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铁杵成针启示作文500字(铁杵成针的作文读后感500字)

铁杵成针启示作文500字(铁杵成针的作文读后感500字)

更新时间:2024-04-29 05:31:14
铁杵成针启示作文500字(铁杵成针的作文读后感500字)

铁杵成针启示作文500字【一】

童年的时候,我遇到过许多生动有趣的事,最令我难忘的是那次爸爸和我去钓鱼。

那一次,我和爸爸扛着鱼竿,到河边去钓鱼。爸爸给我装上鱼饵,我一甩,把钓钩甩到了水里。过了一会,浮子动了一下,我兴奋的大叫起来:“我钓到鱼了,我是最棒的!”我把钓竿拉起来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个空钩子。爸爸说:“钓到鱼之前,不要高兴的太早,等把鱼钓上来再高兴也不迟啊!”我并没有在意爸爸的话,不过,这次我是认真的。眼看着一条小鱼朝这边游过来,我又按耐不住心头的喜悦,一下子又提起了钓竿,可是又没有成功。小鱼咬钩时,我就沉不住气了,没有等小鱼完全把钩子吞进去就把鱼竿提了起来。这时爸爸又说:“钓鱼要沉住气,鱼儿总是先试探一下,并没有真正上钩。”这一次,我按照爸爸说的去做。我仔细看着水面,一条鱼游过来了,我沉住气,等鱼儿完全吞下鱼饵时,我一提钓竿,鱼也跟着跳出了水面。

那天,我和爸爸钓了许多鱼,这次钓鱼,我明白了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沉着镇静。

铁杵成针启示作文500字【二】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钓鱼的孩子,每到放假或写完作业后。我就提着个小桶随着爸爸一起去钓鱼了。

星期六,我和往常一样,在池塘边的空地上坐下,挂上鱼饵,便开始钓鱼了。时针转了两圈,我始终都没能钓到一条鱼来,再看看爸爸,一动不动全神贯注的盯着水面。我看后又坚持了一会儿,还是没能钓到鱼,我气的把桶摔到了一边,同时对面的爸爸钓到了一条大鱼,随着“哗”的一声,我如梦初醒:只要有耐心,只要有恒心就能钓到鱼。我拾起躺在一边的小桶,坐找到一片空地坐下,重新钓起鱼来。有过了一个半小时,突然间,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咬我的鱼饵,鱼漂开始往下沉,我使劲力气用力拉,不一会儿,一条硕大的鲤鱼呈现在我的眼前了。我惊喜的跳了起来,爸爸摸了摸我的头,和蔼的说:“钓鱼,就是恒心与耐力的考验。”我用力的点了点头,和爸爸牵着手一起回家了。

通过这件小事使我懂得了:恒则赢,静则成。

铁杵成针启示作文500字【三】

我从《钓鱼的启示》中得到的启示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什么做眼操呀,排队呀,不动别人的东西呀,什么的。都是我们知道的。是一定要做的。可真正做到的有几个同学。你也可以问一问自己,你做到了吗?其实,我也没有做到呀!

比如说我以前,在放学站队的时候,和几位同学偷偷的跑到后面的楼梯中。看一看大队有没有从教学楼出来,要是没出来,马上逃走,要是出来了,从从墙角躲着不出来,大队一走,马上溜出来。虽然出来的比大队慢,但同学把这个叫作娱乐。可这是品德的问题,不能用品德跟娱乐画等号。

知道逃队不对,但真正做到的有几位同学。问一问品德,问一问内心。

铁杵成针启示作文500字【四】

要说这个故事编在小学课本中还行,利用这个哲理来教育小朋友认真读书还可。但要是认真从深处,或者用成年的思维来理解就有点站不住脚了,也就是只能用童话的眼光去看待,要现实看待未免有点太令人可笑,我这里想做一根针为什么偏偏要拿一根粗铁棒做原料呢?

