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根据法布尔蜜蜂实验写一篇作文(三年级法布尔蜜蜂实验过程)

根据法布尔蜜蜂实验写一篇作文(三年级法布尔蜜蜂实验过程)

更新时间:2024-04-09 04:06:49
根据法布尔蜜蜂实验写一篇作文(三年级法布尔蜜蜂实验过程)

根据法布尔蜜蜂实验写一篇作文【一】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德国幽默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的著作《父与子》。

书中有两个主人公——父亲和儿子,肥胖的父亲常常会误解儿子,但他善良感性、乐于助人、充满正义。儿子聪明、活泼,但有时会淘气、恶作剧。整本书记录了这对父子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我最喜欢的一篇叫《踢错球》故事是这样的。父亲和儿子在一起开心地玩球,结果儿子一个不小心把球踢到了下水道,于是父亲爬进了下水道去捡球,儿子在上面等待着父亲把球捡回来,过了一会儿子看见一个皮球从下水道口冒了出来,儿子走上前去踢了一脚,这球不但没被踢走顶上还多了一个小红球,父亲从下水道口爬了出来,父亲指着自己头上的包对儿子大吼:“你踢错球了!那是我的头,你能看清楚点儿在踢吗?”儿子听了大声地哭了起来,父亲看了立刻走上前去安慰儿子,一把抱住你了儿子和球走回了家,儿子和父亲都笑了。

从这个故事里我感受到了父亲的宽容和慈爱,在这本书里还有很多故事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假装生病》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不能撒谎,《两对父子》告诉我们要对动物友善,动物也会对你友善……

看完了这本书这对父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们的心里留下了一份爱的温暖。

根据法布尔蜜蜂实验写一篇作文【二】

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有着幸福、和睦的一家三口:敬爱的爸爸、妈妈,和调皮可爱的儿子小明。他们之间发生了许多有趣又好笑的事情。

一天傍晚,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黑沉沉地压下来。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在这个家里,妈妈笑眯眯地端来了煮好的一桌热腾腾的饭菜,有鲜嫩的鱼和美味的红烧肉。开饭时间到了,爸爸看见满桌的美味佳肴,馋延欲滴。来到饭桌旁,坐了下来,实在忍不住,就想开始吃了。可是坐在饭桌旁的只有爸爸和妈妈,小明却还没有下来吃饭。妈妈想小明肯定在楼上房间里玩耍,忘了吃饭的时间了。就赶紧让爸爸到楼上叫小明下来吃饭。

爸爸一边走一边想:这小子又在做什么呢?吃饭都不守时!

爸爸一脸严肃地走进小明的房间,推开房门一看,令他吃惊的是,平明儿子不爱看书籍类,是一个调皮、贪玩的小子,今天的儿子和往常有点不一样,只见他正趴在地上专心致志、目不转睛地看着一本漫画书。漫画书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一个人把一张佰元的钞票埋进土里,经过风吹雨淋,树苗渐渐地长成了大树,树上结满了红红的一张张佰元钞票。另一个人在旁边看了羡慕极了,也模仿他,把嘴巴上刚吃完的苹果核也埋进土里,经过浇灌,树苗也逐渐长成了一棵大树,开始长果实了,但长出来的却是一大堆苹果核。那个人看了看自己种出来的成果,立马晕倒了。可谓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每一页

漫画都是有趣的故事,漫画书似乎像磁石一样把小明整个吸引了。爸爸顿时火冒三丈,大声一叫:“你这个小子,吃饭时间到了,还不去吃饭,居然在房间看漫画书,还不快去吃饭!”小明这才回过神来。

小明恋恋不舍地放下书,不得不离开书房,慢吞吞地到饭桌上准备吃饭。这时,爸爸想看一下儿子究竟看的是什么书,这么入迷。说着情不自禁地翻开一页,看着,看着,不知为什么,把爸爸的眼球给深深地吸引了。

当小明看见满桌的饭菜,肚子咕咕叫,可爸爸却迟迟不下来。妈妈和小明左等右等,过了许久,还是没见到爸爸回来吃饭,母子俩个等得不耐烦了。妈妈的脸像天上的乌云一样,渐渐地暗了下来,气愤地说:“不知道你爸爸又在干什么了,儿子你上楼去看看吧!快点叫爸爸下来吃饭!”

