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小战马读后感200字作文(五年级战马读后感230字)

小战马读后感200字作文(五年级战马读后感230字)

更新时间:2024-03-17 13:20:00
小战马读后感200字作文(五年级战马读后感230字)

小战马读后感200字作文【一】

《战马》是一部描述一战时期的电影,不仅以唯美的画面感人,更重要的是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人心。一匹战马一生的遭遇和这个时代的社会大环境紧密相关,与这匹战马相关的人和事反映了这个时期社会的特征以及人们的内心世界,整个社会的风情风貌。电影细腻的描述,惊诧的不仅是观众的眼球,震撼的更是人们的心灵。

电影从始至终没有一个达官显贵级的人物出现,没有人在那里长篇大论地说教某一方面的大道理,但每一位角色都成了观众心中的主角,每一个小小的情节都很感动人。

好喜欢电影中农舍里的那只大白鹅,跟在主人后边叫着并扭来扭去,还会殷勤地给主人开柴门,看到家中来了不受欢迎的`人就追在人家身后又是叫又是咬……可爱极了。

在战争年代,很多人的生命就像芸花一现,美丽却短暂。那个农场主漂亮的小孙女,为了保护战马不被德兵抢走,竟把两匹战马藏在自己闺阁中,这样一个善良活泼美丽的生命正值花季却终止于这场战乱。电影没有说她是怎么的,留给观众去想像……

面对一场残酷的战争,有时一个士兵也只是一匹战马而已,那些娃娃士兵甚至还没搞清楚一场战争的意义就丢掉了宝贵的年轻生命。在这里为那两位德国亲兄弟娃娃兵短暂的生命而祈祷,他们一个14岁,一个16岁,因犯了“逃跑”罪被他们的长官给毙了……

骄勇的英纯宝马也曾被迫给入侵的德军拉运大炮,但这丝毫无损于它作为一匹优秀战马的英雄形像,也丝毫不影响主人对它的情感以及所有士兵对它的喜爱。

阵地上当英、德两国士兵解救被铁丝网穿肉缠绑的筋疲力尽寸步难移的战马时,人性的暖流暂时缓解了人们对战争的恐怖。当那两个年轻的士兵以掷硬币方式决定这匹战马归属时,顿觉年轻是多么美好,连他们的做事方式都可爱的让人莞尔一笑!

当这匹战马历经风险与它的主人重逢在战地抢救所的时刻,它的主人何以在两眼受伤看不见的情况下凭心灵的感觉知道那是它的宝马呢,而这匹宝马与主人分离了四年多竟能记得主人的呼唤声!电影告诉我们,人与动物(牲畜)是完全可以沟通的,只要付出真情,听不懂语言也可以读懂心。

浑身伤痕累累又挂满泥垢的战马得救了,银幕内外禁不住百感交集、泪流满面。在大家的倾囊帮助下,这匹战马终于和它二等兵的年轻主人团聚还乡,天空依然布满厚厚乌云,但霞光却穿越云层照耀四方……

看完电影《战马》,对和平的理解多了一分悲壮,这分悲壮来自于电影中的每一位角色,每一个场景。当战争来了,连牲畜都要背负一定的责任。我们要感谢的不仅是那些为了保护和平而牺牲在战场上的战斗英雄,要感谢的还有在战场上默默奉献的一匹匹战马。

从电影院出来,心情仍在激动中。能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大的幸福。保护和平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无论你年轻年老;保护和平更是生命的责任,无论你是人还是一匹战马!

小战马读后感200字作文【二】

今天下午,我们五六年级都在教室观看《战马》这部电影。

开始了,我们都安静下来认真地在观看。《战马》这部电影讲述了在农村里发生卖马的故事,第一匹马是一匹又高大又强壮的马。一个农民很想得到这匹马,一激动说用三千英镑买下这匹又高大又强壮的马。当时他是因为喝多了酒,说出了这个价钱,他回到家把买马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妻子。妻子很是生气,又骂他是笨蛋,但也没有办法了,马已经买回来了。但他的儿子却很开心,他的儿子想很快地训服这匹马。一开始他就被马踢了几脚,他没生气,也没有放弃。为了能训服这匹马他给很多燕麦给马吃,这招还真是有效,马听话了不踢他了,他教会了马站稳不动,听到主人吹口哨就会走到主人身边等技能,真是太可爱、太聪明了。他还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乔伊”。后来这匹马被子军队的人购买走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想到了祖父家里养的那条狗。虽然最后那条狗被祖父卖走了,但我还没见过那条狗几次、没跟它玩几次就被祖父卖走了我很不高兴。我回祖父家进大门时它都会以为我是坏人“汪、汪、汪……”不停地叫,我祖父就会骂它没用,说我是小主人,不要叫了,要认得小主人。在吃饭的时候我都会扔点肉和骨头给它吃,后来慢慢地认得我了,我又给了它吃得食物它见到我就没有“汪、汪、汪……”地叫了,还会摇摇尾巴,我也开心地摸了摸它的头。但是我以后再也不能听到它的叫声、再也不能见到它了、再也不能摸它的头了。

