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抱怨的作文开头(我不再抱怨作文开头)

抱怨的作文开头(我不再抱怨作文开头)

更新时间:2024-03-19 09:50:42
抱怨的作文开头(我不再抱怨作文开头)

抱怨的作文开头【一】

我始终坚信,读书使人明智,使人温柔,使人感恩世界。读《不抱怨的世界》,让我进一步验证了我的信条。

如果说中国式的书籍让我们谦顺,那么外国的书籍让我们深入内心,去剖析我们的生活,去放大那些我们不曾注意的细节。威尔·鲍温的鼓励让我毅然带上了那个紫色的手环,去改变爱抱怨的我,去成就不抱怨的世界。不知道我为什么去相信不抱怨的作用,也不知道我何时去坚定的执行它,可我知道是抱怨让我的电子竞赛团队走向了分散,让我的朋友与我行同陌路,也让我深深地自责。我不是一个圣人,甚至是一个非常喜欢抱怨的人,玩游戏的时候,我会因队友的不佳表现而抱怨,做项目的时候我会因合作人的失误而抱怨,在学校会因不符合我习惯的规定而抱怨,这些抱怨像一把把刻刀,在他人的心灵上留下伤痕,永远留下疤痕,也让自己处于风口浪尖。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我的失败让我在遇见这本书的时候爱不释手,用3天时间读完了他,仅用一瞬时间带上了那个紫色的手环。21天里,我把手环在左右手上来回调换,也以一种惊异的眼光发现自己竟然如此的爱发牢。书里曾说:如果持续21天手环不换手,不抱怨的习惯就算真正养成。而我的21天却从未到达,因为我的手环被一个同学试戴之后再也无法安稳地套在我的手上,那时我曾愤怒于他毁坏了我的手环,可转念一想,让我们不抱怨的不是手环的束缚,而是自己内心的释然。

从那时起,我的心中有了手环,也更加能平淡的去看待生活的起起伏伏。不抱怨的世界让我的生活逐渐远离了自私,让我能主动的去感悟生活的美好而容忍不平。放弃你的哀怨,去体验不抱怨的生活,感谢这本书让我更加乐观与积极,也希望大家都能尝试着去体验一下自己的21天。人生因不抱怨而精彩。

抱怨的作文开头【二】

第一眼看《不抱怨的世界》,说实话没什么感觉,在我还没有任何反应的时候它已经在我手里了,既然这样,那就了解了解它好了。

在看完第一节的时候,我就被这本书有所吸引,但不能说深深的,以前对这种几百页都是“讲道理”的书,可以说是很排斥,我也不知道这本书是哪里吸引了我,让我有要把它看完的冲动,也许是因为它所讲的道理正是自己身上发生的,所以会对它感兴趣。

这本书主要就是鼓励大家快乐的生活,而不是抱怨生活,利用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反应当代人的生活状况,但是很多人都不愿承认自己是个爱抱怨的人,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这本书的“传播者”——紫手环。

作者威尔.鲍温和大家玩了一个游戏,而这个游戏的主角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紫手环,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大家把紫手环戴在手上,一旦你发现自己抱怨了,那就把紫手环从这只手移到另一只手上,一直重复,记录一天你所移动手环的次数,看看你到底是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如果你可以做到坚持21天不抱怨,那么,你就成功了,不要小看这个游戏,告诉你,这是个挑战,不信,你试试。有人问,为什么非得是紫手环,说实话,紫手环只是这个游戏的象征,其实它没什么意义,你可以随便一个手环,甚至是随便的一个东西,只要在你抱怨的时候可以移动,提醒你的东西都行。当然有人会说,这根本就没什么用,那么你就错了,在你移动紫手环或其他东西的时候无形中就分散你的注意力,而人的正常反应都是觉得自己又抱怨了,所以想要停止这列行为。而时间一久,习惯也就形成了,没有谁会喜欢满腹怨言的自己。

爱抱怨的人是不招人待见的,这个道理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如果宿舍里有一个人心情不好,那么整个宿舍里都是压抑的气氛,你的个人情绪会影响你身边的每个人,像这样的人,我们不自觉的就会反感,讨厌,谁会喜欢让自己不开心的人呢?所以说,抱怨很能影响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你每天拉着的那张脸,会让别人看着都难受。不要不相信,你试着换位思考一下,你喜欢每天都唉声叹气的人吗?你喜欢每天都看到沮丧的脸吗?如果你也不喜欢,那就试着玩玩我们的紫手环游戏。

