带着咸味的海风,看着眼前的灯光海水,听着海浪拍岸的声音。比起看电视,这样有趣多了。那心境真像诗人海子说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可是台风来了就不一样了,山下的人家要准备好多沙袋堵住大门,海水会冲进大门,闯进他们的房子,使得他们的锅碗瓢盆全都漂走。我家住在高处,虽然不用担心海水冲进房子,可是那12级以上的大风足以让我们心惊胆战。我们房子的周围没有任何遮挡,别人家的地势都比我们低,前后左右无遮。

台风天气预报英语作文【三】

“呼!呼!呼!”,外面正吹着巨大的风,我想,台风应该快来了吧!果然,不过几分钟,台风已经到来了,幸好,昨晚我们家已做了防台风的准备了。唏哩哗啦的大雨,使得我写作业无法专心,所以,我放下笔,走到窗前,哇!雨下得好大呀!这样的景象使我不敢相信。

窗外的雨跟风一起合作,把街上的树、车和其它老旧的屋子吹得东倒西歪,甚至还把正在报导台风新闻的记者吹到一旁,我愣住了,这次的台风可真是惊人!我走到楼下,正准备看新闻时,一脚踩下,“噗通!”没想到一低头,竟然淹水了,这下全家有得忙了,妈妈赶紧分配工作:我负责扫水,爸爸负责把水倒到门外,妈妈要想尽办法把淹水的洞塞住。

大家忙手忙脚的,连一分钟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好不容易雨变小了,我们才能静下来好好休息。台风天最讨厌了,不但让我无法静下心来写功课,也让我变得很忙碌,虽然不再淹水了,但是我还是很劳累。我慢慢的走到楼上,躺在我软绵绵的床上,闭上眼睛,等待着台风结束……突然,“轰!轰!轰!”的雷声把我吵醒了!我躲进被子里,心浮气躁的在心里破口大骂:“什么怪怪天气嘛!”终于,台风走了,我爬下床,兴高采烈的走到书桌前,放心的写功课。

这次的台风,使我切身感受到它的可怕。

台风天气预报英语作文【四】

天气预报准的时候多,不准的时候少。可是人们对准的预报记忆不深;对不准的预报却记忆犹新,耿耿于怀。为什么会这样呢?打个比方说:气象台10次暴雨九次报对了,人们都带雨具做了预防,印象不深刻;可是没报出来的一次,许多入都挨了浇,所以怨声载道,很难忘掉。

其实,天气预报准确与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个相对概念中既体现了,公众对预报的理解和认知程度,还有一个就是技术能力和水平能够达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首先,从总体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上来讲,我们现在对于一些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还是十分有限的,所以预报准确率也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准确。天气预报还很年轻。虽然古人在观察天象过程中积累了很多预测经验,但是气象卫星、气象雷达等先进探测仪器和计算机的应用时间并不长,基于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历史相对较短,人类对于很多天气现象的发生、演变及其内在机理和规律并未完全掌握。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预报的准确率。

其次,天气本身变化无常。围绕地球的这层厚厚的大气是个流体,也就是说,大气时时刻刻在流动着,完全摸清它的规律,似乎是不可能的事。

第三,有的天气系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以北京为例,这么大一个城市,今天如果报了“有雨”,实际可能是东城有雨,西城没雨,这对身处不同地区的人们来说,感受大不相同,有的人会说准,有人就会说不准。而且,我们对这种阵性天气的可预报性在时间上也不可能会有很长的提前量,今天晚上的预报,要报出明天白天可能会有雷阵雨,准确说出它发生的时间,非常困难。但是雷达和气象卫星可以帮助我们做好短时和临近预报。

关于温度预报,大家也有许多误解。气象学上所说的温度是“空气温度”,简称“气温”或“温度”,是太阳照射到地面后,地面又反射到1.5米左右高度上的空气的温度。如果夏天我们直接在1.5米左右的高度用温度表测量,得到的并不是空气的温度,而是太阳直接照射的温度,这个数值要比空气温度高得多。如果我们在柏油马路上放支温度表,测得的温度就更高了。气象台为了准确地测定气温,都把温度表安放在不受太阳直接照射而又通风良好的1.5米左右高度的百叶箱里。因此,气象上的温度是以百叶箱的温度为准的。我们夏天走在炽热的太阳下总感觉气象台把温度报低了,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是由观测资料的疏密决定的。我国现在的探空观测站一共只有100多个,折合每200多千米才有一个探空观测站。云的生命很短,一块大的雨云可能会在10千米内将雨降完,雨没有降在观测点上,就观测不到降水。不仅探空站在空间上稀疏,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我们每天只有早7点、晚7点和凌晨1点三次施放探空气球进行观测,其他时间仅靠地面观测站进行观测。探空气球升起时如果设有遇到云,就无法预报出降水。总的来看,大气本身的复杂性使人们对大气变化的认识很难一步到位,另外预测时还受科学技术水平等的限制,因此做出准确的天气预报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然,计算初可以提高预报结果的精度,但问题主要不是出在计算机上,而是出在反映大气运动规律的方程组以及求解方程组时初值的确定上。因此计算机算出来的大气方程组的解是一个精度不甚高的近似解,加之由于网距大、网点疏,捕捉天气系统如同大网捞小鱼,致使当前天气预报舞台唱主角的数值天气预报不时地出现“跑调”和“走板”。虽然预报员可以对结果进行修订,但毕竟受水平所限,难免会有“漏网之鱼”,天气预报自然有时也就不准甚至严重失误了。

