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深入研究与不深入研究的作文(认真研究善于探索的作文)

深入研究与不深入研究的作文(认真研究善于探索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09 08:36:53
深入研究与不深入研究的作文(认真研究善于探索的作文)

深入研究与不深入研究的作文【一】

对此,笔者认为高考作文议论文写作中如果能巧妙地使用引证法,文章就能充分体现高考发展等级的“深刻”“有文采”“有创新”等要求,自然能受到阅卷老师青睐。

引证法是在议论中引用警句、经典著作、历史文献、谚语、成语、俗语、传说、古今诗文等,以此作为论据,来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即引用理论论据来进行论证。

一、学生习作现状分析

笔者尝试让学生进行引证法片段的写作训练,要求以“打扫心灵的房间”为题,写150字左右的作文片段,运用引证法。但学生习作参差不齐,现选择学生作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语段。

语段一: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顾城在《一代人》中也曾说过:“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孟子》有言:“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万科董事长王石弃业寻求心灵的一片宁静,致力于游学;微软创立者比尔盖茨放弃事业,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他们放弃了物质的追求,收获了纯净的心灵。

语段二:

明代戏剧家高濂在《洗心说》中说:“福生于清俭,德生于卑退,道生于安静,命生于和畅,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过生于轻慢,罪生于不仁。”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的心灵像一杯清水,能够容纳灰尘,更能够在一番沉淀之后仍然保持自身的纯净与清澈。

语段三:宋代的陆九渊就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的思想。明代大儒王阳明也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温·卡维林:“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一代国学

大师,周汝昌,一生坎坷,二十岁双耳几乎失聪,晚年双眼几近失明,面对着这样的处境,他没有烦躁,没有抱怨,没有让生活的不如意占据他的心灵,反而靠着右眼0.01的视力,治学数十年,为红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由此可见,心灵的滋养、净化是多么的重要。清理心灵,扫除痛苦的尘埃,抬起头,你会发现天空依旧云淡风轻。

这些语段存在以下问题:

1.引用不当〒如语段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该句是诗人北岛《回答》中的句子,学生却错乱地将其引用为顾城《一代人》中的句子。另外,语段一连用三个名言警句,但是三个句子之间缺乏应有的内在联系,给人以堆砌之感。语段三中“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看似有“心灵”,但是这句话实则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要沟通的含义,与所论证观点“打扫心灵的房间”没有任何联系。

2.“引”而不“证”〒语段一、语段三尽管有名言警句的引用,但是引用过后,没有与之匹配的论证,没有对引言加以分析,没有使之与论题充分联系起来。学生普遍对于“引”是颇费心机的,但对于“证”则往往不够重视;只“引”不“证”,犯了“观点加引语”的毛病。论据本身只是一种材料,它不能代替论证。缺乏论证分析的过程,文章势必苍白无力。

3.论证混乱〒语段二在引用明代戏剧家高濂在《洗心说》一段话后,有了论证分析,但是分析内容与引用缺乏关联,没有紧扣引言内容展开。同时论证层次混乱,条理不清。“我们的心灵像一杯清水,能够容纳灰尘,更能够在一番沉淀之后仍然保持自身的纯净与清澈。”该句表达的是心灵能自我净化修复,与观点“打扫心灵”背道而驰。

4.以例代议〒语段一、三中引用名言后列举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以例代证,缺乏应有的分析论证,没有突出引证法,对“引用”和“引证法”的不同没有区分。

二、引证法写作要求指导

针对学生习作中的问题,笔者对学生写作做了一定的指导尝试。具体说来,有如下两个步骤:

(一)阅读例文,分析概括引证法论证段落的基本构成

例文:

一个人一生不能没有钱,但是不能被金钱所奴化。泰戈尔有一句名言:“任何鸟翼坠上黄金都不能再高飞了。”这就是说,鸟类的翅膀本是用来追求翱翔蓝天的自由与快乐的.,如果让它与金钱联系起来,那就会失去这种快乐和自由。鸟如此,人亦然。人的生命本是用来追求知识与真理,追求正义与自由的,若是仅仅将生命与金钱联系在一起,那么人类也将失去生命本来的价值与尊严。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做金钱的奴隶。

通过对例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典范的论证段应该包括五个部分:观点句,名言句,阐释句,分析句,结论句。而引用论证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名言句,阐释句,分析句。所谓阐述句即对所引用的名言做一定的分析阐述,将名言的核心本质含义揭示清楚。而分析句则更注意于将该名言所论述道理给人们在社会人生方面的启发分析出来。

(二)结合实例,学习分析方法

那么,面对引用的理论论据,如何来加以分析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种方法:

