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小学作文我的年度成长关键词(小学作文我的这一年年终总结)

小学作文我的年度成长关键词(小学作文我的这一年年终总结)

更新时间:2024-03-11 14:25:57
小学作文我的年度成长关键词(小学作文我的这一年年终总结)

小学作文我的年度成长关键词【一】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的苦与乐。虽然话说“苦尽甜来”。在品味到苦时,其实也会收获不一样的“甜”。有道是“梅花香自苦寒来。”有多少奋斗者在苦难中历经磨砺,最终成为名人。我们要坦然接受接受生活、学习中的苦。就像苦瓜一样,虽然吃起来很苦,但当苦味快要消散时,舌尖还缠绕着一丝丝的甜味。

记得那一次临近期中考试,繁多的学习任务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只要一下课,各科的老师都拿回布置作业,这让我苦闷的心情更加严重了。我心里想着学习怎么这样苦,我再也不想考试了。只要一想到各科作业,我就被这么得想哭。

星期五回到家,妈妈看到我的脸色不好,便问了一句:“怎么了,哪儿不舒服?”我没有回答。低着头向房间走去,坐在桌子前。听到了爸爸与妈妈的对话,原来是爸爸把我考试的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后,径直走向菜园,妈妈接着摘了苦瓜。便走进了厨房。看到妈妈炒苦瓜,我不禁抱怨道:“怎么超苦哇,本来我的心情就不好,还给我做苦瓜菜,让我苦上加苦。”埋怨过后,我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便埋头写起作业,复习起功课来。

晚上,该吃饭了,我坐在餐桌前,妈妈把苦瓜端了上来,我看了看苦瓜,用筷子直接夹起旁边的青菜,吃了起来。妈妈说:“今天的苦瓜不苦,是甜的,我放了糖。”“真的?”我故意提高了音调。我夹起一块苦瓜四放进嘴里,但苦味在我的舌尖上缠绕,很久都不消散。“妈,怎么是苦的,你不是说加糖了。”妈妈用温柔而亲和的话语说:“你先别那么急下定论。”一会儿,妈妈便拿来一个长熟的苦瓜,将里面的瓜瓤放进我嘴里。“嗯,好面,还好甜。”妈妈接着说:“孩子,我就是想让你知道,苦瓜很苦。但它也有甜味,生活和学习也是这样,有苦才有甜,只有经历了苦,才有不一样的收获。”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从那次以后,我开始认真学习,不再总是一味地抱怨了,因为我明白了“苦瓜总会有甜味的道理。”那次的苦,让我考出了理想的成绩。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我们都要认真体会。苦虽然是生活中我们不愿意体味的,但是它确实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苦衷得到道理与收获。谢谢苦瓜,让我明白了“苦尽甘来”的道理。苦瓜表面看起来很苦,但在它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滋味。

苦瓜也有甜味,“梅花香自苦寒来”说的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天里,梅花也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小学作文我的年度成长关键词【二】

每个人都有许多的成长故事,我也不例外。从小我胆子就非常小,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有大人的陪伴才行。让我印象最深的事就是独自从英语班回家,回想起来真是记忆犹新。

20xx年的暑假,妈妈在小百灵艺校给我报了英语班。去的时候,是妈妈送我到英语班的,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接触到英语,刘老师耐心的教我们认每个英语字母和单词,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英语,很用心的学、认和书写。

时间过的真快啊!转眼两个小时的课程结束了。放学了,我看着一个一个的同学都被家长接走了。我焦急的等待妈妈的出现,可是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妈妈还没有来,于是我决定自己回家,向老师说声“拜拜”,我就走了。

我一边走一边看路上的行人和车辆来去匆匆,那时我真是心惊胆战,期盼着妈妈快点出现。当我走到第一个红绿灯时,刚好是红灯,我想起老师教导我们过路口时的安全口令,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要等等……于是我等了15秒,绿灯时,我加快了脚步继续向前走,又走了五分钟,快到一中路口的时候,我看见了急匆匆赶过来的妈妈,我跑到妈妈身边,泪如雨下、我哭着问“妈妈,为什么没有来接我?”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对不起,儿子。妈妈因为有事耽误了,所以来晚了。”我看着妈妈说:“那你以后不要再迟到了,好吗?”妈妈一边点头一边说“好的。”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夸我长大了,敢自己回家,不再是胆小的孩子了。虽然,在看到妈妈那一刻我哭了,但是,得到了妈妈的夸奖,心里还是美美哒。感觉自己似乎真的长大了,从此,我经常自己往返英语班和回家的路上。

成长,让我变得坚强与懂事,也让我学会了承担。这就是我的成长故事,也是我难忘的记忆。

小学作文我的年度成长关键词【三】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仿佛按下了暂停键。宅在家里,有了比较多的时间读书、陪伴。我有幸阅读了李跃儿老师的《关键期关键帮助》。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位愿意为了孩子健康幸福而不断探索的父母好好学习的书。

孩子是一颗种子,养育孩子需要学习,了解孩子的自然规律才能养好孩子。孩子啥都往嘴里塞,专踩不平的地方,撒谎,这些现象,我当时都不能理解。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这都是0-7岁关键期的“症状”。

接下来,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爱的误区”的感想。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和几十个孩子的老师。我爱自己的孩子,也爱班上的孩子。但我付出的爱,有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爱,看发心,更看行动。如果行动不当,那么孩子很可能接收不到我们的爱。书中介绍了6种给孩子内心带来伤害的爱:

内心有一种爱的想法,却不知道怎样用行动来帮助孩子,只是在大脑中想象出一种爱的模式,需要用的时候就把这种模式照搬出来。这是公式化的爱。

当一个成年人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和冲突时,他们会感到活着非常困难和不安全。这是他们会把希望受到保护的转化成对孩子的行为,把自己得不到的那种爱给了孩子,把自己需要孩子当成孩子需要自己。这是求助型的爱。

内心焦虑的人会将焦虑源转移到孩子身上,不停地在与孩子有关的事物上寻找可焦虑的事情,以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这是焦虑型的.爱。

以为孩子是至高无上的,将孩子的地位抬得比自己高,是自己屈居于仆人的地位,是孩子失去了有力量的家长和成长的导师。这是仆人型的爱。

认为爱就意味着成天围着自己的孩子转,总是能及时出现把孩子从各种各样的困难中解救出来,使孩子基本不用面对困难。这是偏执袒护型的爱。

还有一种是过度保护型的爱。疾病的传播,意外的随时发生,危险的玩具,存在巨大隐患的饮食,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种种伤害,都在强化家长们过度保护孩子的态度。

读了这一节,我仔细回想与孩子相处的点滴,发现自己不知不觉进入了这些“爱的误区”。

孩子需要的是我们正确的爱,正确的爱不是无条件的给予,而是无条件的接纳。正确的爱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行动,来自对孩子的理解,对孩子的有效帮助。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对孩子的爱,我们都应该懂得进退。

《关键期关键帮助》一书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了解了人类的成长规律,懂得了科学的养育方法,我们就会走上一条正确的教养之路。像牵着蜗牛散步一样,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