《战马》这部电影很好看,我要多看几次。

小战马读后感200字作文【三】

从一开始,albert和joey的命运就纠结在一起了。

他看到它出生,看到父亲冒着没钱交租的风险把它买回来时,简直就像见了失散多年的兄弟。在我看来,albert和joey的感情并不是人与宠物之情,而是一起成长的兄弟之情。骑马与小汽车较劲的19岁少年和看到围墙就还会退怯的小马驹不正是同一个人吗?他用印第安人的办法呼唤它,挡在父亲枪口下救下它,和它一起在众人不可置信的眼光下耕一块石块乱布的荒地:大雨倾盆的那一刻起,随着泥水、汗水和水交织在一起,这对兄弟获得了他们的第一次成长。

虽说那个暴风雨的夜晚给albert一家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打击,与之相比,整个世界才正是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joey从此开始了它的战场生活,主人从英俊早逝的英国军官到令人同情的德国兄弟,到善良的意大利小姑娘,到后来的德军下士;它从最开始威风凛凛的骑兵坐骑,到拉载运送伤病的马车,直到拖运沉重的罪恶炮火。战争,从每个人的手里夺走了他们的一切。财富、健康、亲情、生命……而且不管你曾对父母许下过怎样的誓言,住在多么美好的世外桃源,终究躲不开战争带来的梦靥。

战争总有结束的一天,因为人性不会永远被纳粹精神湮灭。当同伴永远的倒下了,joey久久不愿离。但战场上的火光四溅中,它醒了,与生俱来的野性和奔跑的终于醒了,迎面而来的坦克,轰隆隆作响的炮声,密密麻麻的铁丝网,都不能使它畏惧后退,但它还是受伤倒下了,就像一只走失的小猫,只能呜咽着舔舐伤口。两军对垒的无人区,竟因为一匹受困的小马产生了联系。不愿轻易动粗的英国绅士,认真严谨的德国人,同时救了joey。命运给人类开了多大的玩笑,这些人本可以做很好的朋友——就像巴顿说的,这狗娘养的战争!

19岁的执拗少年和小马驹肯定没想到,4年后会这样再见面。他看不到它流的伤口,它也无法像以前那样疾驰着奔入他怀里,但一声猫头鹰口哨响,它还是找到了他。战争给他们留下太多关乎痛苦、离别、失的印记,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就像joey的四蹄飞雪那样无法抹。

战争,让joey和albert再次成长了,不愿耕田的小马在战场上为同伴分担重量,战场上albert没有抛弃农场主的儿子,但经受这一切,并不是他们想要的吧。夕阳下出现了albert和joey疲惫归来的身影,他的父母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但有更多人像艾米丽的爷爷那样,在战争中失自己的一切。

希望地球所有角落不再有硝烟弥漫,希望世界永远和平。

两年前一部《忠犬八公》让我哭到肝肠寸断,从此对狗另眼相看,此次《战马》一出,泪湿衣衫,端端地让我对马这种动物也生出了无限好感。

也许是看多了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谊,感动的临界点随之提高,人类已经轻易感动不了我了,所以后来越发喜欢看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起初在选影片时,一听朋友说《战马》是讲一个人跟一匹马的,我就决定选它了,那时甚至没有留意到导演竟是导过《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奥斯卡影片的斯皮尔伯格!

影片是从德文郡一个宁静的农场开始的,那时战争还没有到来,天高地远,云淡风清,我们的主角出生了,翻个滚就成了一匹小马驹,艾格特看着它从出生到渐渐成长,想来从那时起,情谊已经潜移默化滋生了,所以后来艾格特的父亲几乎倾家荡产买回这匹还没学会耕地的小马时,艾格特也顾不上家里诡异氛围,是满心欢喜的,他给马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Joey。不得不说艾伯特是个相当有耐心的人,他孜孜不倦地训练着Joey,而聪明的Joey也没有让他失望……

影片第一感动我的地方,很快出现了,贫瘠的荒地,每一犁下去,几乎都是石头碰出的火花,要在农场主限制的时间里把这片荒地开垦出来,人人看来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大雨倾盆里只有那一人一马在拼命挣扎,然后奇迹出现了,被雨水浸泡过的土地开始松动,对于大地破开导演给了一个长镜头的特写,我那时能想到的词语只有披荆斩棘、所向无敌,Joey的形象在这里已经奠了一个基。

