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写一篇关于春节传统故事的作文(以春节写一篇有关春节习俗的作文)

写一篇关于春节传统故事的作文(以春节写一篇有关春节习俗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4 02:30:46
写一篇关于春节传统故事的作文(以春节写一篇有关春节习俗的作文)

写一篇关于春节传统故事的作文【一】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其中最热闹的就要数春节了。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马上就要迎来新的一年了,这让我想起了去年的春节。

去年过年,年前大人们都忙着买东西办年货,我们小孩却不像大人那么忙。大年三十,家里贴好了对联,我发现中间的“福”字贴倒了,就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着说:“‘福’字是专门倒着贴的,‘福倒’不就是‘福到’嘛!”听妈妈这么一说,我又看了看其他人的家门上,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斜着贴,看来贴春联也是一门学问啊!

到了下午,我们才想起来还没有买炮,我就和爸爸一块下楼买。来到卖鞭炮的摊位上,这里的鞭炮可真是多种多样!有摔炮、冲天炮、刺花炮、大炸雷……我们只买了鞭炮、摔炮、刺花炮、“黑旋风”和“窜天猴”。回家的路上,我就往地上扔了几个摔炮,摔在地上发出“啪”的声音,感觉好玩极了!

晚上,天空中闪耀着礼花,就像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朵在空中绽放,我和爸爸也拿出我们的炮。爸爸先拿出黑旋风,本想着这么霸气的名字应该很响吧,我赶紧捂住耳朵躲到一边。但是,只见炮在地上转几圈,边转边喷火花,最后只是炸了一下,并不是很响,害我躲那么远。

最后,爸爸拿出”窜天猴“,我感到很奇怪,它为什么叫窜天猴?这么小一个炮能飞到天上吗?结果,它真的像火箭一样飞向空中,还发出响亮的声音。炮放完了,我们也该回家吃团圆饭了。

每一个春节,都令人难忘。

写一篇关于春节传统故事的作文【二】

你也许会问,老汉跌倒了,为什么旁观的乘客都“面面相觑”,而无人上前救助?围观人们的同情心哪儿去了?这一现象的原委,要追溯到三年前的“彭宇案。”南京一男子彭宇下车时因搀扶摔倒的老太太,反而被告上法庭。

从小时候起,我们就一直被教育着向雷锋学习;热心帮助他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论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在课本里,自古流传着的便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道德规范。然而,在现实的事件中,我们看到的又是什么呢?

长久以来,是什么让我们相信社会的良知?是熏陶我们的道德教育。但彭宇案的出现,直接破坏了社会信任的基础,直接破坏了人们的道德信念。在中国,“看客心理”常常备受指责,然而,在经历了彭宇案这种事件之后,试问谁还会敢见义勇为?即便只是一起事件,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对于人们心中的信任、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美德都是致命的打击。

然而,在愤慨和遗憾之余,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件呢?我们的传统美德是否也过于理想了呢?

我认为,对于现实社会而言,人们“不敢善良”的现象的出现的确是令人遗憾,但也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帮助他人不求回报,但正常人大多也不希望损害自身吧。而对于彭宇案中的老太太,我们不能草率地讨论人性善恶的问题,但“人人皆高尚”的`理想情况是不可能存在于现实社会的。既然必然存在这样的“老太太”,那见义勇为的风险该由谁承担呢?也难怪事后有人们评论说,以后“做好事”都得三思,说不定还得录音拍照找几个目击证人。

既然见义勇为的行为存在如此大的风险,为什么我们的课本上,老师的教育里却只有一味鼓励,而不见“注意事项”?要说美德教育错了,未免太过武断;但我想,就现实而言,要减少、避免一个有一个“彭宇案”的出现,我们有责任重新思考我们的教育方式。

当然,“老太太”只是极少数的个例,美德仍然有着其深远的意义和价值。但我们也应该明白,并教育我们的后代去明白,见义勇为要学会保护自身;同时,我们应该懂得,这一事件所折射出的不仅仅在这一类事件。在我们所有的理想化的教育之外,或许现实教育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写一篇关于春节传统故事的作文【三】

我国的传统节日可真多啊!有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春节的来历吗?哈哈!让我白婧彤神探来告诉你们吧!故事要开始喽,准备好了吗?

