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四百字寓言故事作文(适合五年级的寓言故事400字)

四百字寓言故事作文(适合五年级的寓言故事400字)

更新时间:2024-05-21 09:08:49
四百字寓言故事作文(适合五年级的寓言故事400字)

四百字寓言故事作文【一】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变出“水源净化器”,让江河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玩耍,不会因为河水被污染而去。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会变出“无污染造纸机”,让那些纸厂不会因为排水而忧愁,不会使下游人民受到污水的“欺负”。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会变出一种“保护剂”,把它喷在所有的树木上,让树木披上一层保护衣,无论谁来侵犯都不怕,同时我还要变出“万里传音机”,告诉全世界人,不要破坏树木,要爱护它们。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变出一种“防灾器”,这种防灾器能能控制泛滥的洪水,让洪水变小,掉头流向灾区;这种“防灾器”还能在地震之后帮助人们重建家园;启动它,还能将地面裂缝的\'地方自动合扰,倒塌的房屋将恢复原状。

假如我是孙悟空……

朋友们让我们好好学习,做个比孙悟空还厉害的发明家。为了这个梦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四百字寓言故事作文【二】

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的一幅《假文盲》极有利地评级了社会上那些文化水平高,道德素质低的人群,尖锐地讽刺了那些极端利己的思想。

在一个母子上车处旁,一位瘦小的母亲抱着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在寒风中去乘车,却在母子上车处那里已经站了四个男子汉,一个男子汉穿着大衣,佯装没有看见一边已经冷得瑟瑟发抖的母子俩;一个穿着军大衣,戴着军帽,看到此时,我不禁想:“那位穿着军衣的军人,你望着这冷的不行的母子俩,难道你就没有一点想法,你怎么对的起你头上闪闪发光的国徽啊?”他好象在想:“哼,我是军人,我有权享受特殊权利,至于这对母子俩,反正和我没关系!”接着又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嘴脸;一个是戴着鸭舌帽,穿着羽绒服的大男人,他没有看见在一边只穿了一丁点衣服的母子俩,闭上眼睛,好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样;最后一个是医生模样的男子汉,他戴着一个大大的口罩,好象怕别人认出他一样,我想:“既然你怕别人知道,那你为何不把在一边冷的瑟瑟发抖的母子俩接到里面来呢?毕竟人多的时候暖和一些啊!”

再看看我们现实生活中,这种非法侵权,无视法规或佯装不知的现象不知有多少。在农村中,那些土皇帝们,凭着手里的权利,克扣公款。明知是国家贷给农民搞农业建设的,却一己私利,据为己有,这不是非法侵权的极端利己主义吗?

我们都知道这些人不是假文盲。为此,我们有必要在提高知识水平的同时,加强道德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爷爷说过:“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用呢?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的世界。”可见,加强国民道德建设是多么地重要啊!

四百字寓言故事作文【三】

我很喜欢看漫画,对王泽的《老夫子》更是情有独钟。每当看到开心处,我总会捧腹大笑。而今天看了华君武的这幅《假文盲》,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

你看,在“母子上车处”,几个身强体壮的大男人心安理得地挤在那儿,面对身边立着的那块“母子上车处”的警示牌,他们视若无睹,面无半丝羞愧之色;看上去,他们好象不识字,是些文盲。其实,他们都是些有身份的人呢!你瞧,就凭他们那身打扮,就算不是干部,也是些有身份的文化人吧!他们不仅装着不认识字,而且还无视于旁边那个母亲和孩子的存在,还装出一副心安理得、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竟然没觉得有丝毫的内疚或者理亏什么的。这幅漫画虽然是华君武在一九八四年画的,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种情况就绝迹了吗?答案肯定是不言而喻的!

在写有“严禁野外用火”的山上,仍能隐约看到了袅袅升起的股股浓烟;在“仓库重地,严禁烟火”的告示牌下,也有人在慢悠悠的吞云吐雾,飘飘若仙;“严禁乱倒垃圾”的牌子,却很滑稽的被垃圾淹没了;在“严禁踩踏草坪”的牌子旁边,却有人开心的嬉戏……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尴尬的场面出现呢?是人们对这种情况的熟视无睹、放任自流!

