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规律与科学作文(规律作文怎么写)

规律与科学作文(规律作文怎么写)

更新时间:2024-04-10 20:35:14
规律与科学作文(规律作文怎么写)

规律与科学作文【一】

据说爱因斯坦来到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第一天,管理人员问他需要什么用具,他回答说:“我看,一张桌子或台子,一把椅子和一些纸张、钢笔就行了。啊,对了,还要一个大废纸篓。”管理人员奇怪地问:“为什么要大的?”爱因斯坦答道:“好让我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这个世界从来都是这样,每个平凡或伟大的'人都会犯错误,只有像爱因斯坦那样的人,不断的丢弃错误,才能看到一条向上的路。

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也是一样嘛!

当我们选择用学习时间来看电视,玩电脑时,我们便犯下了一个错误。但是只要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就还是好学生;当我们以生病为借口不出去上间操时,我们便又犯下了一个错误。但是只要我们不再逃避做间操,我们就还会受到老师的好评;当我们在小测验中遇到了难题便选择抄袭时,我们又犯下了一个错误。但是只要停止这个手段,用心去思考这道题,我们便还是清白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如果我们可以做到这样,每天反省自己,及时地发现并丢弃错误,总有一天我们会看到一条向上的路。

尤其是身心尚未成熟,世界观还没有定位的我们,更需要及时地发现并改正错误,丢弃错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变得更优秀!

规律与科学作文【二】

一个星期五的科学课,科学老师带我们去航模馆参观。那里有摆满了飞机、飞船、火箭等模型。

航模馆的老师先给我们做了个实验,一架小鸟飞机在教室的半空中,像只鸟儿似的在飞翔。

老师演示完后,发给我们一个材料包,里面有电线、机身、机翼等零件。我和小明、小红在一组,小红拿零件,小明上螺丝,没过多久,我们就完成了一架飞机。我按了一下按钮,飞机纹丝不动,我皱了皱眉头,挠了挠脑袋,眼睛一亮,拍了一下脑袋,着急地说:“电线没有装上,它怎么飞得起来呢?”我们连忙把电线装进了机身。

老师带着我们把做好的模型拿到了航模馆外的空地上,我们按了红色的开关,飞机“嗖”地一声飞上了天空,就像一只展翅翱翔的老鹰,在空中转圈,越飞越高,我们看着自己做的飞机模型飞到了天空,高兴极了!

规律与科学作文【三】

通过读这本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四单元的内容,第三单元围绕空气展开了话题,在这一单元里,我们的地球现在的状况是如此的糟糕;空气正在遭受污染、森林遭遇乱砍滥伐、臭氧层出现空洞而且逐年变大。这些最终只能给我们的生存带来很多的灾害,让我们失去环境适宜、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我们要宣传保护环境和爱护环境,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不能再让那些人随意破坏了。第四单元很重要,这一单元讲了关于白熊、化石和动物的`故事。白熊的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受到环境的影响的;化石是古生物的遗体遗体经过很久很久以后,坚硬的骨骼印在石头、叶子上形成的;家养的动物最开始其实是野生的,被圈养以后慢慢的习性就被同化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以后要爱护动物!

规律与科学作文【四】

数学的神奇无处不在,每一个数字、符号都是他的凭证。今天,我也证实了这一点:数学的神奇。

数学课下课后,我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规律,一个关于平方的规律。我摊开练习本,看见练习本上的密密麻麻的验算过程,突然,一个不起眼的算式引起了我的注意:52-42.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算式,口算也能算出来:9,而9不正是5+4的和么?我又换了一个式子:62-52,结果是11,11也正是6+5的和。我感到非常惊喜,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快要疯了。但是好奇的我又想:这是两个相邻的数的平方,那不相邻的可以么?于是我就又列了一个式子:52-32,并且很快的得出了结果:16,这时,我懵了,一时半会儿得不出结论,这令我很沮丧。

忽然,灵光一闪——为什么不从5与3的和或差来考虑呢?5+3=8,5-3=2,8×2=16!16不就是52-32的差么?我又试了试:72-42=49-16=33。(7+4)×(7-4)=11×3=33,结果一样!我是一个固执的人,继续想:既然正数可以,负数同样适用么?比如(-3)2-52=9-25=-16。(-3+5)×(-3-5)=2×(-8)=-16。又是一个奇迹!这会不会是巧合呢?我换了大数试试:20002-19992=4000000-3996001=3999;如果用规律来计算的话,就是:(2000-1999)×(2000+1999)=1×3999=3999。哈哈,果然简便了很多!真是方便!小小的“+”“-”,具有着无穷的魔力,怎么不能说,数学是神奇的呢?

数学的“魔术”一个个被我“揭穿”,做到这一点,已经够了不起了,可我还誓不罢休,又接着算起了立方:43-33=64-27=37;33-23=27-8=19。这下,我可败下了阵,看来,还是“数学”略胜一筹,它再也露不出马脚了,我也甘拜下风。

——上课铃响了,清脆的铃声听起来格外悦耳,好像在庆贺我似的,取得了“破解家”的称号。虽然我还未看透数学,但是我却认识到数学是奇妙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