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中秋作文议论(中秋议论文600字左右)

中秋作文议论(中秋议论文600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3-11-27 03:34:20
中秋作文议论(中秋议论文600字左右)

中秋作文议论【一】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节日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也有很多关于这天的传说和传统。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在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特意整理收集了大量的有关中秋节的作文与祝福短语,希望所有人都能够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小时侯,爸爸妈妈教我念古诗,还让我学着古人背着手,摇着头来背古诗,背完了,才能入睡。那时我总感到很幸福,每当我背出一首古诗,爸爸妈妈就会对我微笑,我很快乐。记得一次中秋节,爸爸妈妈带我来到月下,一边赏月一边交我念古诗。我印象最深的诗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其他的有些模糊了。我也不知为什么,当时我并不知道这句诗句的意思,但却记得那么清楚。

当我上六年级快毕业时,突然得到一个消息――爸爸要去广东工作了,我很吃惊,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父女会分开。于是,我连忙询问爸爸原因,才知道爸爸去广东工作是为了挣更多的钱供我读书。我很感动,但没有哭。那年中秋,爸爸要回来几天。中秋节晚上,我们一家人出去赏月,爸爸很高兴,便开始念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当时我也很兴奋,连忙接过爸爸的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们都笑了,此时,我似乎有些明白诗句的意思。

一年多了,如今,我已上了初儿,爸爸也越来越忙,很少时间回家。今年中秋的晚上,妈妈要下晚自习,外婆外公在家看电视,我闲着无聊,便到附近走了走。走在月下,我想起了爸爸,尽管我们经常写信联络,但爸爸中秋不能回来,我有些失望。回到家后,妈妈也回来了,她告诉我爸爸发来了封短信,我打开一看,上面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要挂念,祝中秋节快乐!我沉默着,在细细这句诗句的意思,也明白了许多,感到有些悲凉。

不知爸爸何时才能回来与我们团聚。但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会增添一份思念。我不禁感到:

又是中秋月圆时……

中秋作文议论【二】

“天凉好个秋”现在正是气候宜人、秋高气爽的好季节,天气变凉了,枫叶也变红了。满山遍野的枫红,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不禁想起中秋节已经悄悄的来临了。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大家归心似箭,放眼望去,赶着回家团圆的人潮和车潮挤得到处水泄不通。到了中秋夜,亲人团聚一堂,烤肉已是不可或缺的余兴节目,香甜多汁的橘子,风味独特的月饼,配上香味扑鼻的烤肉,令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动,人人乐不可支。五天的长假,大家都欣喜若狂、手舞足蹈起来,好不快乐、好不热闹啊!

“每逢佳节倍思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秋佳节,在外的游子都赶着回家和家人欢聚,可是有些人却不能和家人团圆,只能仰头望着明月,把思念之情寄情于明月,盼明月把一份浓浓的思念与祝福转答给亲朋好友。而在这想念、浪漫的季节,我衷心的祝福大家,也希望望月兴叹、心浮气 躁的心境都能烟消云散。望着皎洁的明月,彼此深深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中秋佳节,祝大家阖家平安快乐,享受天伦之乐。但在欢聚烤肉,开怀畅饮,杯盘狼藉之际,可千万“不要让嫦娥笑我们脏”喔!希望大家也能做好环保工作,让我们度过一个欢愉、浪漫、干净又回味无穷的中秋节。

中秋作文议论【三】

中秋之夜,凉风习习,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我坐在院子里,望着那轮明月,顿时遐想联翩……

中秋之夜,凉风习习,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我坐在院子里,望着那轮明月,顿时遐想联翩……

那金黄的满月本来就够吸引人的了,再加上那点点疏星的渲染,就更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它多像那圆圆的月饼啊!中秋节怎能少了月饼呢?我请求爸爸拿出了月饼一块儿来吃。和家人一块儿赏月,吃月饼,我忽然理解了古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情怀。月圆之夜,能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啊!怪不得远离故乡的游子都会与月儿有不解之缘。

在我国古代神话中,月亮中有广寒宫、嫦娥、玉兔和吴刚,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伽利略的望远镜,“阿波罗”登月计划将诗人和作家的美好想象打破了,美丽的明月是一片空寂,连一样生物都不存在。但我却希望月球上的广寒宫、嫦娥、玉兔和吴刚都存在。美丽的月亮上一片生机,桂花树郁郁葱葱;粉装玉砌的广寒宫中,嫦娥正在奏乐;玉兔拿着捣药杵为她伴奏;外面的吴刚,时而摆动阔斧,砍向桂树,让天空落下一阵桂花雨,时而提着酒壶,畅饮桂花酒……这境界是多么美好!

