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怎么利用人工智能学习作文(人工智能与学习的关系作文)

怎么利用人工智能学习作文(人工智能与学习的关系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5 05:03:42
怎么利用人工智能学习作文(人工智能与学习的关系作文)

怎么利用人工智能学习作文【一】

让我们节约资源吧

同学们,你们知道两型学校吗?不知道吧。那么你们也应该知道“两型社会”吧?是的,两型社会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两型学校也就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学校。在学校,不,不管在哪儿,我们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恰当使用并节约资源,让一切都更加和谐、友好。

在家里,不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喜欢看电视,但许多人在不看电视的时候虽然关了电视机却不太理会接线板,没有关掉接线板上的开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接线板的耗电也可能多达难以想象的数字。有些人可能会不当一回事,说:“那又怎么样?”“多用几百度电不也没多少钱吗?有什么问题呢?”但是它们或许不知道,我们发出的电并不能足够所有地方使用。当你看电视却忘记关台灯时,别的地方可能就因为缺这些电而一片漆黑。我国的许多必要资源并不是很充裕,13亿人口的胃口是非常大的,这些资源还得留给一些给子孙后代啊!我们应该尽量节约资源!

水,也是自然中非常宝贵的资源。虽然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0%,但是能用于饮用的淡水却日渐缺乏。在学校里,常常有学生洗完手后不关水龙头,任那水流“哗哗”响。还有人甚至用矿泉水洗手,洗杯子。可用水资源正一天天减少,也许“世界上最后的一滴水就是人的眼泪”真的会来临的。

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家里做起,节约资源,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吧!

怎么利用人工智能学习作文【二】

在我们的地球上有许多的资源在慢慢的逐渐减少,特别是土和水的资源。

工业的发展,在生产过程当中大量排出的废水、废气、废渣等物质通过大气、水、固体废渣的形式进入土壤;同时,耕地被人为施化肥、农药并进行污水灌溉,是大量的有害物质进入并在其中积累,从而造成土壤的污染,不再适合耕作。每形成1厘米厚表土需要100年到400年的时间;即使在人为参与、管理极好的情况下,也需要20年。全世界每年有500万公顷的土地不再适合耕作。德国、日本、硬度以及我国的人均耕地减少了一半以上。由于滥伐森林,滥垦草地,英气土壤破坏和土地流失,世界耕地表土地流失约为270亿吨一年。

与空气一样,地球上的水似乎是取之不尽的,用之不竭的。而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被人所实际利用。如果把全球的水看成一缸,淡水只有一汤勺,而能够被人利用的淡水只有一滴。当世界上10亿人空时,拥有水资源900亿立方米;到21世纪中期,世界人口达90多亿时,全人类也能分享在规模相当的水资源,而且水资源正在被人污染,工业服了、农药、生活行水都流向河流和浅层水。1立方米污水将造成8至10立方米的水无法使用。

看吧!现在的土和水资源真是太少了,我们应该极力节约资源。让我们共同向一个目标点——节约资源努力吧!

怎么利用人工智能学习作文【三】

我国核心期刊研究工作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时至目前,已有七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从统计意义上讲,无论是哪一种核心期刊,无疑都是相应的机构根据多项评价期刊的指标(总被引频次、他引率、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综合评价总分等)经过一定的审核程序,至少是时下认为最合理的筛选办 法评定出的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高水准的刊物。这种评价结果,不仅仅是为图书情报部门精选订购期刊、为学者导读提供有效的文献检索工具,而且还为评价期刊甚至 该期刊中的论文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近些年来,在学术界,核心期刊已被“神话”,职称评定、基金项目的申报与完成、津贴分配、科技人员年度考核、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点申报等, 都离不开核心期刊的参与,都以在科技期刊中特别是在核心期刊中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考核评定的重要依据,而考核评定自然关系着广大知识分子的切身利益。因 此,正确认识核心期刊,合理利用核心期刊,有效遏制核心期刊功能异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可以避免产生矛盾和后患,提高社会和谐指数。

