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慈善作文初二议论文(有关慈善的作文分论点)

慈善作文初二议论文(有关慈善的作文分论点)

更新时间:2023-11-15 15:01:36
慈善作文初二议论文(有关慈善的作文分论点)

慈善作文初二议论文【一】

人们常把善与恶相连接,实际上,慈与善才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兄弟。

慈善慈善,顾名思义,慈就是慈祥地,面带微笑地去关爱他人:而善就是善良,用毫无任何索求的心理去帮助他人。所以,慈与善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慈就没有善,同样,没有善也就没有慈。它们并不像善恶那样是你敌我友的对立面。总之,我们要善待“慈善”。

“条条大路通罗马,路路终到慈善家”。各式各样的慈善也要谨慎选择,一定要选择那些自己有能力去完成且完成后对自己,他人或社会有益的慈善。这样才能使自身生命的意义不断升华。要知道,做慈善事业就是把自己的一些东西奉献给他人;而也有做“假慈善”的人,把他人的财物据为己有,这是极不道德的,此举乃有百害而无一利。千万不能让自身价值因为“假慈善”而缩减!

慈善大致分为四种:一种慈善是“牺牲自己,奉献他人”——这可说是稍有点“天真”,却又是绝对无私奉献的慈善,因为慈善最好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进行,何必把自己当成不再复生的“蜡炬”?一种慈善是“帮自己,也帮人”——最常见的慈善,这可算是生活中点滴的“慈善事业”吧:还有一种慈善是“成就自己夸功绩,帮助他人又贬低”——这简直就是恬不知耻!现在的诸多慈善人士中,有82%的人喜欢捐钱后与受帮助者合影,拍照也就算了,还非举着红包照!那笑容真是无法形容,那是多么伤被救济的同胞们的自尊心啊!而最后一种慈善自然是大慈善,“贡献社会,成就自己”——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推崇,去赞扬,去宣传,去实践的惠及千千万万群众的大慈善呢!当然,一定不要被鲜花和掌声的“潮水”冲垮你的虚荣心“堤坝”!至于像“活菩萨”这类词,“只可出自别人口,不能用来自己夸”。

能说慈善是个人的事业吗?不能!这是集体的目标!能说慈善事业只要有份爱心就够了吗?绝不能!因为,要想做慈善,要想做到“慈与善的最高境界”,就定不要做“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人!

那么,要怎样做慈善才能达到最高境界呢?其实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也不难。慈,用你忠实、广阔、干净的心;善,使你体贴、关爱、无穷的力。用这心,使那力,付出一切你能付出的“慈善”,就能成为人心的旗帜、民族的脊梁!

慈善作文初二议论文【二】

虽然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多钱,我们对他们的帮助也是微薄之力。但我相信,大家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正如一位打工者所说的:“我是个打工妹,刚在网吧看到手机发信息可以捐款,我发了五条,捐了十元,我工资很低不要笑话我。”我想这样的爱心,台湾的同胞一定感受到了。虽然我们的力量并不大,但我相信,十三亿的人加在一起,力量还会小吗?我们之间只隔了一个浅浅的海峡,但他阻碍不了我们的爱心!其实,只要我们真心实意想帮助台湾同胞,不用在意钱的多少,只要你带着爱心慈善,你的心意,台湾同胞也会感受到的。

我们做慈善,也许没有sara那么勇敢的战胜恐惧,也许没有办法捐很多钱支援灾区,但只要在你心中有这么受感动的一瞬间,不管捐的多少,你都是伟大的!

慈善作文初二议论文【三】

送出一份爱心,收获明媚阳光。

——题记

一抹残冬的斜阳,暖暖地照在我的脸庞,解冻了脸上已久的积雪,顺着脸颊缓缓的流下。当它接触地面的时候,轻轻地画出领导到水痕,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当淸而不卓的水滴轻轻滑过时,我震惊了。阳光下的它竟折射出耀眼的七彩的光辉,透过光影交织的瞬间,我仿佛经历了人生的洗礼。慈善之爱不正如这光中的水滴,晶莹剔透,无处彰显着生命的良知吗?

