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关于春节的知识和作文(关于春节的作文350个字以上)

关于春节的知识和作文(关于春节的作文350个字以上)

更新时间:2024-03-12 03:06:21
关于春节的知识和作文(关于春节的作文350个字以上)

关于春节的知识和作文【一】

那么体育的功能是什么呢?还不如学好语数外,知识最实在。肥胖一族说,运动可以减肥;心管疾病患者说,运动不利于身体健康;缺乏运动能力的人说,你跑来跳去,太不安分……这种对运动有偏见的人各执一端,众说纷纭。其实体育运动中蕴含无穷的知识,只有去挖掘,你才会明白其中的奥妙,这正如地下的宝藏,只有挖掘它,才能发现其价值,否则,它就会沉睡大地,鲜为人知。

生命在于运动。它能让你容光焕发,延年益寿。有句长寿秘诀:“饭前一杯酒,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酒能促进液循环,增强分子细胞的活力;跑步行走让名骨骼关节得到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运动是高山之巅的晨曦,照亮了残弱的身体,让弱者重新振作,让强者更加健康,正所谓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体育是美丽的使者,塑了人体的匀称 与协调。体操运动员那优美的动作,矫健的体态, 柔美的曲线,使人变得健康美丽。三军仪仗队那威武而有节奏的步伐,整齐中含有刚毅,响亮中蕴藏着坚强,大有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给人以震撼,给人以壮美。

体育是正义的使者,体现了生活中我们追求的的公平合理。速度用一分一秒支计算,高度用一分一厘去衡量 。差一分你不能夺冠,少一秒你拿不到金牌。运动健将要想取得成功,不能靠投机取巧,不能弄虚作假,不能请客送礼,不能暗箱操作,而只能靠本领与意志的完美结合。如果谁服了兴奋剂,玩弄诡计达到了欺骗同伴的目的,有朝一日,阴谋被揭露,必将名声扫地,遭世人唾弃,因此,正义不容践踏。运动神圣不可侵犯。

体育是一种乐趣。你一旦走上运动场,一切烦恼会抛向九霄云外,内心充满欢乐,液流动加剧,思路开阔,条理清晰,潜能充分发挥。它使忧伤的人心情豁然开朗,让愉快的人笑声更加响亮,胸怀更宽广,意志更坚强,宠辱皆能忘。

体育是培养人的.沃土。可以增强民族素质,矫正畸形的躯体,防病于未然,使人积极向上,使人懂得礼仪,懂得新生懂得竞争,懂得规则,懂得奋斗,拼搏的内涵。

体育是和平的象征,是友谊的使者。在各民族中架起了一道平等的桥梁,使世界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公平竞争,切磋技艺,共同进步。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在即,我们要通过运动会把和平的种子撒向五湖四海,让友谊之树常青,愿世界的明天更美好。

运动中有无穷无尽的知识,让我们携起手来,在运动中健身,在运动中感悟生命的价值,在运动中去体味知识的真谛,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

关于春节的知识和作文【二】

作家就是要写作,写作,再写作。

只有在不断写作中,才能知道什么写得好什么写得不好。面对辽阔的世界,怎样用一笔概括,面对一粒沙子,怎样展开一个世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的诗句,也可以用写作来套用,写作上万卷,下笔顺如神。

我们在台下听钢琴家演奏优美的曲子,如醉如痴,如歌如泣,如风如雨,如爱如恨,交错有序,音律活跃,真是枚不胜举。

然而,钢琴家在演奏前,日夜锻炼着,有辛酸,有泪水,有烦躁,有气,有恨,一切所谓的挫折,他(她)都得面临,每一天必抽一定的时间来炼琴,也许为了生存或生活,但是多的是出于兴趣和梦想,那就是让自己可人们享受到音乐的力量和激励。为了辉煌的时刻,付出岁月的艰辛。

我们站在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面前,我们惊讶,我们遐想,我们震撼,我们追忆,我们喜悦,我们思索,我们发问等等。对蒙娜丽莎的微笑产生五彩缤纷的想法,为什么呢?因为画家画得达到了极致。就犹如民间流转的故事,画龙不敢点睛,一旦点了眼睛龙就飞走了,画了九龙点了八条龙就飞走八龙,只剩下不点睛的龙。当然只是对画家的赞美,画得太神奇且美丽,就像真的有龙那样。

然而,达芬奇在画这幅名作之前,作的画不知有多少呀,有一个成为佳话的故事,就是他画蛋。一个鸡蛋粗看是圆的,或是偏园型的,但是入画的时候,却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作画,使鸡蛋有千种万种的姿态。用几何学的观念,一个园可以分出许多的面,因为一个园也可以当作地球或星球那样。达芬奇从辛苦的锻炼画蛋中领悟作画的本领和意境。从此不断的开发一条光明之路。