“核心期刊”的起源与概念

1、起源

“核心期刊”这一概念起源于英国。20世纪30年代,英国文献计量学家布拉德福 (Samuel·Clement·Bradford,1878—1948年)发现文献集中与分散规律,发现某时期某学科1/3的专业论文刊登在3、2﹪的 专业期刊上,他指出:“对于某一主题而言,将科学期刊按登载相关论文数量减少的顺序排列时,都可以划分出对该主题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含有论文数量与之相 等的几个区,这时核心区域和相继各区的期刊数量呈1:a:a2……(质优反平方律)的关系”,便提出了核心区期刊的概念,并以“润滑”为主体,提出了计算 核心区和其他区域的方法。在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了二次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75﹪的文献出现在10﹪的期刊中;在70年 代,SCI的创始人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通过作者的\'引用行为发现,期刊的分布也有一个比较集中的核心区域,统计了参考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24﹪的文献出现在1、5﹪ 的期刊中,证明了文献集中的规律等,这些研究都表明期刊存在“核心效应”。后来,人们将核心区期刊称之为核心期刊。

2、概念

核心期刊的定义: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数量较多,文摘率、引文率、影响因子、他引量等相对较高,水平较高,学术影响力较大,能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能受到该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最富有价值的那些期刊。

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好的、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虽然核心期刊起源于文献集中规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核心期刊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学术质量的概念,而不仅仅是相对统计数量的概念,其原因是评 选核心期刊时,考虑到所评期刊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被引量、被索量、影响因子等这些能够反映期刊质量的指标。由于学科之间的相关性,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 透已经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之一就是一个学科的论文可以发表在非本学科的期刊上,或一个学科的期刊可以刊发非本学科的论文。因此,核心期 刊是关于某一学科文献的核心期刊,而绝不是关于某一学科期刊的核心期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核心期刊的定义及内涵也会随之而再有所变化。

“核心期刊”的分类与比较

1、分类

20世纪80年代,我国文化事业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迅猛发展,期刊品种大量增加,期刊价格不断增长。相对,图书经费就显得严重不足,各大图书 馆、科研院校几乎都面临着怎样精选期刊,用手中可支配的较少的购刊经费购得较多的、服务群体最满意的刊物的问题,都为订购哪些期刊杂志而困惑,这自然地形 成对期刊评定的热潮,大势所趋,应建立期刊评价体系。1987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受国家科技部委托,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 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该数据库的统计结果编入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科学技术 部编制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该数据库的统计结果被科技管理部门和学术界广泛应用。199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问世。随 后,陆续诞生了其他的期刊评价体系。目前,我国有七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分别是:

⑴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1992年问世);

⑵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4年问世);

⑶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87年问世);

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2004年问世);

⑸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04年问世);

⑺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

这些期刊评价结果有如下主要特点:

①研制者以文献人员为主,还聘请了相关专家作为顾问;②根据一个或几个期刊数据库,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期刊的多项指标进行了综合统计分 析;③计量指标主要是:期刊的论文总量、被摘量、被引量、基金论文比及与这些量相关的被摘率、影响因子、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④表明评价结果只供 大家在相关工作中“参考”,不可作为“标准”使用。

对现有期刊进行评选分类,是提高期刊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虽然在评选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各编辑部对基金资助论文的优惠导致“基金资 助”在论文投稿时的乱搭车,无论基金项目与该论文有没有关系,只要在论文首页下方写上“基金项目:……”这句话,便可享受到优惠,而这直接影响所属 期刊的“基金论文比”,影响期刊评比结果;再如:有些核心期刊在稿约中明确规定参考文献必须列举n条以上,这也有些勉强,因为作者在其论文后面附注 参考文献应实事求是,引用别人的观点、结论等来支撑自己的论文,既省时又省力,还可以节约篇幅,就应表明,这也算是对原作者的一种尊重和感谢,再说还可以 避免“抄袭”的嫌疑。引用的参考文献越多,越能显示作者博览内容和知识积累的程度之广,能显示作者在拟稿时的认真劲儿,这些自然对提高论文质量有好处。可 作为编辑部,如果在稿约中硬性规定参考文献的篇数,就难免“凑数”、文风浮躁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也会直接影响期刊评比结果。但是瑕不掩瑜,核心期刊的评价 研究工作还得继续坚持下去,逐步克服遴选工作中的不足,使得遴选工作越来越趋于公平公正,规范合理。

