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中秋传统节日作文900字初中(中秋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作文)

中秋传统节日作文900字初中(中秋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23 23:48:33
中秋传统节日作文900字初中(中秋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作文)

中秋传统节日作文900字初中【一】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天夜晚,家家团圆,一起开心地吃团圆饭呢,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

一走进外婆家的厨房,就见已经烧好的红烧肉、豆腐汤、红烧带鱼……那些香味把我熏得“口水直流三千尺”。时间一点点地过去了,终于,外婆把色香味俱全的菜品一一端上了餐桌。我立马拿了一双筷子把好吃的一股脑往嘴巴里送,大家看我狼吞虎咽的.样子,不禁都笑了。

饱餐一顿后,我站在门口看着那月儿,本以为会像李白诗里那样“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可是月亮一点都没出来。是不是她不开心,今儿不出来了?还是飞到别的国家去了?今儿可是中秋呀,苏子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坐在小椅子上,忽然看见小弟弟正向我眯眯笑。我走过去,逗逗他,他立马笑呵呵。接着,我躲在了墙后,再突然冒出来。“哈哈!”小弟笑了几声。我连续几次,冒出来又缩回去,“哈哈哈哈……”我和弟弟都笑个不停,可开心了。此时我已经把月亮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我和弟弟把开心的气氛带给了大家,爸爸妈妈都笑了,我也笑得更欢了。

不久,爸爸妈妈和弟弟都回家了,我住在外婆家。我钻在被窝里,心里默默祝愿:下次中秋更美好,阖家团圆齐欢乐。月圆饼圆人团圆,饭香菜香人情香!

中秋传统节日作文900字初中【二】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又一说法是说,民间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光。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一个聪明人想出个法子,他让大家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3天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天兵已经放过火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3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而作罢。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来纪念这个日子。

小结:中秋节的点灯笼传说是关于民间的人触犯了天庭,使得玉帝发怒,要火烧人间。之后玉帝的女儿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人间之后才会这么一出,但是这些都是神话传说,真实性无从考证,但是一直都有流传下来。

中秋传统节日作文900字初中【三】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中秋也称仲秋,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等祭品,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吃团圆月饼。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我喜欢的节日,中秋节。

中秋传统节日作文900字初中【四】

中秋夜晚的月色,太美了!那五彩缤纷的烟火,在我的脑海中怎么也挥之不去。

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 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中秋传统节日作文900字初中【五】

星期天,我们一家团聚在一起,我们也看见了月亮,它是圆的,圆的像盘子一样,可是它却害羞的躲进云里,过了一会儿,它才慢慢地走出来可是又下起了小雨,月亮又一次躲进黑云里不出来了。

我在街上买了东西,坐爸爸的车到奶奶家去玩,到了奶奶的家,奶奶的饭菜刚刚煮好,有青菜,有鸡肉,还有······我们就一起吃起了晚餐,我刚吃饱雨就停了,月亮又出来了,它好像一直看着我们,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可是,那些可恶的黑云遮住了它,我很生气,我心想:“可恶的黑云,有胆给我走开。”可是黑云就是不走,这下完了,黑云把月亮遮住了,大家都看不成月亮了,这下可怎么办呢?妈妈说:“别难过了,先尝一尝你选回来的月饼吧!”我尝了一下,啊!太好吃了!不一会儿就把月饼吃完了。

虽然黑云把月亮遮住了,但是有家人的陪伴,就算没有月亮那也是快乐的

中秋传统节日作文900字初中【六】

我喜欢很多节日,例如:元宵节、国庆节、圣诞节、儿童节、春节、中秋节……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中秋节。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起源起唐朝事情,那时以赏月为中心,中秋节的晚上,我们全家人坐在庭院里,在月光的照耀下我们一家人有说有笑。

晚上,我趴在妈妈的大腿上,妈妈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越听越想赶快飞上天空去找嫦娥姐姐,跟她一起玩,跟她一起去观赏天空的美景。越听越开心。

听完妈妈给我讲得“嫦娥奔月”这个故事,我突然想起苏轼写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想诗人写这首诗想要每个家庭团团圆圆。xiaoxue123.com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虽说那天的月亮是那么圆,但也蛮美的。我喜欢这个与月亮共伴的中秋节。

中秋传统节日作文900字初中【七】

秋天不知不觉地来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也到了,这是一个丰收的节日,大米、白菜、小麦、玉米……都纷纷成熟,在清爽的空气中仿佛散发着五谷的香气。秋天,落叶横扫大地,一片片叶子被秋风吹的四处飘动,仿佛一只只身穿黄衣的蝴蝶在空中飞来飞去。秋天,给人们送来了阵阵清凉,不再炎热,在中秋节的晚上,明月高高升起,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一起吃饭,享受着秋天迷人的景色。看着像玉一样洁白的\'月亮,不禁想起了一首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合团圆。白兔捣药盛,问言与谁餐?”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叫嫦娥的女人,长得美若天仙,她的丈夫叫后羿,他们和睦相处,以砍柴为生。有一天,嫦娥得到了一包神药,吃了后可以成为神仙。她不舍得吃,想和丈夫一起成仙。于是,就把神药藏了起来。不久,这个事情就传到了后羿的弟弟的耳中,他想成仙,逼嫦娥交出神药,嫦娥万般无奈,只好把神药吞了下去,成了仙,飞到了月宫上。这天就是八月十五日。从此中秋节就是嫦娥奔月的日子。关于美丽的月宫,还有一个故事。在美丽的月亮上,有棵马桂树,有个叫吴刚的人,他接受天庭的命令,砍倒月桂树,。他拿起大斧向月桂树砍去,可刚砍开了一个角,又向它砍去时,月桂树又长好了,吴刚不灰心,就这样一直砍呀砍呀,不管多么炎热,不管多么累,他依然时刻不停地砍着。不知过了几千年,他还在砍树。或许他今天还在砍树呢。

月宫是多么美丽呀,人人都想上月球,但都没有到达。只有美国的阿波萝1号飞船到过月球上,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去月球,和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谈一谈后羿射日的情景,和吴刚说一说他多年砍树的故事。再把它写成书,让更多的人知道关于月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