小明来到书房,看见了这一幕:爸爸跟小明一样,趴在地上痴迷地看着他刚才看的漫画书……

小明不服气地想:“还说我不守时间,自己不也在看漫画书,连吃饭都忘了。”想着便忍不住笑了。

呵呵,这真是一对有趣、可爱的父子啊!看了这个《父与子》的故事,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首先自己要带好头,自己都做不到,别人是不能信服的,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让别人信服呀!

根据法布尔蜜蜂实验写一篇作文【三】

??给《昆虫记》作者法布尔的一封信

敬爱的法布尔爷爷:

您好!

首先我要向您致以真诚的问候。

前不久我刚刚阅读完您的著作《昆虫记》,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我刚刚合上书本的最后一张书页时我的那种心潮澎湃与意犹未尽的心情。在笔墨停止的地方,我不仅眷恋着,更有些悔恨现在才来阅读《昆虫记》,我本应早些阅读它的。但是当时“世界名著很无聊”的想法在我脑子里根深蒂固,直到这次在老师的再三推荐下,我才试读了《昆虫记》。请原谅我之前毫无理由的想法,现在我必须纠正我那片面的想法,因为《昆虫记》实在超乎我的意料,它要比我想象中的精彩多了!

我不知道我是怎样被他吸引的,令我更惊奇的是:我究竟是什么时候爱上这本书的?或许是从您那第一篇关于萤火虫屁股上闪亮的“小灯笼”的提问时吧。在这本书中,我不止一次领略您那轻松、幽默的文笔。您采用了第一人称,于是当我在阅读时,就好像是您本人在和我们讲授知识。在您的牵引下,我走进了五彩纷呈、千奇百怪的昆虫世界;在您的引导与介绍下,我仿佛置身于昆虫科普知识的殿堂。真是不可置信,记得我小时候最害怕小虫子了,真没想到有朝一日我会喜欢上它们。

正如法国著名戏剧家罗斯丹所说,您像哲学家一般的思,像美术家一般的看,想文学家一般的写。我赞叹您那精湛的文笔,您总是形象生动地描写您心爱的小昆虫们。您不断的观察他们并不断地发现问题,最后又百折不挠地进行实验解决问题。您为您所热爱的昆虫事业付出的不仅是宝贵的生命(时间)还有一片赤诚的爱与真情。我打心眼里敬佩您。

在这本书中,编者在书中添加了两个篇章:《工业化学》与《数学忆事:我的小桌》。这两个篇章让我深深感受到您身上那坚毅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与高尚的品格。你投身于科学研究工作,却不图名利,就像您当初坚信研究昆虫是一件受益于人类的'事情并无条件坚持研究一样。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居里夫人。你们对人类的贡献都将成为历史长河中永远闪烁的恒星——永垂不朽!

法布尔爷爷,当读完《数学忆事:我的小桌后》后,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一位年过近百、满头白发的老爷爷。我细细聆听他的呓语:他在感叹着岁月,还有那逝去的年华。我想这是一种缅怀与追忆吧。那时您一定很孤独吧。如果我是您的外孙女,我一定会紧紧抱住您,轻轻安慰着您。

法布尔爷爷,您请放心,如今这个时代是幸福的。我们可以在学校快乐的读书,我一定会好好读书、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呵呵,天色已晚,我也要离开我的小书桌了。法布尔爷爷,晚安,祝您有个好梦。