古代有一个著名的书法家用一个湖泊来炼笔,这可想而知,他日夜锻炼笔墨的辛酸。

现在的运会将儿们,为了实现自我和为国争光的那时刻,他们曾洒下多少汗水和泪水。

曹雪芹花了10年写成《红楼梦》,如今却有上千万人砖进红学里。

司马迁花18年的岁月写成他的《史记》,并且在艰苦的环境里,让你震撼。

李时珍用27年的时间写了他的《本草纲目》,给医学留下光辉的一页。

哥白尼撰《天体运行论》用了30年,这样的精神就可以鼓舞你的人生。

马克思奋斗了40年写成《资本论》,今天中国把它捧为真理对待。

雨果写的《悲惨世界》用了30年,是人们精神的粮食。

歌德用60年的光阴来写他的《浮士德》,光光为他的耐心和写作精神就敬佩。

作家就是在写作中更生新的生命。写作就是生活,写作就是思想,写作就是精神。

没有不写作的作家,就犹如没有不弹琴的钢琴家,没有不画画的画家,没有不写字的书法家,没有不运动的运动将儿。

关于春节的知识和作文【三】

记叙文阅读方法:用心读懂全文→提炼中心大意(人、事、情、理)→认真读题干,明确思路→答题扣词题干中的关键词→要点要尽量齐全(分值)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描写方法: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神态,细节描写。

3、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4、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5、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6、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7、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8、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9、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10、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11、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12、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是插叙的一种)。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⑶ 插叙作用三种:

作用:插叙了……内容,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成因 / 与……形成对比,突出人物形象或中心 / 交待时间缘由,为后文作铺垫。

13、记叙人称: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第三人称(他、她、它。

14、划分层次

(1) 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 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 总分总(掐头去尾)

15、 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 (2)以物件为线索(看题目)

(3 以事件为线索(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

(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找文中感情变化鲜明的词语)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16. 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 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17、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含义:

A、双层含义

[表层和深层](表层:表面指……)(深层:实际指……:象征……:联系文章中心)

B、一语双关。

作用:

A: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结构严谨。

B: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文章的主题。

C: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含蓄新颖、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指题目中运用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

18、开头句作用:

A: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往往使用倒叙手法)

B: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运用景物描写)

C:开篇点题

D:总领下文

19、中间句作用: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20、结尾作用:

A:(有议论、抒情)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升华感情。

B:含蓄隽永,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C:照应开头(首尾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21、概括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品质 :(四种方法)

A摘文中词语;

B看具体描写;

C看所写事件;

D从不同角度全面概括。

22、概括事件:人(主人公)+事(起因+经过+结果)

总结中心:本文通过记叙(描写)……事(物、景),揭示了……的道理,歌颂(鞭挞)了……的品质(现象),表现了我……之情。

23、详略作用:详写……,略写……,使文章详略得当,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24、修辞句或描写句有什么作用:(赏析题多见,注意选择赏析的句子)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句: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的心理(性格、品质、形象)等。

拟人句:把……拟人化,生动活泼地表现了它……的特点。

排比句:增强气势,使语言酣畅淋漓,使感情更加强烈。

对偶句: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和谐、铿锵悦耳。

设问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句:强调,加强语气等;

对比句:强调了……突出了……

反复句:强调了……加强语气

描写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心理(性格、品质、形象)等。

哲理句:点明中心,深化主旨,升华感情,揭示了……的哲理,给人启迪或教育。

25、写作手法:对比,衬托,照应,铺垫,象征,欲扬先抑,借物抒情,以小见大。

对比:通过……与……什么对比,鲜明地突出了……的形象。

衬托:用……衬托……,鲜明地突出了它……的形象。

照应:相似性照应;对比性照应;因果性照应。

26、语言风格:

A生动形象,优美清新; B朴实真挚,通俗易懂; C幽默诙谐,富有趣味;

D语言犀利,讽刺性强; E深邃含蓄,哲理性强; F大气磅礴,气势如虹。

27、环境描写作用:

A:渲染气氛:衬托…的心情

B: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C:衬托人物……的性格

D:暗示人物命运走向或推动情节发展

E:突出了文章的主题F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和场景

28、重点词语的品析:

A:①词的含义:具体分析该词的意思,判断用修辞否,若用,按赏析题回答。

②没用修辞,一般揣测这个词的施事者性格、原因、感情等。

B:某词是否能换成另外一词,:一般不能换,要结合语境分析原因,词的表达效果如何好,而换后不能达到这一效果。

C:前后两词是否矛盾:一般不矛盾,两个词语从不同角度而言针对不同内容(分别说出什么角度什么内容。)

29、重点词的深刻含义

A:抓关键词,解释词的含义,若是比喻句,写出本体。

B:把关键词替换成理解的含义,再重新连句组成完整句意。(相当于用自己的话替换原文话;还要结合语境联系中心)

30补充类试题:

A:补充过渡性语句(倒叙与顺叙的交接处;场景转换处等)

B:补充开头或结尾(注意首尾照应和点题;注意考虑首尾作用;注意中心需要)

C: E:题目(结尾处重点词:线索)(一般联系中心)补充人物话语(称呼、礼貌语;结合语境要说的内容)

D:补充描写(动作神态心理等)(注意要符合语境,注意人称使用和叙述的立场)

31、原因类题型

要注意结合语境(上下文搜索或概括(一般联系中心)。

32、写作特点:

A:写作方法 B构思技巧 C语言特点 D描写人物方法 E:结构

33、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34、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35、一句话中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