抱怨的作文开头【三】

书中详细写了如何做一个不抱怨的人。首先是不抱怨自己,先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坚强,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要轻易否定自己。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连自己都看不起,那么谁会看重你。然后是不抱怨他人,不抱怨对手,不抱怨同事,不抱怨领导,不抱怨客户。不要抱怨对手太强大,那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还不够,相反,要感谢你的敌人。

的确,他们曾经让你羞愧愤怒,让你咬牙切齿、痛不欲生,然而当你有一天回过头去看,你会发现,他们激发你的斗志,让你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自我,实现自我。他们,才是你最应该感激的人。再然后是不抱怨工作,不抱怨家庭。

对于工作,自己虽从未感受过工作的辛苦以及快乐,但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却把自己认作每一个例子的主人公,从中学到了不上的经验,为自己以后的工作生涯建好了桥梁。

家庭是每个人都有的,不要抱怨自己的.家庭不富裕,自己的爸妈如何如何不好,相反,不富裕并不代表不幸福,只要一家人一条心,快乐永远不会离开你。

抱怨的作文开头【四】

以往年少的我们总认为人生是无忧无虑、多姿多彩,总觉得这么一副纯白的画卷能够由我们任意挥洒。渐渐地,我们长大了,却不知以往完美幻想已渐离渐远,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不如意、各种抱怨、各种悲天悯人的叹息!那么,你愿意被这样的生活所奴役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每个人都想做生活的主人,可是各种无谓的抱怨充斥着你的生活,让你的生活七零八落,又怎能不被奴役?或许,我们能够试一试换一种人生的活法!

“少年不识愁滋味”,年少时的我们肆意享受生活之乐。而今却识尽愁滋味,也正如此,我们总会抱怨各种不公:“为什么我的生活是这样的,为什么我就不能成为工作上的佼佼者,为什么我总是没有机会”?殊不知,此时的你已被抱怨吞噬了你的头脑。曾几何时,我也如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有时也会抱怨为什么他们班的优生能够这么多,为什么我的工作环境会如此艰苦,为什么偏远乡村的孩子家长会那么不理解教师?我的“诗和远方”又在哪里?前路漫漫,却不知方向在何方。而就在此时,我遇到了它——《不抱怨的世界》,一切就都变了!

我一向都未曾想过这么一本外籍作家的书能够给我带来如此脱胎换骨的变化。美国作家威尔.鲍威的《不抱怨的世界》是与我心灵思想上的撞击,可谓是“行星撞地球”,把我的负面情绪和思想撞击的四分五裂!人的头脑就像是一个花园,你能够仔细呵护培育它,也能够任它自生自灭。不管你对它是细心呵护还是放任自流,花园里都必须会长点什么东西。如果不播下有益的种子,那么那些没用的种子就会在花园里生根发芽,并且生长出更多没用的东西!所以,我们要保护、守卫自我的思想!我们要做命运的主人、灵魂的统帅!因为我们有控制自我思想的力量!

这本书里,有一个环节令我印象十分深刻!那就是把书所配备的紫色的橡胶手环戴在手上,抱怨的时候就把手环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上,直到他们能够做到连续二十一天不抱怨、不批评、不讲闲话。如此一来,他们就构成了一个新的习惯!他们逐渐注意自我的言语,并且有意识地改变它们,进而改变了自我的思想,并打造出崭新的人生。刚开始,我对此半信半疑,但好奇心驱使我进行了下去。第一天的时候,每当我抱怨时,我就会立刻注意到自我手上手环,并且按要求换到另外一只手上,反反复复,换了二十几次。紧之后第二天,我开始有意识地控制一下自我的言行,因为自我不想频繁地换手,结果第二天的次数明显降低。后面的几天,我对自我控制言行的意识越来越强,一向会给自我不要抱怨的心理暗示。比如学生考试成绩不梦想,按照以前我肯定会大发雷霆,责怪他们不认真学习,但当我一萌发这个想法时,我一看到手环,我就会控制自我并注意言行,也就在这个过程中我把怒气消了下去!当我坚持到21天时,我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无论发生任何事情我会第一时间从自我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找其他问题进行抱怨!