姚明,一个NBA的运动员。他是这次慈善活动的发起者,他并无将辛苦所挣的钱挥霍掉,而是将逾千万的收入全部用于慈善。在经历汶川地震时,他奋勇当前,向灾区捐赠巨额,并且帮助他们重建校园。这位“东方巨星”的心时时为广大人民而跳动。他是成功的善事者,所呈现的是回馈社会的慈善大爱。他的无私是每个中国年轻人的榜样,也是中国的希望。这慈善之爱就如清新的茉莉,无处传送爱的希望。

当财富的种子播撒在欢乐的土地时,它是令人厌恶唾弃的,因为它毫无价值。但现在,它找到了自身的位置,长成了庇人乘凉的慈爱大树,便成了一道风景线。现在也有一些‘壹’基金会相继而来。

有些人认为一块钱微不足道,但我们应该知道一块钱也可以做慈善。我们可以将之兑现成10个一毛钱的硬币,分给更多的乞丐。虽不能很快地改变他们的生活,但可以稍减轻他们的负担;也可以买一张卡片送给隔壁过生日的孤老,让他们同样也感受到被关爱的'感觉。这些虽只如大地上的一粒粒灰尘,像大海里的一滴滴水珠,但终有一天“聚沙成塔,聚水成河”他们的灵魂深处都溢出芬芳,散发着光辉。

让我们带着慈善之心,捧一缕阳光来,让慈善之爱润泽我们的心田。在爱的无限思绪中,彼此呵护,点亮人生之爱吧!

慈善作文初二议论文【四】

是为了满足自己日渐膨胀的虚荣心吗?不,不是的,只是为了活得心安和痛快罢!是为了赢得老百姓中的好口碑吗?不,不是的,仅仅是希望换取苦难的人的一份对社会的感恩之心罢了!是为了媒体的高度曝光率吗?不,不是的,只为了人们朴素的容颜上盛开的笑靥吧!

慈善,应该是这样的,本来就是这样的。童年里父亲对着不谙世事的孩子说的话:“给予,也是一种快乐”,这,不也是对“为何做慈善”的一种最好的回答吗?

对于一个面黄肌瘦,食不果腹的人来说,你施予的一块面包,是慈善;对于一个口干唇裂的人来说,你赠给他的一杯救命之水,是慈善,对于一个丧失斗志,生活颓靡的人,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关爱的眼神,是一种慈善。

慈善是爱,是阳光,是无法拿来比较的,如果说把慈善分成各个等级,比较,那么,慈善就只是一个人的作秀罢!

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这两位世界慈善家要来中国劝捐了,会有多少人响应呢?

事实上,到最后有多少人响应,都不重要。

席慕容说过:“太早的炫耀,太急切的追求,虽然可以在眼前给我们一种陶醉的幻境,但是,没有根祗的陶醉毕竟也只能是短促的'幻境而已。”

同样,慈善也是如此,我并不反对陈光标先生用“裸捐”的方式积极响应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二人的劝捐,但是,他对中国的慈善事业的追求太急切了!在慈善事业起步如此晚的中国,怎么去要求慈善家们在没有完善机制的情况下,心安理得地把自己的私人财产捐赠出来呢?这样做,理是得了,心能安吗?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汗钱被用得不明不白,到最后,该帮助的人接受不到帮助,不该帮助的人却一不小心“被帮助”了,怎能让人心安呢?

再者,慈善不是个人的,不是某一个群体的,而是全社会都应该携手培育的阳光之花。“一朵孤芳自赏的话只是美丽,一片互相依恃着而怒放的锦绣才是灿烂”,所以,慈善事业,应该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一份社会责任。

如果说陈光标自比耶稣,那么每一个怀有慈善之心的人便都是天使。

王院长所谈的善意的压力,也许真的能让中国的慈善力量壮大起来,发挥它更多的作用,但是,很多时候,“远水救不了近火”啊,只有把慈善的种子播洒在每个人的心中,我们才有可能在中国的慈善事业掀起一股不退的热潮,才有可能看到中国土壤上一片灿烂的锦绣。

