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改变自我换角度看世界作文(用另一种角度看世界作文)

改变自我换角度看世界作文(用另一种角度看世界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07 09:54:35
改变自我换角度看世界作文(用另一种角度看世界作文)

改变自我换角度看世界作文【一】

但是随着我们慢慢长大,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有一些善意的谎言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我就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谎言缔造美好的故事!

米歇尔太太是一个小提琴爱好者,她有一把马蒂尼小提琴。有一天,米歇尔太太回到家,听见马蒂尼小提琴的声音。“家里有小偷”她想,飞快地跑向卧室,用胖胖的.身躯挡在门口。卧室里有个男孩,8、9岁的样子,身上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他看见米歇尔太太,慌忙跳起,低头看着地下。在那一刻,米歇尔太太心动了一下,收回到嘴边的脏话,转而撒了一个谎。她笑眯眯地问道:“你是米歇尔先生的侄子吗?他告诉我今天你要来,但我没想到这么快。我是他管家。想必你一定喜欢小提琴吧?”孩子点点头。“那这把小提琴送你!”米歇尔太太说。孩子愣了愣,点点头说:“谢谢!我想出去转转,好吗?”米歇尔太太立刻拉起他的手,包好小提琴,带着小男孩出去。当他们走过客厅时,孩子看见一张米歇尔太太的照片挂在客厅墙上,立刻挣脱她的手跑了。米歇尔太太知道他已经知道真相,因为没有哪个主人会把管家的照片挂在客厅里。

二十年后,这个小孩成了著名小提琴家,他非常感谢米歇尔太太当年对他的鼓励和捐赠,正是这善意的谎言保护了他脆弱的自尊并激发他积极向上的勇气。

换个角度看,万物都有好的一面。

改变自我换角度看世界作文【二】

不幸的是,我也是此病的重度患者,晚期。

三个月前,与 @forresty 聊天,我却说,我对于改变世界什么的越发丧失兴趣,只想要回归到自身。

这当然是骗人的。因自己的努力,让许多人的生活有一些不同,并且是朝向更好的方向。我怎么可能抛弃这份理想写作理想,读作野心。

改变世界实在太过虚幻,我不过是寻得了一条具体的道路,即回归到自身。

这可以有多重的诠释。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内心肿胀,被魔鬼驱使着将自己的内心具现化投影于现实世界。这些投影,具现化的形态各不相同,可能是文字,可能是绘画,可能是音乐,当然也可能是某个产品。他们纯粹为自己而创作,却偏偏能感染许多人。愈是个人的,愈能打动人。他们被世人称为艺术家。

另外一种诠释就无趣许多,却也安全许多。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又或者内圣外王。无论如何,想要改变世界,首先需要改变自己。

至于我选择的是哪一种诠释,我也没有想明白。不,这么说未免自欺欺人,我只是没有办法放弃任何一种可能性而已。是的,我是贪婪的,鱼与熊掌,我全都想要,只是存在着先后顺序罢了。

若选择的是第一种诠释,要做的是认识自己;而第二种诠释要求的则是改变自己。只认识自己而不改变自己是不可能的,无论具有何等的天赋,也不过是块璞玉,不持续打磨便无法成型。而想要改变自己,首先要做的便是认识自己。正如刘未鹏所言,一个程序若想改变自身,首先它要能够指向自身。

两条道路看似分叉,实则紧密交织,汇作一条大道。大道名为完善自己,而入口处的小径是认识自己。

可是,如何才能认识自己?这远比想像中困难,许多东西一直就存在于那儿,可一旦试图诉诸于言语,便立马失去了踪影,简直比薛定谔的猫还要狡猾。

在禅房中冥想?偶尔为之尚可,充分的宁静中或许存在纯净的思考。但若长久如此,只会变做空想,未免太过愚蠢。

认识自己,钥匙从来就不在于自身。

认识自己是困难的,但在别人身上也能看到自己。结识足够多的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读足够多的书,真正经典的书,那是历史上最优秀一批人的`思考,读书如见人。

认识自己是困难的,但在周边万物都能看到自己。游历足够多的地方,用脚丈量大地,抵达世界的尽头,看潮起潮落。保持初心探索日常的居所,陶醉在夜风的吹拂,用心去看小草的生长,以及枯萎。

认识世界多一点,便认识自己多一点,两者的界限变得混沌。在这种混沌状态中,仿佛接近于神灵。

改变世界什么的,一点也不重要了。

但实在是想为这个美丽的世界,留下一点什么。

改变自我换角度看世界作文【三】

我希望每一例种子都应有一片肥沃的土壤;

我希望每一件作品都应有一个完美的展示;

我希望每一段爱情都应有一个美满的结局。

但若如我所愿,散落在岩石缝中的种子就不会长成黄山上气势如虹的迎客松;断臂的维纳斯就不会成为卢浮宫受世人景仰的镇馆之宝;梁山伯与祝英台就不会成就文学上化蝶双飞的.美丽传说。

所以说,有的时候,跳出自己的思绪范畴,换个角度去看世界,也许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异彩纷呈。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群蜜蜂放在一个敞开口的瓶子中,并将瓶底对准阳光,遗憾的是这些蜜蜂没有一个能飞出来。因为它们认为只要向着有阳光的地方飞就一定可以飞出去。就是坚守一个角度,所以才对稍微黯淡的瓶口不理不睬。生活中的我们也如同这些蜜蜂一般,不肯转化角度去看问题,从而将自己限制在玻璃瓶中,跌跌撞撞。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并非那个老翁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只是他在看问题时,跳出了原有的思想框架,换了个角度去看,让自己不以得马而喜,不以失马而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道家思想造就了古代读书人出仕和入仕的行为。当政治清明时,他们便积极考取功名,入朝为官。当小人得志时,他们便远离世俗,归隐山林。换个角度,是他们不被俗世所羁绊,尽情地享受生活的方法。

我喜欢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因为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它因时而变,夜结凝露,晨飘雾霭,晴蒸祥瑞,阴披霓裳,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它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吟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深而为潭,韬光养晦;浩瀚为海,高歌猛进。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如水一般,人生的真谛就在于上善若水人任方圆。真正的做到换一个角度,就需要我们像水一样,以柔克刚,伸缩自如。

人生不会一直都很完美,但经常换一个角度,纵使在逆境中也可以平心静气地对待,即使因为种种不同的理由,也可以泰然处之。只当它是人生交响乐中的一个小小插曲,不但不会破坏整首曲子的完整,反而会使生命的乐章的内容更加丰富,曲调更加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