根据法布尔蜜蜂实验写一篇作文【四】

前几天,我在电脑上阅读了一本漫画书,书名叫《父与子》,这本书生动的讲述了一对父与子的幽默、风趣故事。

长着刺猬头的儿子,调皮、可爱、喜欢搞恶作剧。长着大胡子的父亲和蔼、善良、又经常被人戏弄,爷俩演出了一场场生动又好玩的画面,看后不仅使人捧腹大笑,回味无穷。

这本书虽然一个字都没有,但从那一幅幅幽默、富有哲理的画面中,我们依然好像清晰地看到了有字一样的内函,图画中的哲理的含义,使我很受启发和教育。

我最喜欢的是战争允许一切手段,讲的

是儿子和父亲在浴室里玩船模大战,儿子劲太小,总是打不中父亲的船模,父亲却百发百中,这下儿子可要复仇了,正当爸爸得意扬扬地把儿子的船模按进水里时,儿子打开浴头,把爸爸淋成了落汤鸡,爸爸恼怒的去换衣服的时候,儿子却心满意足地把爸爸的船模一个又一个的按进水里,由此可见儿子是多么聪明灵力、顽皮可爱!

更吸引人眼目的,精彩至极的画面还多得多,不防你也来看一看,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乐趣。

根据法布尔蜜蜂实验写一篇作文【五】

说明对象,就是文章要说明的某个事物,解释的某种现象,阐述的某种道理。

根据说明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是什么、怎么样。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事理说明文(为什么。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何找准说明对象:

1、看题目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时间

空间: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等。

逻辑: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 整体—局部。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科学,

主要体现在:(1)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数量等相关词语要准确无误;如:“基本”、“大约”、 “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主要”等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2)注意约数和确数。

1、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指代性词语、概括性词语

这些词语往往已突破了其原来的意义限制,与具体语境结合而有了新的'内涵。

①瞻前顾后法。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②比照辨析法。仔细比较辨别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或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③参考语境法。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容。

2、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的含义:

①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②内涵 较为丰富的句子。(“句不离  段”、结合语境) ③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中心句、过渡句等)。

3、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主要有两种题型:

A、“XX”词好在哪里(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答题模式:用了“XX”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____事物的______特征,符合客观事实,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B、“XX”词能不能删掉

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客

观事物,解说事理,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

说明对象:事物、事理

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密、科学

说明文的结构:总分、递进

说明对象

(1)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2)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的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整体把握的基本步骤:(扎实、精细。)

1.看标题——明确说明对象(无题目则看内容确定)

2.理思路,析结构——总分式、层进

3.抓重点、做标记——中心句、重点句、

中心段落

4.答题要有方法

(一)筛选信息

1、题型:分析文中有关的重要信息。

常用疑问词:“有哪些”、“为什么”、“哪几个方面”等。

2、对策:审题→读文→筛选→答题

审题,把握说明对象和命题点

读文,确定筛选区域和对应句

筛选,保留本质特点和核心词

答题,有时要进行归纳、组合

(二)概括

1、题型: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事理;

概括层意、段意或文意;

解释题目的含义或文章取个标题 。

2、策略:

(1)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通常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看文题、 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说明对象的特征:A、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策: 看题目、在首段中找、抓关键词句

B、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2)段意概括:先找中心句;(开头或结尾,有的话可以抄原句。) 没有中心句要分析语段,进行归纳。(标点标记很重要、结构形式类似的词语、短语、句子)

要点归纳法

(1)明确说明对象

(2)分析具体内容(形状、性质、结构、构造、成因、原理、功用、特征等)(可借助段落中心句、关键句)

(3)归纳整理要点(语言力求准确、精炼)

(3)解释题目的含义或给文章拟标题。

a.标题原则:简明、新颖、有概括性。

b.一般为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

c.一般情况用陈述语言,不要用否定句。

(1)理解指代性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

(2)理解词语在文中的特定含义,重点是对概念内涵的理解。

A.对指代成分的分析要结合语法、句义。

B.在语境中中心词语的准确性。在语境中区分近义词表义的差异。

C.留心关联词语在表意准确性上的特殊作用。

2、重点句子是指对理解文章起着重要作用的句子,一般是指:

(1)表达段落或文章中心意思的中心句;中心句有首括、中领、尾结三种形式,又以首括居多。

(2)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

(3)结构复杂的长句;

(4)运用了某种修辞方法或说明方法的句子。

3、品析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及在文中的作用,应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切忌孤立、片面地分析

