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作文开头经常用的句子(作文开头简短万能句子)

作文开头经常用的句子(作文开头简短万能句子)

更新时间:2023-11-21 13:20:56
作文开头经常用的句子(作文开头简短万能句子)

作文开头经常用的句子【一】

1一次无意中,我从书桌中翻出了一本积满灰尘的相册,在第二排,我找到了你,我的同桌,顿时一首歌回荡在耳边,那首《同桌的你》。

2“你是否还会想起,问我借半块橡皮?”记得你是个健忘的人,经常不带橡皮,老是问我借,害得一次考试后老师找我谈话,说我和你用橡皮打小抄,可怜的我被老师罚站一节课。幸好你不是那种忘恩负义之人,下课后会递上一块口香糖,使我在苦中找到甜蜜。

3“你是否还会想起,猜不出问题的你?”记得你的成绩如此优秀,但你是个不折不扣的地理盲。语文课上生龙活虎的你,在地理课上简直成了一只小鸡,蜷缩了起来,连举手的勇气也没有,可老师偏偏喜欢请你发言。哎,也真是难为了同学们的耳朵了———你说英国和美国是邻国,中国和日本海间隔着印度洋,甚至你说全世界只有两大洲,亚洲和非洲正因为有了你的“胡言乱语”,平时我最喜欢的课,除了体育课,就是地理课了。

4哦,对了。说到体育课,你可真厉害。外表看上去,那么漂亮的女孩子,竟是个体育狂热爱好者,100米短跑15秒1搞定,立定跳远超过了所有的男同学,因此有这么多男同学愿意和你踢球。你和我,便成了球场上的两个箭头,弄得对方守门员时时手忙脚乱。记得吗?上次我们踢了(2班一个6比0,你还大为不爽呢!

5“谁把你的长发盘起”你有着一头乌黑、漂亮的长发,但你却不去整理,也许这与你的性格有关吧,但你不至于让我这样一个堂堂男子汉为你梳头,幸好还很早没有人看到,不然,又要到办公室报到了。

6毕业典礼那天,你哭了。因为你要远行去日本念书。我们最后一次坐在一起了,毕竟5年了。我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当时气氛真的好奇怪,我强忍着内心的不舍,终于道出了一句缓和气氛的话:“这下你终于知道中国和日本之间是什么海了吧?”你笑了,笑得多么灿烂啊!

7同桌,你现在到底怎样了?我好想知道,你的体育成绩仍那么优秀吗?你的地理成绩有所长进吗?我现在真想把《同桌的你》这首歌唱给你听,回味那难忘的小学时光。

作文开头经常用的句子【二】

茶艺人士说,喝茶的环境对于喝茶的人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这就在于喝者的心情。

喝绿茶可以消暑,冬喝红茶可以祛寒;大口喝茶可以解渴,小口品茶可以知味。人未改,茶是茶,不同的时节,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喝法,也就有了不同的滋味,不同的感悟,因而对于真正的品味者来说喝茶自有喝茶的乐趣在。饮茶,既可以养生又可以治病,茶叶中既有营养的乐趣在。饮茶,既可以养生又能治病,茶叶中既有营养成分又有药理作用。如果能根据自我体质,选用适宜茶疗方,对增进健康,增进体质定会有宜。

“冷水泡茶慢慢浓”这是一句值得人们细细品味的喝茶人的妙语。喝茶人总想说出茶的滋味,却不知道茶的滋味,就在喝茶的过程中,喝茶时,要从中体会“所喝的是什么味道”及其敷衍着生活的'滋味,将一份“如何品味”的心思塞在心里,恐怕就全把真正的滋味放过。

平淡的水溶入几片茶叶,就成为茶;似水流年,平常的生活,若是有了一颗自觉他的心,就会充满欢喜,这像宋人杜少山的诗句所写“寒夜客来茶当酒,竹枋汤沸火正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佳茗,是清是醇,是苦中带甘,是超凡脱俗,是不卑不亢,是无声胜有声,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在品茶中品味人生,品味生活,在生活中体味茶意,才能抚平内心之浮躁,不徐不疾的前进,从容,优雅的生活。人生如茶,茶似人生,只要用心品茗,从容之可得其真味,品茗中,看悠长人生,心宁神静,回味里,天籁之音,缭绕缕缕,属于自己的那一帘幽梦,定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缠绕在身边。

