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别让手机偷走我的梦想作文(别让手机偷走你的梦想议论文)

别让手机偷走我的梦想作文(别让手机偷走你的梦想议论文)

更新时间:2024-05-24 01:54:49
别让手机偷走我的梦想作文(别让手机偷走你的梦想议论文)

别让手机偷走我的梦想作文【一】

??《被偷走的那五年》有感

这部影片没有去影院看,在家里点播过后看完第一遍就马上看了第二遍。

其实我们这个年纪,跟不不懂什么是爱情。唯一的了解大概就来源于影视剧。可是生活不是电影,没有那么多偶然,也没有那么多相遇。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没有按照自己想过的方式去生活。记得村上春树在《寻羊冒险记》中说过“活到26岁,然后掉。”现在我才真正懂得,不是活到这个年纪就去,而是这个年纪过后,人们往往都开始复制生活,此后的每一天都过得像昨天。

爱情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好像并不像大家说的那么简单,也不是成全或者放手。在这个一切都尚未成熟的年纪,爱情无非是在走廊的'转角偷偷望一眼他,无数次假装路过他的班级只为了看他埋头写字的样子,幻想着今后一起去旅行看日出潮汐,想着能在毕业典礼上假装喝醉对他说出真心话。可最后,你们好像什么结果也没有,一切预料的东西都没有发生,毕业典礼上你也没有喝酒,他也没有看过你。可还不是过来了吗?那些没有人陪伴也都走过来的日子,你还记得它是如何的阴暗吗?飞越荆棘的青鸟,身上难免带着伤痕。就是那些有过伤痕的地方,最后长出了羽,遮盖了伤口,为飞翔助力。

影片里何蔓失去了中间痛苦的五年的记忆,是由于事故。当然,如果你想,你也可以忘记。忘记那些不愉快,忘记那些付出没有回报偷偷抹眼泪的日子。时间是治愈一切的东西,它能让你渐渐变得成熟,让你记不起那些是你受到伤害的日子。他相信她会醒来,长出头发,黑黑的,又和他一起变白。他就在这里一直等着她,等着最好的她出现。爱情没有多么强大的力量,他们那么相爱,也避不开一路的波折,上天似乎并未格外眷顾有情人。然而爱情就是眷顾本身。它对抗不了生老病,但隐藏在回忆里,顽固地站在时间的长河中,分开迎面而来的洪流,执拗地等待爱人的出现。那个人一定会出现,带给你最好的爱。你一定要相信。

别让手机偷走我的梦想作文【二】

手机,确实让我们的生活便捷了许多:不知道第二天天气怎样,打开手机查一查心里就有数;出去旅游不需要再扛着相机跑来跑去,手机上的照相功能就可以满足你;急着要去赶飞机,又怕出门打不到的士,怎么办?一些有心的人留意到了这些生活中的细节,不久后“出炉”的打车软件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这个让许多人头疼不已的问题。手机真可以算得上是个“生活百事通”了。

可是与此同时,手机也像恶性病毒一样迅速向四周扩散,蔓延到大街小巷,在家家户户肆无忌惮地乱窜。从小学生甚至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到满头白发的老头老太太,成天捧着手机不肯放的`不在少数。手机就像迷魂汤一样,人喝了以后就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而人们也就这样迷迷糊糊地与手机虚度了许多的时光。可以说,手机就是仅次于电脑的“时间手”。不仅如此,人们的健康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手机慢慢侵蚀着。这些现象也让我们开始自我反省,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手机变成了威胁我们健康和夺走我们时间的利刃?仔细想想,促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恐怕还是我们自己。

