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四下七单元作文笔记(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文笔记)

四下七单元作文笔记(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文笔记)

更新时间:2024-06-05 07:49:26
四下七单元作文笔记(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文笔记)

四下七单元作文笔记【一】

寒风凌烈起来的时候,大街小巷再次热闹起来,人们比平时更忙碌了。玻璃钢筋的世界,所有人都带着各自的心事有条不紊地做着不同的事。人一多,全城的公交车站也变得拥挤不堪,活像被压缩的沙丁鱼罐头。

午后的风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呼啸着掠过行人的脸颊。刹那间,冷淡的雨丝笼罩住小城。公交车出站不久,候车处很快挤满了急切的人儿,伸长了脖子搜寻下一班车的影子。母子上车处自然也排满了人,只是站牌后的那位妇女,手中紧紧抱着孩子,素色的头巾下一双乌黑的眸子冷淡地打量着排在母子上车处的几个男青年,不禁苦笑一声,随即搂紧了熟睡的孩子,小心地替孩子掖好衣服,一脸鄙夷地看着男青年。占据了最佳上车处的男人双手插在大衣口袋里,外衣下的衬衫领带张扬地炫耀着他的白领身份,他看上去文质彬彬。可为什么男人瞥向妇女和“母子上车处”警示牌的眼神是如此轻蔑不屑呢?他身后穿着军大衣的小伙子只顾盯着自己的棉鞋,毛绒帽子遮盖着前额,看不清具体神色。只是他的脸颊泛着薄红,是不好意思吗?那个看上去矮矮胖胖教授样的男子更是如此,刻意用宽大的鸭舌帽掩住大半张脸,眼神游离不定,隐隐带着厌烦,还时不时搓搓手,是心中有鬼吗?排在最后的是一位医生吧,文绉绉地伫立在后面,目空一切般看着前方,如此表现,仿佛他是红尘背后的眼睛,看穿了一切般的神色。不过,脸颊向下倾斜,上眼皮下垂,谁都看得出有某种情绪隐藏在他的平静里。妇女轻轻叹了一口气,无奈地摇摇头,收敛起温怒的表情,再次看一眼显眼的警示牌,默默地走到队尾,没有再说话……

论学识,他们不应该是文盲;论地位,他们不可能是文盲;论工作,他们不会是文盲;论品行,他们和文盲又有什么区别呢?文盲不可怕,假文盲才是最可怕,最可恨的。每每想起公交车上的老弱病残专座上坐着的手脚健全的青年学生,我心里总会有点不舒服,他们是文盲吗?

四下七单元作文笔记【二】

一天早晨,鸭妈妈从从睡梦中醒来,她的`小鸭们闭着沉重的双眼,鸭妈妈看了看四周,突然想起自己昨夜是在城中的花园里睡着的——它们找不到好的住处,处处都有危险,它们受不了这些危险带来的不便,被迫到处寻找新的、好的住所。

“起床啦!我的小宝贝们!”鸭妈妈嘎了几声,呼唤鸭宝宝们起床。小家伙们睁开疲惫的双眼,极不情愿地站起身来,“我们还要赶路呢!”鸭爸爸从公园的池塘中找到一条很小很小的鱼,走上岸来,把鱼放在了地上对孩子们说,“一个早晨,才找到这点食物,不行,我们还要换个新的住所。”鸭妈妈帮孩子们把凌乱的毛整理好,喝了几口湖水就带着孩子们上路了。

走出了花园,到达了车水马龙的街市,鸭妈妈讨厌这个吵吵闹闹的地方,加快脚步,走到了马路上,走着走着鸭妈妈突然听到了“扑通”一声,小鸭们发出一声尖叫——原来有一只小鸭掉进了下水道中,鸭妈妈万分焦急,但靠鸭子的实力是救不出小鸭子的,她看见路边有一个警察,跑过去嘎嘎叫唤,想让警察去帮助它救出小鸭子。警察见鸭妈妈很焦急的样子,就跟鸭妈妈来到了“案发现场”,警察见到下水道有一只小鸭子,就把它救上来了,鸭妈妈又嘎嘎非常感谢地叫了几声,谢过警察后就又开始向前走,开始横穿马路,没想到所有的车都停了下来,人们都看着这群憨态可掬的小鸭子正在妈妈的带领下过马路,小鸭子们最后平安地通过了马路。

这不是个童话,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温哥华,我被这种人和动物和谐的场面所打动了,希望大家可以和动物和谐相处,不要滥动物。

四下七单元作文笔记【三】

每当秋天,火红的枫叶总会成为人们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是,枫叶原来不是红色的。

很久以前,在大山的深处住着一对母子。大山里物产丰富,母子俩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一次,大山里迎来了一个酷热的夏天。大山里已经一个月没下雨了。似火的`骄阳晒干了河床,晒干了田地,许多动物都被晒了,渴了。水成了大山里最宝贵的东西。终于,家里水缸的最后一口水也被喝光了。眼看自己的孩子就要渴了,可母亲却束手无策。最后,母亲决定出去找水。