作文开头经常用的句子【三】

一、教你几招,学一学:

1、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开始就可以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背景;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过对人物肖像、对话、行动等方面的描写,直接入题。例如:

(1唐老师病了。快放晚学时,同学们都难过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室里如同水一般寂静。(《真情》

(2她叫王芳,我读五年级时的班长。尽管我俩分别一年多了,但班长的轶事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有这样一位好班长》

(3父亲抡起锄头,画了个满圈,“嘭“,一个土块碎了。“爸,我回来帮你吧!”憋在心里的话终于吐了出来。漂亮的弧只画了一半,锄头遵循着牛顿第二运动定律,飞向前了。(《父亲的爱》

(4那天,鲜花店门口贴了一张大红告示:母亲节预定鲜花。哦!母亲节快到了,我该为母亲准备节日礼物了。(《母亲节的礼物》

2、写景状物,渲染气氛。

文章的开头从写景状物入手,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或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以此烘托人物,展开故事。如:

(1花开的季节,到处芬芳飘香,而我却无心观赏,因为此时我失去了同窗好友——强。(《同窗好友》

(2太阳落山了,昏黄的光晕渲染了半边天,我寂寞地趴在阳台上。窗外那棵老杨树上,不知名的大鸟仍在不知疲倦地喂食它的小宝贝。它那绿豆般的眼睛温柔而慈爱地注视着意欲飞出温巢的小鸟。这画面,这眼神,让我想起了母亲……(《面对母亲的目光》

(3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里,一场全能竞赛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心中筑起一堵墙》

3、抒情议论,确定基调。

用几句恰当的议论抒情做文章的开头,或感染读者,或点明主旨,领起下文。如:

(1伴着年关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踩着原野初融的残雪,你姗姗走来,明眸含情。你用爱的温馨,使我腊黄的脸庞泛起红晕;你用爱的吟唱,唤醒我迷茫的信念。我,不再忧郁、沉闷、彷徨,也不再坐等、观望、祈祷,我要振作,寻觅、追回你以及你给我曾经编制过的那个七彩的梦幻!(《情寄春风》

(2生日是一根线,一头是我,一头是外婆;生日是一个圈,圈住外婆的笑,圈住我的记忆;生日是一条河,那匆匆的流水,把我的思念带到外婆身边。(《生日寄语》

(3爷爷是我最爱的亲人。我的童年是在爷爷那边度过的。是爷爷拉着我的手,教会我走路;是爷爷使我从小就懂得不少道理。我把爷爷看成自己幼年成长的拐杖。(《我爱爷爷》

4、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用悬念开头,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人们的兴趣和思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

(1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你才义无返顾地投落这峭壁?(《峭壁上的树》

(2朋友,你听说过鳄鱼是怎样哭泣的吗?你听说过猩猩吃人的故事吗?你知道外星人是怎么来到地球的吗?……哦,你摇头了。可别急,全是它——《世界奇闻怪事》告诉我的,它使我到了课外阅读的乐趣。(《课外阅读的乐趣》

(3我快要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护士只有到吃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抱怨,因为我知道我快要了。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亡。(《感受生活之美》

5、引用诗文或歌词,突现中心。

以诗文妙语、警句或歌词开头,既能激发读者兴趣,也能提高文章的品位。同时,也能揭示文章主要内容,突现人物、事件。如: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读着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我的思绪不禁飘散开来,飘向那远在大山脚下守着几亩地辛勤劳作的母亲。(《母亲,你是我一生的感动》

(2“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好像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歌声与微笑》

(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无拦天空的荫蔽?”每当读到冰心女士讴歌母亲的这段话,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我那矮小瘦弱却独自一人挑负全家生活重担的慈母。(《母爱无边》

6、对比映衬,烘云托月

这种开头通过对比或铺陈,能使要表现的内容在其他事物的烘托下显得更加突出、醒目,从而给人十分鲜明和深刻的印象。如:

(1窗外阳光明媚,几只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叫着,但我却无论如何也打不起精神来,因为爸爸妈妈分居了,而且正在闹离婚,这对我是个莫大的打击。我要尽最大的努力使爸妈和好,因为我想有个完美的家。(《我想有个完美的家》