1.诠释法〒即通过对引文的诠释分析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

例如:我们可以平凡,但不能丧失自我。正如罗曼·罗兰所说:“每个人都有他的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也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由此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藏着的长处,我们不必看低自己,不必仰望他人。要坚信自己的价值,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发挥出自己的精华和特色,你可以成为众人注视的焦点。仿效别人,即使再成功,也只不过是别人的影子,无法活出自己的精彩。山寨产品永远无法与正规商品相媲美。因此,不必在意他人,只管走好属于自己的路,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原文引用罗曼·罗兰的名言后,论证则抓住了“隐藏”、“精华”、“气味”等字眼,揭示了它们的含义,点明了保持自我个性特色的可贵。在引用原文之后,抓住了关键的内容,紧扣观点,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2.归纳法〒即从不同角度引用,然后对引文加以归纳整合,证明论点。

例如:在时空的隧道里,侧耳倾听“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的声音穿透地幔,圣人并不拒绝俗世的富贵,但必须以义取之;“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声音穿过岩层,在灯红酒绿中脊髓流失的人们,迫切需要这至大至刚的精神补钙;“苟利国家生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声音从千里之外的伊犁波状起伏,提醒人们不要一味钻进个人的小圈子,家国天下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历史一次次地告诉我们,真正快乐的人生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满足,而是要坚守良知,善待天地。

这段文字分别引用孔子、孟子、林则徐诗词格言并逐个分析,最后加以归纳整合,证明了“真正快乐要坚守良知,善待天地”的观点,从而做到了引而有析、引而有证。

3.反向法〒即从反面引用,间接证明论点。

例如:常言道:“时间可以医治心灵的伤疤,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时间可以抚平一切,时间可以让人忘掉一切。”这是我们对痛苦的自我解脱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可是这并非真理。有些事情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化,时间不会使记忆分化。

文章为论证自己的观点“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从反面说起,引用熟语“时间可以医治心灵的伤疤……”与作者的观点相反,从而使作者的观点备受读者关注,从而证明论点。

总之,引证法的关键就在于“引文加分析,分析扣论点”,掌握这一点,就能使你引用的名言警句作为论据材料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学生习作升格展示及点评

【片段一升格展示】

真正高尚的人,从不会被世俗蒙蔽心灵,而是弯腰打扫,扫除心灵,打扫净土。《孟子》有言:“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孟子行走于世,时刻保持心灵的净土,为义舍弃一切。而在当今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呢?大多都是见利忘义罢了。他们弯下腰清扫心灵,纯净心灵,净化灵魂的姿态将成为这个世界最美丽的风景。

【升格点评】针对语段一堆砌名言警句,修改后语段做了大胆取舍,只保留孟子的名言,同时,在分析过程中,就孟子名言谈及孟子“为义舍弃一切”的人生态度,继而联系当今世上见利忘义之辈为人所不齿,论证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紧扣写作观点“打扫心灵的房间”,一针见,议论很有力度。

【片段二升格展示】

净心修身,及时清扫心灵名利污秽尘土才能成就我们所追求的大业。明代戏剧家高濂在《洗心说》中说:“福生于清俭,德生于卑退,道生于安静,命生于和畅,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过生于轻慢,罪生于不仁。”对于声色贪欲、名利得失,关键在于是否看得透、识得破。识不破,则是那缚心绳、炽心焰;识得破,名如好听之歌,听过便无;利如昨日之食,食过不见;贪如橘洲歌舞,曲终人散;欲如春晓之花,开过便败。古往今来,受人敬仰的君子,无不是视名利如浮云,淡泊名利之人。唯有适时打扫心灵,毅然割舍名利之尘埃,才能找寻真我,还自我一个身洁心净。

【升格点评】原语段没有观点句,修改后首尾观点句,紧扣写作论点。分析时运用诠释法,在对名句进行阐释分析时,紧扣原句中的关键词“多欲”“多贪”等,写作者加以适当引申,着重对“名”“利”“贪”“欲”阐释说明,运用比喻,形象而生动,又含排比,文章很有气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片段三升格展示】

扫清心灵的尘土,方能致远。宋代的陆九渊就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的思想。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明代大儒王阳明也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时时“清扫”自己的内心,恢复良知的本性。现如今,我们生活在繁华的大都市,有多少人在物欲横流

的诱惑中迷失了双眼?有多少人在温柔的富贵乡中麻木了神经?又有多少人在歌舞升平的繁华中磨灭了壮志?心若冰清,天塌不惊。可见,心灵的滋养、净化是多么的重要。清理心灵,扫除痛苦的尘埃,抬起头,你会发现天空依旧云淡风轻。