忽然一声霹雳,便什么也没有了,是嫦娥的琴弦断了吗?

噢,不是,原来是姐姐打断了我的深思。再回头看那月儿,还是像一张玉盘,却露出蒙娜丽莎般神秘的笑容……

中秋作文议论【四】

小时侯,爸爸妈妈教我念古诗,还让我学着古人背着手,摇着头来背古诗,背完了,才能入睡。那时我总感到很幸福,每当我背出一首古诗,爸爸妈妈就会对我微笑,我很快乐。记得一次中秋节,爸爸妈妈带我来到月下,一边赏月一边交我念古诗。我印象最深的诗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其他的有些模糊了。我也不知为什么,当时我并不知道这句诗句的意思,但却记得那么清楚。

当我上六年级快毕业时,突然得到一个消息――爸爸要去广东工作了,我很吃惊,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父女会分开。于是,我连忙询问爸爸原因,才知道爸爸去广东工作是为了挣更多的钱供我读书。我很感动,但没有哭。那年中秋,爸爸要回来几天。中秋节晚上,我们一家人出去赏月,爸爸很高兴,便开始念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当时我也很兴奋,连忙接过爸爸的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们都笑了,此时,我似乎有些明白诗句的意思。

一年多了,如今,我已上了初儿,爸爸也越来越忙,很少时间回家。今年中秋的晚上,妈妈要下晚自习,外婆外公在家看电视,我闲着无聊,便到附近走了走。走在月下,我想起了爸爸,尽管我们经常写信联络,但爸爸中秋不能回来,我有些失望。回到家后,妈妈也回来了,她告诉我爸爸发来了封短信,我打开一看,上面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要挂念,祝中秋节快乐!我沉默着,在细细体会这句诗句的意思,也明白了许多,感到有些悲凉。

不知爸爸何时才能回来与我们团聚。但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会增添一份思念。我不禁感到:

又是中秋月圆时……

中秋作文议论【五】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

其中我最喜欢中秋节!因为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是赏月的日子,今年,也是我哥哥姐姐的生日。

下午6点我和爸爸。妈妈。表姐。表哥来到哥哥过生日的“美露大酒店”。来到酒店门口,人山人海的,连个停车的位子都没有。进入酒店的生日大厅,顿时,我的眼前一亮,生日大厅真漂亮五桌酒席都摆好了。就等所以亲朋好友都到齐生日庆会就开始了。时间如同流水,一转眼就7点了,大家都来了。

忙了一天终于可以吃到美食了!餐桌上有:鱼。肉。虾。螃蟹等美味佳肴……最重要的当然是月饼和蛋糕啦!我先吃了一些鱼,等着分月饼和蛋糕的时候。终于到了“压轴戏”——分蛋糕会月饼,我们这些小孩儿都争先恐后地上前去抢蛋糕,都怕拿到最小的。

我和爸爸妈妈一边走一边赏月一边聊天,度过了这个难忘的夜晚。我爱中秋节,我爱这个难忘的日子。 

中秋作文议论【六】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来临了。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第二大节日,是无比的重要,反映了人们与家人团聚的情景。

这个节日至今我过的最有意义的一次是去年,今年平平淡淡的就度过了。别人也许会问?不就是吃的多就过得好吗,不是这样的,一个节日过得好不只是吃的好玩的好。而是要过得有意义,如你是否真正到了节日个你带来的快乐,是否体会到它的真正含义。我还记得那时我们坐在桌子旁,桌子上有美味的食物,苹果、火龙果、月饼、红酒、花生等。吃着东西看电视,我们一家人有说有笑的,感觉特别幸福。我脑子突然想到在老家的爷爷,奶奶们,他们在过节吗?我拿起电话向他们一一问好。一眨眼我离开老家两年了,虽与爸爸妈妈在一起,但我还是特别想他们,想与他们团聚。就像天上那皎洁的月亮,也有圆缺的时候,就像那古代诗人苏轼所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慢慢地融入到嫦娥奔月的情景。嫦娥,美貌非凡,一天她偷吃了圣母娘娘赠于后羿的仙丹后,他与玉兔渐渐得直奔月宫,后羿得知后在后追赶,他无能为力了。嫦娥在凡间时乐于助人,得到了人们的爱戴。于是人们就只做了他爱吃的饼来纪念她,这饼就是现在的月饼,时间长了人们常常把月亮比作玉兔。渐渐地我从仙境中出来了。

又是一个中秋之夜,看着如玉盘般的月亮吃着月饼,想到了去年的中秋之夜是多么的快乐幸福。可这次只能和姑姑们一起过节了,正想回到以前。虽然是与姑姑们过节,但我依然是快乐,幸福的。( 万利文学 www.wlxlqq.com

