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红色地标观后心得作文800字(红色基地参观感言作文500字)

红色地标观后心得作文800字(红色基地参观感言作文500字)

更新时间:2024-03-15 07:33:06
红色地标观后心得作文800字(红色基地参观感言作文500字)

红色地标观后心得作文800字【一】

共一片天空,流动着一样的风,每个人的世界都不同。——题记

两个生活在不同世界的少年,两个性格天差地别的少年,两个虽然大有不同,却拥有一样的纯洁的心灵。

魏程,一个留恋网络的冷漠富家公子,高占喜,一个空有雄心壮志却面临退学的“山里娃”,截然不同的一切,当他们角色互换将产生怎样的结局呢?

在这部影片中,许多情节是我潸然泪下。两种不同的父母爱给我带来无比的震撼。在魏程家中,父母虽然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她,可在心里对他十分的关心。在魏爸爸的话语中,虽然让人感觉无所谓,只要他快乐就好。可仔细听听你可以听出一种心痛、无奈。我的父亲也是如此,表面看不出他内心的想法,但是细想一下从他的一句“在学校好吗?”之类的语言就可以表露无疑。父爱终是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却一定不可缺少。而高占喜的爸爸是从行为中体现,他很少说话但却一个动作则可以使父爱完全体现。两种母爱也有很大的区别,魏母有一种溺爱的成分存在,但这种溺爱只是每一个母亲的天性,高母则是一种朴实无华的爱,没有过多的想法,只是纯纯的爱。

爱的不同也养成了他们不同的性格,但他们的心却是一样。换了角色的他们,渐渐地明白了一切:魏程心中的阴影渐渐消失,懂得了父母无言的爱;而高占喜也通过了这次变形明白了钱多不一定快乐,贫穷也有它的美。

从两个少年的心灵分析,魏程的冷漠与留恋网络,只是一种无言的寄托,只是感情无处宣泄罢了。高占喜对外界城市的好奇、对网络的好奇,只是每个“山里娃”都有的思想而已。两个小孩都没有错,两对父母也没有错,只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是很普通的事情,互换打开两个孩子的心扉,打开父母对孩子更多表现的爱。

一万个理由比不过片刻的沉默,了解比拒绝更容易沟通。尝试换一个角度看世界他将变得不一样。——后记

红色地标观后心得作文800字【二】

“缅怀先烈,重温誓词”,这是我们党校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是让我们牢记革命先烈的遗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一名永远先进、先行、模范的优秀大学生。当站在七十三军烈士墓前时,心中肃然起敬。是他们的奋力拼搏才为我们换来了如此和平幸福的生活啊!我们要时刻谨记,把保持先进性视为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把这种责任和义务转化为一种压力、一种动力,时刻提醒自己、激励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为祖国和人民的幸福尽一份力。

革命先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抚今思昔,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有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无数革命先烈,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上下求索,经受百般磨难,付出了鲜活的生命。透过鲜红的党旗,我们仿佛又看到在军阀铡刀前毫无惧色的刘胡兰;透过鲜红的党旗,我们仿佛感受到江姐在敌人酷刑下那撕心裂肺的痛楚;透过鲜红的.党旗,我们仿佛又听到英雄儿女们的豪迈呐喊。他们用生命对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给予了生动地阐述。在他们的激励下,一代代共产党员冲锋陷阵,前仆后继,取得了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使党旗飘扬在困难中国的每一寸角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虽然没有与火的洗礼,没有枪与炮的轰鸣,但确有象雷锋、铁人王进喜、焦裕禄等等为社会主义的向前迈进添油加力的新中国的建设元老;在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前沿,孔繁森、牛玉儒作为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又为我们阐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深刻内涵。

今天,当我们站在新世纪的春风里,沐浴在新时代的阳光下,那过去的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岁月和艰辛历程应该深深地铭刻在我们心里,新的形势和任务赋予共产党员先进性新的时代内涵,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端正人生态度,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确定正确的方向,同时促进自身能力的全面提高。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时代与国家的重任,让我们携手努力,用激情和活力谱写中国新时代建设宏伟乐章的最强音!

红色地标观后心得作文800字【三】

深圳公子哥易虎臣,是一个厌学、攀比心很强、狂爱手机的“富二代”。他称生活老师为“咆哮体”;爱捉弄同学;开玩笑不分场合;上课时不听讲;完全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为了iphone4s,他答应爸爸参加了《变形记》。

山村少年吴宗宏,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爱学习、尊敬老师、有梦想的孩子。他从小丧父,母亲改嫁,但难得的是,继父对他意外的好,靠采松脂供他和弟弟妹妹上学。为了渴望已久的大城市,他参加了《变形记》。

易虎臣来到山村后,发现尽管这里的条件差得可以,但这些山村孩子的热情让他感受到了从没有过的友谊和温暖。这个城市里的公子哥现在每天吃洋瓜拌饭,真让人无法置信这个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他,是如何忍受每天只吃洋瓜的。在二十二个孩子中,易虎臣却特别关注一个叫“小黑”的孩子,处处关心他、照顾他;教他街舞;为他找失踪的爸爸......曾经最不受欢迎的公子哥,因为这些山村孩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吴宗宏这边又怎样了呢?

