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知人与自知高二议论文作文800字(未知与致知作文800字高中议论文)

知人与自知高二议论文作文800字(未知与致知作文800字高中议论文)

更新时间:2023-07-24 14:04:33
知人与自知高二议论文作文800字(未知与致知作文800字高中议论文)

知人与自知高二议论文作文800字【一】

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为,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这句话将“自知者明”放在“知人者智”之后,更加强调了人需自知的必要性。

因此,我认为知人的前提是自知。

之所以要先自知,是因为认识自己是认识万物的开始。

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认识自我了,即使那时候可能还没有形成“自我”这样一个概念,可在家人的培育之下,我们的生活习性、三观、价值观逐渐形成。与此同时,对自己的认识也更加清晰。而在此之前,我们没有能力认识万物或了解万物,因为我们也是万物中的一个个体,若不先认识自我,就没有能力走进万物,认识万物。

形成自我独立的认知,是判断外物对错的根本。

只有当我们的思想观念中形成了独立的判断是非的意识,我们才能通过知人去了解他人的优点,提升自我,进而更进一步的丰富自己的认知;只有通过自己独立的判断,才会发现他人的缺点,并以此来匡正自己。若对自我,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未先做到自知,不但会不清楚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需要什么,为了什么而奔赴,更有甚者会麻木的跟从他人,最终在人流中迷失自我,缺少判断力,从而不能知人,最终极有可能会忘记那个最初的自己。由此可见,在知人前没有自知会带来多大的害处。

知人与自知,两者对于人的人生发展同等重要。

自知,是通过了解自己来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不足与需求;而知人恰恰是通过知晓他人,来完善自我,两者相辅相成,例如生物学中的互利共生关系,海葵固着于寄居蟹的螺壳上,寄居蟹的活动可以使海葵更有效地捕食;海葵则利用有毒的刺细胞为自己的生存提供保护。同样知人与自知也是如此,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最终成为一个更完善的自己。

知的最高境界,即知人与自知达到平衡状态。当然,在此之前,我们需先自知。

知人与自知高二议论文作文800字【二】

袁隆平说:“我培养博士,研究生,第一个条件就是你要下田,若怕下田,怕吃苦,我断不会接受你。”我们都知道,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乃至在世界也是赫赫有名,有名不在于仅仅是因为他培养出了第一批杂交水稻为无数饥饿的人名解决了温饱问题,更因为是他的坚持不懈,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研究,下地,才有了今天如此强国富民的中国。因此,我们就能深切地感受到,没有坚持不懈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成功的道路上便会曲折难行。

然而蜗牛通过自己的实力爬上了金字塔,除了靠自己的坚持,不怕吃苦更多的则是他有一颗执着顽强的心,一颗强大的内心,足以抗拒任何困难的心,才有了他的成功。

曹雪芹,一部《红楼梦》让他流芳百世,人们不仅对他的才能叹为观止,更佩服的.便是他在这条写作之路上的执着与艰辛。“”窗外大雪密密织,屋内雨水滴滴坠”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他照写不误,数十年,呕心沥,每一笔,每一划都无不渗透着他的执着,无不谱写着他的坚持。

因此,想要成功,不仅仅靠的是那份天生具有的良好天赋,更多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的态度,“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没有一层疼痛的蜕变,哪能有成功后的喜悦与甘甜。就算是仲永也免不了这样的悲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不成功的人,只有不为之挥洒汗水的人。

所以作为学生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新时代的我们,也许会有许多的高科技,但是,这也不能是我们要放弃坚持与执着的精神。没有坚持与执着,就算再科技再发达,我们也终会被新时代所淘汰,因为,一个连坚持都不会的人,谈何成功?

就让我们做一只笨鸟,做一只坚持不懈的笨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笨鸟先飞吧!