【升格点评】原语段以例代证,修改时大胆砍削了国学大师周汝昌的事例,取而代之的是注重分析论证。运用归纳法将陆九渊和王阳明的两个名句分别做了概括说明,继而将两者之间的共性“良知”“天理”与本次写作命题“打扫心灵,净化心灵”做了巧妙勾连,保留原文结尾“清理心灵,扫除痛苦的尘埃,抬起头,你会发现天空依旧云淡风轻”可以说真正做到了扬长避短,有论证分析而又妙语连珠,锦句迭出。

深入研究与不深入研究的作文【二】

一位老妇人总认为邻居家的衣服没有洗干净,直到很久后才偶然发现是自己家的窗户脏。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平凡的真理:若是我们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才可取得或接近成功。

看清事物的本质需要有超凡的眼光,去伪存真的智慧。战国时期的伯乐将九方皋推荐给秦穆公去相千里马。秦穆公想试探他的本领,便派他去寻找好马。三个月后,九方皋回来报告:“我已经在沙丘找到了一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看后却发现是匹纯黑色的公马,他很生气,认为九方皋连马的颜色和公母都分不清,怎能相马呢?伯乐却赞叹九方皋相马的境界之高。因为九方皋观察的是马的内在素质,而不是它的外表。后来事实证明,那匹马的确是天下难得的好马。九方皋拥有去伪存真的智慧,他相马时忽略次要的因素,只专注于他所需要关注的领域,最终寻得千里马。

看清本质需要找到问题的关键,另辟蹊径的精神。亚历山大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相传弗利基亚国王戈尔迪将牛车用极其复杂的方式绑在神殿上,并宣告谁要是能解开这个绳结,他就会成为亚细亚之王。此后,众多的人来试解这个结,可总连绳头都找不到,更不知从何入手。远征的亚历山大听到了“戈尔迪之结”的传说,便光顾圣殿。他拔出利剑,将结劈为两半,最终建立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若是亚历山大墨守成规,被绳结表象的复杂所迷惑,恐怕他也对绳结无能无力。也正因为他看清了问题的本质是揭开绳结且没有方法的限制,从而另辟蹊径,获得了成功。

看清本质需要有深刻透彻的理解,敏锐的洞察力。南北朝时五祖弘忍大师想找一个有才能的弟子做自己的继承人。他让弟子们将悟禅的结果写成有禅意的诗,准备把衣钵传给做诗最好的人。一位名为神秀的上座和尚将参悟的禅意写在墙上: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厨房里一个名为慧能的火头僧听后,觉得这个人没有领悟到真谛。于是他自己做了首禅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最终得到了衣钵,创立了禅宗的南宗。慧能对此有深刻的认知,若本是虚无没有一物,便无所谓抗拒外来的诱惑。他持有出世的态度,指出了佛法的真谛,取得了成功。

看清事物的本质,去伪存真,化简为繁。方可认清世间的善恶美丑,抵达成功的彼岸。

深入研究与不深入研究的作文【三】

深入灵魂的热爱是怎样的?大概是深入骨髓,时刻挂牵,一丝波澜便可牵扯情绪。能让一个人深入灵魂的爱是什么?祖国,大自然,或者只是自己对某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对那个远在千里的家?又或者只是你的一个兴趣爱好,读书,下棋,听歌?其实不管怎样,一个人能找到自己终身热爱的事业或兴趣抑或只是一个情绪寄托,都是足够幸运的。

我的一个朋友,关于她所深入灵魂热爱的,是她一个偶像,一个长相帅气,才华横溢,舞蹈歌喉都过人而无不及的一名艺人。开始时我对她的定义只是停留在浅显的表面,即一个“追星”族,甚至难以想通一个距离自己遥远的人有什么值得追捧,但她就是热爱,不许别人说他的不好,否则会生气。凭借我对她的了解,她不该是脑残粉那一类,尽管我曾经的确默默夫人这样给她定义过,那也只是一种玩笑般的调侃,而后她给我推荐了那个艺人的一首歌,翻唱周华健的那首《一起吃苦的幸福》,她跟我说那些艺人曾经一起奋斗过的日子,说起他们的艰辛与成就,慢慢的似乎就理解她了。其实很多时候,音乐更能说明得了一切,就是她讲述的关于他们的经历配上他们的音乐,渐渐让我感受到他们在奋斗历程中所散发的魅力与朝气。而朋友对偶像的这种热爱也在冥冥中给予了自己某种力量,在这之后的成长过程中跟着偶像学会坚毅不屈的品格,这种热爱是深入灵魂,洗礼过灵魂的。

我常想,一个人之所以会有热爱的东西,与自己内心需要的寄托是有绝对的关系的,不管是哪一种寄托,那些热爱的东西总能给予迷茫疲惫的我们希望和方向,每个人内心都需要这样一种深入灵魂热爱的东西的,那也可以说是自己一个单独空间,为自己欣赏喜欢的世界,提起它内心是激动澎湃的,觉得不管生活怎样不堪,那一方宁静的领域,有自己爱着的东西,便是幸福满足的。

