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动漫人物励志作文(写动漫人物的作文30字)

动漫人物励志作文(写动漫人物的作文30字)

更新时间:2024-03-02 21:43:04
动漫人物励志作文(写动漫人物的作文30字)

动漫人物励志作文【一】

有趣的动漫节

门口,还有一排动漫报,只有动漫人物的其中一两个人头还空在那里,一个人在后面,把头伸进去,就成动漫人物的其中一个了。

咦!大厅门口广场上还有会动的卡通人物:有皮卡丘,有奥特曼等等,还有阿凡达呢!

参观完外面,好玩的还在里面呢!顿时,我便仰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像小鸟一样飞进了大厅。

哇!大门口还有奥特曼、蜘蛛侠等几个卡通人物迎接我们呢!我连忙迎上去和他们拉手、拍照。

进了大厅,哇!好多副漫画啊!“妈妈!这幅美少女好好看!”“妈妈,妈妈!这幅小奥特曼好可爱!”“妈妈!这里还有连环画!”一进门,我已是非常激动,加上这些有趣的`画,搞得我又喊又叫,又是拍手又是跳,兴奋的浪花在我心中翻滚起来。

看完了画,有趣的还在后头呢!

接着,我来到了一个棚里看“激光漫画”,它是由很多线条移来移去,成为一幅幅漫画的,如果从前往后看,一条光线动来动去,把我照成一个小花人,逗得妈妈哈哈大笑起来。

动漫节,真是一个欢乐的节日!

动漫人物励志作文【二】

假如我可以变成动画人物,我要变成火影忍者里的鸣人。我会用自己的实力去把那些邪恶势力,打得落荒而逃……

嗯?这一身打扮,我左看看右瞧瞧,怎么有点像——鸣人!我真的变成动画人物了。

太棒了!心里小鹿乱撞,突然眼前出现一群身穿黑袍,还蒙着面纱,速度比闪电还快的黑衣人,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先跟上去瞧个究竟再说。我躲在暗处想听听他们说些什么,突然,被黑衣人发现了……怎么办?看来只有一战了,看我修炼多年的必技,超级无敌光波,“砰、砰……”,火光四射,黑衣人吓的魂飞破散,六神无主,“你……你……你是谁?”“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乃火影忍者。”

正当我得意忘形的时候,那群黑衣人竟然溜到我身后——偷袭,也太卑鄙了,我再次使用必技,这次一定让你们灰灰烟灭。只听一声巨想,火花四溅,再也没了黑衣人的影子。

假如我变成动画人物,一定要像鸣人那样,把邪恶势力的人通通消灭掉,让和平永恒,让正义永存。

动漫人物励志作文【三】

本片主要讲述了一直担任马拉松赛领跑人的男主角“周万浩”(金明敏饰,决定跑完一场马拉松长跑的故事。“我是个马拉松领跑人,马拉松一共42.195km,但对我来说30km就是终点,我就是这么一个对奖牌、名声没有期望的国家代表……依然为了成就别人的胜利而领跑到30km,这是我的目标也是我的任务。但总有那么一些时候,我希望为自己而跑一次……

人是脆弱的动物,所以我们在身体疲惫之前,就彷徨于30公里,心理早在30公里就停下,所以有太多的事我们没有从一而终。有多少人可以在为别人奔跑了大半辈子,勇敢的为自己跑一次,从30公里处开始。我想这就是我喜欢这部并不精致影片的原因。

动漫人物励志作文【四】

从去年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开始,中国电影市场对日漫打开了大银幕的缺口,自此,一系列的粉丝向动漫剧场版被引进。《名侦探柯南》,《火影忍者》,还有现在的这部《海贼王》,甚至于下个月上映的《你的名字》,都算得上是粉丝向电影。

对于普通电影观众而言,这可能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对于动漫粉丝来说,这无异于是一场狂欢。至少,在我身边,我就能看到一些平时几乎不会进到电影院里去看电影的人,都去买了票。