(2当你看到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的一排排生机勃勃的绿树,你也许回情不自禁地赞叹大自然那非凡的创造力。绿树是美好的,枯树也有其可爱之处,虽然它青春已逝,生命衰朽。(《枯树》

(3李商隐有诗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惊讶于他的洞察力,然而,夕阳下互相搀扶的老夫老妻却是天底下最美的风景。(《最美丽的风景》

总结:好的作文开头应做到:一简、二新,三美。“简”就是开头力求简洁、明了,不啰嗦重复。“新”就是开头不落俗套,新颖别致。“美”就是开头能给人以美感,如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或借助修辞,或引用诗文。

作文开头经常用的句子【四】

阿长回家探亲的假期快完了,临走之前,阿长突然想到了《山海经》,于是她决定先去一趟镇上。

镇上果然比乡下热闹,小摊贩摆满了整条街。大清早的阳光个格外透亮。阿长悠悠的找着书店,突然闻到一股肉包子香。阿长从乡下走到镇上,肚子也饿了,于是她走到了卖包子的小摊上。

“喂,给我上一笼包子,要馅儿多的。”“好嘞,您先坐,包子就上啦!”一会儿,老板给阿长送来了一笼热气腾腾的包子,阿长抄起筷子,看准包子,一根筷子插一个,猛的吃了起来。不大会儿,阿长便吃完了包子,她竖起一条腿,搁在条椅上,拿手抹了抹嘴上的油,说:“小伙计,结账。”老板迅速跑了过来,说:“一笼子六文钱。”阿长猛然一拍桌子,“啥!你说啥!就这几个烂包子还想坑老娘六文,四文!”老板被阿长一惊,好一会儿才醒过神来:“客官,小店做生意也不容易,您最少也给个五文吧!”阿长眉毛一竖,“刷”的西夏站起来,不耐烦的说:“老娘我就四文钱,你爱要不要。”说完,摔下四文钱,大摇大摆的走了。

阿长离开了包子铺,晃悠悠的`走在大街上,不一会便遇见了一个老熟人,这人也是给被人做保姆的,只不过她工作在镇上。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两人一见面,就叙起了旧情,这一聊就是大半个时辰。当问到阿长来镇上做什么,阿长说:“我来镇上一来是为了看看老朋友,二来是为了给我家迅哥儿买一本书。”那人一听,便说:“大姐许不知道书店在哪里,妹妹我今儿正好无事,不妨陪大姐去买。”阿长一听,恰似雪中送碳,笑得合不拢嘴,连连多谢,便跟着那人去了……

左拐右拐,总算进了一家门面,阿长环视了一圈,屋子四周布满了书,至于是什么书,阿长就不得而知了。墙壁上还贴着几幅,不过写的是什么,阿长也不知道。不知什么时候,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走了过来,他说:“请问这位客官,您需要些什么啊。”阿长倒显得很高兴,东瞧瞧,西看看,说:“先生,我想买一本‘三哼经’。”老人一听,很是疑惑,“您说什么,我人老了,耳朵不好使了,劳您再说一次。”阿长有意放大了声音,说:“我想买‘三哼经’。”老人一听,点了点头,似有所悟,说

原来是《三字经》,我这就给您去取。”说完,从书柜里抽出了一本《三字经》,递给了阿长,阿长前后的翻了翻,说:“我要一本带画的!”老板笑了笑:“您真会说笑,这《三字经》哪有带画儿的呀!”阿长辩护说:“怎么没画,我家迅哥儿说上面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角的鸟……”老人思量了一番,轻叹了一声说:“原来您是要买《山海经》啊,可惜,可惜,我这儿昨日刚卖完》”阿长显得很是失望,起先的信心全没了踪影,一个人离了书店。

书店后阳光暗了许多,阿长又相继找乐几家书店,只可惜都没有卖的。一番沮丧之下,阿长准备回家。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阿长很是忧伤,她没能给迅哥儿买回“三哼经”,她还隐约觉得自己对不起迅哥儿。忽然,她看见几个小孩,他们正在抢一个盒子,还争得很厉害,最后竟打了起来,一不小心,盒子被甩了出去,不偏不正,恰巧落在了阿长面前,盒子因为不牢固,经这么一摔,便自己打开了,里面装着四本小小的书,顶上还谢这三个大字。阿长出于好奇,捡起那四本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角的鸟……阿长紧紧抱起那四本书心中凝聚多是的兴奋、激动,“狠狠”的喷发了出来,就像农民久旱逢甘雨,又蹦又跳,手舞足蹈。