中秋节的来历是多么得神奇啊!月亮是多么的皎洁明亮啊!人们是多么的`幸福啊!当中秋的月圆时,也是人们的团聚时。

中秋作文议论【七】

小的时候,意中同时期的孩子们管中秋节叫八月节,或八月十五,甚至是直接称呼其为月饼节。所谓月饼节,当然是到了这个节日就能吃上月饼了。孩提时代的月饼,主要是老鼎丰糕点厂、胜利糕点厂、回民糕点厂生产的月饼,售价统一为八角五分一斤,需要半斤粮票。也就是一角七分、一两粮票一块,足足有二两重。但并不是有了钱与粮票就能随便买到的,平时没有卖的,惟有到了临近节日,副食品商店的糕点柜台才开始出售。但要记住,还有一个附带条件,还要凭每户一本的副食购物证购买的,并有严格的规定,或每户二斤,或每人一斤。否则,只能用钱与粮票购买翻毛月饼了。所谓翻毛月饼,也就是那种与传统月饼大小相仿,外表面一层一层、酥酥的、白色的、也是用作月饼的馅制成的外酥有馅的,姑且称为月饼吧。有一件事,意中至今想不通,就是用料相当,同样大小,功能一致,且制作工艺明显复杂的翻毛月饼,为什么可以敞开供应,而月饼却要凭证定量供应呢?这当然不是纯出于物质紧张考虑而为之的,是否就如同那个时代每年除夕晚饭前,学生要到校吃糠与杂面混合而蒸的大饼子,俗称忆苦饭的举动一样,要铭记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一点意中不敢确定,也无法确定。

一户二斤月饼的时候,每个家庭成员能分到个人手里的,也就一两块月饼。有条件的,再买上二斤翻毛月饼,也就尝尝月饼,这个节日也就“糊弄”过去了。有几年翻毛月饼也一度脱销,只能拿桃酥顶替月饼享用了。记得二姐当时正与二姐夫处对象,这样重要的节日彼此登门看望老人是必须的,而礼品亦是必须拎的。成瓶的白酒有钱买不到而只能选择纯度极低,介于白酒与果酒之间的那类“伪”白酒,像样的月饼无法买到而用桃酥替代,这个节日怎样走动?真是难为那个时代的成年人了。

少年意中的记忆里,并没有多少与中秋有关的记忆。细想起来,处于物质匮乏年代的人们,所有的记忆仿佛均与吃有关,而忽视了永远不变的蓝、白、黄的穿戴。而几枚月饼及晚间的一顿大米饭和少许的几两猪肉炖的一锅菜,并不能唤起什么美好的回忆。而与中秋有关的记忆,几乎均与国庆节有关。当时,国庆节有两天的假期,一般都是国庆当天的10月1日和第二天的10月2日。因为明天开始可以连续休息两天了,9月30日就显得相对轻松而惬意。因为国庆节开始,每个人均可以多用一到两张肉票购买半斤或一斤的猪肉,也许还可以用别的票证额外买些鸡蛋或海鱼,而使餐桌更丰富一些,家里就有了不同于平时的“富足”,而沉浸在国庆前亢奋气氛中的人们,就会把这天晚上的饭菜打理得稍稍丰盛一些,菜里的肉就会比较多,油水会比较大而显得很“香”。这几乎是意中对于中秋、国庆的全部残存记忆。30日的晚饭,还有饭后迅速融入到大街上欢乐的人群中。这时天已经黑透了,街面上所有单位都悬挂着国旗,门脸上方写着“欢渡国庆”字样的'横标,门前或楼顶上,都亮着拉成长串的、五颜六色的灯泡,在只有荧光灯管与白炽灯的年代,能有幸亲眼目睹诸多有颜色的灯泡一同亮起,是怎样激动人心的,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是无法的。而此时所有的商店都在灯火通明地开门营业,熙熙攘攘的购物人群,更增添了节日的氛围。而此时吃过晚饭的人们一下子都涌上了街头,不约而同地欢笑着,彼此调侃着,伴着不时而来的彩车的锣鼓声,一次又一次地将欢乐推向高潮。