我在电影名字上做了一些调整,纯属私心,因为一直以来看动漫的时候接触到的译名都是《海贼王》,而不是做了和谐化处理的《航海王》,故事里的海军也一直叫海军,而不是叫警察的。对我来说,终归还是《海贼王》看着舒服。

《黄金城》的故事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说头,还是那个我们熟悉的套路,来到新地方开启新冒险,团队被分散又聚集,最后开启大决战,并不新鲜。所以支持我看下去的,无非也就是套路本身的叙事魅力、影院中优于电脑屏幕的观影体验以及一个达成在大银幕上看《海贼王》的宿愿。

前两点原因不必多说,重点其实还是在这个“宿愿”上,或者换一个更流行的词,那就是“情怀”。

近一段时间,讲“情怀”成了一件很流行的事,书籍、电影、游戏,什么都能给安置出个情怀来。倒不是说这种现象是不好的,只是过分泛滥却是事实,说起来,天南地北,街头巷尾,哪个人没有几分情怀需要抒写?

言归正传,在大银幕上看日漫,也就是这些泛滥的情怀中的一种了,尤其是对于像《海贼王》这样受众面积极其广大的作品来说,长久以来虚掷的情怀终于有处可依,还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中国的日漫粉丝,多数是经由网络培养起来的,经由各种网络资源站和字幕组,众多的动漫作品得以被中国网友所熟知,《海贼王》也是如此。我不知道多少人在看到《海贼王》这种庞大架构、夸张热的作品形式的时候,是产生了一种发现新大陆的感觉的,但是这种风格的煽情与撺掇开始不间断地被一位位粉丝所接受,却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与此同时,反观国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一艺术领域,是一片空白,无所凭依,这无形之中也就使得日漫粉丝的队伍变得更加壮大。年复一年,一如一日的追更中,情怀也就产生了。不管怎么说,当你把几年的兴趣、喜好以及排遣都投注到一样东西上去的时候,情怀滋生,理所当然,尤其是那些年的时间段多数分布在中学、大学这样重要且敏感的阶段,这一影响也就来得更为强烈。

然而,就算你不停地追更,对作品本身变得了如指掌,冒险的章节次序如数家珍,四皇和七武海的人物形象倒背如流,膨胀的情怀还是多少会有些虚掷的感觉。

不容置喙的事实是,你了解作品的过程其实是间接,这中间经过了资源的转置,内容的翻译,毕竟,日漫,终究还是日本的文化,在国内的大环境下,很多时候你对你喜爱的这些东西是无法进行更多层次上的接触的,你掷出的情怀,也很可能就会落空。每每国家出台了什么文化禁令,担心无法再看到日漫的人总不会少,也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黄金城》在中国公映,在一定意义上是提供了一种凭借,一种如日本市场一样,走进影院就能看到的凭借,是一次更为直接的接触,当然也是一种情怀的圆满。

从漫谈的情怀角度上来看,已经算得上是这个阶段的圆满了——如果这种引进能够更加合理与长久地进行下去的话。但是放诸到电影上,这事却远还算不上圆满。

长久以来,一些痴迷电影的人,始终有一个宿愿或者说是情怀未能圆满,那就是最近又被提起的艺术院线。现阶段我们观看艺术电影的途径其实狭窄局促得很,一些影片资源的寻找难度其实还在动漫资源之上。在国内,你想要通过正规的、不侵权的方式在大银幕上欣赏这些影片的话,除了电影节和极少数的展映回顾之外,就几乎没有其他途径了。

究其原因,市场要背负大部分的锅。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长为了一个庞然大物,但却是一个畸形的巨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完善。《黄金城》能够引进,无非是两个原因,一个是文化政策上的允许,另一个就是票房上的收益。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夹击下,无关题材,不管质量,票房成了决定院线作品的首要因素。

因此,尽管有消息称已经在个别地区开展了艺术院线的开设工作,但是影迷们想要在大银幕上看到伯格曼、看到小津、看到侯麦的宿愿,终究只能是宿愿,虚掷的情怀仍旧无处可依,路途漫漫,还远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