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这次疫情 让我感动作文(疫情中让我感动的作文)

这次疫情 让我感动作文(疫情中让我感动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08 22:26:58
这次疫情 让我感动作文(疫情中让我感动的作文)

这次疫情 让我感动作文【一】

这是一个严冬的早晨,我独自一个人走在寒风萧瑟的街道上,行人很少,树叶特别稀疏,不时传来一阵阵呼呼的寒风,让人不觉打了几个冷颤。路上特别静,让人感觉到的,只有那一丝丝凄凉。

走到路的尽头,我不想再走下去,我想回家。毕竟家里能让人感到一丝丝暖意。发凉的脚使我的前进多了些蹒跚。脸冻得发红,耳角有丝微微的冻痛。

顺着声音的导线,我悄悄的靠近他们。静立在一个不易被人发现的前墙角,窥视着那感人的画面。那小男孩看起来不足六岁,他妈妈是一个穿着褴褛的中年妇女。从外表上看,我想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正当我沉浸在爱的暖流中的时候,隐隐的啜泣声把我引了回来。小孩哭了,他妈妈也哭了,哭声响彻整条大街。风,依旧冷冽地刮着,我也跟着流下了眼泪。我不想惊动这对母子,悄悄的离开了。此刻,我明白了,什么叫做感动!

回到家,我冷得直打啰嗦。妈妈早已准备了一件风衣。“来,快点穿上!外面太冷了,我去帮你倒杯热开水,好暖暖身子。”很普通、很平凡的一件事,却使我不禁泪流满面。一个劲地往妈妈怀里扑。

“妈妈怎么着也不能让你冻着!”一句简短的话语,隐藏了母亲对儿子的爱意,真挚的,永恒的,博大的,即是冬天零下几十度结成的硬冰,也会被母亲那无私的爱暖化,融成热开水!

这次疫情 让我感动作文【二】

爱,一个神秘而又真实的字眼,神圣而又朴素的情感,我曾一度无视它的存在,可它却一直未离去,至今已伴随了我13个春秋,可我却毫不自知,挥霍无度。爱,让我感动。

世界上最真实的爱来自你的亲人。是啊,母亲给我的爱一直都是真实的,母亲给予我的'爱实在是太多了,她给了我生命,赐予我灵魂,她把最真实的生命之爱都给了我。难道,这不是最真实的爱吗?爱,让我感动。

朋友的爱是最朴素的,它并未有什么华丽的字眼出现,它让我感到的是一份踏实的付出,正如春天的细雨一样,柔和,虽无华丽的色彩,但有一份踏实的感觉,这份爱无法替代,在我心底的感动又一次升起。

还有一种爱让我受用一生,这份爱不同于前者,或许,这份爱有时会严厉了点,但他(她)是爱我们的,正如冬雪盖住了春天的幼芽,虽寒冷彻骨,却是为了日后更好的生活而攒下营养。这份爱很平凡,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存在,但平凡并不代表平庸,这份爱就是神圣的师爱。

写到这儿,我的手不觉有些发抖,眼圈里似乎眨动出一些晶莹的泪花,回忆起这样几个片断: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小女孩正扒在一位妇女的腿上,母亲熟练地给她梳着小辫,那轻柔的动作里是否也包含着爱呢?我轻轻地拭去了眼角的泪花,记忆的片断又出现了:一个女孩正在呕吐不止,小脸冻得通红,旁边的另一个女孩见了,立刻脱下了衣服替她穿上,然后把杂物清扫干净,扶着她一步一步地走。这时,另一个片断又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微弱的灯光下,一个女教师似乎正在和她的学生讨论着什么,那个学生在聚精会神地听着。这时,我恍然领悟,那个小女孩,女孩,学生不都是我吗?我会心地笑了笑。

“那些都是爱吧,平凡、朴素和神圣。”我口里喃喃说道。就在这一刻,爱包围了我的心扉,让我感动、喜悦。

这次疫情 让我感动作文【三】

早上,倾盆大雨“哗啦啦”的响彻我们房子里的每一个角落。“咚咚咚”我心想是谁啊?“哎,孙子,是我,奶奶!”一句温馨的话语在我耳边响起。我打开了门,看见奶奶浑身湿透了,可是还有一件东西没有湿——那就是她给我带的衣服。奶奶说:“傻孩子,在哪儿望什么呢,马上要迟到了,赶紧走吧!”我顿时鼻子酸了。

