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写景写人物作文(写人物的作文细节描写)

写景写人物作文(写人物的作文细节描写)

更新时间:2024-06-03 18:09:50
写景写人物作文(写人物的作文细节描写)

写景写人物作文【一】

拟人要用得形象、准确,妙如神助。

示例:

1.老舍先生在《林海》中这样描绘兴安岭—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摔为裙,还穿着绣花鞍。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陈也不缺乏色彩: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

兴安岭都人模人样地披衫挂裙了。小花竟身着艳装呼朋引伴了,蝴蝶也像模像样地做客了。你说景物“活”了没?

2.杨柳同学在《晨雾》中这样写雾—

走在上学的路上,雾好像跟我捉迷藏似的把我团团围住,一会儿闪开,一会儿聚拢。我就好像童话故事中腾云驾雾的神仙。

在雾的陪伴下,我来到了了学校教学楼前。我们班的教室仿佛也害羞地躲了起。

来……

我去寻找雾的踪迹,但是雾不见了!我向四周大声喊:“雾,你到哪儿去了?”

小作者把雾当做了一位调皮的小朋友,还与她嬉戏玩耍呢!这种亲切的感受,让所描写的景物更加美妙动人。

写景写人物作文【二】

夜,来临了。是一个非常幽美的海滨的夏夜。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但是,它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的火焰,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天空的霞光渐渐暗了下去,淡了下去。深红的颜色成了绯红,绯红又变成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动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挥耀,煞是好看。

在这优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轻轻地抚摩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来的兴奋和愉快。

教师评语:这篇写景文章有景有情,先景后情,使得文章“此时无情胜有情”,令人深思,显得意犹未尽,言有尽而意无穷,让读者去充分感受海滨的夏夜的美。回味无穷。 多角度写景,生动形象。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角度进行描写夜色的美,生动形象。

写景写人物作文【三】

雨,忽急,忽缓,忽飘,忽洒……整整下了一夜。终于,在黎明即将来临之际,悄悄地停住了。雨后初晴,碧空如洗。在晨练的时间,我选择了上山,借以清醒一下自己的头脑、心灵。

四周漫溢着泥土的芬芳,混杂着草香、花香,使我久已疲惫的精神为之一震。那崭新的、圆圆的、亮亮的、润润的露珠,像散落的珍珠,像漫天星斗,挂在树枝上和草叶上,闪闪烁烁。走不多远,我的衣服已经感觉湿漉漉的,真可谓“道狭草木长,朝露沾我衣”。

人称树林歌唱家的小鸟,倏的一声,从一个枝头飞到另一个枝头,抖落了颗颗“珍珠”,它们愉快地跳着、唱着,那婉转的歌声使人为之陶醉。也许是“鸟鸣山更幽”的缘故,树林愈发显得清幽了。

晨雾像乳白色的薄纱,是我心中的幻想,如诗、如画,挥不走,扯不开,挡住了我的视线,给我一种飘然欲仙的感觉。山衬着雾,雾笼着山,白色透着绿色,绿色浸着白色,像是清秀典雅的山水画。苍山似乎还没有睡醒,依旧沉浸在梦的喜悦中。

渐渐的,山林揭开了那层层面纱,脸颊飞起了一抹淡淡的红云。看着看着,山林已穿上了绿长衫,晨光围绕着它,显得更加美丽。这里属于我,是我一个人的天地。

透过树叶的间隙,霞光执着地照在我的脸上、身上。此时,山林上空的晨雾已经不见了,而山林之中,却流动着烟波,我似乎置身于仙境中一般。这时,一束阳光斜射着我的眼睛,我眯起眼来,望着这阳光的恩赐,心里涌起一种庄严的、神圣的感觉。

恍惚之中,我仿佛变成了花丛中的一朵、露珠中的一滴、群鸟中的一只、阳光中的一缕……我不知是我融入了山林美妙中还是山林融入了我的心中。似乎我在旷野中蓝天上翱翔,在我的小天中陶醉这难得的情。

此时此刻,在这寂静的山林中,我激动不已。我想高歌,我想吟诵,我想欢呼,我想雀跃。哦,不!何必破坏这份属于山林的清幽呢?只要深深地吸一口这甜甜的清新的空气就满足了。

我爱这山林之晨。

写景写人物作文【四】

比喻要用得生动、自然,耐人寻味。

1.这样的山围烧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例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萦,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纬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早已分不清描写的是风景还是画,让读者自然想到“风景如画”一说,便随着作者荡舟碧波、画中神游了。

2.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其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亭子变成了浮在天宇的鹰,峭拔不峭拔?灵动不灵动?读者自己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