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最难忘的歌曲作文(那首难忘的歌作文)

最难忘的歌曲作文(那首难忘的歌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1 11:20:35
最难忘的歌曲作文(那首难忘的歌作文)

最难忘的歌曲作文【一】

幼年一件件开心快乐、有趣的往事随着时间地推移,在我脑海里已经渐渐模糊了。但有一件事,就像在我的脑海里生了根,怎么也忘不了。

那件事发生在幼儿园。那天,我们在文体中心进行六一汇演,突然下起了暴雨。当时篮球场一片混乱,如同一锅粥。家长们纷纷去找自己的孩子。我没等到妈妈,就跑到了妈妈的电动车旁,看见妈妈不在,惊慌不已,就站在那儿哭。诺大的篮球场,就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站着。一位阿姨骑着电动车带着中三班的一个孩子过来了,她看见我傻呆呆地站在雨中,就对我说:“你到我家去躲躲雨吧!”真是雪中送炭哪!我不加思索地迅速上了车,去了阿姨家。阿姨给我换了衣服和裤子,让我和她的宝宝玩。我玩得不亦乐乎,却不知妈妈被雨淋得浑身湿透,奶奶犯了高压,爸爸急得拨了110,陈敬单妈妈、张正锋妈妈和妈妈一起到处找我。

雨停了,阿姨问我:“你爸妈电话是多少?”我木然摇了摇头。阿姨又问:“你家住哪?”我还是木然摇头。她又问:“你是哪个班的?”我告诉她中一班。阿姨给金老师打了电话,大人们才知道我在别人家。妈妈到了后,感动地说:“谢谢!”阿姨说:“没什么!只是你们得让孩子记住家长的姓名、单位和电话号码,免得孩子一问三不知。”妈妈就把我带回了家。

现在,每当我想起这件事,心里就敲响了警钟。

最难忘的歌曲作文【二】

认真地分析作品的词和曲,这是演唱好任何音乐作品都首先要做到的,但对演唱好艺术歌曲而言,我们还要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各作曲家的个人创作风格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1.要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

很多艺术歌曲都带有浓郁的时代特色,饱含丰富的时代气息,可以说,一首优秀的艺术歌曲,就是以音乐形式对那个时代精神的浓缩和凝结。古典主义音乐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古典时期的作品声音力度不是很大,强弱的幅度对比也不是很强烈……在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就着重强调自我主观意识的表达,作品多以理想事物、古代神话传说和幻想故事为题材,强调音乐与、戏剧、绘画等其他艺术的结合,注重音乐的标题性和诗情画意,重视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体现民族性。

2.要分析作品的民族特色

世界上任何民族的音乐都有既明显又与众不同的特点。我们应该借助语言学、民族学、历史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的科研支持,更好地分析和演绎不同国家、民族风格作品。德国艺术歌曲的演唱含蓄、内向、诗意,声音要求圆润、情绪变化幅度小,情感更加细腻,小动作多……意大利的艺术歌曲演唱就比较倾向于热情洋溢,大起大落,感情很外露夸张,因此,意大利风格的艺术歌曲演唱需要更多的热情浪漫,声音的变化和幅度可以强烈些。我国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黄自为代表的艺术歌曲的风格内向、典雅、小巧精制、文人气比较浓。

3.要分析作品的创作风格

舒伯特和舒曼同为艺术歌曲大师,但是由于其生活的不同经历,形成了他们不同的音乐风格。舒曼多表现人的内心情节,很少表现对大自然的感情抒发,其对歌词的诠释分别放在了歌声与琴声中,有时甚至用琴声代替了歌声,伴奏和演唱都成为作曲家的创作手段;而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较多地表现对大自然的感悟,在其作品中,钢琴伴奏的地位有很大提高,但仍以歌唱为主。在我国的艺术歌曲作家中,黄自的作品风格精致、典雅,赵元任的作品简朴、醇厚等等。

艺术歌曲的“根”是个体精神层面的艺术表现,演唱者必须要有这样一个寻“根”的过程,力图去最好的表现他的精神内涵。

最难忘的歌曲作文【三】

我试着谦虚点,但是做不到。

我要他终身进大牢,一定要让他加倍奉还。

但我妈妈说过,不要轻言放弃 But, like Mom always said, don't ever give up.

芳子:有时候放弃,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有一些人会一直扛着很重的思想包袱,外面的世界充满危机感,回到火场里又要面临一种压迫感。我一直怕在浓烟里出现,在浓烟里脑子里会闪现出很多在乎、想做、遗憾的感觉,迷失自己的真正方向,想要逃避。

我是一身家过亿的高富帅,苦苦追求了俏俏多年,她都不待见我

美女姐姐,美女姐姐你别走呀

妈的,留学生真麻烦,懂中文又不说,要说英文,三个音,Nip-ple-s,中文多简单,点

草船借箭,最重要的是配合

No, no, I didn’t mean with me 不,不,我不是指和我。

我之所以爱音乐,是因为它让每一个平凡的瞬间,都充满了意义。

最难忘的歌曲作文【四】

[1]马俊芳.树立原作意识,寻求声乐演唱的最佳途径.音乐研究,2007,(2.

[2]卓非亚·丽莎.音乐美学问题.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6.

[3]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上海:华乐出版社,2003.

[4]刘再生.西方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5]杨易禾.音乐表演艺术原理与应用.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