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散文的阅读方式作文(写关于散文的作文十篇)

散文的阅读方式作文(写关于散文的作文十篇)

更新时间:2024-05-15 12:12:42
散文的阅读方式作文(写关于散文的作文十篇)

散文的阅读方式作文【一】

十几年前,一篇《中日夏令营里的较量》震惊全国。文章叙述了日本孩子和中国孩子一起到草原探险的活动。探险中,日本孩子的独立性和中国孩子的懒惰`没有生存能力形成强烈对比。人们因此不得不再次拿起“教育”这个话题。再次想到“溺爱”这种不适当的爱。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副引人深思的漫画。画面上有一个拿者望远镜看风景的小男孩,后面是一路小跑的妈妈,一手拿着扇子给儿子扇,一手拿着遮阳伞为儿子遮太阳,嘴里还问“儿子,风力会不会太大,要不要调小一点?”走在最后是爸爸,背上背着一个很大的旅行包,汗水不停的流还是强装欢笑。从旅行包的裂口处可以看到里面的物品,有急救包,手电筒,零食,水……但这一切的准备只是因为儿子在春游。从这副有些夸张的漫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教育。一些父母就和图上的一样,“爱”成了变相的“包办”:不仅包办了我们生活中的枝末细节,甚至包办了我们所有的自主能力,代替我们思考,解决我们需要的一切。中国有句漂亮的口号:“把最美好的东西给孩子。”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独立生存的能力,这才是“最美好的东西”

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养料,它本身没有对错,但“方式”却有对错。由于当代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给予了孩子双倍的爱,“养料”就变成了“毒药”,只会害了我们。在夏令营里中日两国孩子的表现就是不同爱的结果。这导致几年后的再次较量中国还以失败告终。15年的较量与比较,也许谁输谁赢不是最终的目的,成长的与痛苦才是真正的财富。

经过了狂风暴雨的树将来才能成为苍天大树,爸爸妈妈,请让我们自己成长!

散文的阅读方式作文【二】

Today, as people live a better life, they chase for more enjoyment.

We can see from the news that when the holiday comes,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gather in the scenery site. People like to travel today, they can take a plane, take the bus or even take a bike. On my opinion, the best way to travel is by train.

First, it is very cheap. Compare with other ways, such as plane and bus, train is less expensive, people can save a lot of money.

Besides, taking the train is much safer.

People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crush, which is more happen in the plane or bus. Second, we can enjoy the scenery in the train.

Though the train is very slow, we can have a good sight of the beautiful scenery, when we go to Tibet, we can see different colors and different mountains during the trip. Taking the train is the best way to travel.

今天,随着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人们追求的娱乐。我们可以从新闻上看到当节假日来临的时候,很多人聚集在景点。现在,人们喜欢旅游,他们可以坐飞机,坐巴士甚至骑单车。在我看来,最好的旅游方式是坐火车。第一,这很便宜。和其他方式,如飞机和巴士,坐火车便宜很多,人们可以省下很多钱。而且,做坐火车也更加安全。人们不用担心坠毁,这地发生在飞机和巴士上。第二,我们可以在火车上欣赏风景。虽然火车很慢,我们可以好好看看美丽的风景,当我们去西藏的时候,可以在旅途中看到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大山。坐火车是最好的旅游方式。

散文的阅读方式作文【三】

我相信大家都有爱,有一颗爱别人的心,同时又用爱的方式去带给别人温暖,快乐。每一天都充满着爱的气息,每一个人的身边都出现了爱,只要你仔细去发现,就能够感受到爱的温暖。

一个微笑,一句安慰的话,一个动作……都是一种爱的表现。让我们踏入这爱的世界中去吧!