高贵并不在于比其他人优越多少,真正的高贵在于比从前的自我优秀。牢和抱怨是没有灵魂、才智低下者的最明确的症状。通读此书,我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前的我遇到困难挫折第一时间是寻求抱怨,总觉得自我已经做得够好,找不出责怪自我的理由,只知一味地抱怨,可是这样却没有任何效果!抱怨的我只会越来越没有活力,工作的状态也会越来越差!比如当孩子们犯了错误时,我先想到的是把他们责骂一通,抱怨他们不够懂事;当教学任务完成的不够出色的时候,我也是抱怨孩子们学习的不够认真;当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我总觉得自我怎样那么倒霉,命运会如此不公!可是,此刻不一样了,此刻的我遇到问题时,我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思考这件事是不是没做好,是哪里出问题了?我会鼓励自我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我会发现自我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怨气,我是开心的、欢乐的,孩子们也是开心、欢乐的。这是多么令人享受的过程。

我们往往是生活在枷锁之下,却从不明白钥匙就在我们自我的手中。拿起钥匙,打开抱怨的枷锁,让我们静静地享受生活,感受生活的魅力。遇到困难时,拿起我们的勇气和毅力,与之搏斗。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蜗牛也能爬上诺亚方舟。生活从不缺乏美丽与精彩,重要的你是否有一颗不抱怨的心。来吧,让抱怨从我们的脑海中灰飞烟灭,我们要做生活的主人,我们要用自我心中的画笔给自我的人生描绘出最美的旅途!

抱怨的作文开头【五】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的心里在想这可能又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带着怀疑的心我开始了看书之旅,也在自我手上带起了紫手环,心里却怎样也不肯相信这样对自我有何有用之处……

但当我慢慢沉浸在书中世界时,才突然发现,这其实就是一面心灵的镜子。里面并没有什么大道理,只是用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来告诉我们一种生活的态度。让我们更加了解自我,在镜子里我们能看到自我的外表是否整洁,我们的脸上是什么表情,是愤怒还是难过……而这本书里的就是返照内心的镜子,让我们看到自我不能外露的内心世界:是乐观向上的,还是消极低沉的?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们没有表露,但在言语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产生。当然,有人认为抱怨是一种宣泄;一种情绪的调节方式。没有看这本书前我也是如此认为:我们把抱怨俗称“发牢”,认为偶尔发发牢有助于自我内心平衡的`调节,有助于摆脱心灵的阴影。但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我才明白原先抱怨是一种流行病,你的抱怨会唤起他人的共鸣,让抱怨成为一种传递的心灵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还可能让你因为抱怨的快感而升级抱怨的程度,最终又可能导致不可收拾的结果。书中主人公的狗被车撞了后,就差点让他自我成为了愤怒及抱怨的奴隶,是理智让主人公在抱怨的行动中停了下来,没有让事情更糟。而理智就是内心世界对自我行为的理性剖析与理解,而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给与我们做到的。

紫手环在我的手上来回互换,这让我很不安我从来没有想到我的内心有如此多的抱怨,如此多的不满。我对自我的情绪好像根本没有自制力,我十分恐惧的应对这个结果,我改怎样办?但在书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的人和我一样,突然发现自我是一个有如此多抱怨的人的那种不安的心境,可是书中的一句话却让我顿然醒悟“诚实应对情绪,安于自我的不安”,对,发现自我的不足,不必惊慌,既然已经产生了,就应当诚实、勇敢的应对它;就应当去想办法结局它;也才能最终“安于自我的不安”。书里就是要求我们勇于剖析自我、找出不足、勇于改变自我。既然喜欢抱怨,那也就想办法让他闷在心里不能说出来“在还没有说出口之前,就逮住那些话语”这样“你的紫手环已经从让你发现自我正在抱怨的工具,变成你的话语在说出之前要穿越的过滤器”。有少说到学会沉默,再到安于不说的状态,最终就能真正拥有“不抱怨的世界”。

当我们没有了抱怨,我们的心灵就只剩下欢乐;当人人都抛弃了抱怨,那这个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谐。我不想太多,从自我做起、从今日开始,让自我也能够有“不抱怨的世界”,最终引用比尔盖茨的一句话“人生是不平等的,去理解他吧。请记住,永远都不要抱怨!”

抱怨的作文开头【六】

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的威尔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而你也可以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戴上紫手环,接受21天的挑战,为自己创造心想事成的无怨人生!

