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介绍朋友不提名字的作文(以朋友绰号为标题的作文)

介绍朋友不提名字的作文(以朋友绰号为标题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18 14:48:44
介绍朋友不提名字的作文(以朋友绰号为标题的作文)

介绍朋友不提名字的作文【一】

亲爱的小明:

你好!

我是陈约吉,来自浙江省青田县塔山实验小学五(1)班。在这之前,我们素不相识,你来自黑龙江,而我来自浙江,我们远隔千里,而学校举办的“手拉手”活动将远隔千里的我们系在了一起。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能结为朋友。

我先做个自我介绍。一双小小的眼睛挂在脸上,眼睛眯起来,几乎看不到眼球了。

我有时候特别胆小。看到大街上有去的蟑螂,都让我寸步难行;每当一个人走在孤僻的小巷,总感觉有东西在后面跟着,使我浑身发抖,所以我晚上不出门。

我还有一项最引以为傲的特长。比如:跑步。记得有一次,学校举办运动会,我经历了千辛万苦才被选上。到了比赛那天,操场上像炸开了锅似的。欢笑声传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操场上的选手都在热身,而我早已和其他的比赛人员一起在大厅等待了。当喊到我的名字的时候,我的心犹如小兔乱撞,“怦怦”直响,心差点就要跳出来了。我们到了指定的跑道,准备就绪。只听“砰”的一声枪响,比赛开始了。我们像箭一样,向终点飞去,每个人都不分上下,好像一定要拿下冠军似的。眼看就要到终点了,突然有个人追了上来,我像装上了马达似的,飞过终点,拿下了第一名。

通过这次写信,我希望我们能结为好朋友,也期待你的回信。

祝你

身体健康,学习向上。

你的朋友陈约吉

3月5日

介绍朋友不提名字的作文【二】

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似乎全世界的痴男怨女都在为着一个发生在泰坦尼克号上的悲情故事而以泪洗面,伴随着这样的哀怨气氛的是那首听到人们耳膜爆裂的《我心永恒》。一时间,人们似乎全都认识了莱昂纳多和温丝莱特,但我却对这对小白脸+胖妞的组合并不怎么感冒,以至于之后的很多年我始终分不清温丝莱特和莱温斯基。直到2006年的《身为人母》我才重新认识到这个我始终记不住名字的女人,而最近看完斯蒂芬·戴德利的《朗读者》后,我已经清楚的记住了凯特·温丝莱特这个名字,和那张不再年轻的脸。

如果你发现你不可遏止地爱上了比你年长20岁的单身女邻居,与她的恋情即便在分手后还深深地影响了你,可是在8年后的某一天,你惊讶地发现这个令你魂牵梦萦的女人竟然是纳粹屠犹太人的刽子手,而你有证据可以为她减轻罪名,你会怎么做?

这就是《朗读者》给我们呈现的道德困境。这个故事在中年男人伯格凝视着窗外缓缓行驶的电车中展开了回忆。1958年,二战后的德国萧条破败,百业待兴,15岁的少年伯格在电车上突发猩红热了,他独自下车,行走在瓢泼大雨中,最后在一个阴暗狭小的过道里病倒了,一个36岁的陌生女人帮助了他并把他送回了家。三个月后,少年渐渐恢复过来,他来到那个阴暗狭小的过道,手里捧了一束花,他要去感谢那个曾经在他生病时给予过他帮助的女人,但是内心的情欲却使得两人很快卷入了一场激情而秘密的肉体关系之中。

这个陌生的女人叫汉娜,电车上的售票员,她让伯格为她朗读,《奥德赛》、《带小狗的女人》、《战争与和平》,在伯格的朗读中,汉娜像个孩子似的时而痛哭流涕,时而开怀大笑。在伯格即将年满16岁的那个夏天,汉娜突然不辞而别,留下的是伯格的独自黯然神伤。八年之后,伯格再次见到了汉娜,只不过这次伯格是以法学院研究小组成员的身份去法院旁听审判纳粹战犯的听证会,而汉娜,正是被审判的六名罪犯中的一员,1944年,她作为集中营看守人员在火灾发生时没有开门放出被关押在教堂里的300名犹太妇女,被指控犯有谋罪。

