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花的托物言志作文400字(托物言志的作文关于花400字左右)

花的托物言志作文400字(托物言志的作文关于花400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4-06-15 00:59:38
花的托物言志作文400字(托物言志的作文关于花400字左右)

花的托物言志作文400字【一】

滴水能穿石,是因为它的每一滴水都能准确的打到石头的一点上。水可柔可刚,在单方面的水滴来看,水滴是无法穿透那坚硬无比的石头,但水滴靠它坚韧不拔的努力获取了最后的成功。

没有水就如同没有太阳,太阳可以给人光明,水则可以给人们以力量,水和太阳是等价的,就像我们每天都要饮水,晒太阳一样。

有一个大家所熟悉的人物霍金,他生来残疾,只有一根手指能够自由活动,但他不绝望,不悲伤,他有着坚韧的勇气,有着面对困难时那乐观的心态,是这样的心态使得原本破旧的花架变的繁花似锦,让原本黑暗的星空变的星空闪烁,他仅用一根手指就敲出了《时间简史》,他提高了自己的地位,凭借着他的坚持,他成为了我们众所周知的耀眼明星,如同水滴经过坚持努力穿透了石头一般,他也凭借着自己的坚持不懈获取了成功。

水能穿石也如同我们的梦想般,水在一天天的不懈努力中,一点一滴的打击在坚固的石头上,每一次的目标都在同一点,并奔着目标而准确出击,水的滴滴弱小,一点一点的在石头上留痕,穿洞,坚持到最后的胜利,那我们呢?我们是否有水一般的毅力,我们是否能向水一般的追求成功,在梦想中,我们也应像水一样,刻苦努力的一步一脚印的追求梦想,每一次都出击的准确无误,一点一点的在梦想上留痕,直至穿越梦想。付出与收获成正比,梦想应像水滴一样,从未止步。

我们应像居里夫人发现镭般,多次失败过后便是成功,我们应像霍金一样坚韧,不绝望悲伤,我们也应像水滴般,穿透那石头,努力的奔目标前行,最后获取成功。

如一滴水,柔而韧,穿越梦想之石。

花的托物言志作文400字【二】

羸弱的翅膀,枯叶般的身躯,却有不倒的信念,小小的翅膀,载着希望远航,枯叶蝶你真的还能飞翔?

——题记

秋!树叶飘落。星!微弱无光。灯!昏暗忧伤。我静静地走在路上,任凭黑暗和忧伤将我吞噬。这年,爷爷静静地走了,我的成绩也一落千丈,在我翅膀上有这么多忧伤,你让我如何飞翔!月光倾泻下来,好冷!枯黄的树沙沙作响,我好想哭,却无泪。

我凝望着天空,想起了爷爷,那与我朝夕相伴十五年的爷爷!你就这么无情地走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你却无情,你走了,拿什么来润养我干涸的心啊!

风静静地吹,树沙沙作响!

我像是被世界抛弃的小鸟,剪去了希望的翅膀。忽然,我抬头望见一片枯叶从树上飘落了下来。我冷笑,那被树所抛弃的枯叶无力地飘零!我摊开了双手想接住这个与我一样的患难生命。

一阵风吹过,吹起了一片落叶,也吹走了那枯叶,它竟慢慢地飘上了天空!

枯叶蝶——

多熟悉的名字呀!这不正是爷爷走之前最后给我讲的故事吗?每当枯叶飘零时,只要枯叶有不倒的信念,它就会生出希望的翅膀,化作枯叶蝶,载着希望远航!它所到之处都充满希望。

我抬头仰望,那就是我所敬佩的枯叶蝶!美丽、轻柔,顷刻间,月亮的光芒被它所遮盖,星也变得明亮!风吹动满地落叶,我感到被希望所包围,有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我觉得背上长出了乐而忘返的翅膀,它鼓动着,要飞向蓝天,播撒希望。

我飞起来了!飞起来了!飞得好高好高,飞得好轻好轻!

枯叶不是无情物,它一旦有情有了希望就会远航,我的爷爷不是无情,他给了我希望的翅膀,在干涸的田中播下希望之种!再羸弱的翅膀也能撑起一个人的希望。枯叶蝶能,我也能!用心的力量飞吧!用希望的翅膀飞翔。

枯叶不是无情物,化作蝴蝶撒希望!