如果那位妇女能站出来,勇敢的对那些“假文盲”说:“这是母子上车处,这几位先生,你们站错位置了,应该到那边去!”他们难道会不走吗?如果旁人再对他们多说几句类似的批评或者谴责的话,他们还能赖着不走吗?如果……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四百字寓言故事作文【四】

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有对母子在车站旁等候汽车。这时,突然有四位身材高大魁梧的青年,站在了原母子排队的位置,而那个瘦弱的女人抱着孩子被挤到了一旁,那对母女无可奈何地看着一切。

这就是漫画《假文盲》描述的内容。看完这幅漫画,我十分气愤:那四个人难道不识字?难不成他们连人也不会看了?难道他们就只为了自己的利益,去装作不识字、看不见?

这些全都不是的,他们就是为自己着想,认为这样可以省时间、找到可以坐的位置。连给母子让位都不肯,这些人,都没有一点公德心,他们如何给未来的孩子们做榜样呢?

在现在的社会中,还是有许多假装文盲的人。在公车上,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上车,大家个个都不让位,都埋头按手机、装作没有看到一样。这样的场景相信我们并不陌生。在电视里有一则公益广告:有一个孩子,在家中父母总教他要“绿灯行、红灯停”遵守交通规则。有一天,他与妈妈出来游玩时,正好要过马路,那时又正好是红灯,他们停下了脚步,在那等候红灯,那个孩子看到有几个人还在走,他便问起了妈妈,妈妈便无言以对。

难道这不是“假文盲”吗?公车上贴着大大的“尊老爱幼”的标识和公车的规则;马路上也有醒目的“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指示牌,他们难道就没看见吗?

就让大家来做个“文明人”吧!给未来的孩子们做个榜样;给有需要的人给予帮助!

四百字寓言故事作文【五】

小时候,我们大家都学过《论语》十则。虽然叫十则,但是《论语》可不光十则。他总共有二十篇,它的作者就是伟大的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就是孔子的\'代表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的第一篇是《学而》。这一篇主要是阐述读书与做人的关系,强调严于利己,仁爱他人,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论语》中的各篇一般都是以每一章的前两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孔子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而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此外,在做人方面,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千万不能空谈浮言,心中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而《论语》的第二篇主要是讲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这一篇里,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孔子还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的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篇里面提到一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论语让我知道了每天都能学习到新的知识,这些新知识能扩大我的知识面,如果每天都能做到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并且用心体会有自己的理解和领悟。那么,我就能不断进步了。知识积累丰富了,那么学习就能进步了。

四百字寓言故事作文【六】

在一个寒风刺骨的夜晚,一位瘦弱的母亲正抱着自己的小孩在“母子上车处”的牌子旁等车。

突然,一阵“咚咚”的脚步声渐渐逼进了他们母子俩,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群年近四十的男人正朝这儿走来。这一群人假装盲人,站在“母子上车处”的牌子下,整整齐齐地站在两排栏杆中间,若无其事地站在那儿吹口哨。这对可怜的母子被挤到了栏杆外停车的地方,可他们却无能力去反抗,显示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从母亲的眼神中看出了自己的无奈与愤恨。

从这几名男子的衣着打扮看来,他们应该是一些知识分子或政府高级官员,可他们缺乏基本的人格,我行我素,无视这对弱母子的存在,这太叫人可恨了。难道在他们的眼里就毫无“王法”,难道他们的“良心”被狗吃了吗?

这幅极具有讽刺性的漫画狠狠批判了那些没有爱心的人,没有中国传统的尊老爱幼精神的人。生活中,我也亲眼目睹和感受过这种事。

一天,天气格外差,下着倾盆大雨。我和妈妈乘坐“578”公汽去音乐学院上小提琴培优。车内全是水,稍不注意就会滑一跤。我们俩坐在最后一排,边聊天边哼着小曲儿。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上了车,还没站稳,车就开了。他颤颤巍巍地走到中间,刚刚走到一个空位子旁,一个大学生就连忙把它抢了,真不道德!最后,我妈妈将位子让给了老爷爷,老爷爷感激万分!

这个世界缺少一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那变是“爱”。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温馨,更美好!

四百字寓言故事作文【七】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前一则,那么,他们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后一则告诉我们:聪敏而一则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这两句话虽是说:几个人在一起出自20xx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对我们的学习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己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当的时候,一经别人指出,他就会立即道歉并改正。他的弟子子贡就曾经感慨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说教师对自己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论语》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

在《论语》里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将孔门的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树苗的话,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们共同营造了一片生命的绿洲,两千多年来,我们华夏大地。这一片绿洲一直点缀装扮着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

通过学习《论语》,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更让我明白了关于学习和读书的方法、态度,真是得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