可是,那几个孩子怎么也不肯把书卖给阿长,阿长心计一生,忙从包袱中掏出了几块干烙饼,分给了那几个孩子,说:“几位小少年,这书我急着用,你们就卖给我吧,哪怕是你们的爹娘也会答应的。”那几个小孩子靠在一起商量了片刻,说:“这书反正我们已经看过许多遍了,留下也没用,不妨就送给你了,不过你得给我们讲一个好听的故事。”阿长连连答应,可一时之间也想不起什么好听的故事,思量了一番,突然想起了给迅哥儿讲过的长毛的故事,于是就绘声绘色的照样又讲了一遍。

夕阳渐渐落山,阿长讲完了故事,自然也就得到了那部“三哼经”,便高高兴兴的踏上了回乡的路。

作文开头经常用的句子【五】

1西天残阳如。

2我遇到了两位老人,两位向我伸出双手的老人。

3那是个夏日黄昏。哎,天气真热,我早已汗流浃背,于是,骑上自行车兜了几圈后,到那只有几平米却号称超市的地方买了瓶雪碧,来透心凉让心飞扬。无意间,我发现不远处一位老奶奶正盯着我,我疑惑了——我根本不认识她呀,看见她手里提着那只空空的麻袋,我才知道,她是想要我手中的塑料瓶。老奶奶衣衫褴褛,白发苍苍,两只枯井般的眼睛没有一点儿亮。我的心震动了!可是,这饮料怎么啦,怎么这么多呢,总觉得喝不完似的。平时总感觉厂家少装了一半,我倚着车架喝完,刚准备移步,低头发现眼前也有一双手,发现也是一双干枯的手一位老爷爷,头上的几根白发稀稀拉拉的,驼着背,老人的手向我手中的塑料瓶慢慢伸来。

4我犯难了:给他吧,老奶奶先来;不给吧,他又离我最近,只值一毛钱的塑料瓶啊,怎么给我出了这么难的题目呢?要知道,一向果断的我从来没有这么犹豫过,老人终于拿过了我手中的瓶子,口中喃喃地说道:“谢谢,谢谢。”

5老奶奶依然站在那里,瘦瘦的身体一直没动过,夕阳下的她被照成了青铜色,那双眼睛明明道出了一分忧伤。我终于无法面对,冲入“超市”又买了一瓶饮料,迎风一饮而尽。我拿着塑料瓶,带着一份沉重向老奶奶走去,老人吃力地抬起双手,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啊——老人的手在颤抖着,我猛地发现她的眼里闪出一丝亮光。那是残阳下一颗浑浊的老泪,老人家哭了。她颤抖着手接过瓶子,放进了麻袋。我发现,袋子是空的,确实是空的'!老奶奶

什么也没说,我却能那声发自心底的感激,一声让我变得沉重的感激,夕阳就快落下,风吹过一片紫云,将它遮掉了一半,那一半残阳-似。那似的残阳啊,也有人去关心吗?

作文开头经常用的句子【六】

《三官经》在道教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是道士们念得最多的经典之一,更被誉为是信众学道入门的第一步。为何如此说呢?通读经文后我们知道,人之所以是受苦众生,是因为我们身上或多或少总会存在一些恶习,并且有意无意中触犯了种种戒条或公序良俗,这都是我们通往大道的绊脚石,阻碍我们进步。当我们意识到这些,就要懂得忏悔改过。什么是忏悔?《初真戒说》云:“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十恶等业,愚迷执着,娇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禁止,永不复起。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十恶等业,愚迷执着,娇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如何忏悔?在前面的《三官经》经文就讲到,善男信女只要皈依三元,发心诵经悔过,即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此时我们所有的罪恶得到宽恕,灾厄得到解除,更得到天尊的慈光照耀,带着数不完的福报一路前行,身上了无牵挂,不已经是神仙一样洒脱的生活吗?