知人与自知高二议论文作文800字【三】

钢筋水泥的城市,穿梭于林立的高楼大厦,忙碌的四处奔波,却从未感受过那一种宁静的快乐。闲暇时,你是否会选择逃离你所在的繁华都市转而奔向那风景秀丽的名胜或是古迹?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如此,可又有多少人想过这样似是条件反射性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若是在竹林间漫步,看着铺天盖地的绿色映入眼帘,听着风拂动竹叶的声响,便觉得是这般的令人陶醉;若是在江边,沿着堤岸,听着浪涛拍打岸边的声音,吹着带着泥土清新的风从未如此自在。

这些美丽是地球所赋予我们的,而现在,那绿色的土地却被没有生气的钢筋水泥所覆盖,在感叹城市进步之快时是否会为这些绿意的消失而感到悲哀。的确,我们所生活的土地正在飞速的发展,而这进步带来的什么?经济效益?还是外人的盛赞?不得而知,我只知道,乡间的小路被宽阔的柏油公路所替代,种着庄稼的土地被填平……在繁华的城市里,眼中所见的只是来来往往飞驰的车与行色匆匆的人们。那份本该属于我们的宁静与祥和又去了哪里?

我们的家园,渐渐失去了本该有的绿意,而是慢慢的被灰色所覆盖,灰色的天空,灰色的建筑,灰色的……也许,现在的人们所追求是快速度的生活,也渐渐忘却了自然围绕的快乐,商厦,大楼成了人们最常留恋的地方,没有清新的空气,只有不再蔚蓝的天空,这些钢筋混凝土所铸就的高楼大厦永远都缺了些什么,没有生气。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的地球已不堪重负了,已是如此疲惫却仍要支撑起我们人类的家园。

面对这一切,我们能做什么?是否有这样问过自己,身处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所需要不应该仅仅是物质上的需求。我们所需要的是我们一直以来所缺少的东西,我们需要绿色的生活。没有绿色,就没有生机,没有人愿意生活在灰色的城市里。文明在不断地发展,城市也在不断地进步着,充斥着喧嚣的城市,多了一份繁华,少了一份宁静。我们所能做到的,只能是从我们自己开始,慢慢的改变,也许很困难,也许有很多的艰难险阻……

我们的家园只有一个,它需要我们切实的保护。不要让过快的发展变成我们的牵绊。

知人与自知高二议论文作文800字【四】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意思为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事实的确如此,从古至今,别人身上的优缺点很容易被发现,但自身的品质却难以察觉,殊不知,自知即是大智。

有谋略的人都先从了解自身出发。与其用不同的眼光审视别人,倒不如拿一面镜子仔细端详自己。就譬如《论语》中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就是典型的例子,难道说曾子没有见识不懂的学习他人吗?在当时曾子是很受别人尊敬的,因为他眼里没有他人的好坏,只关注自身是否达到了所定要求,反复锤炼自己,追求心灵的一种宁静,不与别人比较,所以,曾子后来并不在意外界的事物对自我看法,一心追求自身的道,最好成了一名儒学大师。

由此观之,经常反省,审视自己的人会保持心理宁静,淡泊,专注于自己的事物。

了解自己的人,不会被他人的三言两语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实力有清楚的认知,所以他们总能达到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就譬如宋朝时,大文学家苏洵就有自省的好习惯,他在小时就展露出很高的文学天赋,但由于成名较早,四周的人都很仰慕他,都找他求诗求画,但他没有被这种虚无的骄傲而迷失本心,因为他看清了当时社会浮夸的风气,所以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沉淀下来,不断练习写诗作赋,提升技艺,并时常把自己过去的诗赋与自己新作的诗赋作对比,不断反省并拿给别人作评价,终于等到一天,别人完全看不出这两篇诗赋出自同一人之手,他出山了,上京应试,金榜题名,一时名扬天下。

为什么他能够在自己名声正盛时忽然隐退?因为长时间的自我锤炼反省让苏洵明白了只有自身实力强大才能让他不论处在何种境地都能从容不迫,自省开阔了他的眼界,也造就了他的成功。

所以可以看出自知者,是不会被眼前的蝇头小利迷住的,他们看到的是之后的长久利益。

纵观历史,不乏有许许多多所谓了解别人,有“大智”的人最后灭亡的例子,而那些懂得自省,自知的人却总是能够在纷乱的社会中独善其身,求其原因,真是因为他们知道自知即是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