说了那么多还没有进入正题,真正的故事其实从这里才开始——战争爆发了。

为了保住农场,Joey不得已被卖给部队充当了一匹战马,炮火连天中,一匹马自此开始了它颠沛流离的生涯!第一个拥有Joey的英国军官无疑是信守承诺的,他答应艾伯特好好照顾它,他也确实那样做的,只是烽火岁月战争无情,一场对德军的突袭战,最后以英军的全军覆没而告终,导演没有刻意描写英国军官被炮弹打中的画面,镜头只是在他脸上定格了两秒,再一个换镜,人不在了,一场惨烈的大战之后,遍地横尸,仅仅剩下一棕一黑两匹战马。

收编进入德国军营,Joey迎来了第二个拥有者,一个德国士兵,也许这个士兵心里并没有装太多崇高的理想,军人的荣耀荣誉在他眼里并不算什么,他牢牢记住的只有临走之前,母亲嘱咐的一句话,保护好弟弟,所以当他14岁的弟弟要跟着军队上前线时,他一把将弟弟从军队里拽了出来,跨马飞奔绝尘而去。只可惜逃兵没有活路,战争充分展现了它的冰冷跟残酷,兄弟两个被抓住,就地枪决了,如果纯粹让我们看亡,我们不会很揪心,我们所不能释怀的是两兄弟之前探讨生活探讨女人时那幼稚可爱的神情。

被遗留在风车房里的马,成了法国老农场主与他孙女的所有物,小女孩天真地训练Joey跳高,这里一段欢愉的气氛暂时冲淡了乱世的硝烟,只是好景不长,小女孩骑马让德国兵发现了,小女孩在爷爷的保护下脱险,两匹马辗转又落到德国军队手中了。

Joey跟它的伙伴被带到前线,德国军官要用它们托运沉重无比的铁枪钢炮,虽有识马人好话说尽,奈何上层军官不听,定要逼着黑马顶缺拉那些重型武器——电影放到这里也出现了一幕感人的画面,黑马不肯就范命悬一线,Joey从后面冲上来,决然地代替了自己的同伴托起了那些钢炮,两匹马于战火之中结下的情谊,在这里体现得最是深刻。

千里良驹终是抵不住重负荷的工作,黑马重伤去,也许是物伤其类,也许受了惊吓,Joey跃过坦克,疯了一般乱冲乱撞,最终冲进了英德两军对垒的战火无人区。相信只要是看过《战马》这部影片的,应该都会对接下来的这一幕印象深刻,为救这匹被钢铁丝牢牢缚住的马儿,一个英国士兵和一个德国士兵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认识你很高兴。”“开战的时候记得躲子弹。”(原话也记不清了),两个不同国家互不相识的士兵各回阵营时还在彼此关心——战争,在这一此真就显得无比的肤浅和可笑,斯皮尔伯格果然是个有深度的导演,他能用搞笑的语言和画面掴出最响亮的一巴掌。

Joey虽然几易其主,但它真正的主人还是艾伯特,自从它被军队带走以后,艾伯特从未停止对它的牵挂和想念,选择参军,一多半原因也是为了要找他的马。

又一轮冲锋开始了,当号角声吹响时,士兵们只能往前冲,弹火四飞硝烟滚滚,许多都是刚出战壕就已经倒下了,年轻的艾伯特也是惊慌失措的,但是再稚嫩的人在战火的洗礼下也会也必须变得勇敢无惧,因为这里活下去的唯一办法,我们看艾伯特穿越烽火线救下农场主的儿子,看他一个炸弹炸掉德军的雕堡,看他最先冲进敌军的战壕,不得不说,战争,不能承受的痛,它却能迫使人成长。

我想起艾伯特的那个朋友了,兴许是长官想保他一命,所以不让他冲锋现阵而只命他留守战壕,他的任务是若看到有士兵后退,就开枪打他们。但当真正有士兵逃回战壕的时候,他没有开枪,而是选择冲进了战场,他注定是要的。

艾伯特比他幸运一点儿,毒气弹只是弄瞎了他的眼睛,因为看不见,所以他与Joey近在咫尺却擦肩而过,直到Joey因为伤重要而被勒命枪毙时,艾伯特才凭他们特定的沟通方式找到它。一人一马,隔了四年之久,隔了整整一个战火时代,终于再聚。

而战争到此,也宣布结束了。

部队有规定,艾伯特不能带走Joey,但故事的结局还是团圆的,拍卖会上,曾经那个法国农场主出现了,为了他已经去世的孙女,他不惜一切代价拍下了这匹马,却在听了艾伯特的故事后,将Joey还给了他。

一人一马在落日黄昏下,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