其实,从汉代起就开始有了铁器,唐代早就有了铁器铸造业。难道老婆婆身边就没有像铁丝这样的铁器,用铁丝磨针也比铁杵方便多了。就是铁杵能磨成针,那针鼻儿又如何处理呢?给我们后来人留下了好多遗憾的疑问。有人会批评我是在钻牛角尖,在地老天荒的古代,那老婆婆就是那种思维,是不可以用现代思维来对等衡量,用现代眼光来看待古老已经成事实的问题不可取,我们能用现代的评判思维对待古人吗?不要说多远,那一九五八年全民大炼钢铁就够今天人可笑了,很荒漠的农村依靠不识字的农民也能全面开花建锅炉炼钢铁吗?

“铁杵成针”,究竟需要多长时间的天长日久,为了一根绣花针花那么久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这老婆婆的生活来源是什么,那时候还没有政府养老,即使儿女们对她孝敬,她也不需要做这样艰苦的游戏,可能这根针还没有磨出来她就了,对于她来说这根针已经失去了实用的'价值也就变成无意义的劳动,总不会再叫她的儿女再来继续地磨下去,就像那愚公移山,再说那愚公移山还有一种造福的义举,而这磨针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再言之,单花费的功夫和时间不说,用铁杵磨针确实太浪费资源,或者说太浪费原材料了,也太不值得了。我们总不能为了做一根牙签去锯一棵大树吧。我不理解李白那种浪漫飘然的思维怎么就耿耿于怀地记住这一点,也许他是在一个很小的细节中寻找思维奔放的闪光点,诗人总是喜爱把很微小的生活哲理发展到无穷大,成为社会定向的思维,成为千古的真理,哎,对于这一点,我居然能与斗酒百篇的诗仙较劲,也真有点自不量力了。

关于教育方式教育模式在建国后被党和政府强行改革转化了,早年那种私塾读书的教育体制被彻底取缔,从我们接受教育起就是现代知识的课本灌输了,之所以把铁杵成针的故事编进语文课本,我想这也是转合期一些教育家们还在对古代教育的留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也就是教育向来是一种被定型为花功夫的工程,记得我读书时就有语文老师是遵循这种方式教学的,他机械地要求我们无论课文篇幅的长短,一律要求背诵,每天几乎要花好长时间读书背书,早读课教室里一片依依呀呀的读书声,“琅琅读书声”成了校园的单一风景。其实这种机械教育效果是很差的,有一些思维反映迟钝的同学读几十遍都不会背,只好天天鼻子靠墙受罚,这样他还有别的时间学其它知识吗?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教育改革进化更产生了显著的效果。我听说江苏省教育厅就有明文规定,学前幼儿教育期间幼儿园不得教幼儿认字、数学及其它需要强记的知识,如果对幼儿过早地加压知识,是对幼儿智力的一种伤害。只能让他们做一些游戏,快乐地玩耍,让他们快乐活泼地成长,到入学后再接受知识效果会更好,也就是说那种铁杵根本不需要幼儿花时间和功夫去磨它,看样子对于铁杵成针的道理与观念我们还真不能单方面以功夫为理由,进行对儿童强行灌输这种观念和思想,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这种抽象说教了。

建国初的好多程式教育模式早已被淘汰,现在讲究启发教育、素质教育,看样子教育观念还是要不断更新为好,就像当年的私塾升格为国学,再升格为系统的学府教育一样,现代的教育模式总是代表一种先进思想,我们没有理由抱着铁杵成针的教育理念不放,应该把一根铁杵还是当着铁杵使用,如果用铁杵磨针这就更是一种愚蠢行为,因为铁杵里钢的成分太少,没有钢即使磨到针细,也还是被折断,那就前功尽弃了。

再说即使那铁杵全部是钢筋的质量,它完全可以制造千千万万根绣花针,我相信如今那些很微小的产品,只要很小的边角料去做就可以了,大的钢材还有其它正规用途,这位老太婆如此地傻,一个名振千古的诗仙李太白一辈子还耿耿于怀这件事,似乎就更不值得了,也许我读的唐诗太少,对诗仙留存至今千余首的诗篇中我也没有看到关于铁杵成针的感叹,是不是后人在有意借名人逸事来大做文章呢,一切皆有可能。我这里还是要表述,如果把铁杵磨针当恒心和意志来比喻可以,但把它当着智慧和实践来示意那就不可取了,即使是诗仙的理论和看法我也不予赞同。因为不需要把铁杵磨成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