花的托物言志作文400字【三】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个无人知道的小草!”这真切地唱出了小草的心声。小草嫩绿着无私地衬托着鲜花,让花儿出尽了风头。花儿在风的鼓动下,婀娜着身段,笑着脸,打开心扉,散发着浓郁的芳香。花香打着暧昧的手势,喃喃自语,用秋波勾引着羽翼蹁跹的彩蝶,觊觎演绎出热恋的花事。小草羡慕地相随在花儿左右,扶侍着,但没有气馁,心想花期苦短,而我长久地陪伴大地,头顶着蓝天,笑看着四季。同时,多情的小草温柔地染绿大地,默默地伴随大树,却从不与大树争抢空间。娇小的温柔与高大的伟岸相恋着,携手和谐地美化着人间。

春天,小草争脱束缚,拼命地从田野里钻出嫩芽,唤醒了沉睡的苍茫的大地。小草带着绿,携着清新,将春天的气息告诉人们。

夏天,小草的绿意被风雨侵蚀的退了色,娇嫩的风韵荡然无存,苍老许多。然而小草却成熟了,虽然没有了青睐的目光,但是小草依旧默默地、艰难地吐着仅存的绿,点缀着大地。

秋天,朴实的小草为了配合丰收的景象,也换上了耀眼的金色的外衣,与金黄的沉甸甸的稻穗和丰满的涨红脸的高粱等齐辉相映。

冬天,小草历尽风霜,无奈地枯荣了。虽然小草没有青松、红梅那样的傲霜斗雪的气魄,但是小草是顽强的、忍耐的,将生机暂存起来,积存能量,等待时机重生。

小草伟大的性格不由地让人想起了无数为新中国成立,而抛头卢、洒热的革命先烈;联想到为国家安宁、人民安居,头顶烈日,正在戍边的战士;回想起当年“泥巴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的抗洪抢险救灾的威武之师。他们不正象大地上生生不息的小草吗?

小草默默奉献的精神,不正象为培育祖国花朵而辛勤耕耘的园丁吗?人民教师用知识的琼浆灌注学子、成就学子,而他们却因常年站立讲台、备课至深夜,而呕心沥。

小草的平凡品格,让人想到了那些默默无闻、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劳动者和农民工,他们吃着“土豆白菜”,睡着“木板床”,却用他们带着老茧的双手建起了漂亮的高楼大厦,为人们提供了温馨的住宅;他们为了他人的温暖、为了子女能实现大学梦,冒险下井挖煤。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祖国大花园中的一颗颗小草,都在默默地干着本职工作。正是有这千千万万的劳动者的奉献,才使国家更加繁荣,人们生活更加殷实。专家、学者重要,这是必然,但是没有平凡的劳动者实施科技成果的进化也是枉然。所以,如小草一般的劳动者同仁人志士同样的重要,同样的伟大!

花的托物言志作文400字【四】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唯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

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

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痂着伤疤。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地艰难。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

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

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天地。

世界就是如此奇妙。试想,那石缝间的野草,一旦将它们的草子撒落到肥沃的大地上,它们一定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娇嫩的种子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长得更显繁茂;试想,那石缝间的蒲公英。

一旦它们的种子,撑着团团的絮伞,随风飘向湿润的乡野,它们一定会比其他的花卉生长得茁壮,更能经暑耐寒;至于那顽强的松柏,它本来就是生命的崇高体现,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给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样。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期期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它展现给你的不仅是装点荒山秃岭的层层葱绿,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撼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花的托物言志作文400字【五】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矛盾大师的《白杨礼赞》,有很大感触。

《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表面上是赞颂白杨,还赞颂了那些具有与白杨品性的人。他笔下的白杨树,是平凡的外观及非凡的内质的统一体。但白杨的意义却不仅仅是这些,它有着更深刻的内核。白杨树不仅仅是北方农民的象征,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这是文章的文眼,也是作者的情感落脚点,是对抗日战争中民族解放斗争精神的歌颂。

白杨树是极其普遍的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它没有善于观赏的外形,在西北极其普遍,但却力争上游,通身笔直,一丈以内绝无横斜逸出,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拔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口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篇文章不仅象征意义深刻独到,描写也十分细腻逼真,在艺术上极具感染力。作者以白杨树象征“真人真地”,立意显得很奇妙,在画面上的形象和气势,既明朗又委婉。为了突出白杨树,作者在环境描写上颇有讲究,衬托了白杨树的壮丽挺拔的气质和形象。

《白杨礼赞》不仅在立意方面有深层含义,即象征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质朴、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还有细腻的描写。文章布局层层深化,围绕讴歌白杨树,从外形到内核各个层面深入抒发,同时,开头结尾互相呼应,强化了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结合这几个方面,《白杨礼赞》的的确确不失散文名篇和散文经典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