法庭上的汉娜并没有像其他一同被指认的罪犯一样极力否认自己的罪行,她坚定异常地坦诚面对一切。“是的,是我做的。”她执拗遵循的规范,她坚守的职责是她眼睁睁看着300人被大火烧的辩词。她那句诘问法官的`话,“换了你,你会怎么做?”却让所有人无语。

对于汉娜这个人物,故事本身就没有直接交代人物的身份和背景,于是汉娜这个人身上始终有一层神秘面纱等待人们五揭开:她在报名党卫队看守人员之前曾经在西门子上班,并有希望升职;战后她在电车上卖票,仍然有机会升职,但她都在那些可能通过得到提升机会的部门没有长时间的留任就走了,没有人知道为什么。直到审判席上,汉娜最终不愿提笔在白纸上写字做笔迹比较以此洗清自己是谋犹太人主谋而背叛终身监禁时,伯格终于明白了那个喜欢听别人给她朗读、在看菜单时神色慌张的女人是一个文盲。但她却拒绝向任何人袒露自己的缺陷,即使替他人受过而终身监禁,也要隐瞒这个卑微的秘密。

此片的导演斯蒂芬·戴德利曾受到一些舆论的批评,说《朗读者》实则是为二战纳粹德国的罪行披上了一层温情的外衣,是对于屠的另一种开脱,甚至站在了理解罪恶的立场上来描绘汉娜这个人物。然而,可能有人没有想过,为什么人们总是能站在历史的高度以一个道德家的伟岸姿态去谴责过去,却不曾想到无论是纳粹、日本侵华、文ge,还是最近的抵制日货法货,在这样的历史事件中,群体的感性永远是大于个人的理性的,也就是说置身于多数人之中时,个人便开始相信有一种难以克服的力量使自己不能不屈服于本能,即便这并不是自己所想的初衷。

有人认为该片很不可理喻,原因在于伯格作为一个律师,在掌握证据的情况下却保持着沉默,优柔寡断,丝毫没有正义感,让一个本来不那么邪恶的女人背负着恶魔的罪名终身监禁,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残酷的?更有人直接发出质疑“沉默是种美德吗”。这里的“沉默”并不单单只是伯格个人的道德立场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一代人关于战后对于前一代罪恶阴影的困惑和反思。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片名所提到的“朗读者”指代的是谁。很明显,影片中出现的“朗读者”是伯格,少年时的他给汉娜读小说,在汉娜被关进监狱里他又将自己的朗读录成磁带寄给汉娜,影片中实际出现的朗读者是伯格,然而如果把纳粹德国的历史比作一本书的话,那么无疑汉娜才是这本书的朗读者。汉娜·舒米兹,经历过纳粹的暴行,以一个刽子手的身份,邪恶与罪恶曾经在她的手里流转,这样对于罪恶最直接的接触,要比下一代从政治从书本上得来的纳粹的印象更为清晰更为真实。但汉娜却是个文盲,不会读写,她在尊严的驱遣下,盲从于法西斯的暴力集团,而法西斯是什么?暴力是什么?人性的罪与恶,极端的主义,残忍的排除异己,这些对于一个只想“找份工作”的汉娜来说显然太过于遥远,她知道的只是找份工作和尽职尽责而已。