有学者认为:核心期刊中的论文并不是篇篇精彩。我们不能说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只能说凡事要看主流,核心期刊中的论文质量普遍高,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2、比较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因其受科技部委托,带有官方色彩,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在中国理论上排行第一。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学科范畴主要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它是中国最早使用“核心期刊”这个术语来划分期刊的参考工具书,在中国学术界影响力最大。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信息查询系统,用于检索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在多年的期刊研究基础上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它采用我国目前年度收文量最大的引 文数据库和其他大型文献数据库作为统计数据源,主要涉及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学、历史等学科领域,评选出的期刊涵盖了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使用 率和学术水平均居前列的权威期刊和优秀期刊[8]。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 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具有建库历史最为悠久、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检索方式 多样、完整、方便等特点,自提供以来,深受用户好评,被誉为“中国的SCI”。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根据国际通行的文献计量学所提供的有关数据,并结合中国高校社科学报的实际,组织有关专家成立有权威的评委会,对刊物的方向、学术水平、编校质量、出版印刷质量等重要指标作出全面评价和鉴定的成果。

“核心期刊”的时效与认定

虽然无论哪个核心期刊评选机构,都是根据筛选核心期刊时前几年的资料统计出各参评期刊达标(评价指标)情况来评选核心期刊的,但是,有效时间 却是从评选机构公布评选结果的日期为“核心期刊有效期”起始日,以下次评选结果公布之前一日为终止日,或者从评选机构公布评选结果的文件中所明确指出的有 效期为依据。这其中虽然有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成分,不是很科学,但也能被人们所接受。北京大学图书馆率先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 称《总览》),没有明确指出“有效期”,但是《总览》每四年更新一次,至今已有六个版本,评价指标也陆续增加,最初只有3个指标:被索量、被摘量、被引 量;2012年第六版是根据9个指标: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共9个评 价指标评选出来的。因此,《总览》核心期刊有效期为四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上明确显示有效期,开始时实行三年动态管理:三年评定一次, 一次评定三年有效,收录证书上明确显示有效期;后来实行两年动态管理:每两年评定一次,一次评定两年有效;从2011年起,每年都评,但有效期仍是 两年。比如,2008年版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上明确显示:“有效期至:2010年12月”;2010年版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上明 确显示:“有效期至:2012年12月”。

根据中信所说明:“2011年最新一期《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有效期两年。所以,2010年评上的核心期刊仍在有效期内,不会出现在2011年 评选出的这一期。2010年加上2011年的才是目前最全面的核心期刊”。因此,某些管理人员单纯以2011版为准认定某期刊是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错 误的。比如,《价值工程》2008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0年再次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落选,那么《价值工程》作为“中国科技核心期 刊”的有效期应截止到2012年12月,任何与此相违背的都认为是错误的。再说了,2012年度《价值工程》杂志各期封面上都保留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字样,封底印有《价值工程》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收录证书,其左下角显示有效期至:2012年12月。如果在2012年,《价值工程》不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那么中信所就会及时给予修正,可《价值工程》杂志社从未收到过撤销“核心”的文书,事实上,中信所根本就没有发过有关撤销《价值工 程》杂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文书。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说,在2012年度内,《价值工程》就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此认定也适合于那些在2010 —2012年和《价值工程》有着同样命运的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显示有效期也是两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SCD)来源期刊有效期也是两年。

浙江大学的做法更为人性化。学校在“关于启用2009—2010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目录’的通知”中明确表示:核心 期刊目录(CSCD、CSSCI)定期调整导致新老版本期刊目录的部分期刊增减,研究生在新版本中被删减的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的认定问题按如下办法处 理:⑴研究生能提供投稿时间证明的,在新版本发布以前投稿并发表的学术论文均予认可;⑵不能提供投稿时间证明的,在新版本发布一年以内发表的学术论文,申 请学位论文答辩时仍然有效,逾期不予认可。笔者认为,浙江大学的这两条规定既合情又合理。