台风天气预报英语作文【五】

我从新闻上看到,“珍珠”台风已造成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等6省1930.1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亡124人,失踪31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83.6万人;倒塌房屋9.7万间,损坏27.7万间

温州是台风最厉害的地区,新闻还上说,这次台风来,他们找就让村名离开了,转移到了学校和许多安全的地方,而且每家的大门上都上了锁,以免大家转走后趁村委不在回家去,温州现在很多地区的泥土已经开始松懈,台风一来就会踏懈下来,所以村委要求离山很近的转移到安全地区。

浙江也是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地区,我们浙江因为受台风影响直接经济损失39.9亿元,失踪13人,亡2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7万公顷,紧急转移安置灾民50.6万人。我们浙江上次也因为台风影响,损失很大,人员伤亡也很多,经济损失很大,也失去了很多经济财产。

安徽受灾情况:安庆、六安、巢湖、芜湖、宣城、滁州、合肥7市27个县(区629.6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亡76人,失踪12人,紧急转移安置45.7万人;倒塌房屋5.8万间,损坏房屋15.1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42.7万公顷,绝收10.1万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46.7亿元……

我想大家都很讨厌,台风,因为它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让许多人成为了孤儿,让许多人失去了家庭,让许多人没有了父母的关怀……

台风天气预报英语作文【六】

“你们的天气预报怎么搞的,太没谱了!”前些天,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主任、中央气象台台长矫梅燕,意外地接到了一位恼怒的陌生人从机场打来的质问电话。当天,北京机场出现大雾,但天气预报没有对这次大雾作出预报,结果航班延迟,耽误了这位乘客的行程。

当矫梅燕把这件事告诉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时,有着二十多年预报经验的杨贵名“安慰”她说:在中央气象台会商室里,预报员经常会接到这样的电话。打电话的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口音各异、身份不同,但他们的主题一致:天气预报“不准”。

那么,天气预报为什么有时候不准呢?

中央气象台及北京市气象台的专家告诉记者,天气预报看似简单,实际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天气预报是以大气科学理论为依托,以各种气象探测手段为基础,以数值天气预报为核心,依靠预报人员的综合判断分析最终形成的。“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某些不确定性,不可能每一次的预报结果都与实际一致。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现在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首先,人类对大气运动机理的认识还有限。阴晴冷暖、雨雪风霜,各种天气的产生和变化,都是由大气不断运动造成的。由于大气运动的复杂性,科学家们还不能真实地描述大气运动的细微结构。

其次,气象观测网络还做不到“疏而不漏”。气象探测已发展成为覆盖地基、空基、天基的立体观测系统,地面观测站、高空观测站、自动气象站、雷达观测站、气象卫星组成了时刻监视大气运动和变化的观测网。但这个网络对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会有疏漏,就像大网捞小鱼,容易漏掉。而且观测资料可能会有误差,例如,风向、风速观测结果是采用两分钟观测的平均值,可能就会有一定的误差。

第三,数值天气预报模型不能完全模拟大气演变。天气的变化,是地球周围大气运动变化的结果,而大气运动变化,物理上要符合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一些定律,这些定律可以用数学的语言,写成数学方程。人们利用高性能计算机,把天气预报问题变成数学方程求解的问题。这样的方法叫数值天气预报,这是现代天气预报的核心。然而,目前任何一套模型都不能真实地模拟大气演变,只是近似,必然存在误差。

第四,预报员之间的经验及水平会有差异。数值模式计算出来的预报结果,不能直接作为预报结论,预报员还要进行解释应用,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订正。例如北京北有燕山、西有太行山,天气预报必须考虑地形影响。预报员的个人经验也在复杂的天气预报和综合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天气预报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际上,在发达国家,天气预报不准的现象也经常出现。20xx年,美国暴雨预报准确率也只有22%,台风路径预报误差是103千米。一个预报员说,他曾经在国外同行那里看到过一本小册子,内容是提醒气象工作人员面对公众嘲讽,如何保持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