从前,有一只叫“年”的怪兽,它在每年的最后跑来吃人。为此,大家很焦急。一个个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团团转。有个人知道年怕红红的和声响大的东西。于是,他让大家贴春联,放爆竹。这样就把年吓跑了。这个时候定为“春节”。

春节习俗有很多。比如放炮,看春晚,贴春联与倒贴“福”字。我呢,最喜欢放炮了呢!我欢蹦乱跳地拿着刚买的炮向楼下奔去。“嘭”“啪”各种炮。瞧啊,那炮像一朵朵美丽的水花,迎着光飞奔而去,背着光慢慢落下。好美哦!OH!MYGOD!那火花直冲我奔来。我吓得拔腿就跑,夺路而逃。等火花熄灭了,我也跑得气喘吁吁了。

除了习俗,最令人垂涎三尺的非美食莫属了。年糕年糕年年高升,汤圆汤圆团团圆圆,饺子饺子吉祥如意。在众多的食俗里,我最爱吃的就是美味的家家团圆的汤圆了。光看起来美,闻起来香,吃起来甜就能说明一切。咬开一口软软黏黏的皮呀,芝麻流露出来。再咬一口芝麻,哇哦!好美味哦!正是“此味只应地上有,天上能有几回闻”啊!

过春节是我最喜欢的。有年的故事,有好吃的汤圆,还有美丽的爆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你给我们了多少快乐,我喜欢你!

写一篇关于春节传统故事的作文【四】

再过两天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啦!

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去商场、超市采办各种年货;有的在家里忙着清洁各种食品;有的在门上贴春联、窗花,还有的贴上了今年的吉祥物——兔子,广场空地上一些调皮的男孩子会冷不丁地扔鞭炮,把人吓一大跳,他们便会躲在一旁哈哈大笑,空气里到处洋溢着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对了,今年我还写了不少春联,三个姑妈我一人送了一副,让她们贴在大门上,她们都夸我写得好呢。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xx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春节有着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其中除夕的守岁和大年初一的拜年是最重要的两个。在外地工作的儿女无论有多远、有多忙,都要团聚在父母身边,等着年三十晚上的守岁,我们就是从南京回到姜堰奶奶家的。现在的人们一般都是吃完团圆饭后,一家子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晚守岁的。接近午夜十二点时,只见外面焰火齐放、鞭炮齐鸣。说起这个风俗的来历,还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呢。传说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吃飞禽走兽,一天换一种口味,从虫子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熬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躲在屋里吃“年夜饭”,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年初一早上,也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时刻,起床后就急火火地奔到大人面前说一些拜年的吉祥话,这时大人们就会笑嘻嘻地掏出红包,一圈年拜下来,能收不少红包呢。当然春节还有其它不少风俗,比如除尘、祭祖、接财神等等,小朋友最喜欢的还是元宵节,那天不仅能吃到好吃的元宵,还能提着形态各异的花灯相互炫耀,别提有多高兴啦。今年我的小姑妈给我买了一个漂亮的兔子灯,我可等不到那么久,早早地就拖着它到处跑了。

小朋友们,你们喜爱春节吗?

写一篇关于春节传统故事的作文【五】

看到这个题目,你或许会以为我会写春节对吃年夜饭,放烟火等,如果你这么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我要写的是春节期间我去乡下的奇妙经历。

年初五,我、妈妈和外婆一大早就整装向乡下“进军”,我们要去乡下拜访我那90岁的太婆。经过1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乡下,下了车,我深呼吸,空气中似乎带着一些野花野草独特的香味,那么清新,那么纯正,让我的头脑越发清醒起来,乡下似乎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安静的很,只是经常有枝头麻雀的鸣叫声,这是一种和城市不一样的美,是一种安静的,温柔的美。

我们向太婆家走去,乡间的路并不平坦,因为有些地方铺了一层石子,但却正因为这样,我们踩在石子上的声音如交响乐般美妙动听,到了太婆家,我廹不及待地向菜地跑去,我站在田中小路上,极目远眺,只见远处碧绿一片,就像一条绿地毯,这些都是农民劳动的成果呀!我蹲下来,轻轻地抚摸着青菜嫩绿的叶子,多么柔弱,多么像一个可爱的小婴儿,我在心里默默地说:“青菜呀青菜,你一定要快点长大,不要负了农民的心呀!

