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作文 清明寄哀思360字(清明节寄托哀思的作文)

作文 清明寄哀思360字(清明节寄托哀思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3 09:32:40
作文 清明寄哀思360字(清明节寄托哀思的作文)

作文 清明寄哀思360字【一】

前些年时,我不大懂清明,只觉得它与正月弥漫的气氛不同。而它所有的习俗和更深一层的意思,却也算不上一无所知,对此我说不大懂,却也说不出哪点不解。

清明的气氛是凄凉哀婉的,古诗有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短短几字,勾勒出一副忧愁悲凉的画面。你看,清明的愁,总是不同的,它总是淡淡的,却又哀婉,似乎是因人们的“愁”久久不散,便都融于这天之中了……

四月的清明,却不禁感觉有正月般的彻骨寒意,兴许是天公也寄思念与泪于此,不愿作美。黑夜破晓之际,灰暗的云层和烟雨代之,雨里的远景,呈现一片朦胧的美,一大片一大片连结的,偶有几座高耸的青山映入眼里,待细雨过后,微凉的风伴着轻淡的雾,显得更为清寒。

会有一行人徒步走到山下,路程挺远,说是踏青。雨后的叶,特别青,泥土的气息被风翻起,在空气里与青草香一同酿着。山依旧那般,与从前相比,路上的荆棘少了许多。再晚些,便陆陆续续来了些人,小孩儿跟在大人身后亦趋亦步地走着,而大人们则有两个在前头除了荆棘,为“后者”开出一条路来。汗珠从面颊滑落,滴进土里……

扫完墓后,归途的凉风令人舒爽许多。在别处,你可以闻到淡淡苦涩,那是艾草的气味,若还有未焚完的,你可以闻出它自身的气味,与气候较干燥时相比,有一丝潮潮的味与艾香一同浸进心里。

这天的雨下得不大,也不长,但总断断续续的,难免使人心生烦躁。饭,是凉的,但绝不是生的,我记得有一种墨绿色的小点心,在清明时分几个小摊上有卖着的,一般摊主是近中年的妇女,说话挺和气。点心有些油,泛艾草香,淡得很并不惊艳,却需在摊边买上几个,一是不常见得(至少岛外没见着,觉得稀罕得很),二则是不怕没有人吃下。它,挺甜的,似乎像要冲走清明的凄苦,带着甜味儿到心头最苦的地方。

清明雨来携愁思,看着清明的雨,心底会不由自主地掀起层层涟漪,印象里它的天就没晴过。前有故人诉清明气氛之凄楚,后便有许多人应和着,我还是不全懂,但现在也大抵明白了,或许,我不懂的,可能永远不会懂,有些时候,也不用太执着罢。

作文 清明寄哀思360字【二】

清明节,是个略带感伤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这时节都会感怀先辈,牢记脉香火,家家皆然。而烈士陵园却淡出了很多人的脑海,也许它成了我们红领巾时代的一种回忆。如果说童年的我们在向烈士墓园献花时,还带着几分天真和不解,那么今天,作为成年人,更应当明白一个道理:有国才有家。

途中,我们常常能见到一个家庭甚至家族,子辈孙辈一大群人,带着香烛纸钱去祭扫祖坟,但别忘了,没有那些先辈英烈,军人战士的英勇牺牲,保家卫国,很多人的家可能已经不存在。而那些年青的生命,现在正安息在烈士陵园中,他们很多人根本没有后代,甚至没有过恋爱和婚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中国古人有无数赞美军人的诗篇,从古至今,这个国家从来不缺乏勇士,也不缺乏阳刚之气,这是世代相传的精神。军人之魂,就是国家之魂。而革命烈士的情怀,又比古人更加升华,支撑他们的是信仰,而不是金钱,他们是英雄,也是一座座丰碑。那么是什么样的力量,能令他们抛头颅,洒热,勇往直前,不惜牺牲呢?

因为这支军队的军魂,是由中国共产党所塑造,事实也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唯一能带领这个古老国家走向复兴的力量。从南昌到井岗山,从战湘江到雄纠纠,气昂昂的鸭绿江畔,直到今天的也门撤侨,依然是这只在党的指挥下,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他们视人民为亲人,为了国家的生存,民族的解放,这些战士从没惧怕过什么,党指到哪,他们就打到哪。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军队,相当长的时间里,他们武器不如敌人,装备不如敌人,甚至伙食也少得可怜,但笑到最后的总是他们,而那些武装到牙齿的一个个对手们最终总是垂头丧气。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压倒对手的法宝,“我则国生,我则人民生。”所以我们不怕牺牲,而英雄辈出。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邱少云,……一个个光辉岁月中闪亮的名字,其事之惨烈,其情之壮烈,足以垂照青史,他们和他们的战友们,为中华民族之解放,留下的是不朽之荣。