周末,我起的很早,是因为这样就可以买到十分好吃的豆沙馒头了,有一家点做的豆沙馒头很好吃,离我家很远,又有很多人去买,不早点起床还能吃到豆沙馒头吗?当然是不的能了。我急不可待,三两下穿戴好衣物,拿着几元钱,跟家人打声招呼,然后就奔向馒头店。外面大雾漫天,又加上刮着寒风,我跑了一阵子,累得气喘吁吁,但是身体很暖和,冒出几颗汗水。看来想吃到美味早餐还真不容易啊!我的速度渐渐慢下来,一个人影从我身旁闪过,是谁?我想探个究竟,便快速追上去。“那个人跑得好快啊!简直是神速!”我感叹道。朦胧之中他好像边跑边在捡什么东西。不过人的体力还是有限的,那个人渐渐慢下来,我凑近一看,原来是个叔叔。我仔细打量着他,这个人身体强壮,上身只穿了一个薄背心,下身是一个短裤加一双凉鞋,肩上有条毛巾,并且手上提着一个塑料袋。我暗暗地想:这么冷的天,穿得这么少,是不是有病啊!叔叔注意到我看了他半天,就停下脚步,奇怪的问我:“小女孩,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你一直在看我。”我连忙解释道:“不!不是的,我只是在想你为什么穿得这么少,而且你提着塑料袋在干什么。”他用毛巾抹抹汗水,笑着说:“这个身装备嘛,就是为了锻炼我的抵抗力,反正我在家里没事,跑步对健康有好处,能够输筋活,温暖身体。塑料袋是我用来捡垃圾的,道路上都是垃圾的天地,看着叫人怪不舒服的,跑步时见了垃圾就捡起来,一石二鸟,锻炼了身体,又美化了城市环境,为此我觉得十分光荣。看你也是去买早餐的吧!要不你跟我一起环保吧,好吗?”理由简单,但在他纯朴的笑脸上,我们看到的分明是一份挚爱。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言语好夸,行动难实。我点了点头,一路上我为城市环境做了很多贡献。爱在他的行动中释放出来,为的是让大家生活在一个充满花香的世界中,感到轻松,浑身惬意。

我头一次感受到了这样的爱。我想,这个世界,大家只要一起行动起来,像天使一样,一起传播真爱,就能营造温暖的巢穴、爱的家园。

散文的阅读方式作文【四】

②你是个有思想的人。因此,面对信息狂潮,你必须选择一种反应方式。或全盘接受,将旁人的观点当成你自己的东西;或寻幽探微,以作出自己的选择。

③有一种思维方式跟海绵遇到水时的情形差不多:一股脑儿吸收进去。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你所吸收的有关世界的信息越多,你也就越有能力理解这个世界的纷纭杂沓。你现在得到的知识,为以后更为复杂的思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海绵式思维的另一个好处,乃是它相对的被动性。它不需要绞尽脑汁的智力活动,而是来得更加快捷和简易,特别是在提供给你的材料清晰明确、妙趣横生时尤其如此。你只需专心致志,再加上记硬背——这便是你智力活动的主要内容。

④然而,一旦你通过吸收知识,开始把自己变成一个思想者,海绵式思维便暴露出一个严重的缺陷:在确定什么信息值得接受,哪些观点应该拒绝方面,这种思维方式简直就是力竭技穷了。因此,你必须学会选择,你必须采取一种特殊的阅读方法——提问阅读法。阅读过程中,作者努力为你讲解他的观点,而你则试图反驳他,尽管他不在你身边。这种互动的方式可以称之为淘金式思维方式。

⑤黄金柔软喜人,澄黄明亮,自史前时期以来,它便具有很高的价值。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黄金都有分布,然而其分散程度之高却令人咂舌。它往往在人们始料不及的地方被发现,这使得寻金工作险象环声,又极富挑战意味。有一种寻金的技术,是到河流里淘取。淘金者必须在流水的砂砾中尽力搜寻,再小心地摇动淘盘,取得金砂。无用的泥沙被冲洗干净。不断地转动淘盘,到最后,淘金者便可以断定,他的淘盘中剩下的是宝贵的黄金。

⑥如果你打算积极地阅读书籍和聆听信息,如果你试图断定你阅读和听取的知识价值如何,淘金的过程,便为你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模式。这项工作挑战迭起,有时单调乏味,但它的报酬却丰厚可观。取精去粗,沙中淘金,这要求你在谈话中频频提问,并对对方的回答不断做出反应。

⑦海绵式的思维,瞩目于对知识的获取;而淘金式的思维,则着重在对其所获得的知识积极地互动。这两种方法,可以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若要智力淘金,你的淘盘里必须有些东西供给你估价才行。不先行吸收,两手空空,又哪里有黄金给你淘洗呢?