吃完午饭,妈妈告诉我,太婆家还养了羊,那只母羊前不久还生了两只小羊,我听了很惊喜,真的是那会“咩,咩”叫的羊吗?妈妈带我走进了羊圈,原来真的有羊啊!你看,一只灰色毛的小羊和雪白的小羊正在“妈妈”的肚皮下吸奶,它们娇小的身材,让人禁不住想要抱起,抚摸,怜爱。羊是素食动物,我何不去拿点叶子喂喂它们呢?我突发奇想,于是,我“噔,噔,噔”跑到外面,摘了一把叶子,又“噔,噔,噔”跑进去。那只母羊似乎看见了我手中的美味,便把头伸了出来,我看了看它头上的那对角,就有点害怕,我慢慢地把一片叶子放在离它近的地上,可是它吃不到,望着它可怜巴巴的眼神,心中有些不忍,于是我努力壮胆,又把一片叶子靠近它的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它吃掉了叶子,接着,我再接再励,又喂它好几片叶子,看着它吃叶子的模样,我心里比得了宝物还要高兴.

到了回家的时候,我依依不舍,因为这一天已经让我爱上了乡下,可是天总会黑,人总要离别,我还是走了。今年春节因我的乡下之旅而变得难忘。

写一篇关于春节传统故事的作文【六】

大家都知道,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其隆重程度不亚于外国人的圣诞节。中国各个地区的春节习俗都与众不同,有着自己的传统色彩。今天我将要与大家说说关于我的故乡——彩云之南的春节习俗。

云南的春节习俗与北京的春节截然不同,从大年三十到元宵期间才是春节,元宵过了,春节也便完结了。云南没有腊月之分,也不吃腊八粥,所以我至今都没有尝过北京的腊八粥和腊八蒜的味道。

先来说说大年三十这天吧!这天早上我们必须去集市赶集,购买年货和做团圆饭的食材。小孩去山上捡松叶。下午要把棉被、衣服洗了,还有把浑身上下都洗干净,因为我们那里有个禁忌——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三都不能洗衣物和洗澡。大年三十晚上便是除夕夜,这是过春节的高潮。大家忙做团圆饭,家家户户的烟囱直冒白烟。团圆饭做好后,大人把孩子们捡的松叶铺在地上,当孩子们看见自己的战利被大人夸奖时,总是要骄傲地手舞足蹈。吃团圆饭前我们还得烧纸祭祖,饭后才把纸灰倒掉。等这一切准备好了,大家席地而坐,毫不拘束地享受春节的团圆饭。吃完后,大人忙着收桌子。小孩子欢欢喜喜的开始他们的“鞭炮大战”,大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守着春节联欢晚会,不想看春晚的大人就摆桌子打麻将。这其乐融融的景象持续到深夜十二点,昏昏沉沉的人们点燃爆竹,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云霄,迎来新的一年。鞭炮放完了,忙活了一天的人们倒床而睡。

睡到近午夜三点时,人们又得陆陆续续从床上爬起来,做饭吃饭。这是四点钟的“迎春饭”,因为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的第一天,所以要吃饭迎接。吃完饭人们又回到被窝,一觉睡到大天亮……

正月初一不能去别人家,只能到外面逛逛,这是云南一大奇怪习俗。初二我们就去逛县城,就跟逛北京的庙会一样,县城里琳琅满目的商铺和千奇百怪的玩意儿让我们留恋不已。元宵节大家不吃汤圆,照样好酒好菜,不挂灯,但照样热闹,一家人去山上跳脚,也看别人跳脚。

春节过后,该干活的干活,该回深圳的回深圳。热闹过后的乡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