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我眼中的十八岁作文200字(我眼中的什么的作文200字)

我眼中的十八岁作文200字(我眼中的什么的作文200字)

更新时间:2024-06-01 12:37:30
我眼中的十八岁作文200字(我眼中的什么的作文200字)

我眼中的十八岁作文200字【一】

如今,储存这个文档的U盘早已了无踪迹,我竟然是在网上文库中发现还有这份文档,还挂着我的高中校名和邮编名,应该是用来投稿的文章。至今还记得,高中时代疯狂生长的一颗文艺心,似乎突然间通情达理、妙笔生花,写下各种文字,也开启了我的写作生涯。那个时候,写下一些文字就到处投稿,虽然多次杳无音讯也不会打击我的创作热情,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畅销书作家,走上人生巅峰,虽然到今天还只是爱好写作的人,但那个时候却有着最纯真的开始与期待。

18岁,我给自己留下一封信,里面写满对于青春的迷茫困惑和对未来的思考期待,还有那个时候年轻的心中潜藏的爱情。如今读来,只剩下怀念。18岁,我高中毕业,第一次参加高考,失败后第一次远行,回来后抱着对于自我的执着选择复读,在19周岁生日那天独自骑着自行车在自己的大学转了一大圈……对我来说,18岁是沉重的,我必须为了一所好大学奋斗,再来一次,心中的颓废和野蛮的情感也会一次次侵袭信念;18岁又是欣喜的,满怀希望,还有目标达成后的轻松愉悦,而我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我眼中的十八岁作文200字【二】

闲暇之余,我流连于书店里。漫步在书的海洋中,品味着书的“味道”,欣赏着书中的“美景”。突然,一个新鲜的题目深深吸引着我的眼球——《十八岁出门远行》。

我想:十八岁,正是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能够出门远行了。每一个未成年人都会眼红走出家门的人,正因他们能够摆脱所有的约束和羁绊,在广阔的天地中尽情地发挥自我,实现伟大的梦想和抱负。远行对于每一个稚嫩的生命来说都是愉快而充满新鲜感的……我对这本书来了兴趣,于是把它细细品味。最好的时光在路上

其中一篇精华作品是作家余华所创作出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它让我从中品尝味出了人生的真正味道。作者用鲁迅式的黑色幽默讲述了一段看似平常,却耐人寻味的经历,撕开了世界表层的面纱,撕开了一切虚伪、愚昧、暴力、黑暗,将它们赤裸裸地展示在了我们的眼前——

“我”在父亲的安排下,十八岁时独自出门寻找“旅店”,可父亲却没有给“我”任何指导或提醒,“我”就像在一张白纸的心理状态下踏上了远行之路……

“我”本怀着无比兴奋的情绪,“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可是,“我”寻找“旅店”的过程却是挫折重重,让“我”吃尽了苦头:“我”在山路上找不到旅馆,好不容易搭上车却半路抛锚。自以为有朋友在就能够把问题解决,可他却在苹果被人抢夺完时离“我”而去,甚至把“我”唯一的背包也抢走了……最让人难过的是,本该淳朴的农民、天真善良的小孩,却变成了野蛮的“强盗”。这都是社会的黑暗“给予”的。它把农民的淳朴、孩子的天真善良统统都给“掠”掉了。挫折最终让“我”明白了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好处所在。

读完这本书,我感悟颇深,有所省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文中“走过去看看吧”这句话。的确,人生是复杂而曲折的,前面的路是好是坏,沿途的风景是否合意,仅有我们走过去看看才明白。

走过去看看吧,即使前面的路铺满了钉子,一刺就痛,可是仅有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后,我们才能真正地长成参天大树。

寻找“旅店”的过程就是寻找正确的人生目标的过程,它像一把双刃刀,一面是“天堂”——成熟,一面是“地狱”——幼稚。仅有用“成熟精灵”打败“幼稚妖怪”,我们才能完成“成人仪式”,变得勇敢、独立。

十八岁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心中有“勇”,我们就能跨进成熟的门槛,跨越十八岁,向幼稚SayNo!

我眼中的十八岁作文200字【三】

十八岁,在法律上我们已经成年,但是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年比起来,依然还有距离。关于18岁,我觉得它是一种文化,一种潜在的社会意识规则,到了这个年纪,我们必须要做出改变,去选择成长。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在18岁,给自己写下一封信后,现在的我也延续了这个传统,在21岁和22岁生日前夕都给自己写下一篇文章,不为别的,只为梳理自己的内心,鼓励自己勇敢走下去,即使平凡失落,也要与寂静的人生对抗下去。这是与自己的一种对话。

发着这些照片,说着永远十八的谎言,新年也将至。无论这一年你过得开心还是无奈,实现了多少目标,失去了多少东西,我都请你充满希望,勇敢地开启新的一年,我们都知道未来的我们在未来等着自己。所以,请不要让那个自己失望。

22岁的我也一直感谢和怀念18岁的自己,一路走下去。

我眼中的十八岁作文200字【四】

22岁的我在QQ空间里仔细搜索想要找一张18岁的照片发了紧跟一下潮流,缅怀一下青春,却遗憾地发现自己18岁时留下的照片太少,而且大多照片都已经在如今的智能手机上很难清晰显示了,当时明明拍的得很清楚的。不过四五年,那时的青春真的就模糊不清了。时代变得太快,也难怪我们90后们还未老去就先开始了怀念。