这是偶尔在《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中看到的,刚看到书名时很不解,我们生存的世界充满抱怨,但我们也讨厌抱怨,“不抱怨的世界”是什么,从来都离我们很遥远。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有时候,我们的抱怨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们的不满。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运动,来的恰是时候,它正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

之前我从没想过关于生活中的抱怨的问题,没有仔细思考或想过原因、过程,因为抱怨已成为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理所当然会出现的现象,没有人从不抱怨。鲍温认为,我们之所以会抱怨,就和我们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样:我们察觉到抱怨会带来好处。许多抱怨涉及了从他人身上诱发涉及了从他人身上诱发特定的人际互动反应,例如同情或认可。比如说,人们可能会抱怨自己的身体健康,却不是因为真的觉得生病,而是‘病人的角色’能让他们取得附带的好处,例如他人的同情,或是可以避开反感的事件。后来看完了才知道抱怨他人的原因之一,是要让自己在互相较之下,显得更为优秀。当我指出你的缺点时,就是在暗示我没有这样的缺点,所以我比你优秀。说得很有道理啊,抱怨的背后是自夸和吹牛,而没有安全感、质疑自己的重要性、不确定自我价值的人,才会吹牛和抱怨。我们自觉不配得到想要的东西,缺乏自我肯定,便藉由抱怨把自己想要的东西推开。在我们的抱怨中,我们也对世界传递出自己是受害者的讯息,而这么做,也将会为自己引来更多的加害者。

来到齐鲁已经一年有余了,这段工作阅历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与人交往的时候也确实遇到了一些喜欢抱怨的人,弄得大家都没有工作情绪了,成天就是抱怨,毫无益处。也许大家都应该多看看这本书,尽量拒绝抱怨,因为拒绝抱怨,才能有健康的沟通,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从现在起,做一个积极的人,谈论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东西。这样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为你工作,而你会缔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获,远胜过自己梦想所及。给它一点时间,同时仔细观察,这一切就会发生。

抱怨的作文开头【七】

这本《不抱怨的世界》最初吸引我的是书中描述的“紫手环”的游戏。这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灵导师威尔·鲍温发起的一场“不抱怨”运动,每一位参加运动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够持续地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而我却从未超过一天……

在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不能是我们的抱怨对象。我们喜欢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后面,从中获得一种自我膨胀的优越感。我们难以且不情愿意识到,所厌恶的种种问题,譬如身边人无休止的抱怨,同样存在于自己身上。

许多事情,并不能如我们所愿,我们失落、无奈、抱怨,这都是我们对于现状不满的表现,但就是不愿意直面,并且积极做出改变。抱怨是如此糟糕的一件事情,而最糟糕的是我们常常深陷抱怨之中而不自觉,久而久之,让其成为了我们的一种习惯,以及看待事情的一种心态,在“抱怨的轮回”中,丧失了积极、乐观、上进的心,这给我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恶劣的影响。我想,没有人愿意和整天抱怨的人生活、工作在一起,因为这样连自己的生活好像也看上去毫无希望。

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们抱怨,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们不敢做的事。”

不错,我们之所以抱怨,是希望能释放自身的一部分压力。比如,我们向他人抱怨学业的繁重,可能潜意识里就希望别人能帮助自己分担一些;我们抱怨自己最近多么倒霉,可能是希望别人能给自己一些安慰和同情。但是抱怨不能解决任何现实问题,最终只能让我们深陷抱怨的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我们的想法创造我们的世界,我们的话语又表明了我们的想法。”在很多时候,也许就是我们抱怨的话语改变了我们的世界。我们原本可以轻松、积极、乐观、上进,却可能因为抱怨而变得痛苦、悲观、沉重、无所作为。

我们开始留意自己的言语措辞,以沉默代替抱怨。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值得抱怨的事情时,我们也许可以试着不去张口,而是首先理智的思考,然后再去马上行动,改变处境。这不是一个能轻易胜任的挑战。

放下抱怨,这并不等于在困境面前不作为,或者放弃对社会不公正的言说权。带有负面情绪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设性的消极。而源于生命的热爱,并由此生发的感恩、宽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何机构以任何名义窃取盗用。

“不抱怨”只是一把钥匙而已。在我们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借助这把钥匙,我们会自然延伸和深入到生活的诸多层面,唤醒我们渴望已久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