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加强6年级作文运用方法的练习(六年级提升作文最好的方法)

加强6年级作文运用方法的练习(六年级提升作文最好的方法)

更新时间:2024-06-01 23:47:29
加强6年级作文运用方法的练习(六年级提升作文最好的方法)

加强6年级作文运用方法的练习【一】

1、大象的身子像 _______________,腿像_______________

2、燕子的尾巴像_______________

3、湖水平静得像_______________

加强6年级作文运用方法的练习【二】

加强6年级作文运用方法的练习【三】

课题:

加强6年级作文运用方法的练习【四】

1.教学名数、单名数、复名数.

(1)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位小朋友所说的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这些数有哪些特点?(即有数又有单位名称)

教师指出:在计量长度、面积、重量、时间时,得到的数都带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等.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2)观察同学们说出的这些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测量的结果,有数有单位;不同点:有的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有的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

教师明确指出: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

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

(3)让学生分别举出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

2.教学例1.

(1)出示例1 3米=( )厘米

教师提问: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100厘米)

3米是多少厘米?5米是多少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说明:由米到厘米,是从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要用高级单位前面的数乘以进率.

学生讨论:比较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单位名称变了,数的大小变了,实际的多少没变.)

让学生举出几个由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的例子.

(2)教师出示2吨50千克=( )千克

教师设问:这几道题目与上面的题目相比有什么不同?(是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将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学生汇报:你是怎样想的?

使学生明确:首先把2吨变换成千克数,因为1吨等于1000千克,所以2吨=1000×2=2000千克,再加50千克,就等于2050千克.

(3)4千米180米=( )米 7米6厘米=( )厘米

补充:5平方米2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5时30分=( )分 3日12时=( )时

(4)引导学生总结:由高级单位名称改定成低级单位名称时,要用高级单位的数乘以进率,再加上低级单位的数.

3.教学例2.

出示例2: 5000平方米=( )公顷

375分=( )时( )分

(1)引导学生观察:从这两道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提问:低级单位的名数能否转化为高级单位的名数呢?

小组讨论交流:应该怎样改写?

学生汇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教师说明:①因为1000平方米=1公顷,50000平方米有几个10000平方米,所以5000÷10000=5公顷,就是把平方米改写成化顷数,要除以进率10000.50000平方米=5公顷.

②因为1时=60分,375分中有几个60分就是几时,就是用375除以60,商6余15,所以375分改写成几时几分,要除以进率60.375分=6时15分.

同桌讨论:比较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单位名称变了,数的大小变了,实际的多少没变.)

让学生举出几个由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的例子.

教师归纳方法: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商就是高级单位的数,余数就是低级单位的数。

(2)练一练

6090克=( )千克( )克 420时=( )日( )时

490秒=( )分( )秒 2040毫米=( )米( )厘米

4.引导学生概括名数改写的方法.

加强6年级作文运用方法的练习【五】

如果就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只要就 因为所以 一就

1、它( 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 拼命往高处飞。

2、天气( 很冷,( 月季花仍然开得那么鲜艳。

3、(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4、我不用箭,( 拉一下弓,这只大雁( 能掉下来。

5、(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6、森林( 是一座大水库,( 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

加强6年级作文运用方法的练习【六】

1.学生认识单名数和复名数,在明确各种计量单位和单位间进率的基础上,会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6年级作文运用方法的练习【七】

熟练的进行时间单位单名数与复.

加强6年级作文运用方法的练习【八】

1.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

3.还有什么疑问?

4.刚才这两个小朋友到底谁重呢?30。4千克与32千克哪个更重?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们将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