慈善作文初二议论文【五】

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慈”是爱的意思。孔颖达疏《左传》有云:“慈着爱,出于心”。古人都说过,慈善出于心,那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冬天寒风凛冽,教室里同学们都靠在暖气片上,为自己取暖。老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现在冬天这么冷,学校组织为贫困区儿童献爱心,捐点衣物之类的,可以回家和家长商量一下,下午带来。”老师走后,教室的同学们便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捐或不捐。我心里一惊:捐或不捐都是同学们的选择,或许你的人生就在那一瞬间就被决定了,不是吗?我暗下决心,捐,一定要捐。下午来时,我带上自己捐的东西,一进教室,看到有的同学提的打包小包放在桌子上,有的'包里面还有一些学习用品,我心里又一惊:捐多或捐少并不能代表你对贫困区儿童的一份。或与你捐得多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而已,你捐的虽然少,但你捐的东西里也包含着你对贫困区儿童的一份心,一份爱。

所以,慈善不只是在嘴里说说,一定要有行动,慈善捐募中,你捐得多或捐的少无所谓,但请你记住:你捐的不只是一份礼物,而是一颗心,一颗装满爱的心!

慈善,从心开始。

慈善作文初二议论文【六】

培根曾说,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那么慈善,自然也就是人性中善性最确凿的流露。慈善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不应流于形式。缺乏关怀的慈善就成了施舍,而施舍,恰恰是毒药。

慈善,不仅仅是助人,更重要的是“省人”。当年,倘若今日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得到一碗免费的食物,而非劳动得来,那么他大概也会像众多饥民一样濒于困顿。在做慈善的同时,在提供帮助的同时,要使被帮助者振作起来,鼓起生活的勇气。如果不能,勿宁不给,以免受者得之而依之,陷于沉沦。慈善中包含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关怀,而非单纯对弱者的怜悯。怜悯是不值一钱的,而关怀却是无价的。

慈善还需以适应受者的心理的方式施行。亚圣孟子有云:嗟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自然是不提倡的,只因更多让人觉得像站在道德的高峰进行居高临下的施舍。不谈流于形式之嫌,此举更像在用受者的自尊心往自己脸上贴金。生前曾被媒体批评“一毛不拔”的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后被发现账上曾有一笔对斯坦福大学的高达25亿美元的巨额捐款,而且是匿名的。我想,流浪汉对玉米、烧饼之需要,应当更甚于也更乐于对五毛、一元之需要。

除了要在施行慈善时注入关怀,又以合适的方式施行之外,施行慈善还必须行之得处。有些人,并不真的需要我们的善意。正因为有人行善不得处,才会有某红十字会人员的疯狂炫富,才会有渔夫和蛇的悲剧。将慈善行之得处,不是吝惜我们的善心,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我们有限的慈善资源,去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我们都是苍穹下奔碌于浮世的小人物,我们的小慈善无法像盖茨夫妇消灭天花病毒那样一挥而就。我们都有自己的一颗善心,中学生、律师、清洁工、公交车司机,没有谁的善心更高贵。正如布鲁斯·韦恩所言,“英雄可以是任何人”,慈善可以流露于举手投足间。搀扶孕妇上公交车,为福利院打扫卫生,甚至与落单的老人闲聊,都可以是善心的体现。

古人根据人创作了神,而人依靠善心贴近了神。善良的心性透过慈善的举动点燃了历史的火炬手手中的火把,照亮了人类的文明。而这其中的火炬手,既可以是白手起家的富翁,也可以是拒绝施舍的穷人。

慈善作文初二议论文【七】

树木扶持藤蔓,雨露润泽万物,太阳温暖寰球,造就生机勃勃的世界;关怀温暖人心,同情滋润心灵,慈善造福人类,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然而说起慈善这个词,人们总是会和财物联系起来,那么说,你捐的钱越多,你的慈善心就越大么?不然,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在一个慈善宴会上,一些富商大款在一起夸夸其谈自己的慈善心,只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作家默默坐在一旁,独自喝着红酒。这时,一位满脑肥肠的大款走到他面前,带着一丝戏谑和鄙夷对作家说:“你捐了多少钱啊?”作家平静地回答说:“十万。”大款更加自得,嘲弄地笑笑,说:“难道你不知道,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捐了一百万!”作家仍然是面不改色:“这十万元是我全部资产的一半,那么,您口中的一百万,是您资产的百分之几呢?”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就能看到,慈善不是炫耀的砝码,而且慈善心的大小也不在于钱的多少。汶川地震中,我们也都献出了自己的慈善之心,我的储蓄也全部捐给了灾区,虽然钱不多,但我并不认为我的慈善心就比那些捐出几百上千万的明星富豪要小,相反,这一点资产是我的全部储蓄,而那几百上千万,不过是那些名人资产的九牛一毛。