母亲先来到一颗大树下。大树说:“给我一些水吧,我可以给你一个苹果。”。母亲想:我的孩子需要一个苹果来解馋。母亲说:“我没有水,但是我可以给你一些。”母亲捡起一块石子,划破了自己的手臂,让流到大树下,大树上便掉下一个苹果。母亲捡起苹果往前走。

母亲又来到了一口水井旁,水井说:“给我一些水吧!我可以给你一碗汤。”母亲想:我的孩子需要一个碗汤来解渴。母亲说:“我没有水,但是我可以给你一些。”母亲捡起一块石子,划破了自己的手臂,让流到水井里,水井里便涌出一碗汤。母亲端起汤继续往前走。

母亲又来到了一只兔子旁,兔子说:“给我一些水吧!我可以给你一块肉。”母亲想:我的孩子需要一块肉来充饥。母亲说:“我没有水,但是我可以给你一些。”母亲捡起一块石子,划破了自己的手臂,让流到兔子嘴里,兔子便拿出一块肉。母亲接过肉继续前进。

母亲再来到了一只老虎旁,老虎说:“给我一些水吧!我可以给你一张兽皮。”母亲想:秋天要到了,我的孩子需要一张兽皮来保暖。母亲说:“我没有水,但是我可以给你一些。”母亲捡起一块石子,划破了自己的手臂,让流到老虎嘴里老虎便掏出一块兽皮。母亲拿起兽皮向家走去。

母亲到家时,已经奄奄一息了。她用最后的力气给孩子吃了食物,帮他盖上了兽皮,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晚上,天降甘露,大山里又充满了生机。

秋天,孩子长大一些了。当他走出小屋时,看见了被母亲的染红的枫树……

四下七单元作文笔记【四】

1、学会改写的要领

2、忠于原作又不拘泥于原作,大胆想象要合乎情理。

3、恰当剪裁又要加以补充,自由发挥创造能力。

二、写作指导:

(一)导入:

改写,就是对原文进行内容或形式的改变,是按照要求和需要把一种文章改变为另一种文章的方法,是对原作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某种改动的再创造。改写主要有两个基本类型,一个是形式上的改写,另外一个是内容上的改写但在有些时候也兼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改写。形式上的是指体裁、表现方法、语言、人称等方面的改变,而不涉及内容的重大改变;内容上的是指主题思想的转移和中心人物的改换。另外,还有内容与形式兼有的改写。无论内容或形式上的改变,仍然要忠实于原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否则就不是另外创作了。

(二)指导:

我们常见的改写形式有四种:一、改变人称,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把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二、改变叙述方式,即把人物对话改为叙述形式。三、改变文章的体裁,把古文改为现代文,改成记叙文等。四、改变文章的叙述方式把顺序改为倒叙或插叙,或把倒叙改为顺叙等。改写也是属于给材料作文,只不过所给的材料是一篇文章,比较特殊,它要生在原文的基础上重新构思,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但和其他的写作方式一样,它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下面按改写的类型分别阐述。

1、改人称,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二是把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此时应注意改文中的主要情节应与原文中的情节相符,而且如有人物描写的话,改写后应合乎人物的实际。

2、改体裁,即将原文的体裁改变,以另一种方式将文章表现出来,如将诗歌改成一般文章,将小说改成剧本。改体裁时应注意:既要紧扣原文内容,又要根据自己的生活进行合理想象,从而使文章既合乎原文内容,又合乎现代生活审美的要求。

3、改结构,就是在抓住原文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或将倒叙改为顺叙等。这种改写,一般只要变动文章的开关部分,或删或增,当然,必须注意上下之间的自然衔接和前后的照应。

4、改主次,如把主要人物改成次要人物,把次要人物改成主要人物,相应的会涉及详写和略写的问题,所以也可以把详写内容略写,略写内容详写。

5、改手法,主要指改变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如将以说明为主的说明文,加上多种修辞,使其具有文艺性,要注意的是手法的改变往往会涉及语言风格的改变,所以要以语言的.改变辅助表现手法的改变。

以上几种常用的改写的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应遵循几条原则:

1、改写要有章法可依。这里的章法是指命题对改写的要求。写之前应先明确要求,再按要求写,切不可过分地自我发挥。

2、要把握原文精神。原文的主要内容、主题和具体写法等,是改写构思的张本。要领会原文的主题、人物、情节、表达方式等,审清题意、明确要求,对改体裁、改人称、改语体以及字数限制要心中有数。

3、要明确中心与标题。如有的原文是记事的,要求改成写人的,那么中心要相应变,标题自然不应用原文的,要按照要求确定中心,按中心确定标题。

4、要有自己的风格。改写是需要想象力的,在写作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风格,避免千人一面,可以体现自己的语言风格、行文风格,既区别于原文,又有个性。