大约晚九点钟的时候,江边开始燃放烟火了,尽管和兴路离松花江很远,但因为彼时没有高大的建筑物遮挡,仍能清晰地看到烟花的绽放。每一次升空、舒展、变幻,都会引发人们一声又一声的惊叹与欢呼,然后沉寂于等待下一次的腾空。随着烟花的此起彼伏,随着人们的赞叹与振臂,欢乐持续并延续着……。这就是意中儿时对中秋及国庆的记忆。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逐渐丰富起来,票证被取消了,甚至连用了多年的粮票都被取消了,现在只要有钱,什么东西都能买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传统的老鼎丰、回民月饼被异军突起的米旗、好利来等民营企业生产的产品替代了,并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甚至一度难寻。有些年,意中健在的父母每每到了中秋来临之际,思念老味道的老鼎丰的青红丝和回民的川酥月饼,为了满足老人的嗜好,意中要专门去道外买回几斤老鼎丰与回民月饼。这时,米旗、好利来等新产品的包装业已全部换上专门设计的精美包装盒,而老鼎丰、回民仍然沿用传统的牛皮包装纸,五块月饼一摞,用纸包好,上面覆盖一张红色的印刷纸,用纸绳捆绑起来,拎着走。想想也就明白了,有精美的包装,谁还会选择古老的纸包装?油腻腻的月饼一会就把包装纸浸透了,一大块一大块的油渍暴露在外,不要说送人,就是拎着走,也有碍观瞻。所以说,那时的老鼎丰、回民等品牌,不被替代都不可能。

月饼的样式多了起来,可供选择的余地就大了,到了中秋,家里的月饼自然就多了起来。

不仅月饼丰富了,居家的生活水平也迅速得到了提升。到了中秋这天,意中的哥哥一家会回到与意一同居住的父母家中,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面对满满一桌子的美味佳肴,举杯畅饮,在共祝佳节的同时,其乐融融地安享天伦之乐。晚宴结束的时候,正是圆月升起的时候,撤去一桌子的饭菜,把各色月饼、水果用盘子盛着,摆满了一桌子,用父母的话说,这就是传统的赏月。

尽管吃不了多少,但看着满桌子的食品,对意中这些从物质匮乏时期艰辛走过的人们,心中有多么满足,多么惬意,并于中感受美好生活的心情,毋庸言表。

当别人都安心享受这份富足的时候,倒是还没有上学的意中之子明明第一次看到餐桌摆放月饼、水果,感到新鲜有趣。于是,用手拿起这个尝尝,拿起那个瞧瞧,快乐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天吃过晚饭,明明又等着“赏月”,摆月饼、水果,于是,一家人乐着、笑着,拿来月饼、水果,反正一个中秋节家里的月饼、水果品种、数量很多,尽可以由着孩子的心性吃玩。一个中秋节,意中家里的赏月行动得连续“上演”七、八个晚上,只要老人高兴,孩子喜欢,做为上有老下有小的意中,又有什么不能担当的?

这个小插曲在意中的记忆里印象颇深,虽然过去二十多年了,当年的情景似乎就在眼前,清晰可见。可惜,明明业已长大成人了,而年迈的父母已经“远行”多年了,再也没有人唠叨老鼎丰、回民月饼了,再也没人张罗摆桌子赏月了,再也没有一桌子人围坐的场景了,再……。中秋,几成了意中追忆父母的一个痛,一个永久的痛。

曾几何时,国人陷入高消费的误区,什么都追求最高档,最贵,最好,就连月饼亦没有逃过一劫。先是几百元,上千元一盒的高端月饼,然后是动辄上万,甚至几十万一盒的天价月饼。名义上的主角月饼其实成了配角,一个偌大的月饼盒里,寥寥几块直径五、六公分的月饼填充其中,配上洋酒的有之,配上高档茶叶的有之,配上手表、首饰的有之,把金珀做进月饼的有之,后来干脆用黄金做成月饼形状的,堂而皇之加入到一大军,成了独特的中国现象。

原来的单位,每年只有一次为职工分发福利。不知从什么时候兴起又加上了中秋节的职工福利。当然了,在为职工分发福利的同时,拉关系、拜访领导、送礼也就随之而来了,其行为用甚嚣尘上来形容都不为过,其风一发不可遏制,呈愈演愈烈之势。由此引发的一触目惊心,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为此,党中央及各级政府三令五申并动用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加以打击,终使这股风气得以遏制。

今年中秋节,以往那些价格骇人的天价月饼不见了,就是性价比失真的礼品盒也少有人问津了。而普装的老鼎丰又回来了,并成了市场的主流。虽然现在的老鼎丰月饼售价已经从当初的八角五分一斤上涨到五十元一斤。意中粗算了一下,当初的普工月工资三十八元六角,现在这些人的退休工资接近两千元,工资上涨幅度与月饼上调速度相近。好在一年只有一个中秋节,好在我们有更多更好的食品可供选择,好在……。意中为我们生活在有那么多的好在而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