慈善心并不止于个人,它是具有感染力的,是可以像火炬一样传递下去的。偶然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来印证慈善的传递就再好不过了。一个穷小子“辛苦遭逢起一经”,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家里却无力供他上大学,一位好心人知道了这个消息后,便本着慈善之心,资助这个年轻人念完了大学,年轻人事业有成,想要报答好心人商,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于是,他便学着好心人,资助了千千万万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孩子。慈善的传递,由此可见一般。

慈善之心是一种人文情怀,并非只是富人、名人的专利,只要怀着一颗爱心,怀着一颗对生活感恩的心,对人充满关怀之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慈善家。洪战辉从11岁起就照料身患精神疾病的父亲,抚养捡来的“妹妹”,12年含辛茹苦,慈善之举感动中国。

参与慈善活动是精神追求和道德完善的过程。国际知名电视制片人靳羽西把“拥有一颗愿意关怀别人的慈善之心并付诸实践”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她说:“慈善的形式在我看来完全是多种多样的。”

让我们怀着一颗慈善之心,面对生活,面对阳光,将慈善传递下去。

慈善作文初二议论文【八】

随着首富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等全球富豪以“裸捐”发起富豪慈善活动,慈善之风便如无数个超级飓风,迅速席卷全球。这似乎是一种皆大欢喜的事情,捐者开心,得者开心。然而,并不是所有贫困者都会满怀感激地接过免费的赠予。在他们心中,这或许是一种施舍,一种尊严的丢失,骨气的丢失。

那么,当慈善也遭遇“滑铁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作为一个施善者,有这份良心固然是好的,但也要注意方式。中国富豪陈光标高调行善,在获得无数荣誉的同时,也一直饱受诟病。原因在于他的急躁与高调。在他的每一张宣传照中,背景都是曾接受过他援助的贫苦百姓。但是那些解决了生活困难的农民,即使是笑着的,也难掩一脸的卑微与怯弱。陈光标这种高高在上的施善方式,无疑是伤害了他们的尊严,活活地挤走了他们的骨气。相反,大连市的微尘就做得比陈光标好多了。微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由无数匿名之人捐款而成,给需要的人送去钱财,却不留名,不求回报。这种慈善方式不仅给受助者留下足够的尊严,还很有可能感动他们,从此也加入微尘行列。由此可见,不同的慈善方式,效果其实大不相同。穷人也有尊严,当慈善遇上傲骨之人,最忌的便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嘴。慈善的本意是帮助他人,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有心灵上的。因此,用一种更温和,更合适的方式去做慈善,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人。

其次,作为一个受善者,要视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事,千万不能意气用事。古有“不食嗟来之食”的傲骨之人,最终活活饿在街上。且不论施饭者态度如何,如果在生命危险时仍争一时意气,往往得不偿失。接受他人资助的人,固然是要留一点骨气,但这并不代表盲目拒绝他人好意。台大校长黄中天功成名就后回到耶鲁去感谢曾助他良多的宿管阿姨,那位美国大妈却一脸严肃地拒绝了,并要求他去帮助更多的人来感谢她。黄中天谨记在心,一生中资助了无数学子。黄中天的做法,才是受善者该有的“傲骨”,不白白地接受捐助,而是把曾接受过的善意经自己的手向四周扩散,这才能使慈善走得更远。

当慈善遭遇“傲骨”,施善者不能一走了之,受善者也不能固执己见。只有双方平心静气,改变一下方式,端正一下心态,才能使这场慈善皆大欢喜,施者开心,受者也开心。大家互相理解,你浇水,我施肥,才能使慈善之树更加拙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