这就让汉娜这么一个人陷入了一个道德的困境中,是谴责她还是同情她?一方面,她的确曾经犯过劣迹斑斑的屠,另一方面,她的所作所为或多或少是一种群体的无意识行为,是一个卑微小人物在风雨飘摇的大环境中的迫不得已。面对着这样一个困境,已经掌握证据的伯格选择了“沉默”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这件事上的主流态度。伯格被两重罪恶感折磨着,这两重罪恶极端矛盾。作为战后德国的年轻一代,他看到甚至痛恨上一代所犯下的罪行,这是忏悔无法弥补的弥天大罪。所以,他认为汉娜是有罪的,这种罪状不容辩驳,是应该受到审判和谴责的,因为她不仅参与其间,而且作为集中营的女看守她还间接参与了对于犹太人的迫害;但作为对于汉娜的秘密有所了解的伯格来说,他又希望法律能够赦免汉娜。在监狱的食堂,伯格握住了汉娜缓缓伸过来的手,他狂热地爱过这个女人,并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这个女人,但这个女人因为忠于职守而充当的无辜刽子手又是无法救赎和原谅的,原谅她,从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对自己道德观的背叛,伯格收回了还没有来得及温热的手。

一切都结束了吗?汉娜问伯格。一切都结束了,离开了监狱,汉娜再也不会收到录音带了,也不会有人来探望她,她心中仅存的一点温情都将消散开去,在就要回到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来之前的某个日子,她选择了结束自己66岁的生命。而对于自己那个卑微的秘密,伯格始终也没有说出去。

但,沉默是一种美德吗?我不相信你的答案。 

介绍朋友不提名字的作文【三】

最近重温了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提名电影《朗读者》。本片的背景是二战后满目疮痍的柏林。因机缘巧合少年米夏与中年女人汉娜形成了一段不伦之恋。双方卷入了一段激情而秘密的关系。而尤为浪漫的是汉娜极喜欢听米夏为她朗读书籍。片中大段大段的描绘了米夏或富有激情或深情款款的朗读。而汉娜则是痴迷的聆听,甚至情动之处会伏在这个孩子的肩头痛哭流涕。

然而在他们交往加深,矛盾也随之而来。在又一次的激励争吵之后,汉娜却突然不辞而别,留下米夏暗自神伤。8年后,米夏已经是法律学校实习生,在毕业之前参加了一次对纳粹战犯审判的旁听。让这个孩子意想不到的是,被告席上站着的竟是他深爱着的女人,汉娜。

在法庭上,法官问汉娜为什么不放出关在着火的教堂里可怜的犹太人,而是选择眼睁睁看着他们被大火吞噬时,汉娜逻辑混乱,字不成句慌张的说,“因为我们要对犯人负责,放他们出来会难以控制场面!”米夏哑口无言。他对汉娜深深的失望了。他不明白为什么汉娜会如此冷,这和他之前认识的会被教堂里唱诗的孩子感动到哭泣的善良女人判若两人。一个是天使,一个是恶魔。

之后的审判中,汉娜遭人诬陷,被控为主谋者。在求证汉娜的签名笔迹时,汉娜的双手颤抖,汗如雨下。米夏突然意识到汉娜不会写字,她是个文盲!可是汉娜放下了笔,宁可承认自己是个恶魔也不愿意暴露自己是个文盲

这个孩子对汉娜既痛苦又深爱,一颗心被她所折磨。他开始给在牢狱中的汉娜寄他朗读书籍的录音带,那是她从前的最爱。汉娜靠磁带和书籍自学了写字认字,她给米夏写信写很多很多信。可是米夏从未回复。

米夏不懂汉娜深切的自卑与虚张声势的骄傲,不明白她内心的慌乱与对知识的渴望。汉娜对米夏的爱低到了尘埃里,也胆怯而小心翼翼。她是可悲的一个女人,米夏遇到她爱上她却不能明白她更是个可悲的爱情故事。

当老年的汉娜即将刑满释放时,米夏来看她,她的眼中满是爱怜。可米夏却问她,学到了什么。汉娜知道,米夏的潜台词是:你后悔了吗?你忏悔了吗?她的内心痛苦万分,为了让米夏失望,赌气地说,“我学会了朗读。”

其实汉娜忏悔了明白了,内疚一直缠绕着她。最终,她在牢中上吊自尽,结束了自己苍老的生命。遗书上未提米夏只字片语。

当米夏明白时,一切都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