“核心期刊”的功能与运用

“核心期刊”的原始功能或者说基本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为图书馆的期刊采购提供参考,馆员可根据核心期刊表来有选择地订购期刊,利用有限的经费,购买最有价值、最大信息量的期刊;二是为读者便捷检索信息提供依据。因为期刊数量众多,读者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挑选、去阅读,核心期刊可供读者 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当今,核心期刊因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声望,已经成为一种客观的、公认的在本学科具有权威性的刊物,核心期刊的功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近10多年来,在学术界,核心期刊可谓“神通广大”,被应用到职称评定、学术水平评价、学术管理和科研管理、人才评价、学位授予、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等 方面,这并不是核心期刊本身有如此大的神力,而是外在因素,行政管理部门包装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一套能得到社会认可的、切实可行的、 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核心期刊不得不在诸多评价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然而,许多单位规定,科研人员、教师以及在读的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必须发表在本单位规定的“核心期刊”上才算数,才给补贴或者报销版面费,还 规定了年终业绩考核所要求完成的篇数;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达不到要求的研究生不能毕业,不给发学位证等等,把核心期刊看得如此之重,应用到如 此大的范围,是当初核心期刊的研究者、评价机构所始料不及的。这种核心期刊的功能异化也引发出诸多的负面效应。

核心期刊的功能被放大、被扭曲,产生不良社会效应,这种现状不能再延续下去了,希望政府部门能挺身而出,带领学术界、期刊界、科研管理界齐心协力,扭转局面,为广大的知识分子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学术氛围,进一步促使期刊业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

怎么利用人工智能学习作文【四】

现代社会的水资源匮乏,已经到了难以逆转的地步,如果人类在不及时控制水资源的浪费情况,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水资源会彻底断流,所以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请大家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

其实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就可以从一件小事坐起,因为往往是在身边发生的小事,却是可以改变现实社会的一些大问题。我是生活在华北地区的一名学生,我们这里的水资源,不能说是匮乏,但是也是接近最低水位线,节约水资源刻不容缓。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怎么样从生活小事情中,去节约水资源。

我们每天早上起床都要洗漱,洗脸,洗头等,现在家家户户都不用井水了,而是水龙头,但是正是因为这样,才会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因为有的人洗漱不关闭水龙头,造成没有必要的浪费。所以,我们生活中,在洗漱的时候,一定要关闭水龙头,把水接到盆里,用盆里的水洗漱,如果水不够的话,再去接,这样就能有效的节约一部分水了;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大家在冲洗厕所的时候,尽量少用马桶里边的水,我们平时洗菜,洗脸的水都不要轻易地倒掉,把这些水储存起来,就可以用来冲洗厕所了,这样也是一个节约水资源的办法。

所以说,节约水资源的办法有许多,看大家有没有这样意识,只要每个人都有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水资源的浪费一定可以得到缓解。

怎么利用人工智能学习作文【五】

让我来教教大家怎么做吧!

需要的工具:剪刀、双面胶、彩色卡纸、卷尺。

1.拿出一张卡纸,用卷尺量一量大概需要多少纸,然后把这些已经量好的纸剪下来。

2.把剪下来的纸围着纸筒绕一圈,用双面胶固定。

3.拿出黑色卡纸,剪出两个大拇指指甲盖大小的\'椭圆形,把它对称地贴在纸筒的上面,当做小动物的眼睛。

4.拿出红色卡纸,剪出一个半圆形,贴在两只眼睛的中下方,这是嘴巴。

5.再拿出一张卡纸,剪出要做的小动物的耳朵形状贴在眼睛上方(我做的是小兔,所以剪了一个水滴形的耳朵)。

6.拿出粉色卡纸,剪出两个比眼睛小一些的椭圆形,贴在眼睛的下方(比眼睛低,比嘴巴高),要对称一些,当作小动物红扑扑的脸蛋。

7.最后,还可以给小动物加上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剪出两个三角形,中间放一个圆形),大功告成!

怎么样?这样的废物利用是不是很有趣啊?还可以做装饰呢!想试试吗?那就赶快动手吧!