1、请找出引文第①节画线句中的错别字,并修改

不论哪类知识,都是疑云迭起,甚至相关领域的专家也莫中一是。

错别字是“中“,应改为“衷“。

2、下列对海绵式思维方式好处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C)

A、海绵式思维方式能够吸收大量知识,为将来的复杂思维打好基础。

B、如果材料清晰明确,妙趣横生,那么运用海绵式思维方式更加快捷。

C、海绵式思维方式虽然需要绞尽脑汁,但是获得的信息还是大量的。

D、海绵式思维方式让你吸收到更多的知识,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

3、第⑤节中,作者详细介绍了淘金的具体过程,其作用是使人们对淘金式思维方式有较直观而生动的了解、

4、第⑦节中,作者认为信息时代的读书方法应该海绵式思维方式与淘金式思维方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升。

散文的阅读方式作文【五】

多多关心妈妈,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

美丽的白发,幸福中发芽;天使的魔法,温柔中慈祥,

母亲节里,请好好地爱妈妈。——题记

空气中弥漫着康乃馨的芳香,在她的微笑中守护着我们的信仰。

记忆中,每到母亲节到来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种特别的花。价钱不贵,却让天下儿女都将它赠与最亲爱的妈妈;花色并不扎眼,却如妈妈的爱般,温暖时刻都在。

从降临在这个世界,我便深信不疑,我是个幸福的小孩。因为您的存在,就是我幸福的理由。您赐予了我完美的四肢,求知的大脑,还有那可贵的生命!

妈妈的话,如空气般的存在,我总是将它忽视,却未发现,温暖一直都未离开。每天唠唠叨叨,叽叽咕咕,重复着我早已习以为常的事:记得带水杯,天冷多穿衣服,睡前要刷牙,这在我眼里不值一提的小事在您眼里却是头等大事。

有时受到同学鼓动,会买一支廉价的康乃馨,或是用难看的卡纸上歪歪扭扭写下几行铅笔字,就送给了妈妈。记忆中,妈妈收到礼物,都像孩子一样开心,甚至激动地把我抱在胸前。那时候我还不明白,那些花和卡片真的有那么好看吗?

我意识到我其实是很幸福的,因为我拥有她,在疲惫时可以依靠的她。

从小到大,哪一次,我哭的时候不是她在安慰?哪一次,我生病的时候不是她在照料?哪一次,我跟父亲吵架不是她出手帮我?这些“哪一次……不是……”却被我当做了理所当然,甚至会在没有得到这些爱时大吵大闹。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承认,我也爱她,非常爱她。虽然我不懂得怎样去付出而不索取,怎样去表达爱,怎样向妈妈证明我爱她,可是我会的,总有一天,我会让她知道,我非常爱她,非常非常地爱她!

采一朵五月的康乃馨,送到妈妈的身边,我想轻声告诉您——在孩子心里,妈妈比花更美丽。

愿天下妈妈们节日快乐、芳华永驻。

散文的阅读方式作文【六】

1、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叙述。顺叙易于组织材料,文字条理清楚,其缺点就是容易陷入平铺直叙中,让人觉得枯燥呆板。

2、倒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先将故事的结局或故事中最突出、最动人的片段提到前面,然后再按时间顺序依次叙述故事。如2010年江苏高考一考生满分《绿色生活──奶奶的心事》,开头一段写三叔重返村子见到白杨林而痛心忏悔的场面,很自然地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然后按时间顺序叙述了白杨林失而复生的经过,结尾段中“三叔一声不吭,沉重的双膝已诠释了一切”一句照应开头,结束对往事的回忆。这样写,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从而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二是文章的开头部分不涉及具体的内容,作者由眼前的某一事物引起联想,通过一段议论或抒情性的文字,导入对往事的回忆,然后再将准备的故事按时间顺序原原本本地讲出来,最后以一段议论或抒情性的文字呼应开头,总结全文。这样写的作用是造成悬念,增强感染力,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运用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讫。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3、插叙是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与之有关的其他事情的叙述,插叙完毕,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插叙一般有三种情况:

(1)映衬插叙,即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涉及到另外的人和事,对表现主要人物起着铺垫映衬作用,从而达到以美衬美、绿叶衬红花的作用。

(2)解释插叙,即在叙述的过程中,对人物活动或事件产生、发展的某些原因,作出一些必要的解释和说明,消去了读者的某些疑虑或猜测。

(3)对比插叙。即在叙述的过程中,追忆过去的有关人物或事件,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以增强其鲜明感和突出感。运用插叙时,要注意插叙前过渡要自然,插叙后衔接要紧密,不能断线。

4、补叙,就是指在叙述过程中,插入少量文字对人物或事件作简短的补充说明。这种文字,一般并不发展原来的情节,仅仅是补充原来叙述的不足,丰富原来叙述的内容。在形式上常采用“原来……”或“后来听人说……”等来表达。如2010年高考浙江一考生的佳作《角色转换之间》叙写了教师“老王”角色转换之间(校长要他提前退休)而征求儿子意见的故事。文章开头这样写道:“老王就坐在村口的大枣树下,抽着烟,坐在石墩上。他平常不抽烟,可今天这烟是好烟,更何况,今天儿子回家,他心里高兴。”接着补叙了“好烟”的来历:校长为了让离退休还有五年的老王提前退休“亲自登门,送来两条中华烟”。有了这段补叙,使文章情节铺设更加跌宕起伏、引人人胜。运用补叙,一要对叙述的内容有深刻了解,从而确定该补叙不该补叙。二是交代要明白清楚。尤其是补叙的内容要和原有叙述的内容相互衔接,过渡自然。三要注意详略。

二、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类。

1。人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

(1)肖像描写,也称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外形(包括人物的身姿、容貌、神情、服饰以及随身器物等)的描写。描写人物肖像时,既可以对同一人物不同时期的肖像进行对比描写,也可以对不同人物的肖像进行对比描写;既可工笔细描,也可以简笔勾勒,还可以与环境、语言、行动、心理等结合起来写。但都应注意描写的角度与顺序,不可杂乱无章。如2009年高考江苏一考生的佳作《品味时尚》,从“时尚”的“发型”变化切入,故事随描写发型变化而展开:“一个清爽爽的平头就‘新鲜出炉’了。”“一阵风吹来,分头前的发梢飞扬,映射着一张张帅气的脸庞。”“他的头发是竖着的毛毛头,直指着天,像一根根‘线’。”“班长剃了个平头,我们觉得他做作业时挠着平头的样子很酷,而且一挠那个‘平头’顿时停滞的笔又飞快起来,而且不用常洗头。”主旨在描写“发型”中体现出来。

(2)行动描写,即对人物的行为和动作的\'描写。作文时,或描写人物富有个性特征的习惯性动作,以此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或描写人物连续性的动作,使描写富有动感,以此传神;或捕捉人物细微的动作,以此反映人物的心理;或与其他描写方式结合起来写,以此更好地反映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形象。如2009年高考湖南一考生的满分佳作《踮起脚尖》运用总分总结构,以时间依次为经,以细节为纬,展现了一幅幅“别开生面”的慈母爱子图画,以状写人物行动为开端,中间也借助各个人物行动来突出人物性格,结尾重扣人物行动,再加上画龙点睛式的人物神态、人物语言,凸显了“母亲踮起脚尖为我撑一方爱的晴空”这一深刻的主旨。