别让手机偷走我的梦想作文【三】

春节,这对于亿万华人而言最为浓墨重彩的节日终于到来。似乎是让人们期盼了一年,这样周而复始,不知过了几千年。

而年究竟是什么呢?是那头传说中的吃人怪兽,还是谷穗下垂的形象?到了今天,恐怕都不是了,年成了一个代名词,成为了一种符号,成了我们中国人的一个标记。然而,年味似乎正在慢慢地、渐渐地消隐,或是消逝!连我自己都感到了可怖。在记忆里,依稀还记得年长的姐姐说她不喜欢过年。那时,真的隐隐地刺痛了我的心,只是年少啊!尚未察觉。在回忆里,我又真的感受到了那种痛,不知为什么。

而现在呢?人们真的似乎都淡漠了,我甚至还听到过有的孩子说不喜欢过年。啊!原来不只姐呀!年究竟是什么?我无法解释,但就我个人的`理解,我认为年是一种回归的象征。每个人无论到得何地,过年时总要回家的,或者至少都想着回家――那是心灵的一种回归的渴望。家,可是一个多么温暖的词呀!

现在,姐在北方的一个城市里工作,据说北方的年味儿很浓。那儿的人们都很朴实、和善,特别重视这样一个重大的特殊的节日。因而她才可以早早地回来与家人团聚。又不必担心归期过急了。还好不在南方,据说有的城市只放三天假,那根本就不可能回家了。

而我们中国人又这么重视家;家,不仅只是我们住的地方,那更是一份寄托,一份温馨,更是我们心灵的归宿、灵魂的休憩处。任凭风雨多大,只要有家就不怕。如果过年了,家人还不能团聚,真的难以想象!而年味的消逝,在我们这个小城里却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孩提时代的依稀而模糊的记忆里,我还可以看到一些过年的欢乐景象。伙伴们争着放鞭炮,嬉戏玩闹,最高兴的是领到红包,不论压岁钱有多少。火热的大红色就是过年的颜色,中国的红真的包含了太多、太多,而现在似乎都已不再了,鞭炮声显得单调而刺耳,全无热闹欢腾的景象,孩子们似乎也不大在乎压岁钱了。压“祟”,保一年平安,这层意义,我现在才明白,孩子们应是不知道的。现在的过年,就好象是一个卸了红衣浓妆的老成持重的姑娘了。还记得,寒假前,一位寄宿的乡下朋友问我:“你们城里是怎样过年的?”我竟一时愣住了,答不上来。“是啊!我们现在究竟是怎样过年的?我应该好好想想了。”便随口告诉他一些时下正时兴的过年方式。例如:团年饭去宾馆吃,全家一起外出旅游等。他感到很吃惊,也很不解,说:“那是哪来什么年味啊!我们村里的过年,那才叫热闹呢!只有回家的,没有向外跑的,团年饭都自己做,那才有年味儿嘛,就像吃年糕那样。”

我又向他解释,“现在城里人们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像‘五一’、‘十一’这样的法定假期才能有些休息时间。一到过年,恰好一家人都有时间,便趁隙旅游了,偷个闲;上饭店吃团年饭,那样也方便,省时一些。”

其实,我也同他想的一样啊!小城里的年过的单调而乏味了,年味似乎在这儿消逝了。只记忆里还依稀有些模糊的影子。这样的生活究竟好不好呢?

我无法替别人下定论。但至少我还不习惯这样的趋于冷淡的春节,我还不适应。我倒宁愿看到一个热闹的春节氛围。即使是那热闹不属于我也好啊。

这个节日本该是如一位活泼俏丽的红妆少女那样盛装打扮的。像北方人那样,把喜庆传到每一个角落。

几千年来的辞旧迎新史当如何延续?

我想,我们这一代应该做些什么,不要让中华文化里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我们手中渐次消逝。到以后的孩子问我们时,不要只说“那只是一段陈旧的历史。”

现代社会进步飞速,但还是留下一些古朴的风俗要好一些。传统的节日风俗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新年赠橘(吉,压岁(祟钱……还记得苏辙有:“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那又是怎样的一派合家融融、一派祥和。我想,我们都不希望中国的红变淡、年味消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