三、训练题目:

《曹刿论战》选自《战国策》,是表现战国时期谋士战略思想的文章。文中的曹刿虽然是一介布衣,却具备许多士大夫所没有的素质。文中曹刿与庄公的对话尤其发人深思,试改写此文,文体不限。

要求:1、能把握曹刿等人物的特点,体现曹刿的战略思想。2、可以改写整个故事,也可以改写其中的一个片断。3、注意运用学过的写作手法刻画人物。4、要有合理的细节描写。

四、学生写作:略

四下七单元作文笔记【五】

“呼——呼!”北风在空中肆虐地咆哮着,街上都结了厚厚的冰霜。“快,快上车呀!”一个男子的声音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朝车站的地方望去。人群的旁边,赫然立着一块牌子:母子上车处。

一个穿着厚厚羽绒服的男子,估计是个公务员,手插在口袋里,不停地跺跺脚,取取暖快轮到他买票了!这大冬天的,谁不急啊!唉!原来是个文盲啊!

紧跟其后的,是一位人高马大的,穿着军服的男子,他应该是位退伍军人吧!他注视着前方,眉头不时地皱着,像是有什么丢不开的烦恼似的,他还带着帽子,显然,他一点也不冷。排在第三位的,是一位文质彬彬的人,他茫然地看着那块牌子,似乎不认得上面的字似的,他推推眼镜,心中不停地想着:呵!还是在这儿好!那儿的公共车站里那么多人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上车呢!

这时,只见一个小学生匆匆忙忙地跑了过去,显然,他上学要迟到了。他排在了那条长长的队伍的最后一个,气喘吁吁的。一个戴着口罩的男人,冷笑了几声:“小孩子就是傻,不如我们在这儿快!呵呵!”

“好冷呀!”一个轻微的声音传入我的耳内,我回过头去,见一位瘦小的母亲怀里抱着一个没几个月大的婴儿。这位母亲头上裹着单薄的围巾,瘦弱的身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位母亲用无助的目光看着人群。婴儿也冻得受不了,轻声地抽泣着。母亲轻声地安慰孩子,我们被挤在这儿了,现在连队伍也排不上,还怎么去乘车呀!

我一看,有点儿发愣了,这儿,是专为母子们设置的呀!而这对母子应该是被那些大男人挤在一边的。这几位大男人怎么都是文盲啊!我心中不禁产生了疑惑。

“嘀嘀——”车来了。人群开始蠢蠢欲动。售票员拿出了一块“请上车”的告示牌。人们见了,都蜂拥而上,那四个男人挤在最前面,他们不是文盲吗?怎么那儿的字到这儿就看得懂了?

知识上的文盲固然可怕,但道德上的“假文盲”更让人触目惊心!

四下七单元作文笔记【六】

在寒风凛冽的冬季,某个车站上有个牌子,上面清楚地写着“母子上车处”,可却有四个年轻力壮的青年男子若无其事地挤在上车处。可怜那牌子旁边的妇女一边要哄小孩子睡觉,一边却无奈地望着他们。

我认为牌子旁边那个妇女太懦弱了,所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难道她不能上前去理论,这是其一;其二,这里的管理员上哪儿去了,他实在太失责了,作为管理员,应上前为这位妇女解燃眉之愁。其实,生活中那些假文盲的事还很多。我就遇见过类似之事。记得在四年级时,我和全家去吴江,一上车,我便扫视了一下四周,发现有一张告示上写着如果有老、弱、病、残、孕妇者,请先让位。

过了一会儿,只见一个年青妇女抱着一个孩子上车,只见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抓住拉环。可车子上的人却熟视无睹。儿童不懂让座,少年不知让座,中年人不想让座,只有那饱经沧桑的老人才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时,我情不自禁地问:“中国的礼仪上哪儿去了?”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可如今却被世人淡忘,何时才能重拾这礼仪,这就得靠我们——新世纪的主人。我希望从此以后,假文盲现象销声灭迹!

如今的社会已经走出了文盲时代,进入了高度文明的社会。物资极其丰富,精神文明也得到了改善。很多人的文化程度有所提高,几乎没有不识字的。尽管如此,还是有少数人对一些简单的字装作不认识,这种人被称为“假文盲”。

著名画家华君武曾画过一幅名叫《假文盲》的画,他借助了漫画的表现形式,对这种假文盲进行了强烈的讽刺。在这幅画中,画着几名身强力壮的男子,他们正站在“母子上车处”,等候公共汽车的来临。而真正应该站在此处等候车辆的母子俩,却被他们挤在了一边。那位母亲用求助的目光望着他们,希望他们能挪一点位子出来。但是,那些男子对妇女视而不见,对妇女旁边写着“母子上车处”的牌子熟视无睹,毫无理让之意。

难道他们真的不识字吗?不,不是的,他们为了自己的方便,装了一回假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