(3)心理描写,即对人物在一定情境中心理活动的描述,如思想、感情、愿望、体验等。常见的方式有:一是内心独白法。从作品中人物的角度,来显示他的内心世界。常用第一人称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二是心理剖析法。作者从全知全晓的角度洞悉人物的内心并对其进行细腻的剖析。一般常用“他想”之类的词由外部描写切入内部展示。三是幻觉呈现法。即通过对人物幻觉的展示,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揭示文章的主题。四是间接显示法。不直接写人物心理,而是通过环境、景物、氛围等透露人物的特定心境,或者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举止、表情的描写,让读者揣摸到隐蔽在人物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进行心理描写时,必须注意两点:一要真实,二要有层次。

(4)语言描写。语言描写可以是人物的个人独白,可以是两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在一起谈话,其中以对话运用得较多。人物对话的描写一般有四种形式:一是后引式:××说:“……”,一般用于舒缓语气的对话。二是前引式:“……”××说,多用于急促语气的对话。急于将话告诉别人,要先话后人。“说”后面加句号。三是分引式:“……”××说,“……”,多用于较长语气或改换语气的对话。前个引号内最后一句末尾往往用逗号,“说”字后面一定要打上逗号。四是省略式:“……”,用于表示连续不间断的对话,有两种情况:①说话者的名字不言而喻,只写对话内容,这样的引语方式显得紧凑;②写众多人七嘴八舌的对话,分不清谁说的,也无需分清,只要把说的话写下来即可。

2。环境描写主要有两种:

(1)社会环境描写,作文时,有关社会环境的直接描写比较少见,它往往隐含在自然环境之中,体现在人物与人物的关系之中。

(2)自然环境描写,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选好写景的时机和写景的角度;二要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三要处理好人物感情与景物的关系;四可采用象征手法及对比等多种方法写景。如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甘肃一考生的满分佳作《犹忆书香》的结尾“捧着书香,看着窗外嫩绿的枝叶,在书海中,渐行渐远”几句,作者通过描写“窗外嫩绿的枝叶”,有力地凸显了文章的主旨——对深阅读的理解和喜爱之情。

三、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抒情的方式很多,这里重点介绍借托与咏叹。

1。借托的特点重在一个“借”字,可借“事”“物”“景”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感慨,来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借事托情,即在记叙了某件事情后,作者的情感有所触动,进而抒发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感受。借物托情,亦称托物言志。关键是要选好借托的对象,即“物”。如何选好借托物呢?首先,要确立所要抒发的“情”,使事物的外部和内部联系合乎逻辑;其次要抓准“情”与“物”的相似点。如高考湖北一考生的《站在十八岁的门口》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感情充沛,由生活到学习到思考到觉悟,由少年到青年到成年,由个人到时代到家国,都情寄其间,感奋动人。作者尤其注意借“风铃”“大海”“帆”“风”“桨”“浪”等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借景托情,就是触景生情。要能做到景和情在作文中的和谐统一,作者平时对景物的观察是很重要的。观察景物,不仅要观察景物的静态和动态,发生和发展,而且要观察到景物的内在意义。2。咏叹法是作者在文章中对所记叙的人物或事件,直接进行歌咏、感叹的手法。它往往直接而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倾向、态度等。咏叹式抒情有几个特点:一是感情经历:大喜大悲,起伏跌宕;二是所记之事:刻骨铭心,永世难忘;三是抒情方式:直抒胸臆,畅快淋漓;四是语言表达:震慑人心,感人肺腑。如高考福建一考生的满分作文《只待蓦然回首》是一篇抒情浓郁,诗意盎然的散文。文章以文采取胜,善用修辞手法,有些句子采用“陌生化”手法,富有意蕴,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读来醒目,引人深思。

四、议论,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评论,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但记叙类文章中的议论不像议论文那样要有充足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它是在叙述、描写或说明的基础上,直接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2010年高考湖南一考生的满分佳作《早》叙写了两件“早”事:母亲早起扭开台灯在缝纫机上加工手套和“我”早起打开台灯“朗读英语课文”。文末写道:“‘早’便是希望,让处在贫穷中的我和母亲看到启明的晨星,‘早’便是希望,让母亲告别那永远处在绝望中的地方。”几句中肯的议论,言简意赅,揭示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