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作文老师怎样引导学生读书(学生没有看书习惯怎么提升作文)

作文老师怎样引导学生读书(学生没有看书习惯怎么提升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3 03:54:59
作文老师怎样引导学生读书(学生没有看书习惯怎么提升作文)

作文老师怎样引导学生读书【一】

暑假,要读一本好书,让自己与孩子们一同成长。于永正老师的为师之道《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是一本很接地气的教育名著,书中描述了于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感悟,在教学活动中的偶得,但更多是于老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读后,引发我在教育教学中的许多思考。

每个老师都有这样的愿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经验告诉我,作为老师,想让一部分学生喜欢你很容易,但是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你真的很难。要做一位学生喜欢的老师,就要像于老师一样,必须具备教学上的智慧、教育中的智慧、同家长交流的智慧,以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未来,以博爱的胸怀面对全体学生。

于老师说,要让孩子喜欢你,必须做一个甘草似的教师,温和而宽厚,要真心的爱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善待每一个学生。就要放下架子,把自己当做他们的朋友。把学生放在心上。以平等、博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的爱如同阳光一样能够温暖人,严而有爱、爱而从严,只要老师充满爱,学生们一定会喜欢。

于老师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老师喜欢的学生,都不希望自己是老师“讨厌的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于老师理解学生这一纯真的愿望,抓住这一“闪光点”。不论学生在什么情况下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不挖苦、讽刺、体罚学生,而是耐心地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克服缺点,鼓励学生勇于战胜困难,激励学生努力进取。于老师并没有波澜壮阔的壮举,但就是这些近乎琐碎的平凡小事,却赢得了学生尊重和喜爱。

于老师最重要的教育智慧在于他能把课上得有意思。有意思,“轻松”来自哪里?轻松来自老师的举重若轻,于老师备课时,可能把课文钻得很深,想得很多,但到了课堂上,不会一股脑儿把备课所得“灌”给学生。于老师一定要研究学情,了解了学生的基础状况,深入浅出,举重若轻。于老师的课有意思还来自游戏,因为儿童的生活方式是游戏。所以,在于老师的课堂上,会时不时地与学生游戏一把,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中体会、感悟。于老师课堂轻松来自他的幽默,学生都喜欢幽默的老师,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幽默的课堂使人精神轻松。

于老师语文教学可以概括为“五重”一一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于老师的课有情有趣。在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紧张感,更没有恐惧感。学生在于老师的引领下,有滋有味地写字,有滋有味地朗读,有滋有味地表演,有滋有味地写作。于老师说,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情感因素在其中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于老师说不能干巴巴地教,不能冷冰冰地教。学生的情感世界空虚、精神家园荒芜,比知识贫乏更可十倍。

掩卷而思,为什么于老师会对语文教学能够如此高瞻远瞩?他既能跳出语文教学纵览全局,又能出神入化的融入其中,归根结底,我想还是缘于对语文教学的挚爱,对学生的挚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由此我想,我们做老师的,只有像于永正老师那样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至少要在学生的生命里留下什么,那就是留下语言,留下能力,留下情感,留下兴趣和习惯。

作文老师怎样引导学生读书【二】

想象对每个人来说不是固定的,划一的,这是因为人们各自的认知基础、智力活动以及情绪爱好有差异。因此,习作不能是一个思路,一个标准答案。我们要注意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甚至异想天开。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又画了两个△和一条,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把它们组成一幅幅画。学生顿时展开了想象,将它们分别组合成一台天平、一个怪物、一个头像、一只小船,还有的组合成一个保护庄稼的稻草人等。学生根据想象写作文时,灵感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习作也就成了一件乐事。

作文老师怎样引导学生读书【三】

。这种想象带有更多的随意性,它更能充分地显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更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华。如有的学生设计未来我家的居室,设计xx的绿化景观,想象如何使水更清、天更蓝、树更绿,甚至想象如何避免交通事故、如何惩治制假售假者等等。这些虽是奇思妙想,但是和胡思乱想有本质的区别,它们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和对未来的向往,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较充分地显示出学生的习作个性和创造性。

总之,我们要打破以教师命题为中心,以解题为主线,学生为写作而写作的违背学生认知规律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造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