记得有位作者曾经说过,十八岁使我想起眼神清纯、四肢强健的小牛犊,使我想起凶猛初显、乖张暴戾的幼虎。这是我觉得关于18岁最贴切的表述,18岁的那个我,一方面单纯冷静,不谙世事,另一方面勇猛果敢,随时准备出击,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18岁,万物生长。

我眼中的十八岁作文200字【五】

十八岁,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年轻而有活力的概念,或许我们还在父母的庇佑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或许还是童话世界里的梦幻公主,但它也带给我们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那就是我们成熟了,我们不能够只踩着父母走过的脚印前进,我们应当学着如何为自我的未来设想,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自我的脚印。

《十八岁出门远行》似乎让我们再次拾起了十八岁的回忆,那种冲动,那种无知,此刻看来却觉得很难得,即使我们还有成就梦想的,却无法找到以往的味道,我想是我们确实长大了。十八岁的天空总是湛蓝的,只因为我们很单纯。

小说从心理的刻画把主人翁的的单纯描述得栩栩如生,语言朴实,通俗易懂,很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那路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作者开门见山地描绘了主人翁初次出门远行的欢欣雀跃心境,从景物的描述很好地切入主题,为下文做铺垫。“我像一条船,”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在这交会时互放光亮!或许就是因为这种心态,才使得“我”走了一天,却一点也不觉得累,还能够朝着山和云,喊熟悉的人的绰号,这样的兴致似乎比专门外出旅行的人还来得豪迈,来得随心所欲。

“我觉得自我应当为旅店操心,”这是主人翁第一次想到自我是独行,旅店是旅行者的家,可却一向不见它的踪影,出门在外,我们担心的总是是否有个能够回归的地方,即使再疲惫,只要有个能够休息的地方就行了。难道找个休息的地方就是作者的最终目的?假如是的话,为何还要去旅行?家不也一样吗?“黄昏就要来了,可旅店还在它妈的肚子里。”旅店没有就需要汽车,汽车就在眼前,可当司机问他要去哪里时,却不明白自我该何去何从?可见他并没有为自我的远行做过规划。在描绘主人翁的心理特征时,作者也不忘设下一些悬念,虽然最终的答案有点让人失望,却也在情理之中,假如是主人翁自我决定要出门远行,恐怕就会少一些未知。

此时此刻,再凶悍的司机也没办法撇下他,首先他低声下气地和司机套近乎,称他“老乡”,再请他抽烟,帮他点火,“于是我便心安理得了,他只要接过我的烟,他就得让我坐他的车,”显然他已学会了打交道,却单纯地认为所有人对于这种殷情都会领情,当司机不理睬他的时候,他还气愤地朝司机吼“你嘴里还叼着我的烟,”这轻描淡写的几句话把主人翁那种临近成熟的心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已明白自我出门在外,应懂得与他人打交道的手段,却仍带着小孩子的稚嫩,我好像看到了《皇帝的新衣》里面的那个小孩子的影子,那是一种无暇的单纯。作者极力要想塑造一种如水的单纯,但这一句话居然是从一个十八岁的成年人口中传出来的,让人有一点意外,觉得主人翁有点傻气,整篇小说,作者无不围绕“单纯”展开,从他给云和山起绰号,追着汽车跑,对着自我哈哈大笑等等,作者似乎要把主人翁的单纯已推到顶峰。

可是旅店似乎距离他很遥远,好不容易才坐上去的车又抛锚了,焦虑塞满了他的脑袋,无奈之下,他只能“在脑袋的地方开出了一个旅店,”他也并不明白他身在何处,将要去何方?满怀期望地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在那辆载满苹果的货车上,此刻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看到那些默不作声地抢着苹果的乡民,他奋不顾身地扑上去抢救,有一种行侠仗义的胸怀,却被打得眩晕,最终连愤怒的力气也用光了,只好坐起来,让目光走来走去。最终连他的行李也一扫而空,司机离他而去,主人翁在艰难地钻进驾驶室之后,才发现那就是他一向在找的旅店。

我想作者给我们的这个答案,或许就是为了说明旅店就是那个你一向在寻找,直到所有的人都离开你了,最终那个收留你的地方,就是你的旅店。

小说最终以主人公与他父亲的谈话结尾,自然而然地解开了我们心中的谜团,他的远行计划是他父亲安排的,至于为什么要远行?仅仅是为了让他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他也很听话,“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吗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从那里能够窥见主人公是一个一向在父母亲的襁褓中长大的孩子,却充满着对于外面五彩缤纷世界的向往,难道他认为父亲只是想让他到外面游玩一圈就回来?我想这也是他不觉得累的缘由。而他父亲为他所准备的行李最终也被一枪而空,这意味着他的依靠消失了,即使父母亲已为我们铺好了前方的路,但走的人还是我们自我,我们必须学会去创造自我的行李,因为我们迟早有一天会离开父母的翅膀而独立飞翔。从那里我们也能够看到小说还具有必须的教育意义。

这篇小说用一种朴素的言语,在简单和逼真中,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透过十八岁这个窗口窥探这个美丽的世界,而这个的对面是一个单纯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