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广安语文2018中考作文(中考作文押题2022四川广安)

广安语文2018中考作文(中考作文押题2022四川广安)

更新时间:2022-10-01 21:58:31
广安语文2018中考作文(中考作文押题2022四川广安)

广安语文2018中考作文【一】

⑴论据的类型:

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

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广安语文2018中考作文【二】

⑴如果说生活是一张白纸,等待我们用水和泪水描绘自己的奋斗和拼搏的轨迹,那么生命便是一枝铅笔,它总是用自己瘦瘦的身躯,在洁白的素笺上流泻出笔底的风风雨雨……

⑵生命之所以是一枝铅笔,而不是钢笔、毛笔或者别的什么,是因为钢笔和毛笔都可以多次使用,只要吸上墨水,它们就能长时间写下去。而铅笔却不是这样,这就犹如光阴从我们身边一日一日地溜走,并且永不复还。鉴于此,我们必须珍惜自己的生命时光——须知铅笔是越用越短……

⑶生命是一枝铅笔,而这枝铅笔,也常常带来森林的气息。那木质的笔杆,更像一棵苗条的小树,由此,派生出清清溪涧、幽幽鸟鸣。而从铅笔刀的刀口吐出的小小刨花,多像落叶,轻舒漫卷;又像波浪,给生命镶上美丽的花边……生命如一枝铅笔,总是给你许多优美而又深刻的遐想。

⑷生命是一枝铅笔,还意味着在人生这篇文章里,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写出了错字、别字甚至病句,你就可以用醒悟的橡皮轻轻地擦去,再在擦拭一新的空白处,重新斟酌,重新运笔,写下自己新生后的火热心迹。一个人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不愿正视它和改正它。

⑸生命是一枝铅笔,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别人,你都可以从从容容、认认真真地进行速写或者素描。你可以在火热的生活面前用 ⑴ 的行楷书写你的拼搏,也可以在冰冷的世界面前用 ⑵ 的正楷书写你的执著……

⑹生命是一枝铅笔,你可以用它为自己的未来设计充满喜悦与渴望的蓝图,也可以用灯下苦读的身影做细线条,自己紧张而丰富的生活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的图画。

⑺生命是一枝铅笔,它还给予我们这样一个有力的启示——做人,要像它一样,时时刻刻把腰杆挺直!

8、贯穿全文的一个比喻句:▲(3分

9、第⑴段与⑵-⑹段在结构上属于 ▲ 关系(2分

10、作者说“生命是一支铅笔”,请你分别概括第⑵段和第⑷段中“生命”与“铅笔”的相似点。(4分▲

11、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序号分别填入第⑸段的空格处。(2分A沉稳 B洒脱

12、阅读⑸-⑺段,把下面一句话补写完整。(2分

我们要善待生命,善用铅笔,不做一支秃笔,不做一支闲笔;要做一支抒写拼搏的铅笔,要做一支▲,要做一支▲。

13.有人说“生命是一本书”,请结合文本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示。(4分

广安语文2018中考作文【三】

人生岔路口上,人们都不免停留、驻足思索:究竟哪一条路才应是正确选择?决定一瞬间,便产生了过错与错过。

人们通常会为错过而懊恼不已,而懊恼中却又错过;人们也常常会为过错烦躁不已,而烦躁中却又过错。所以,猛然回首时候,我们才发现:过错与错过本是交错相连,互相包含,而他们本身,却又是不存在。

例如一条丁字路口吧,不妨假设我们从“1”方向来,就将该前往“2”,抑或是“3”?选择其一便注定要错过另一边风景,人生道路从不允许我们后退。但以一处风景去换另一处风景,谁人能说这是一种过错?

或许你会问:若选择路途上恰没有风景又如何呢?我回答是:不可能。

人生旅途上,任你怎样行走,总有些风景。繁盛,抑或是荒凉;芳草,抑或是鲜花;情景总没有好坏之分,不同人自有不同看法。再说错过,又是否太过无知?

人生就是这样,正如古人所告诉我们,有得便有失,这是不可变更事实。但我觉得,得与失相交换,也就抵了去,有得亦无失,这都是一直存在。

所以,综上所述,过错与错过可否有这样一个算式?过错+错过〉0。即使说,得失相抵后,或变虚无,或有得无失。就像作家写故事一般,完美结局只能是千篇一律,令人印象浅淡;而起伏过程,和略带辛酸笑容才能吸引读者一读再读。

既如此,在人生道路上便不要再去追寻错过岔路,不要在驻足沉思那些所谓过错。我所相信,是认定事,便努力去做好,不管是否选择了艰辛,目标都应被追赶并最终被实现。剩下了那些本无谓思考,掠过了回头寻找风景时间,抬头时会突然发现,人生大路,是如此宽阔和漫长。

有那么那么多岔路上还标明“未知”,却为何总在“求证”?

迈开你修长双腿,它会带领你前行、前行……

时间不会允许你停留,机遇正催促你前进。一路上如此多风雨景色,不必只沉溺于眼前吧?在向前走一些吧!会有一天,在某一条岔路上,你会如此感叹:

原来未知世界,比我们犹豫中错过与过错,要精彩得太多。 

广安语文2018中考作文【四】

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