朴实的吴宗宏来到了他做梦都想来到的大城市,有如亲生父母的家人;大方爸爸给的一千块作为见面礼;条件超好的学校;亲热的同学......这一切都让吴宗宏感到无比幸福,但幸福来得太快,一切如同做梦一般。经历了很多的吴宗宏,猛然发现:这一切都不是他的,如果这真是一场梦的话,是要用努力来实现这个梦的。

七天的时间很快到了,山村孩子和深圳孩子都对易虎臣和吴宗宏依依不舍。经过了“生离别”,易虎臣来了个360°的变化:第一次为家人做饭,把iphone4s抛之脑后......易爸易妈欣慰的笑了,他们的宝贝终于长大了......吴宗宏也变得更自信,他会为了自己的梦想更努力,直至实现......

看完后我深深被感动了,同时也意

红色地标观后心得作文800字【四】

《勇士》是一部动作性很强的影片,难能可贵的是影片不仅仅只为动作而动作,除了紧张激烈、视觉冲击很强的战斗场面,影片还赋予了正确的思想内涵。曾几何时,历史虚无主义泛滥,很多描写革命历史的作品,只有纯粹的故事而无前因后果和理想信念,更有恶意篡改历史的作品在误导、毒害着我们的青少年,各路神剧充斥了我们的文化宣传阵地、网络荧屏。《勇士》基本遵循了历史的本来,所以我们才能听到“我们中间谁不是与土豪劣绅、贪官污吏有着深仇大恨”、“为了理想、信仰”、“同志”(虽然有些地方仍然以兄弟相称等等这样的台词。影片将战士们的坚定顽强与英勇献身,一步一步铺开、深化、强化,而观众的情感与情绪也在红军战士的战斗与牺牲中一点一点被感染。

一开始,战士娄山关的让人一惊,因为之前影片毫无征兆,在树林里行军的红四团突遭川军埋伏,娄山关被子弹击中倒下,一句话都不曾留下。此时,观众心里一紧,但还没有引起情感上太大的波澜,只是自然地认为,打仗,牺牲是避免不了的。但随着剧情的推进,战事的紧张,及至山娃子跑、王冬宇累,不禁就让人眼眶湿润了。在与敌人争分夺秒的赛跑中,有人倒在了路上,有人倒在终点前。最后,攻打铁索桥,几十位司号员,号角齐鸣,突击队员在两岸密集的火力中冒前进,直至胜利攻达对岸。在这一场向而生的战斗中,勇敢、悲壮、冲锋、无畏、牺牲……这个时候影片的情绪达到高潮,观众的情感也达到高潮。

我在这样的泪眼模糊中看完影片,听着胜利后的红军将士们山呼“红军万岁”,心思伴随红军战士的足迹,去往远处的雪山——长征途中,更艰难的跋涉正等着他们呢!

影片既有王开湘杨成武红四团飞夺泸定桥的史实(据说红四团也是红军中最能打仗的团,又有神炮手是俘虏川军士兵的虚构(真实的神炮手是红军战士;影片既有枪战中的视听冲击,又有细节上的管中窥豹(影片尾声,一只草鞋被木板上的一颗钉子挂住,周边尚有迹——这个镜头乃神来之笔。影片情感表达有催人亢奋的司号齐鸣,也有溪水润物般的隽永。譬如因为赶时间,红四团需要紧急开拔,他们不能继续等待与堵截敌军交战的廖大强等人。全团战士包括团长政委都依依不舍默然前行,回望后方,一片空寂的草地忽然闪出廖大强的身影。这时候全团将士并没有欢呼胜利般的跑回去拥抱廖大强,而是默默继续向着泸定桥方向前进,步伐更加坚定!不过,我也会这样想,如果这个地方处理成廖大强最终没能回来,草地静寂的空镜头是不是更能触动观众内心的柔软呢?当然,这样一来,廖大强这个人物就不能参加影片最后的夺桥重头戏了。

黄开湘团长,是红四团的魂,也是影片的眼。李东学的表演,让我想起老演员蓝马在《万水千山》里的表演。而李东学,更赋予人物一种略带忧郁的诗人气质,沉静而又充满性。指挥夺取泸定桥一战,他手臂一挥充满阳刚性一声吼:“前进”,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及语音声调极富感染力,将一个意志坚定、不屈不挠、英勇善战的青年军官立体呈现,那一刻,你真的就明白了他为什么会是红四团的魂!顺带说一句,李东学有一个侧面镜头,像极长征时期的毛泽东,他的诗人气质与坚毅面庞,当可以去演绎领袖毛泽东。据说,李东学为了表现腿部受伤瘸腿痛楚的感觉,拍戏时在鞋子里放了一粒石头。演员如此敬业,黄开湘的成功乃水到渠成。

自然,影片中其他演员的表演也可圈可点,聂远、于小伟、宋佳伦、徐洪浩、王梓程、郑好等众多演员,以他们的阳刚、坚毅,还原了八十年前的红军硬汉。看多了雷剧神剧,对于《勇士》这样的良心剧,惊喜之情难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