今天的解放军战士,同样要执干戈卫社稷,枕冷月守边关,时代虽不同,但这军魂却代代相传。钢铁长城的称号,是一战一战,浴着烈士的鲜打出来的。我们的军队善战而不好战,既不当世界宪兵,也不做世界警察,更不能学某些国家穷兵黩武。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坎坷而光明,但也别忘了这条路上,总会有毒蛇猛兽,截道挖坑之辈,所以越是和平年代,越是不能松懈军备。

英烈从来没有远去,我们这一辈人,应当脚踏实地做出成绩来告慰他们,无论你是军人还是平民。是他们的鲜和生命,帮这个国家渡过了最危难的时刻。

虽然我们今天享受着生活,然而这个国家领土尚未统一,周边虎狼环伺,我们应当更加发扬先烈之精神,完成先烈们未竟的事业,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这样,逝者方可瞑目,而生者则无愧于心。

作文 清明寄哀思360字【三】

清明了,我又是这样悲伤

思念的弦,延伸到了世界的另一端

因为疼痛,鞭炮声里渗出烈性的酒

和一饮而尽的凄苦

我是被命运捉弄过的人

一些往事,填满了泪水

六年的记忆,不长不短

可封存,却无法被抹去

难言的痛,被浸在屈辱的苦水里

你应该最有权力放弃我,而相反

是你拯救了我,你拦下了所有对我的不公

你是婆婆,胜比娘亲

你告诉我,没有永远的风雨

也没有永远的不幸。你的善良成就了我的幸福

我也终于做了母亲。就在那时,我看见

你皱纹里的执着,和一缕最干净的笑容

一些温暖,足够托起一颗孤独的灵魂

让绝望长出翅膀。好想就这样一直牵着你的衣角

可人生的路太短,我们还是隔了山,隔了水

最终被隔得干干净净

为什么所有的相聚最后都成了别离?

我总想为你写点什么,可我

不懂语法,不懂文学,更不懂诗

我的纠结堆积在心里,无法成文。只有悲泣

细雨纷飞,遍野的香烛又燃起

能相信迷信吗?此刻

我多么愿意相信,我一声轻轻的呼唤

你还能像以前一样出现在我的身旁

作文 清明寄哀思360字【四】

今天是清明节,人们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可今天却没有见到雨点的影子,反而是阳光明媚,晴空万里!

为了避免堵车,我们一大早就开车出发了。过了一个小时左右,我们来到了老家,爸爸打开车子的后备箱。我一看车子里面东西真多,有青纸、鞭炮、香、纸钱……

妈妈和爸爸从老家里面拿出了一些“老古董”——锄头和镰刀。咦,这些东西用来干什么呢?我一上山才知道,山上的草,因为长年没有人来去除,长得比我还高,我都看不到前面的路了。这时锄头和镰刀就派上了用场,为我们开出了一条路,也为了避免等会扫墓时不要引起火灾。

我们来到了太婆太公的坟墓前,大家先把坟墓上面的草全部清掉,爸爸把纸钱拿了出来分成三叠,我偷偷拿纸钱看了一下,上面有些花纹,还被机器压了好多小洞。爸爸准备好全部东西后,便拿出打火机,把纸钱点燃了,冒起了一缕缕的青烟,飘飘然然的升上天空,我蹲在地上的时候就已经被熏得流眼泪了,站起来更加是躲不过,风一会儿把烟吹向左边,一会儿吹向右边,好像和我有仇一样,一直追着我不放。这时候也依稀地回忆起太婆在的时候的点点滴滴,眼泪更是忍不住地流!

正当我眼泪止不住往外流的时候,爸爸把一个五彩缤纷,像花一样的东西挂在旁边,我问爸爸:“这是什么东西呀?”爸爸说:“这个是青纸,传说这个是给土里面的亲人遮风挡雨的,以前都是他们为晚辈遮风挡雨,现在我们长大了也要为他们遮风挡雨。”原来是这样,当我们沉浸在传说里面时,爸爸对我们大家说:“准备上香了,要站好一排。”我被爸爸严肃的语气吓到了,赶紧和妹妹站好了。我们一人拿了三根香并拜了三拜,我把好几个愿望都告诉了我的太公太婆,希望他们保佑我早日实现愿望!爸爸是我们家的大勇士,他拿出一个大鞭炮,摆好后,点燃了引火线,我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了安全区域,我一边捂着耳朵,一边和爸爸说:“鞭炮点燃了,我们快走吧。”爸爸说:“现在还不可以走,要等鞭炮全部燃完,还要检查纸钱和香,不能留下一点火种,以免发生火灾!”过了一会儿,我们检查完没有火种了之后就离开了。

今天虽然没有看到“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情景,但我感受到了“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滋味!