怎么利用人工智能学习作文【六】

在今年的暑假期间,我在楼下看了看水表,我不禁大叫起来:“三十九吨!”想: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呀。我上楼便忙问:“妈,一吨水多少钱?” 妈妈疑惑的问:“你们这干什么呢?”我说:“好奇嘛。”妈妈说:“一吨水有两元六毛吧,唉现在水价越来越贵喽。”我点点头,便跑到一边去算。“呀!这水可真贵呢!”我想可能是地球的水正在急剧减少水价钱才会越来越高。我们应该节约才是。

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少用一张纸、一个塑料袋,少砍一棵树等等,这些都是节约的行为。人人应该要低碳生活。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水平不断提 高,人们享受着新科带来的种种欢乐。回头看看我的身后,已是无穷无尽的环境污染。小河不再清澈,天空也不再蔚蓝。环保,已是迫在眉睫。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 地球上,爱护我们的家园是每一个人共同的责任。也许你会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不能左右化工企业的污染排放,也没能力去阻止那些尾气排放超标的汽车上路,对于环保,我真的无能为力。其实,当你真正的认识环保的重要性,你会发现环保就在身边,我们可以通过身边一些小事做起,将我们的环保热情汇集,同样会产生无穷的力量。

虽然我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在温摇篮——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脸——天空下成长,在爱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怎么利用人工智能学习作文【七】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命之母,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生活离不开水,但有些人们非但不节约用水,反而还疯狂地浪费,真是太可耻了。

窗体底端

· 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看到这个数据后,有些人开始节水了,但有些人还是老样子,甚至更加浪费水。

· 我们江南水乡水源充足,但是现在西南西北地区经常闹干旱。土地干裂、庄稼枯、骄阳似火,人们喝不上水,也洗不上早,这些新闻里的场景仿佛让我记忆犹新。到那时候,人们才知道水源的可贵,但是已经太晚了。我们家乡虽然还没到干旱期间,但如果在浪费水,我们也会那样,我们从今天,从现在做起节约水资源,还不算太晚。

· 那么,怎样节水,养成节水的好习惯呢?其实,节约水资源是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的。我们要及时把水龙头拧上,还可以要重复利用水资源。

大家知道吗?虽然地球是一个“水球”,表面72%的全是水,但可惜的是其中98%是咸水(海水),淡水只有2%,但淡水中有88%都被冰封在南北极,剩下的12%中,绝大多数都是地下水,不能开采也不能应用,能应用的只占淡水的0。04%。这是多么惊人的数目啊!看来,我们得马上行动起来,正当节水小卫士,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怎么利用人工智能学习作文【八】

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没有了水,一切都是脏的;没有了水,人的生命将会中止;没有了水,地球上的一切都不复存在。

今天,我跟随着红晚小记者的工作人员走进了农博会的展厅,当走到设施农业站台,看到在桌子上一个奇怪的柱子在不停的伸缩,我立刻就被这奇怪的现象吸引住了。我凑上前去观察这个柱子。我发现:这根柱子在伸出来的时候还喷洒着小水滴,滋润着旁边的植物。它的伸缩及其有规律,每次伸出来还必定伴有小水滴。

经过工作人员细心的讲解,我知道了这根柱子叫喷灌,一个完整的喷灌系统一般由喷头,管网,首部,和水源组成的。

喷灌是借助水泵和管道系统或利用自然水源的落差,把具有一定压力的水喷到空中,散成小水滴或形成弥雾降落到植物上和地面上的灌溉方式。使用这种喷灌方法非常的节约水,因为喷灌可以自由的控制喷水量和均匀性,能保证所有植物都可以吸收到水,喷灌比漫灌节省水量大约在百分之五十左右,省水还意味着节约动力,降低灌水成本。

听完工作人员的讲解我一直在想,如果全国人民都在用这种喷灌系统呢?会有多少节约下来的水呢?如果是这样,多少喝不上水的偏远地区能喝上甘甜,解渴的水呢?我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设计出比这更节约水资源的灌溉系统。让全国人民都过上不缺水的生活。

节约水资源吧,水是我们生活总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也只有一个地球,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