在车上,非常冷,我就不时地打喷嚏,奶奶看到我打喷嚏的样子,生怕我受凉,就拿起外衣,披在我的身上,我顿时感到一股暖流在我身上流淌。奶奶的两只手一直在搓,想取暖,还不时想打喷嚏,但又害怕孙子担心奶奶,所以只好忍住了。不过披上外套还有一点冷,又不时地流清水鼻涕,奶奶看到我流清水鼻涕,又没有纸,就只好拿奶奶的衬衫擦。奶奶又把我搂在怀里,对我亲切地说:“孙子,你冷吗?”我连忙说道:“不冷,奶奶,不冷。”到了学校,奶奶千叮咛完嘱咐地对我说:“千万要注意身体,上课要认真听,下课,不要追逐打闹……”

我放学回家后,听妈妈着急地对我说:“你快去医院看看奶奶吧!”我大吃一惊,立刻跑到医院去看奶奶,我对奶奶关心地说:“奶奶,你不要对我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照顾我,我已经大了,懂事了,快关心一下你自己吧!”奶奶说:“孙子,奶奶就你这么一个孙子。我不关心你,那奶奶不就对不起你吗,你不要管奶奶,尽管学习吧,奶奶的身体好着呢!”我感动的流下了泪水!

啊!奶奶的爱真让我感动!

这次疫情 让我感动作文【四】

“分毫”指的是数量较小的金额,“千万”指的是数值极大的金额,两者分别可以看作穷人与富豪。分毫积攒往往是节俭朴素的人,千万捐献则往往是慷慨大方的人——而“分毫积攒”并“千万捐献”的人,大概也就只有这对夫妇了。

为何这对夫妇如此让人感动?

他们一分一毫地积累着财富,若不知道他们的最终目的,也会被他们的坚持不懈惊叹到,他们当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因为羡慕别人整日大鱼大肉、饰品衣服多如山而抛弃另一方一走了之,反之,两人之间的浓厚感情是任谁也抹不掉的,与当今社会男男女女频繁交往分手、动不动离婚的塑料感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让人们感叹夫妇善良本性的同时,对他们忠贞不渝、白头偕老的爱情感到羡慕。

一生省吃俭用的夫妇俩,一直都过着朴素清淡的日子,一套绒睡衣穿了大半辈子。一般人“分毫积攒”,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想积累为数不少的财富,而获得旁人的羡慕目光,保住自己的面子,炫耀钱财、夸耀自己的经济实力,表面上斗志昂扬满面红光,实则心中空荡没有些许深刻的思想。又或是见到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想存钱去买些尝尝鲜,这也许包含了自身的强大毅力与独立自主的优秀品质,但与这对夫妇几十年如一日的积攒相比根本是小巫见大巫。

如若仅仅只是标题中的“分毫积攒”四个字,那也不会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千万捐献”似乎一直被认为是富豪的专利,大概是人们条件反射地认为只有钱多的人才会愿意捐如此大数额的款。而如今这一对夫妇俩不同于常人的做法,着实立定了人心难测的定论。

夫妇俩捐献的巨额财富,光是数值就足够让人感动,而了解了他们艰难的积攒经历之后,更是不禁让人站起为他们鼓掌,为他们献上鲜花与掌声。最可贵的品质并非是如复一日的积累,而是愿意抛弃自己的荣华富贵去帮助那些穷困潦倒的人们,给予他们改变人生的机会。当全场观众掌声雷动之时,一时间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能让人们感动到如此地步的,大概就是这些平凡却又善良节俭的纯朴百姓吧。

这次疫情 让我感动作文【五】

在星期五放学后,我立马当先,用超人的速度“飞”回了家,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打开电脑,津津有味地看着20xx年的《感动中国》。

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在20xx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xx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他的颁奖词是:宗仁厚德,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嗯!我们大家一定要向这位善良的、无私的刘盛兰爷爷学习他那舍己为人的钉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