也许有些朋友对于上述的说法不在乎,说:“我又并非什么修道之人,忏悔有必要吗?对得住自己,开心就好。”是不是就这样呢?我们从经文中找找答案。相信很多朋友的师长都曾讲过这样一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在《三官经》开头就为我们描述了“大罗天上”的神仙圣境:“天地水官,三界四府众圣曹官,考较司,同诸仙众,讲说经法,救拔众生,放大光明,照见天下万国九州之地,江河湖海之内,阎浮世界之中。”由此可见,原来日常我们所说的“举头三尺有神明”,此真实不虚也!

说到神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敬天敬神的传统,这不仅是因为祖师修行济世的风范事迹值得我们尊崇学习,更是因为神明是人类行为对错的考较者与记录者,我们通过敬神来约束自己,才不至于行差踏错一堕冥途。道教著名的劝善经典《太上感应篇》指出:“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你看,有这么多神明在我们头上、身边时刻盯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做了错事真的就“天知地知”,要遭天谴了,能不心生敬畏吗?还能说做什么事自己开心就好吗?

倘若知错而不改,那么可不得了!《感应篇》说:“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有余责,乃殃及子孙。”自酿苦果也罢,还要连累无辜的后人,于心何忍呢!《三官经》里也郑重警戒我们,说一个人“不修片善,天不容,地不载,致生恶毒,多起瘟瘴,多招讼非,轻重难逃,故作事因,得此苦报,恶难临身,无处解释。”做错事了,我们或许能侥幸逃过良心的自省、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然而天理昭昭,就凭我们的`小伎俩还能躲得掉天网的追击?一旦落入天网,则“天不容,地不载”,这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当然,天上的神明也不会那么小气,总会给我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毕竟人无完人,圣人尚且会犯错误,更何况是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于是《三官经》教育我们要懂得悔过:“转诵此经,至满千遍,大作踊跃,悔过愆尤,断恶修善。即有地官赦罪,所有恶孽愆尤,俱一赦除,心心恳祷,尽一皈正,恍恍惚惚,耳目心定,神魂安静,精神复旧,罪灭福生,无量功德,其福无边。”世人罪积如山,若不早日猛心回头,清净斋戒,忏悔改过,则三灾八难,其劫难脱。忏悔改过,不仅能免除各种灾厄,还能令自己身心得到安宁祥和,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这里再给大家讲一个和《三官经》有关的真实故事:在黑龙江有位叫做沈爱英的女士,结婚多年,一直没有生育,到处寻医问药也没动静。有次去道观求签,她问道长:“会不会因为我上辈子造孽过多,以致于今生子息难求呢?”道长答复说:“这个事情需要朝礼东岳,忏悔罪过,还要礼拜碧霞元君,求乞子息,另外需要勤加诵读《三官经》,可以赦免人间罪恶,超度亡灵,功德无边。”听罢道长的教诲,沈女士勤加修持《三官经》,还特意去朝礼泰山。斋戒沐浴后,三步一叩首,称念东岳大帝圣号,步步朝礼,忏悔往昔之罪过。次日又从山下步行上山,足足走了五六个小时,朝礼碧霞元君,叩头忏悔,希望元君慈悲,赐予子嗣。三个月后,沈女士梦见有仙女和仙官兵将从天而降,竟是碧霞元君!元君说:“汝前生业甚重,东岳考校,善恶分明,故今生难有子息。然尔诚心忏悔,感动神明,仗《三官经》功德,冤仇永释,人鬼分离。东岳考校,除汝黑簿,上尔生籍。命吾前来,抱送麟儿。而今而后,汝其勉之。”不久以后,沈女士还真就怀孕了,后来顺利产下了一个大胖小子。(铁冠道人《新辑道教灵验故事汇编》)

你看!天律至重,不加愧过之人,圣教无私,能宥自新之士!我们不仅要忏悔这辈子犯下的过错,甚至还要忏悔累生累劫的诸种罪垢。沈女士意识到这点后,洗心悔悟,众善奉行,时间长了自然有所福报、扭转乾坤,这就是悔过的力量!

