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议论作文高中版1000字(议论文高中范文1000字左右)

议论作文高中版1000字(议论文高中范文1000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3-03-14 01:24:00
议论作文高中版1000字(议论文高中范文1000字左右)

议论作文高中版1000字【一】

人生,亦是场等待。等待,有时漫长,消耗我们美好的青春年少;等待,有时也很短暂,倘若生活中不被特意拎出来细细回忆的小插曲。

等待是什么?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浪漫时,她在丛中笑”是一种表现情怀的等待;“执节云中,何日遣冯塘”是希望被重用的等待;“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是一种思念的等待。

等待,最需要的便是一种耐心。不是所有的等待都是如愿以偿,所以等待也是一种磨练,内心的磨练。但也只有着等待才能让我们对前方充满希望,怀揣着梦想奋勇向前,不畏途中有多少艰难,心中总有光亮指引前行。

然而对于我来说,等待,是一种蛰伏的美。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亡。”蛰伏或许就是那种沉默,卧薪尝胆,养精蓄锐。蛰伏之后不一定会有预期的美好,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十足的勇气腾起,之前所蓄存的力量在这一刻迸发出属于你的光彩。因为我们正值花季,所以足够疯狂,足够勇敢,会不顾一切赌上一把拼上一把,机会就在眼前,这种冲动是毫不犹豫的!

We are young,心中都有一个梦,青春年少的冲动促使我们去追寻一个梦,而正当我们不计任何后果时,便真正理解了追求的意义。“是雄鹰就要翱翔天空,是海燕就要搏击海浪”,人必然有一个目标,有一个追求,而正是这些,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也许,人一生的过程就是由等待到蛰伏,之后由蛰伏到迸发,随之便是无止境的追求!我们是追梦人,心中不熄的火焰使之蕴藏着无限的机遇和可能。等待,那时花开!

议论作文高中版1000字【二】

议论文的结构方式有以下几种:

1、纵贯式结构。即按照引论(导论、绪论、本论(正文、结论三部分组织材料,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

2、并列式结构。即紧紧围绕中心论点,用几个分论点构成并列关系,从不同角度共同论证中心论点。

3、递进式结构。即作者阐述中心论点时,使文章的各个层次和段落逐层深入,从而推出文章的结论。

4、对比式结构。即把正反两方面的观点或事例加以对比,使两种不同的观点或事例在对比中更加鲜明、清晰,以使正面的论点和主张更加突出。

明确了议论文的结构方式,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行文脉络,从而对文章作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知道了以上的方法,阅读时可采用精读、略读相结合的方法,注意从原文中筛选信息。要把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勾画下来,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注意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看符合哪种结构方式,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等。

要注意认真阅读题干,带着问题从原文中寻找答案,对与题干无关的内容,可略读或不读。

议论作文高中版1000字【三】

泰山之巅,巍巍立于云霄,能否登顶,能否超越,在于你是否有信心去攀登,是否做好化仰为俯的准备。亚历山大做到了,超越父亲,开创了盛世帝国,宋代人做到了,超越唐人,将词推上了文学艺术的巅峰。由此看来,唯“会当凌绝顶”,方可“一览众山小”。

成功眷顾绝境中勇于超越的人。建国初期,美帝国主义掌握核武器,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当时的中国则像是刚诞生的雏鸡,在帝国主义面前显得十分弱小,若采取绝对强硬的态度,则无异于是以卵击石,也正是在这巨大的压力下,中国原子弹工作者完成了一次仰视到俯瞰的蜕变。黄土垄中,戈壁滩上,这群人用信念,用坚持,用豪迈,用热情实现了超越,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塞外,却领略到了山之巅,景之壮。

成功眷顾不甘仰视的人。曾经有一个孩子,小时候被别人嘲笑他笨,因为每次数学考试他总是不及格,可正是这样一个在他人眼中愚笨的人却诞生了《相对论》这样的物理学著作,甚至很少人有能力理解。他就是爱因斯坦,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正是他的奋斗,拼搏,正是他的不甘于仰视,不甘于碌碌无为,使他化劣势为优势,使成功眷顾了他。

成功眷顾站在巨人肩膀上继续攀登的人。1837年10月,世界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揭开了电气时代的序幕。过了27年,麦克斯韦诞生了,是他攀登了电磁理论的高峰,然而,正是踏着法拉第的肩膀。麦克斯韦比法拉第小了整整40岁。他读了法拉第的名著《电学实验研究》后,被深深的吸引了,但他也悟出了法拉第学说在理论上的欠缺,决心用数学来加以弥补,法拉第看了他的论文,对麦克斯韦不同凡响的洞察力表示了高度赞赏。1860年,两人见面了。一老一少,专长不同,却一见如故。在麦克斯韦眼中,法拉第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伟大科学家,令他瞻仰,但他用理性的思维,执着的追求,大胆的质疑,完善了法拉第的不足,实现了巨人面前的一次伟大超越。强者造就了强者,巨人诞生了巨人,仰之弥高,俯之弥阔。

天空不曾单调,因为有雄鹰的翱翔;大海不曾单调,因为有扬帆前行的探索者;珠峰不曾单调,因为有不甘仰视的攀登者。这一切源自一种超越,一种强势面前永不服输的超越,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超越,一种遒劲而又执着的超越。