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初三学习困惑作文(进入初三我该怎么办作文)

初三学习困惑作文(进入初三我该怎么办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4 13:08:09
初三学习困惑作文(进入初三我该怎么办作文)

初三学习困惑作文【一】

是我太渺小,看不见你的美。——题记

母亲从来朴素。

看不见她长发飘飘,看不见她涂脂抹粉,看不见她镜前梳妆。

看得见的是她盘虬卧龙的手掌,骨头渐露的身躯,以及千沟万壑的面容。

所以我很害怕开家长会,看到别人的母亲花枝招展,才华横溢,怕她会伤心,怕我会伤心。

可是没有办法,越不想发生的事似乎来得越迅猛,期中完了,家长会又开始沸沸扬扬地吹响号角。

“妈妈,你还是不要去了吧。”

“怎么可以,一个学期才一次,再说了,我也要了解你的学习情况啊!”

母亲似乎把开家长会看成一次非去不可的光荣使命。只见她在衣柜前忙忙碌碌地找一件穿起来最是整齐干净的衣服,像孩子一般兴奋。

“你老师说了,你这次考试考得不错,继续努力,知道吗?虽然妈妈比不上别人的妈妈优秀,我文化低,不能教育你什么,但是你要记住,你永远是妈妈的骄傲!”

我突然傻不拉叽地拼命点头。我一直困惑母亲怎么有那么大的勇气参加我的家长会,她是知道我的忧虑的,只是没有说,她是何等的美丽!作文

初三学习困惑作文【二】

岁月无痕,总是在依稀间流逝。刻刀已在我身上留下了十六年的足迹。

儿时的玩闹,已停留在历史的相册。翻开那黄旧的老照片,有一丝跳动不停地牵动着我的思绪。熟悉的脚步声在我耳畔响起,悠闲中带点轻缓。我慌忙地收起相册,若无其事地坐在椅子上杂乱地翻着课本。

门开了,眼前这个高高大大的男人,笑中还带着一丝帅气。这就是我的父亲。“哎呦!臭小子,今天这么认真呐!老爸决定犒劳你,今晚炖你最喜欢喝的鱼头汤。”我随便地应和了几句,他便出去了,还不忘轻轻地掩上房门。

回想起刚才的老照片,我的眼角闪烁着泪花。男儿有泪不轻弹,而今我却泪千行。我一向故作坚强,从没在别人面前显示出我的脆弱,包括这个帅气的男人面前,我也从未有过一丁点儿那多余的情愫。

“臭小子,晚饭煮好了,快点来品尝你老爸最新研制的鱼头汤,这可是皇帝老儿的级别呦!快点,机会不容错过呀!”这就是我老爸,我最爱搞怪的老爸。

多年来,他一直操持着我的一切,既是妈又是爸。为了我,十六年了,他没有提再婚的事。妈是难产而的,他总是觉得自己对不住她,而我成了他唯一的牵挂。我对母亲的记忆也仅仅残留在那张黄旧的老照片上。

儿时,老爸便是我的偶像,我曾立志要像他一样。长大了,我越来越发现他的形象是永远无法逾越的。跟爸在一起,每每看见别人夫妻成双成对进出,我便会自然地观察着这个帅气男人的眼神,是否会有一丝孤寂?是否会有一丝嫉妒?

数次细心的观察,我仍一无所获!千个长夜的思索,百般无奈,我终于痛下决心。一大早,我便将一张纸条放在桌上:晚上八点,公园见!

一整天,我总是无神地思索着。逛了一条又一条的街,看着那拥挤的人群,视线中总离不开公园的位置。

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等着。这个男人如时赴约了。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沉默良久。望着不远处恋人们温存的身影,我哽咽着说:“爸,我想……”他淡淡地回了一句:“孩子,你长大了。但是,爸真的不需要别人,只需要你,还有你妈妈,一直陪在我们身边的妈妈。”这个男人的话语是那么地坚定,容不得有一丝思索的悬念。

柔柔的月光洒在石板椅上,天上的星星一眨一眨的,共同见证了这个男人之间的约会。

那个夜晚的梦中,我笑着……

初三学习困惑作文【三】

有一件小事,困扰了我很长时间,直到现在也无法做出判断。

有一天,我去上辅导班,等了很久才等来10路车。车上早已没有座位,大家都站着,扶着把手或椅背。车行到下一站,上来了一位面色红润的老人。他踱过来扶住椅背,面对一位坐着的青年。这时,青年赶紧起身给老人让座。本来这是件很简单的事儿,年轻人让座,老人坐下不就完了嘛!可是,这位老人偏偏不坐。他摆摆手说:“不用,不用,我身体很好,站着就行。”年轻人坚持让座,老人坚决不坐,来来往往推让了好久。最后,他只好坐了回去,老人仍站在旁边。车行到下一站,上来了很多人。他们看着手扶椅背的老人和坐在老人面前的青年,脸上露出或愤怒或鄙视的神情。这青年也不傻啊,自然有所察觉,他显得如坐针毡,很不自在。这时,一位妇女大着嗓门说:“有些人真没素质,连座都不给老人让,哼!”其他几位刚上来的乘客也加入了责难的行列,纷纷指责青年人缺乏修养,丢失了尊老的传统美德。青年满面通红,也不申辩,赶紧起身低着头走向了后门。车一直向前行驶,老人依旧固执地站着,那个座位也就一直空着。尽管大家可能都很疲惫,但没有一个人去坐。

老人也许真的不喜欢坐,但他站在那里,却让青年无辜受到别人的指斥,而他的身体,无形中也成了疲累的人们与那个座位间的一堵墙。面对这种情景,我困惑了,真不知道究竟该责怪这位老人呢,还是该谴责那些不了解实情而“仗义执言”的人,或者应该重新评判我们的传统道德?如果有一天,我遇到了类似的状况,又该如何去做,是顶着别人的指责和鄙视继续坐着,还是拖着疲惫的身子眼巴巴地看着那个舒适的空座位?

其实,仔细想想,被误会的青年没有错,老人没有错,“仗义执言”的乘客没有错,我们的传统道德也没有错。到底哪儿不对劲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就一直困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