(一)记叙文的六要素

1、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由上下文内容来解题

考文中句子的指代:

2、借助记叙文的要素来梳理文章结构,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了解人物的身份、人物之间的关系,从人物的各种表现中分析他们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从而把握文章主旨。

(二)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

1、记叙文分为:记人、叙事、写景物三种,都是为表达作者的看法,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叙事记人、写景抒情、借物抒情、叙事说理

2、中心思想=事件概括+ 作者看法 / 情感

3、事件概括(具体表现)=什么人+怎么样+做何事+有什么结果

(一)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把文章的时代背景、写作目的、标题、议论抒情文字等综合起来考虑。

1、标题的作用

2、议论抒情的文字的作用: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抒发作者的情感。

3、环境描写的作用:交待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

4、与中心有关的关键句的理解:联系上下文,表现中心。

5、与中心有关的关键词的理解:词本意+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他对表现人物情感、文章中心的作用。

(二)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合作者的情感。

1、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上五种描写都可有细节描写。

某种人物描写的作用=某种人物描写+人物思想性格+与下文情节的关系+文章中心

揣摩人物描写背后的人物心理和情感=某种人物描写+某种情况下+揣摩人物心理和情感+文章中心

2、分析情节的发展变化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剖析人物形象(略)。

(一)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分清记叙的顺序。

1、顺叙:按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

作用:可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

A.看到眼前事,联想到以往的事,引起了回忆,追叙往事;B.把当前的情况和过去的情况加以比较时,为了加强对照效果,先写当前,后写过去;C.先说出事情的结局,再记叙事情的

缘由。

作用:或顺乎自然;或为了达到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使结构有变化、叙述有波澜的表达效果,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原来的事情。

作用:插入的事情,是为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主题更鲜明。

(二)抓住记叙文的线索,理清文章的结构。

1、以时间为线索:如《社戏》

2、以空间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以某一物为线索:如《小桔灯》

4、以感情变化为线索:如《春》

(三)分清段落和层次,理清作者思路。

1、抓时间、空间的变化

2、抓选材角度的变化:如《春》

3、注意议论、抒情文字的穿插:如

4、注意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

5、利用起到总起、过渡、呼应、小结、总结等作用的重要语句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

(一)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已记叙和描写为主,也适当使用说明、抒情和议论。

1、记叙:交待事实,把人物和时间等简洁地交待清楚。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物和环境进行细致的描绘,使之有有肉,有声有色,给读者以形象生动的感受。

3、说明:为了把事情讲得更清楚。

4、抒情: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感受。

5、议论: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感受。

根据法布尔蜜蜂实验写一篇作文【六】

根据法布尔蜜蜂实验写一篇作文【七】

一天晚上,辛苦勤劳的母亲将香喷喷的饭菜端到了饭桌上,并大喊道:“开饭了!”父亲刚想拿起筷子来大饱口福时,却被一向团结的母亲拦了下来:“儿子不在,怎么能吃饭呢?”

于是,母亲让大胡子父亲去找儿子过来吃饭,挺着将军肚的父亲幽默的说:“那好吧!不过你可要给我留下这碗让我垂延三尺的美餐呀!”说完,这位了解儿子内心世界的父亲直奔儿子的'书房,他相信儿子正在书的海洋里遨游,开门一看,果然如此。于是,父亲便把母亲的“旨意”转告给儿子。调皮的儿子用手挡在嘴边,悄悄的告诉父亲:“我的大脑比肚子更饿,只是‘母命难违’,我只好领命而去了。”说完,儿子一步三回头的走向饭桌。

可是,父亲却没有回到饭桌前。他心想,这是什么书?能让儿子这么入迷,于是,他凑上前去想一睹为快。母亲又让儿子去把父亲找回来。儿子走回房间却意外的发现父亲正在如痴如醉的看那本书呢!

看来,这位慈祥、幽默、和蔼可亲的父亲和那位调皮、聪明、可爱的儿子都是书的粉丝。他们之间真是心有灵犀——一点就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