作文 清明寄哀思360字【五】

太快、太突然,

太令人猝不及防。

顷刻间,折了我的航舵,断了我的风帆。

我和世界一起窒息不语,所有的思想镀上黑色,凝固了所有的语言,所有的词汇梗塞喉咙。

您以一种独特别致的人格影响了我的世界,却以安详平和的方式离开了我的世界。

茶水凉了,寂寞地沉静着,却留着昨日的痕迹。

椅子空了,失落地悲伤着,却留着昨日的体温。

书页合了,无声地哭泣着,却留着昨日的墨香。

有您在,童年的梦想才如此邈远悠长。有您在,青春的溪流才如此欢欣雀跃。有您在,迟归的脚步才如此急促匆忙。有您在,世界如此美好。慈爱的目光消融了心头的阴霾,宽厚的臂膀托起强劲的后盾。心的乐园筑造恒久的绿洲,抒写永远的湛蓝。

如果我能够,定会陪您登高望远,静静地倚栏俯视连绵山峦的苍茫。

如果我能够,定会载您驱车郊野,默默地沿途欣赏松涛柳浪的韵致。

如果我能够,定会为你研墨展纸,轻轻地细品一纸笔致墨韵的灵动。

如果我能够,定会为你烹茶煮酒,慢慢地敬上一杯舒心可口的香醇。

再也不能够于滋养灵魂骨的温暖中做梦。

再也不能够于避风港湾的瞑瞑中怀想。

再也不能够于围炉夜话中聆听谆谆教诲的清韵流淌。

我只能立于夜幕深处心雨滂沱怀想您渐行渐远的背影......

清明时节,沿着时间的阶梯触摸那串记忆,想知道,天国的您,久远的微笑是否仍和往常一样?想知道,久违的风景里您是否和往常一样对坐?想知道,您与文字厮守了一辈子,是否笔耕不辍还在橘黄的灯下挥毫泼墨?

相框里的您,如此和善慈祥。相框外的我,如此黯然神伤。

恣意的哀思,挤压骨头,

一种痛啊!

竟是泪流满面……

作文 清明寄哀思360字【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穿越时空,来到杜牧生活的那个年代,和杜牧一起品尝杏花树的美酒。

清明节,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据《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故有“清明前后,种豆得豆”之说。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以前,只知道清明节要扫墓,祭祖,可是没想到,清明节的习俗是非常丰富的,除了扫墓,祭祖,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一直以为清明节是一个悲伤的日子,没想到清明节还有这么多有趣的活动。原来是因为清明节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冷的食物伤害身体,所以大家就都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锻炼身体。这个节日既有祭扫新坟生别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扫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每到清明这前后几天,人们都会去给他们逝去的亲人扫墓,进行祭奠活动,我也不例外,其实,扫墓是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因为清明节与寒食节相接,因此,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节扫墓了。古时候扫墓,人们最爱放风筝,尤其是小孩。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以前过清明节时,奶奶总是给我煮蛋吃,我就以为清明节人们都煮鸡蛋吃,后来通过查资料才知道,各个地区清明习俗都不一样。四川成都一带有以炒米做团,用线穿之,或大或小,各色点染,叫做欢喜团;浙江家家户户都要吃清明果;畲族家家户户煮乌捻饭吃;在客家人的餐桌上,艾草是一件常见的食材……这些丰富多彩的食俗,让我大开眼界,我觉得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真是太丰富了。

清明节,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里面可能有我们中华文化的精神。他是一个象征,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显示着中国的文明,和它那独特的民族特色。请走近清明,了解清明。

作文 清明寄哀思360字【七】

第二年的这里,显得格外冷清,风吹得树叶,如同经过深沉的铜铃,沙沙作响如同回到了昨日。也许只是因为离清明节还差足足一个星期,来南山公墓的人寥寥无几,只能望见门口卖花卖冥币卖螺狮的,几乎无所不卖,更随大人的步伐提着比我想象中略小的铁锹,等待他们和摊主“互溅唾沫”地讨价还价之后,顶着孤燥乏味的太阳,一步步踏上那一层层并不是很高却又似无法用数字表达的距离,只能边走边喘气,舌头干了,喉咙哑了,咸咸的仿佛要吐出红色来,时不时向着山腰上的绿茵望去,仿佛就在那一刻,才能得以安宁。