我们是需要这种热爱的,它让我们有理由一如既往的相信,世界的美好,与我们自己本身的美好。愿你能早日寻到自己的所爱,愿你能坚持自己现在热爱的,愿我们的每一份深入灵魂的热爱,都给予我们生命的洗礼。

深入灵魂的热爱,然后了

张无忌放弃了江湖与江山

他把幸福给了赵敏

却把牵挂给了小昭

把漂泊给了蛛儿

把憾恨给了芷若……

杨过和小龙女最终做了神仙眷侣

也许他知道,也许他不知道

也许他装作不知道

程英和陆无双为他负尽青春抛尽韶华

郭襄为他天涯思君念念不忘

也许他记得,也许他不记得

曾经有一个叫公孙绿萼的姑娘把一生停驻在他一刹那的目光里,

而他所能给的,也只能是一曲清箫、三枚金针或者某一刻的眷顾而已....

这世间,太少的相濡以沫,太多的相忘江湖……

我们曾经深深地爱过一些人

爱的时候,把朝朝暮暮当作天长地久

把缱绻一时当作被爱了一世

于是承诺,于是奢望执子之手,幸福终老

然后一切消失了,然后我们终于明白

天长地久是一件多么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幸福是一种多么玄妙多么脆弱的东西

也许爱情与幸福无关

也许这一生最终的幸福与心底最深处的那个人无关

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会牵住谁的手,一生细水长流地把风景看透。

其实承诺并没有什么,不见了也不算什么

所有的一切自有它的归宿

我们学着看淡,学着不强求

学着深藏,把你深深埋藏

藏到岁月的烟尘企及不到的地方……

只是,只是为什么在某个落雨的黄昏

在某个寂寂的夜里你还是隐隐地在我心里淡入、淡出

淡出、淡入,拿不走,抹不掉。

阿朱如花的笑靥正在青石桥旁小镜湖边渐渐凋零

乔峰在滂沱的'夜雨中泪雨也滂沱

你给我保护,我还你祝福

你英雄好汉需要抱负

可你欠我幸福,拿什么来弥补!

陈家洛不愿负天下人,便负红颜。

一个为他香消玉殒,一个因他寂寞余生,

也许他的命运早早已是注定。

终是塞上牛羊空许约。

空许约,空许约,幸福永远未完成……

我多么想和你有一个深深的拥抱之后,转身离去。

情深未变却寒盟

终究差了那么一点点

幸福转眼消逝

从此一个人,日日自己关门

一个人熄灯

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只不过寒冷的夜里少了一个人的温暖

人有时候,总在失去时才后知后觉,一些人,一些事,以为只是生命中一抹浮云,以为可以从此相忘于江湖,却在别离之际发现,那些过往原来早已扎根在心底,拿不掉,抹不去。

眷恋的人,给不了你承诺,于是你终于明白,幸福是一件多么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可是为何仍要飞蛾扑火,执着一生?也许就如李莫愁时常低吟的那样: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相许。这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一个人又如何能想的透彻?

有一个人,教会你如何去爱了,但是,他却不爱你了。

有一个人,你一直在等他,他却忘记了你。

有一个人,他想离开了,你却没有丝毫挽留,因为你渐渐明白,挽留是没有用的,你能给的,只有自由。

你以为只要走的很潇洒,就不会有太多的痛苦,就不会有留恋,可是,为什么在喧闹的人群中会突然沉默下来,为什么听歌听到一半会突然哽咽不止。你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么,不知道自己在坚持什么,脑海里挥之不去的,都是过往的倒影。

爱你的人,对你的要求很少,可以在很想你的时候看看你,可以在寂寞的时候和你说句话,这就是她所有的幸福。

如果因为执念而作出仓促的决定,可以离开,但请不要走远,不要急着为彼此定性,不要急着分清界限,回头看看,她是否还在。

在爱情里,如果两人都很被动,一段美好的姻缘不免在时间的摧残下消磨殆尽,并不是两个人不适合,而是双方都习惯于等待,等待对方先主动,没有耐心的人于是选择离开,最后徒留遗憾。

所以,爱是有来生的,就像不灭的火种,只需加点干柴,它依旧能发出夺目的火光。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多情老得早,此情待可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几米说:

当你喜欢我的时候,我不喜欢你

当你爱上我的时候,我喜欢上你

当你离开我的时候,我却爱上你

是你走的太快,还是我跟不上你的脚步?

我们错过了诺亚方舟,错过了泰坦尼克号,错过了一切惊险与不惊险,我们还要继续错过

但是,请允许我说这样自私的话

多年后

你若未娶

我若未嫁

那我们能不能在一起

记住你欠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