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关于林冲的作文700字(对林冲的个人描写作文)

关于林冲的作文700字(对林冲的个人描写作文)

更新时间:2023-05-13 11:06:11
关于林冲的作文700字(对林冲的个人描写作文)

关于林冲的作文700字【一】

窦桂梅,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

窦老师在这节课中先以一曲《好汉歌》将我们带入了那当道,百姓处水深火热的乱世之中,一百零八条好汉就此浮现。接着窦老师一人饰二角,两课时均从从“题目、外貌、语言、动作”几方面进行教学,同样的教学四步曲,奏出的却是不同的优美乐章,一节是通过指导朗读理解文本内容,一节是通过指导朗读发现写作手法。两堂课环环相扣,实现了对文本的理解和发现,最后提炼出“朗读就是理解,朗读就是发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她激情演绎角色,时而参与学生阅读,激情范读,和学生共同感受,时而指导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指导。

听了窦老师讲的《林冲棒打洪教头》,深感同学生阅读竟是如此美好的事情,更懂得了高年级应如何进行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阅读,读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入手,从人物外貌读出人性,从人物语言中读出性格,从人物动作中读出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根据个人对文本的体会进行个性化朗读。窦老师强调,“一篇课文学过之后留下的应该是读完文本后学生的收获,而不是老师个人的美丽”,因而我们教会学生自主阅读,而不是引导学生走向事先设定的思想。那么怎么让学生学会阅读呢?朗读是个很好的契合点。“什么样的文章要还他什么样的味道”,这是窦老师一直强调的教学理念,所以窦老师认为语文老师要千娇百媚,上什么课就要拿出什么范来。而朗读就是文本与学生交流的桥梁,朗读就是再现世界的`样子,我认为,教师要千娇百媚,就是说要能不同题材要有不同形式的朗读,不同题材上出不同的课的味道,不要千篇一律。关于这一点有个小插曲,窦老师的徒弟吴志诚老师在上《卖火柴的小姑娘》过多地展示个人的教学功底,而忽略了这是一篇童话题材的课文,这时窦老师就提出了高明的课不是上出你个人风格,而是伤处这个文本应有的风格。这就给我敲响一个警钟,不同的课要有不同的上法。

两节课时间真快,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啊!会后有个老师引用窦老师课中的角色语言来评论窦老师的课,‘ “洪教头有”来!来!来!”我有“妙!妙!妙!”林冲有“不敢!不敢!”我有“佩服!佩服!” ’是啊!但凡听过、看过窦老师的人,谁能不折服于她的非凡魅力呢?在台下听着课的我在感叹他的非凡魅力的同时,更惊讶于她台下的努力,的确这样的教学功力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讲台上的灵动,正是灯下的沉静。窦老师说,读书是一个教师的内功,是一个教师的本份。是啊,我们再忙,每天也得抽出时间来读书啊!这是一个教师的本分。

关于林冲的作文700字【二】

历史与英雄是两个永恒的话题。它在历代文人的生花妙笔下,流淌出许多灿烂的篇章。无数的民族英雄和草莽英雄,通过中国文人的礼赞,在小说﹑戏曲中尽显其沧海横流的英雄本色。

“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在二十一世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似乎也沉沉睡去,但当我们翻开《水浒传》时,依稀会看到提着朴刀的梁山好汉正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上,富济贫,与官府抗衡。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梁山好汉——林冲,一睹豹子头林冲的英雄本色。

林冲是《水浒传》众多英雄中一个典型的“官*民反,民不得不反”的艺术形象。

他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本着安分守己,恪尽职守的信念,在教头这个小小官职上默默奉献着。不料被高俅等人陷害,误入白虎堂,遭受刺配沧州的厄运。他逆来顺从,毫无反抗地接受了这原本不实的罪名。他幻想着安度刑期后,能与妻子团聚,再次欢度安逸的生活。

可是,自古以来,奸臣害人哪儿肯放你一条生路,让你安享余生呢?就在野猪林阴谋破败后,高俅又派遣陆谦密谋来到沧州,买通管营、差拔,妄图实施“火烧草料场”之毒计,彻底结束林冲的性命。林冲逆来顺受以便安享温馨的情怀彻底崩溃了。他不再是那个京城里八十万禁军林教头了,他变了,变成了一只凶猛的“豹子”——一只长期受官府迫害终于暴怒了的“豹子”,在被逼无奈之下露出了他凶猛刚烈的本性:他挥舞着长枪,深深地刺进了仇人的心窝。他抛弃了安守本分,抛弃了逆来顺从,也抛弃了他幻想的渴求安逸生活的愿望。就在那场大火的映照下,他手提长枪,披着满天的雪花,义无反顾地走出了沧州,走出了黑暗,走上了梁山……

林冲在官府的压迫之下由逆来顺从、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发展过程,正是他性格转变的过程。这一切都阐明了“官*民反,民不得不反”的道理。

林冲没有鲁智深无拘无束、行侠仗义的自由人生,没有吴用有智有谋、精明强干的睿智人生,也没有武松爱憎分明、有胆有识的精彩人生。但他却用他的心地善良、安分守己、忠于职守、谨慎细心和刚烈强直、奋起反抗的双重性格叙写了他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给读者留下了荡气回肠的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