呼哧趴倒在树荫下的石桌上,等待大人们“封建式”恭恭敬敬地摆盘,烧香,随即我自己也拜两下,许个愿,也只不过是大人们在一边唠叨而已,学习好健康好,其实他们不贪心,只不过总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罢了。之后便是一年一度的“吃螺狮祭奠”。

她有许多儿女,这也不算是虚构的吧,的的确确。不然她的坟前,也不会有堆积如一座小山般的“冥币”了,只见得一支顶着星火的香,有气无力地摔在五颜六色之中,随即是一条青灰色的烟雾,徐徐而升,看见一张冥币的角落被烧黑了,还泛着点点红光,接二连三地又来了几支香伴随第一位“烈士”同归于尽,于是火就燃起来了,噼噼啪啪,如愤怒的狂狮,左右摇摆它发亮的鬃毛,无比威严而可怕,在它的上方,只能望见一片的油腻,扭曲的世界,倒影着虚幻而纯洁的绿色。

捧着手机乱点一通,只能看见同学们肆无忌惮地聊天刷屏聊扣扣,坐下,抬头升息一口气,风又来了,地上的光斑还在不由自主的摇动着,一切都些许湿润了,但却未见,那层干股的快掉皮的天空有何起色。

不久之后春雷响了。

堵着耳朵,看新的一串春雷是什么颜色。

有人的时候况且这样,没人呢。

也许它的名字叫做墓园,其实也不过相当于人住的“小区”罢了,一块块石牌,看起来那么沉静哲理,如快乐放荡诗人,其实石碑里还说不准已经有了裂缝,他们只不过是水泥,像城市一样。周遭只剩下风与树,墓碑的一生也不过望着树木们生老病吗。

我想,人了况且还住在干巴巴的水泥地里,那么它们还会正正拥有最终的归宿吗,侃侃而谈罢了。

作文 清明寄哀思360字【八】

“又是一年芳草绿”,伴随着春姑娘的脚步,清明节到了。只是今年我们家没时间去扫墓。

还记得,我六年级那年,学校组织了一次清明扫墓,目的地是雁荡烈士墓。

一路上,我不停地张望。三月的春日,田野里麦子正在吐绿;一畦畦一方方的麦田,如绿色的翠玉,铺排着伸向远方。远方是闪耀着淡蓝色光晕的太行山,层层叠叠的山峰相互交错,映入你眼帘的是起伏蜿蜒的轮廓;犬牙参互,气象峥嵘。让我遥想到六七十年以前的抗日战争,晋察冀军区的将士们在崇山峻岭间与敌人周旋着,号称“名将之花”的阿布规秀,就被八路军击毙在黄土岭上。田野里还有树木,土路边的杨树笔直挺拔,这时已吐出了亿万条芳香的花穗。路边,可以看到杏园,成排的杏树上开满了雪白的花,这些白色薄绢做成的花朵,会让你想起一首浪漫的诗,一副古雅的画。田间有干活的人,他们沐浴在暖阳和风之中,有的翻地松土,有的浇水施肥,各忙着各的事情。

清明时节,田野间的土路上,时而会遇到走向亲人坟墓的人;他们有的步行,有的骑车,有的还开着小汽车从遥远的异乡颠簸而来,为的是在亲人的坟头,摆上聊表心意的供飨,燃起冥币,然后深深地长跪,磕几个响头,随着纸烟的飘荡,诉说对亲人的思念。

跟随着整齐的队伍,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到了雁荡烈士墓。

望着眼前的烈士雕像,我思绪万千,无数革命烈士的鲜染红了国旗,董存瑞、杨靖宇……,烈士的风采让我心潮澎湃。

这时,大队辅导员那高昂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随后,我们开始了祭扫活动。

随着音乐,我们缓缓的唱起了队歌。我们唱出了激昂,唱出了革命烈士那种坚贞不屈的精神。歌声缓缓而去,但我依然沉浸在那高昂的乐曲里。

这时,辅导员为我们讲起了革命故事,那一幕幕往事让我感到震撼,一位位革命先驱舍己救国,我怎能不为此感动呢?

随后,我们有怀着无比庄重的心情,为革命烈士献花。我把自己精心做的小白花弯腰放到地上,十分庄严肃穆。

踏上了回学校的路,同学们也没有来时的兴奋。一切,有些沉寂。

清明时节,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一只无名小鸟掠过松柏,叫声阵阵:

好好生活,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