话说回来,忏悔的本意并非是说犯错的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足够了,更是要学会弥补。许多人只懂得“忏其前愆”,却从不“悔其后过”,这样,我们也许能知晓之前的过错,新的过错却又滚滚而来,根本无法认清自己,这样的忏悔有何意义?而忏悔改过的最佳方式,莫过于积善了。打个比方,我们人生下来的那一刻简直完美无瑕,就好比是一张白纸,但因为受到后天的情欲物欲等的影响,心灵逐渐蒙蔽起来,烦恼焦躁,犯下过错,心不再透彻光亮,就如同白纸上会布满尘埃。此时我们就要像打扫灰尘一样清理自己的心灵,才会让本心回归原来淳朴的状态,这个过程就是要我们做到发心悔过了。但倘若仅仅做到“清理灰尘”的这一步,那白纸永远只是白纸。而行善就相当于在纸上画出最美丽的图案,所做的善事越多,这幅纸的画面也就越丰富,我们的人生也将因此大放光明。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道教自古以来就有济世利物、慈悲为怀的优良传统,《太上感应篇》中说到:“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三官经》也指出:“若有善男信女,发心施财,斋戒沐浴,转诵此经,悔过愆尤,即使愆尤永释,人鬼分离,产生无难,母子双全,关煞无刑,生长成人,利益双亲,经力宏深,祈福福至,禳祸祸消。”经文告诉我们,常行善事,我们的灵魂也将得到净化洗礼。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我在纯阳观内负责着一个义工团队,今年吕祖诞和儿童节前夕,我们募集资金帮助重病的两岁半女童渡过生命的难关。三个月后,就在我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接到孩子妈妈的微信,说今天是小孩三岁的生日,这段时间以来小孩康复非常迅速,从当初的骨瘦如柴面如土色,到现在能自由控制学步车,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进步很快。作为母亲,她非常感谢我们的恩情。而我们内心也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不是我们做了多大的功德,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与其说我们是帮助了人家,不如说是我们救赎了曾经肮脏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反思自我平时的态度,更懂珍惜生活与感恩他人了。

正所谓“功行三千,行圆八百”,我们要想得道成仙,最重要的其中一步就是要做到“功行圆满”,做好人、持善心、行善事,所有一切天地神明都已看在眼里,必将赐予好人无限的福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广结善缘、行善积德、济度群迷总有福报的。还是那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试想如果一个人他的本心不是善良的,神明还会因为他烧了很多香磕了很多头就能赐予他福报,给他消灾解厄吗?一切消灾法,一切解厄法、一切增福法、一切延寿法,莫如行善。明白这个道理后,我们何不多做点善事来福应万灵,光彩自己的人生呢?

关于悔过与积善,我还想特别提出的是,所谓“自度度人”,我们不仅要修炼自己的身心,更应该对那些犯有各种错误或罪行的人,启发他们悔过自新,引导他们走上改恶从善的道路。当前社会上有一种不好的心态,就是对于那些犯错的人坚决要一棒子打,最好是永世不得翻身。殊不知这种粗暴消极的心态于事无补,断绝他人重新树立生活希望的信心。毁人前程,这也是一种恶行呀!上天尚且有好生之德,我们作为正信的道教徒,更有责任和义务去积极引导感化曾经失足的人重获新生,这种善行不仅关乎于个人的前程问题,更是对提升人际和谐、净化社会风气的一种有力补充,也是上天赋予我们道教徒维护社会太平的使命。别看我们只是救了人家一命,其实累积起来的能量是足以挽救整个世界呢!

《三官经》是如此的玄妙,正所谓“若诵此经,随力见功,酌水献花,其福自应,家有此经,宅舍光明,灾难无侵,佩带此经,万神拥护,鬼祟永灭,心念不空,福力自然,神力扶持,随心应口。”有条件的信众,不妨从道观里恭请一部《三官经》,每天持诵一遍,时间长了自然有所感应。更重要的是,我们道教徒一定要具足正信,信奉神明,知晓“举头三尺有神明”之道理,遵守天尊慈悲的叮咛,遵照经文所讲,每日三省吾身,有过必改。大家还可以发心皈依天地水三官,向其忏悔以往所造诸罪,多行善事;同时更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去帮扶其他人断恶从善,悔过自新。当我们能做到发心悔过,众善奉行,施福人自有百福骈臻,千祥云集!望同道诸君切记。愿各位都能修真有份,进道无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